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害孩子的三碗雞湯,80%家庭已中招!你還在喝?

2020-09-19 雨下星空


教育毒雞湯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


不少父母的朋友圈裡,一定都有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


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你以為這是「雞湯」,高高興興的喝下去就能充滿正能量。但其實這就是「砒霜」,按這樣的觀點去教育孩子,只會釀成大錯。


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微信朋友圈的三碗育兒「毒雞湯」,家長們看看自己喝過了嗎?


01

第一碗:快樂教育


最近幾年,中國的初等教育開始被快樂教育大洗腦。


小學好輕鬆,四點半就皆大歡喜的放學了。減輕書包重量,家庭作業少些,多給孩子自由學習的空間。孩子要時常表揚,儘量不要批評。不能給孩子壓力,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這樣的教育看起來真的很理想。


但是,教育從來就不是一件快樂的事兒。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痛苦的。為什麼?


因為教育,是一項需要付出大量艱苦智識的挑戰!


「一位老教育家曾經這麼反對過素質教育「我不同意降低教材難度。這點難度都接受不了,孩子們將來還能幹點啥?四點半就放學也是胡鬧,會教育的家長把孩子接回家輔導,不會輔導的家長呢?讓孩子回家看電視?這哪是減負?這是拉大教育不公!」


也許你會說,你看人家國外教育也是讓孩子早早放學,也沒見老師在罵學生和體罰學生。


可你只看到人家四點放學,平民家小孩高興的玩兒去了。精英階層的孩子們卻在付出額外的金錢精力購買教育,學樂器、學法文,以此作為大學精英教育的敲門磚。


你看到人家老師和顏悅色,卻看不到國家立法「允許教師在歷經勸告無效的情況下採取包括身體接觸在內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紀律的學生遵守紀律。」說白了,就是可以適當地揍。


那些以歐美教育為範本,給孩子端出「快樂教育」雞湯的人只看到人家快樂,背後的機制卻沒考慮過。看看日本教育、看看被譽為「比死刑更殘酷」的韓國高考,再看看歐美精英們提前學大學課程,說國外教育輕鬆的,絕對是沒經過調查的亂放厥詞。



02

第二碗:釋放孩子天性


這幾年「熊孩子」一詞大熱,只要一談到熊孩子,肯定每個人都會說一番血淚史。


但是熊孩子是怎麼來的?說的直接一點,都是父母慣出來的。還美其名曰:「釋放孩子天性」。


但是,我們不能把「釋放天性」當做你孩子粗魯沒教養的藉口。除了釋放孩子的天性,做父母的更要教會孩子在公眾場合遵守基本底線。既是這個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社會準則。一味的放縱自由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自由永遠是和規則伴隨的。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所以教養該教就得教。如果你的孩子現在不教,那麼等到他進入社會時,你指望誰來寬容他?教養不光是恪守公共底線,往高層次說,還是發自內心的溫暖、坦蕩,是替人著想,是予人予己最大的善意。


孩子有權利活潑,周圍人也有權利享受安靜、舒適和不被打擾的旅程。一個把天性凌駕在社會規則上的熊孩子,父母首先該醒醒了。



03

第三碗:成功和學歷無關


家長們還常喝這樣一碗雞湯,大學生都在給初中同學打工,小學畢業的都給博士當老闆了。


所以,學歷高沒用,將來還不是要給人打工。考不上大學也沒關係,沒準將來總會成為管理界的奇才。


我們來做道算術題,初中畢業管理大學生的,有多少人?算幾萬好了。初中畢業的人又有多少?上億。所以前者是不是鳳毛麟角?學歷高低和成功呈反比,毫無學歷卻功成名就,是小概率事件。


而且初中畢業就能打拼天下的人,必定是人中龍鳳,比普通人有更高的能力和眼界,而絕大多數的孩子資質一般。以這種小概率事件告訴孩子「不上大學也沒關係」,不是耽誤孩子前途是什麼?


相信不少人在微博上或者朋友圈都看到過這樣一條勵志貼:


哪份名單上你認識的人多一些?


