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家長的9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

2020-08-10 君翰教育

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說過:「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大於老師45分鐘的課堂教育。因此,想要讓孩子有好習慣,家庭教育才是關鍵!

沒有天生的問題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失責的父母。以下是失敗家長的9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

手機不離手

在現在的都市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父母對手機的熱愛有甚於對孩子的關注,很多現代家庭甚至都會出現過這樣的現象:下班了,一身疲憊的爸爸回到家一屁股陷進沙發裡開始不停地刷著手機,忙著點讚評論。

而媽媽則更熱衷於將孩子的生活點滴公之於朋友圈,收穫著點讚和評論。反倒是孩子,則成了夫妻二人之間最大的忽略和尷尬。李玫瑾說:「孩子的心理問題,所有的表現,都一定是折射父母的水準。」

父母常玩手機,或把手機當保姆,將來孩子回饋給父母的,也是同樣的冷漠、忽視,沉迷手機。

不遵守規則

等紅燈時,看到這樣一幕:一位年輕的媽媽卻牽著孩子的手就要過馬路,孩子使勁拖著要往前走的媽媽說:「紅燈不可以過馬路的!」媽媽卻不以為意:「又沒有車,有什麼關係。」說著不顧孩子的掙扎,硬是拉著孩子闖了紅燈。

生活中不乏有這樣的父母,一邊嘴上教育著孩子要遵守規則,一邊帶著孩子挑戰規則。

父母圖一時的方便,影響的的卻是孩子的一輩子,孩子的認知大多數來自父母,看到父母不遵守規則,孩子也會不把規則當回事。就拿闖紅燈這件事來說,孩子習慣性不遵守交通規則,其實是給自己留下巨大的安全隱患。要知道,規則不只是用來約束我們的,更是用來保護我們的。

從小教會孩子了解社會規則,明確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開始會很難,但孩子成長後,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習慣說髒話

從一歲半左右,孩子開始學說話,3-6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敏感期,語言能力開始快速發展,大人說什麼,孩子一聽就能學會。並且這個階段的孩子尤其喜歡模仿父母,如果父母自己總是說髒話,並且不小心被孩子聽到了,孩子也會跟著說髒話。

他們發現,自己說的這些話能讓成人產生強烈的反應,便越發地喜歡說這些話,一些孩子還會用說髒話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雖然大多時候,孩子都是依樣畫葫蘆,但是在陌生人眼中,他卻成了沒教養的壞小孩。

父母要做好榜樣,在孩子面前注意語言文明習慣,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因為你說的每句髒話,都有可能會從孩子的嘴裡說出來。


總是愛抱怨

成年人的生活中有很多煩惱和不如意的事情,尤其是為人父母后,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的生活全在自己肩上,壓力自然很大。有些父母往往認為,自己人生的不夠完整,不夠好,原因都在於生活的負重或孩子的不懂事。

於是總是滿口抱怨,抱怨工作不如意,抱怨家務太繁雜,抱怨經濟壓力大,抱怨伴侶不給力,抱怨孩子不聽話......一份網絡研究調查表明,在愛抱怨和訴苦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有著這些表現:

會察言觀色、敏感、容易自卑、很多事不敢跟父母說,選擇默默承受,怕麻煩別人,再好的天賦再多的想法也不願表達……

父母的臉色,就是孩子情緒的晴雨表。愛抱怨的父母,養不出幸福快樂的孩子。

經常發脾氣

有位教育學家說過: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發脾氣是教育的最大死敵,脾氣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孩子不聽話,犯錯了,父母當然應該教育,可是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教育,從來只存在理性的父母之中。

心平氣和地和孩子溝通,客觀冷靜地指出孩子的錯誤,這才是父母該做的。

我們必須明白:生活的重擔和壓力,和孩子無關;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不應該遷怒在孩子身上。壞脾氣的父母只會把家人當做發洩情緒的垃圾桶,而好脾氣的父母會把負面的情緒擋在門外,把愉快和溫馨帶給家人,讓他們能感受幸福的味道。

