看看新農村背後的數字:「第三產業」新增企業數量多

2020-12-11 經濟導報網

2020-12-10 09:51:03 來源:新華網

12月9日電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11月23日,貴州宣布最後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誌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誌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近日,天眼查發布企業大數據報告,試圖通過企業發展的變化來展現832個「貧困縣」近五年來的努力及成果,另外也從鄉村醫療、鄉村教育、農副產品電商、鄉村旅遊等方面,通過數據客觀探尋「新農村經濟」的蛻變。

「脫貧攻堅」,你看得見的變化

各省「貧困縣」超3成企業新增於「脫貧攻堅」期間。

數據顯示,各省份「貧困縣」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的企業數量均佔該地區企業註冊總量的30%以上。其中,貴州省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的相關企業數量佔比最大,超過60%;其次為湖北、新疆、四川、安徽、西藏五個省份,新增企業佔比均超過50%。

另外,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各省份「貧困縣」企業新增數量較過去五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且主要集中在50-150%。其中,漲幅最大的兩個地區為海南和新疆,分別高達174.57%和171.99%。

「第三產業」新增企業數量多,科技創新勢頭顯露

數據顯示,我國各省份「貧困縣」近五年新增企業較為集中地分布在「第三產業」,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相關企業總量佔比超6成。

各省份「貧困縣」近五年新增企業中,有超過60家為掛牌上市企業,近200家產生過融資事件,500餘家為高新技術企業。有超過3.8萬家相關企業擁有專利。其中,貴州省的「貧困縣」擁有專利的企業數量最多,超過1.4萬家,平均每個「貧困縣」有超過200家擁有專利的企業。

基建升級,促進「鄉村振興」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我國今年前11月新增7.5萬家鄉村教育相關企業。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共有超89萬家鄉村教育相關企業。地域分布上看,山東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9.5萬家,佔全國總量的10.66%,其次為湖南省和廣東省,分別擁有超過7.4萬家和6.3萬家相關企業。

此外,我國今年前11月新增11.2萬家鄉村醫療相關企業,同比增長47.7%。我國目前共有近46萬家鄉村醫療相關企業,有限責任公司佔比超6成。行業方面,主要集中分布在批發和零售業(60.33%)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業(9.66%)。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超過66%的鄉村醫療相關企業均成立於5年內。截至11月底,我國今年前11月共新增鄉村醫療相關企業近11.2萬家,較去年同比增長47.7%。

產業升級新機遇,土雞蛋也有「大舞臺」

「網際網路+農業」新跨界,為我國20萬餘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開拓上行之路。

近年來,「直播+電商」等網購新方式風生水起,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觀看網絡直播下單購物,網購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屬,也不僅僅是城區的專屬,也在向農村地區延伸。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近219萬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四川省的農副產品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近20萬家,山東省和安徽省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擁有近18萬家和14萬餘家相關企業。

從企業註冊數量趨勢來看,近十年來,我國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年度註冊數量持續上升,增速較為平穩。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底,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已新增近56萬家農副產品相關企業,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新增總量,同比增長超62%。

商務部網站顯示,我國早在2014年即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到目前已累計支持1180個示範縣,實現了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農村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農村網絡零售額由2014年的1800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萬億元,規模總體擴大8.4倍。

目前,我國目前有超過21萬家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從地域分布來看,福建和廣東兩省的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數量較多,總數超過4萬家,佔全國近兩成。另外,山東、重慶、陝西和湖南同樣擁有數量較多的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拓展農村消費」。截至11月底,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已新增近10萬家農副產品電商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016-2019年新增相關企業數量之和。

電商作為新興業態,既可以推銷農副產品、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又可以推動鄉村振興。儘管我們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題,但隨著農村電商生態體系的不斷成熟,農村電商的市場空間將會進一步拓展,未來,農村電商必將大有可為。

鄉村遊扮靚「別樣冬天」,我國農家樂相關企業註冊總量較十年前翻了三番。

數據顯示,2020年1-8月,中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12.07億人,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收入達到5925億元。此外,自駕、短途、家庭親子遊成為鄉村旅遊市場新趨向。

我國目前有超過19萬家農家樂相關企業,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75%。行業方面,主要集中分布在住宿和餐飲業(76.59%)和農、林、牧、漁業(16.66%)。