第一份名單: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棠、王雲錦、劉子壯、陳沆、劉福姚、劉春霖。


第二份名單:李漁、洪昇、顧炎武、金聖歎、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


答案揭曉:前者全是清朝科舉狀元,但現在默默無聞。後者落榜,但都流傳千古。


結論是:成功和學歷並沒有半毛錢關係。


相信這樣雞湯的家長們請你們想想,歷史長河中,像第二份名單中的人多嗎?你們怎麼能以一個小概率事件去告訴孩子,不上大學也沒關係。


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孩子而言,有個學歷護身,已經是普通人的幸福坦途。 


喜歡用「我的孩子學歷不高,但是將來能管大學生」這樣罕有事件來自我安慰的父母,還請細細體味這樣一段話:


「在大道上辛苦前行的人往往羨慕另闢蹊徑者的迅速登頂,抱怨自己太累太慢,卻從來不去想那條小路上布滿了多少荊棘和兇險,以及多少人在那裡摔得粉身碎骨。」


不能給孩子施加過重的壓力,不能讓孩子背負本不屬於他們這個年齡的負擔,當然沒錯。但是這與教養一個懂禮貌和會學習的孩子,並不矛盾。


萬事過猶不及,更為平和中正的教育,才能讓孩子長成有安全感、有能力、有擔當的棟梁。


中國的教育制度多年來飽受爭議,面對家裡唯一的孩子,延伸出越來越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事實上,再先進的理念和方法,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的孩子,選其精華,靈活運用才是育兒的正確理念。