凡事愛攀比

孩子們最不喜歡父母說的話中,必定會有這一句:你看別人家的孩子/你看看別人。每個孩子的成長階段,幾乎都有一個「別人家孩子」的心裡陰影。父母本想給孩子樹立一個學習的好榜樣,卻總在不經意間通過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來打擊自己的孩子。

這種打擊雖不傷身,但攻心,傷害指數還特別驚人。經常被數落、埋怨甚至批評的接踵而至,並且引發孩子誤以為自己不被愛。

心理學的暗示效應告訴我們,父母無端的對比、否定、會給孩子消極的心理暗示,並轉化為孩子「內在的批判聲音」,潛意識否定自己。

有多少父母喜歡拿自己和別人家孩子比較,就有多少孩子心裡受過傷。

孩子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就是父母的付出和引導。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省心,不如腳踏實地的付出,用行動來託起孩子的未來。

不遵守諾言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定目標時,總是輕易把承諾說出口:只要你這次考第一名,我就......於是孩子為了父母的承諾,拼命努力考了第一名,但是父母答應的事情,卻始終做不到。

父母隨隨便便的一個承諾,在孩子看來,就是一份滿滿的期待。你隨便糊弄過去,毀掉的可能是孩子的一生。《小王子》裡說:「永遠都不要小瞧語言的威力,特別是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

父母千萬別把孩子對你的信任,當做你欺騙他們的資本。信任一旦失去,孩子和父母之間溝通的橋梁也就斷了。而不守承諾的父母,丟掉的是自己的威信,以及孩子毫無條件的信任。

總是在哭窮


「我們家條件不比別人家,你不要和其他孩子比吃穿,你要和他們比學習。」


「我們掙錢不容易,你要懂事一點。」

這樣的話,父母總是不經意說出口,本意是讓孩子從小學會節儉,學會不虛榮。但是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每句哭窮,都是在打壓他們自尊,讓他們自卑到骨子裡。

從小就不得不學著壓制自己的欲望,想吃的零食不敢要,想穿的衣服不敢要,內心深處對金錢充滿強烈不安感。

我們不否認孩子或許會因為父母經常性「哭窮」而變得節儉了,但經濟上被嚴格管控,物質上總是無法得到滿足的孩子,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他的一生。


太保護孩子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父母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捨得孩子動手,什麼都替孩子包辦好,就別怪孩子長大後生活無法自理;不忍心拒絕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就別怪孩子總是無理取鬧,得寸進尺;

不願意對孩子放手,總是對孩子的一切指手畫腳,就別怪孩子成為一個長不大的巨嬰。父母武裝到牙齒的保護,恰好剝奪了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會成長的好機會,當孩子獨立去面對世界時,吃到的將是一碗「苦果」。

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思考中,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才能真正長大。

能力,不親自做,是永遠不能培養出來的。美國著名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孩子永遠沒有錯,如果錯了,一定是父母的錯。」

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追根溯源,還是父母身上的問題。教育孩子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自己的方向正確了,孩子自然會跟著往正確的方向走,自己的行為正確了,孩子自然會規範自己的行為。