從地域分布來看,四川省的農家樂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2萬家,其次為湖北省和重慶市,分別擁有1.8萬家和1.6萬家相關企業。另外,新疆、陝西、貴州、浙江、安徽等省市地區的相關企業數量均超過1萬家。

值得一提的是,2010-2019這十年期間,我國農家樂相關企業註冊總量由原來的2.6萬家增長至21.6萬家,翻了三番。其中,2015年相關企業註冊增速高達38%。

相關焦點

  • 報告稱脫貧攻堅期間各貧困縣新增企業多集中在第三產業
    原標題:報告稱脫貧攻堅期間各貧困縣新增企業多集中在第三產業   天眼查近日發布
  • 2017-2020年11月西安新增初創企業約200萬家 新成立企業數量領跑...
    城市發展的活力需要人才,而讓人才發揮最大效能的,則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活力的企業。過去幾年裡,西安在這場國內城市間沒有硝煙的「搶企大戰」中,是如何取得領先的?西安新成立企業數量全國第一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數據與啟示?
  • 天眼查大數據:貧困縣超3成企業新增於脫貧攻堅期間,農村經濟呈新...
    崔夢玲表示:「貧困縣超3成企業新增於脫貧攻堅期間。」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各省份貧困縣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企業數量均佔該地區企業註冊總量的30%以上。其中,貴州省在脫貧攻堅期間新增相關企業數量佔比最大,超60%,其次為湖北、新疆、四川、安徽、西藏五省,新增企業佔比超50%。脫貧攻堅期間,我國經濟實體發生了很大變化,在經濟實體增長漲幅中,有超過10個省份的增速跑贏全國。
  • 大數據看新農村經濟 湖北農家樂數量位列全國三甲–今日湖北網
    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網際網路+農業」的新跨界,鄉村旅遊等產業正展現出強勁的爆發力。天眼查近日發布企業大數據系列報告之《新農村經濟,你看得見的變化》,試圖通過企業發展的變化,展現832個貧困縣近五年來的努力及成果,另外也從鄉村醫療、鄉村教育、農副產品電商、鄉村旅遊等方面,通過數據客觀探尋新農村經濟的蛻變。
  • 天眼查大數據:新農村經濟,你看得見的變化
    「兩不愁三保障」,「網際網路+農業」的新跨界,以及「鄉村旅遊」等產業正展現出強勁的爆發力。 天眼查近日發布企業大數據系列報告之《新農村經濟,你看得見的變化》,試圖通過企業發展的變化來展現832個「貧困縣」近五年來的努力及成果,另外也從鄉村醫療、鄉村教育、農副產品電商、鄉村旅遊等方面,通過數據客觀探尋「新農村經濟」的蛻變。
  • 我國第三產業規模擴大結構優化
    一、第三產業規模明顯擴大我國第三產業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長,從業人員大量增加,經營規模顯著擴大。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市場活力,「放管服」改革不斷推進,2013—2018年第三產業法人單位數量加快增長,年均增速達到16.2%。
  • 天眼查大數據:新農村經濟,你看得見的變化_周刊廚房_經濟網_國家...
    天眼查近日發布企業大數據系列報告之《新農村經濟,你看得見的變化》,通過企業發展的變化來展現832個「貧困縣」近五年來的努力及成果,另外也從鄉村醫療、鄉村教育、農副產品電商、鄉村旅遊等方面,通過數據客觀探尋「新農村經濟」的蛻變。
  • 第三產業復工,需要注意什麼?
    部分企業已復工不過,返崗復工也存在不少這樣那樣的問題。最要害的問題是企業面臨幾難選擇:企業有復工主動性,民眾也迫切要求復工。但不得不顧慮如果防護不好再次引發傳染,同時,復工後的防疫要求嚴格某種程度上或許會影響開足馬力生產。
  • 河北連續兩個月新增民辦非企業類型幼兒園數量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2月份新成立園所數量顯著低於其他四個月,四月份之後,新增數量恢復到平均值以上。  截至8月第一周的官方公開數據顯示:  2020年7月,全國新增民辦非企業類型幼兒園新成立登記數量為914所。  截至7月底,2020年1-7月全國新增民辦非企業類型幼兒園新成立登記總數量為5528所。  其中, 7月份成立登記數量較6月份有明顯下降,與5月份基本持平。
  • ...十三五」之就業篇|城鎮新增就業5年超6千萬,區域就業結構更趨均衡
    「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的平穩運行拉動了就業的快速增長,新增就業連續多年超1300萬。即使在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之下,2020年新增就業仍保持在1000萬以上的高位。就業能力增強的背後,是以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以及經濟結構優化為支撐。人社部曾經做過一個測算,進入「十三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每增長一個點,對應的城鎮新增就業是190萬人次,這比「十二五」時期平均增加了30萬人次。
  • 浙江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和農村發展問題研究
    通過發展效益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自身也能吸納一部分新增勞動力的就業,但由於全省耕地資源非常有限,農業的比較勞動生產率又低,通過農業自身吸納剩餘勞動力的潛力是有限的。異地轉移是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異地轉移主要是農村勞動力向大中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流動。