相關焦點

  • 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一大批家庭已中招
    教育毒雞湯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不少父母的朋友圈裡,一定都有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
  • 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你中招了嗎
    教育毒雞湯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不少父母的朋友圈裡,一定都有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
  • 老師提醒: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一大批家庭已中招!
    不少父母的朋友圈裡,一定都有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你以為這是「雞湯」,高高興興的喝下去就能充滿正能量。但其實這就是「砒霜」,按這樣的觀點去教育孩子,只會釀成大錯。
  • 一生E本|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一大批家庭已中招
    「教育毒雞湯」的毒害力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不假思索地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不少父母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裡,一定都看到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
  • 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一大批家庭已中招!現在知道還不晚
    教育毒雞湯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不少父母的朋友圈裡,一定都有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你以為這是「雞湯」,高高興興的喝下去就能充滿正能量。
  • 班主任提醒:最坑孩子的三碗「毒雞湯」,一大批家庭已中招
    「教育毒雞湯」的毒害力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不假思索地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不少父母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裡,一定都看到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
  • 教育上的三碗「毒雞湯」,坑了多少孩子,很多家長卻還深信不疑
    有的父母看到別人家庭的教育,能夠讓孩子優秀出色,就否認自己的教育方式,盲目的跟從別人,但其實每一個教育方式都沒有錯,重點是尋找適合自家孩子的。>在尋找正確且適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方式之前,一定要提醒各位家長教育的三碗&34;,這錯誤的三種方式坑害了許多孩子,甚至還有一些家長對此深信不疑。
  • 班主任提醒:最坑孩子的「毒雞湯」,你喝了幾碗?
    》《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多父母也表示覺得文章寫的挺有道理的,甚至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這麼做。你以為這是「雞湯」,高高興興的喝下去就能充滿正能量。但其實這就是「砒霜」,按這樣的觀點去教育孩子,只會釀成大錯。一起來看看微信朋友圈的三碗育兒「毒雞湯」,看看自己喝了幾碗?
  • 朋友圈雞湯你喝了幾碗?
    聊天后,我在做飯的時候,在想這個事情,表面上看,我確實在圍著家庭在轉,圍著孩子,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晚上愛人回來,還要給他準備好各式吃的,喝的,我亦自得,暗自佩服自己,能靜下來如此的「賢惠」,要知道先前我可是最討厭柴米油鹽醬醋茶了,一提到這些個我就頭大,現在我能如此享受給孩子做個美餐,孩子邊吃邊給我豎起大拇指,那種感覺也是很舒心的,孩子爸下班回來,看你到熱氣騰騰的晚飯
  • 班主任提醒:最坑孩子的「毒雞湯」,請家長自查!
    點擊"班主任研究會"關注我們「教育毒雞湯」的毒害力堪比毒藥,看起來道理滿滿,飲下去就是「砒霜」,家長們如果不假思索地信了這些「毒雞湯」,對孩子教育有害無益。不少父母在自己微信朋友圈裡,一定都看到過《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
  • 雞湯怎麼做最好喝?只需要加入它,做幾碗喝幾碗
    喝下一碗雞湯,身體暖,心更暖,這碗雞湯可是心靈雞湯比不了的。不管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喝上一碗熱雞湯總是讓人感覺很舒服,冬天喝暖身體,夏天喝暖心靈。不光是季節上的,心急的時候喝上一勺,心煩的時候喝上一勺,都會起到一定作用。那你知道雞湯怎麼做才好喝嗎?
  • 雞湯可以這樣燉,湯鮮菜香,味美不油膩,孩子連喝三碗
    懶人菜餚,我把雞湯這樣燉,葷素一鍋出,鮮美營養,滋補潤燥。這幾天暴雨天氣,窩在家裡製作了餡餅,連吃好幾個,或是吃得太猛了,加上最近天氣也有些燥熱,結果都有些許上火了,於是,燉製雞湯也加入更多的食材,有湯有菜,鮮美營養,可滋補身體,還能去火潤燥。
  • 【蘋果樹兒童攝影】這3碗育兒雞湯堪比砒霜,毒害孩子一生!你還在用嗎?
    翻翻你的朋友圈,《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很大程度上阻礙父母理解真實的教育世界
  • 「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李嘉誠這碗毒雞湯你喝不喝?
    「很多人會認為打工並不是投資,強烈反對這種觀念,其實打工才是最大最愚蠢的投資!」李嘉誠曾在一場演講中這樣表達了他的觀點。然而,對李嘉誠口中「打工是最愚蠢的投資」的理解,還得看是放在了什麼語境來分析。此話的本意在於,鼓勵能力強的社會精英勇於創業、敢於直面潛在的不確定風險去創造一番偉業,反之,只想一輩子待在企業裡替別人打工的人就非常愚蠢。
  •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本來老李也不是個暴躁的家長,可是孩子一再挑戰自己的權威,事事都跟家長對著幹。本著不能傷害孩子的初衷,老李只能每天跟著孩子屁股後講道理,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沒用。昨天晚上吃完飯,孩子又鬧著玩捉迷藏,孩他媽正要收拾廚房沒空陪他。沒成想,這傢伙又哭又鬧混亂中打了媽媽一巴掌。不管老李怎麼勸,孩子都不肯跟媽媽道歉,一副理不直氣也壯的神態,氣得老李直接照著他屁股來了一頓&34;。
  • 三碗教育「毒雞湯」已經毀了不少孩子,家長別盲目學,害娃不自知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也是孩子的指路人,當父母把孩子教育成什麼樣,孩子就會是怎麼樣的,父母也會給孩子灌輸很多的雞湯,但有一些教育毒雞湯就像毒藥一樣,看似有道理,實則在傷害孩子的心靈,家長們一定要多注意這三碗教育「毒雞湯」。
  • 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迫他?1碗毒雞湯害了多少中國家庭?
    導讀: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迫他?1碗毒雞湯害了多少中國家庭?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孩子不喜歡,就不要強迫他?1碗毒雞湯害了多少中國家庭?!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
    教育孩子可不能打罵?李玫瑾教授:這種育兒毒雞湯,你還在喝嗎?「老李,我昨天晚上聽到你揍孩子了?這樣可不行啊!教育孩子還是講道理,千萬不能打罵。」「您說的是,我昨天氣壞了,以後會注意的。」老李跟鄰居寒暄過後,看著身邊的孩子,心中百感交集。本來老李也不是個暴躁的家長,可是孩子一再挑戰自己的權威,事事都跟家長對著幹。本著不能傷害孩子的初衷,老李只能每天跟著孩子屁股後講道理,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也沒用。昨天晚上吃完飯,孩子又鬧著玩捉迷藏,孩他媽正要收拾廚房沒空陪他。沒成想,這傢伙又哭又鬧混亂中打了媽媽一巴掌。
  • 教育界「坑娃」毒雞湯,家長點進來看看自己喝了幾碗?
    所謂雞湯,是指那些空有營養,從勵志開始到大道理結束,一口入喉溫暖平和卻對現實挫折卵用沒有的「空道理」。而教育界有些毒雞湯,好比鎮痛式麻醉劑,看上去道理滿滿,家長喝下去堪比砒霜,坑娃又坑爹。比如朋友圈常發的《最好的教育就是愛》、《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是自由》、《只要努力,每個孩子都會成功》這樣的雞湯文章,於是你撒手不管幾個月之後,期末考成績一出,老母親的心情簡直咬牙切齒~
  • 「孩子,好好讀書你就有選擇權」,這碗雞湯,我勸你少喝
    我們在之前分析2019年清華、北大就業報告的文章——《清華北大發布就業報告,全國最牛的學霸都去哪了?》裡就說過,清華就業人數最多的前三個單位,依次是華為、騰訊、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