正如列寧的夫人克魯普斯卡婭所說:「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

父母的言行,其實就是子女最好的榜樣,要想造就一流的孩子,家長們首先就要成為一流的父母。

*來源:超級父母(ID:edu809)。*註:本文部分圖片來自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失敗家長的12個壞習慣!沒中一條的都是好父母
    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我們的習慣也最容易被孩子模仿。這其中有很多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帶壞」孩子。下面列出了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12個壞習慣,老師們提醒家長要注意了哦。改變:不要用別人孩子的標準衡重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順其自然發展,只要沒出現滯後、遲緩的情形,就不要過於擔心。
  • 失敗家長的11個壞習慣,沒中一條都是好父母
    今天列舉出來教育孩子最不能有的12個壞習慣,看看你有沒有這些問題! 01 父母勤儉節約,孩子大手大腳 父母自己生活節衣縮食,卻無條件滿足孩子的要求。 你以為這是愛孩子的表現,其實不然。 這兩種感覺,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變得自卑,不僅會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在孩子未來的學習工作中,也會處處碰壁。 最正確的做法是,不要用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孩子。 每個孩子的天賦和性格不一樣,發展軌跡自然也不相同,所以沒必要強行對比。
  • 老教師忠告:失敗家長的7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做什麼動作,孩子會本能地去模仿。說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或好或壞,終將影響孩子一生。而父母不良的行為習慣,將會帶給孩子一個負面的影響。特別是以下這些壞習慣,為人父母應該極力避免。
  • 老教師忠告:失敗家長的7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
    父母做什麼動作,孩子會本能地去模仿。說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或好或壞,終將影響孩子一生。而父母不良的行為習慣,將會帶給孩子一個負面的影響。特別是以下這些壞習慣,為人父母應該極力避免。但孩子做事拖拉,往往根源在於父母。你在家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上班遲到反而不在意,和孩子約定好的事情總是很遲才做到。這些都容易影響孩子的觀念,孩子還沒有成熟正確的觀念,會覺得父母做的都是對的。自然而然,孩子也會出現有事能拖就拖的壞習慣。日常要給自己和孩子灌輸時間觀念,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計劃,共同完成。
  • 老教師忠告:失敗家長的7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
    父母做什麼動作,孩子會本能地去模仿。說白了,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或好或壞,終將影響孩子一生。而父母不良的行為習慣,將會帶給孩子一個負面的影響。特別是以下這些壞習慣,為人父母應該極力避免。你在家做事拖拉,沒有時間觀念,上班遲到反而不在意,和孩子約定好的事情總是很遲才做到。這些都容易影響孩子的觀念,孩子還沒有成熟正確的觀念,會覺得父母做的都是對的。自然而然,孩子也會出現有事能拖就拖的壞習慣。日常要給自己和孩子灌輸時間觀念,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計劃,共同完成。
  • 失敗家長的3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是好父母!
    要說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小編覺得是為人父母,享麟兒繞膝之樂。要說最難的事情是什麼,依然覺得是為人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給孩子做榜樣,不經意間的小細節,就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的大節。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要讓一些壞的習慣影響了孩子。
  • 人民日報: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12個壞習慣!沒中一條的都是好父母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我們的習慣也就最容易被孩子模仿。這其中有很多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帶壞」了孩子。人民日報列出了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12個壞習慣,老師們提醒家長要注意了哦。
  • 失敗的家長, 一般有3個壞習慣,你中招了幾個?
    家庭是教育的主戰場,教育孩子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很多時候,父母想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取決於自己如何教育孩子。正所謂,教育就是拼爹媽。失敗的家長, 一般有3個壞習慣,你中招了幾個?很多父母都有碎碎念的習慣,他會不分場合的各種抱怨,抱怨孩子的學習,抱怨家人,抱怨生活中的一切,整個人都充滿了負能量。所以,為了孩子也為了自己,減少抱怨吧!
  • 失敗家長的7種態度,沒中一條的都是好父母
    理解家長為孩子好、替孩子著想的心,可這樣的態度和做法並不可取。當孩子有危及生命、觸及底線、有損他人的行為時,家長應及時出面制止。而如果孩子只是想嘗試、想自由發揮,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多給他們空間和機會。髒了就洗淨,錯了就改正,孩子的能力才會被激發,他們才能獲得進步和成長!