  • 綜合能源服務產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部分
    在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GDP佔比一直在70%~80%左右,我國大致在50%。 這個20%的差距是面向企業服務的第三產業發育不完整,未來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 最典型的就是高端製造業,其本質就是面向企業服務的第三產業。
  • 新農村背後的數字:我國農家樂相關企業註冊總量較十年前翻了三番
    據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過19萬家農家樂相關企業,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75%。行業方面,主要集中分布在住宿和餐飲業(76.59%)和農、林、牧、漁業(16.66%)。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從地域分布來看,四川省的農家樂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2.2萬家,其次為湖北省和重慶市,分別擁有1.8萬家和1.6萬家相關企業。
  • 商鏈君帶你盤點2020年廣州新增餐飲企業數量及開辦須知!
    2020年廣州市餐飲行業數據分析商鏈君分析了2020年廣州市逐月餐飲業新增市場主體數據發現,除 2月份明顯跌落之外,隨後每個月新增量均超過疫情前1月份的新增幅度,其中8月份新增餐飲類企業最大,達到1600家。
  • 嘉善幹窯:第三產業全面發力 爭當經濟「火車頭」
    ,嘉興聯展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成立不到5個月就實現了產值破千萬,一家家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的貿易公司紛紛進規……眼下,以物流、商貿、休閒娛樂、地產等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正在嘉善縣幹窯鎮蓬勃崛起,為發展集聚能量。
  • 多家潛在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將齊聚2019七賢薈年終盛典
    多家潛在獨角獸和瞪羚企業將齊聚2019七賢薈年終盛典 2019年12月20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2019今年,園區內新登記企業2831戶,新增市級以上孵化載體數量6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業1132家。 2019年對大連高新區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園區內新登記企業2831戶,新增市級以上孵化載體數量6家;新增科技型小微企業1132家。
  • 曾玉平:我國法人單位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持續深化,我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準入門檻進一步放寬,法人單位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與上次普查相比,全國法人單位數量五年間實現翻倍增長,第三產業單位佔比穩步提高,企業佔據主體地位,多種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
  • 疫情之下 這些文旅企業何以逆勢擴張——動漫 遊戲 直播 發力數字...
    川報觀察記者 郭靜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第三產業遭受重創。4月20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今年一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172.85億元,同比下降3%。其中,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明顯,增加值同比下降2.9%。時至今日,疫情衝擊尚未完全見底,不少投資者捂緊錢包,投資決策愈發謹慎。
  • 第三產業挖潛 龍崗啟動購物節
    目前,龍崗區正著力打造中心區核心商圈,以及橫崗、布吉、坂田、平湖、大運等多個區域商圈,在「三館一城」和萬科裡、萬象匯等新消費和生活場景的帶動下,龍崗將成為深圳東部消費中心,並不斷提升輻射力和聚集度。   龍崗購物節以及其背後的商業服務業是觀察龍崗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要窗口之一。
  • 2018.05:我國第三產業發展與現行統計制度及核算方法研究(楊新洪)
    >內容摘要:我國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不斷出現新舊經濟增長動能進退轉換給統計工作帶來新要求。作為新時代現代化統計調查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第三產業統計核算在適應新要求上存在不足和問題,亟需進一步加強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