  • 失敗家長的12個壞習慣,你中了幾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他們的習慣也最容易被孩子模仿。這其中有很多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帶壞」孩子。下面列出了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12個壞習慣,老師也可以提醒家長哦。改變:不要用別人孩子的標準衡重自己的孩子,讓孩子順其自然發展,只要沒出現滯後、遲緩的情形,就不要過於擔心。
  • 失敗的家庭教育,媽媽擁有的9個壞習慣,孩子很難成功
    導讀:失敗的家庭教育,媽媽擁有的9個壞習慣,孩子很難成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失敗的家庭教育,媽媽擁有的9個壞習慣,孩子很難成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失敗家長的12個壞習慣,看看你中了幾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他們的習慣也最容易被孩子模仿。這其中有很多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帶壞」孩子。下面列出了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12個壞習慣。,對孩子大手大腳影響:家長以為這是愛孩子,可這卻可能讓孩子學會奢侈、不懂回報和付出、沒有良好的理財意識。
  • 家長的20個壞習慣,會毀掉孩子的一生!父母須知
    您的這些壞習慣將危害孩子有壞習慣,不可怕,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在孩子的成長中壞習慣可能就更多了。因為他們還不了解真正意義上的對或者錯。這些要靠我們來告訴他們。但是單純的只告訴他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而你呢,還會說話不算話,自己沒有去遵守。父母們也許不知道,自己的這些壞習慣正在引導孩子。因為寶寶們也在「看事做事」!
  • 「百樹雲課堂」失敗家長的7種態度,沒中一條的都是好父母
    理解家長為孩子好、替孩子著想的心,可這樣的態度和做法並不可取。當孩子有危及生命、觸及底線、有損他人的行為時,家長應及時出面制止。而如果孩子只是想嘗試、想自由發揮,我們做家長的就要多給他們空間和機會。還有的父母,因為孩子達不到自己的期許,竟氣得發病住院。其實,這些家長都犯了同一個錯誤:以大人的標準苛求孩子。這樣做,不僅無法改善現狀,還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孩子犯錯或做得不好,不見得是故意為之,很可能是能力太弱、經驗有限、方法不對等等。
  • 家長的12個壞習慣,你中了幾個?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他們的習慣也最容易被孩子模仿。這其中有很多壞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帶壞」孩子。下面列出了孩子最易模仿家長的12個壞習慣,老師也可以提醒家長哦。無論孩子在不在場,都爭取做一個有誠信的人。
  • 父母的5個壞習慣,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希望你沒中招
    有句老話說的好:「虎父無犬子」,更加的體現了父親對於一個孩子的影響。父母有什麼好習慣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會學習什麼樣的好習慣。如果沒有父母有什麼壞習慣那孩子通過學習可以肯定他們也是我們難免的。父母的5個壞習慣,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希望你沒中招1、脾氣暴躁男主外女主內
  • 父母都會犯的9個壞習慣,不要繼續錯下去了,會害孩子一輩子
    哪些壞習慣需要我們家長注意呢?一起來看看!壞習慣四:不關心由於工作忙,每次孩子對你說,學校有活動,爸爸媽媽要參加,而你每次都由於工作忙,不陪伴孩子去參加,或者敷衍孩子。提醒:這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可有可無的,父母不愛自己。
  • 孩子身上都是壞習慣!其實都是和家長學的
    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從孩子身上不光能看出家教的好壞,而且也能作為家長品行的對照。前幾天去超市購物的時候,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在貨架前面選購商品,媽媽正仔細地看著包裝上的信息,結果一個沒注意孩子跑遠了打壞了一個易碎品,這一邊的售貨員還沒來得及說什麼呢,媽媽馬上就拉著孩子罵了起來,一邊罵還一邊公然對孩子動手,孩子在被訓斥的面紅耳赤的,沒一會兒就開始大哭起來,惹得路人都看的十分不忍心。
  • 失敗的家庭多數都有這七種態度,對照看看,沒中一條的都是好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孩子出生之後,他們的發展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其中包括父母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言傳身教。但是如果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孩子的發展,並且會伴隨著一生,尤其是這幾種教育孩子中錯誤的態度,很多家長都已經犯了。
  • 孩子的10個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儘早糾正,尤其是第五個
    不論好習慣,還是壞習慣,兒時一旦形成,往往會伴隨一生。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要發現並及時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孩子的10個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儘早糾正而生活中,有許多的小孩子,都不怎麼喜歡刷牙,這一點父母一定要注意。要養成孩子刷牙的好習慣,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