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四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為新時代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錨定了目標定位、提供了行動指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規劃,對促進更高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作出全面部署,必將有力推動我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回望過去40多年發展進程,湖南與全國一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農村改革走向各領域全面改革,最鮮明的標識就是改革開放。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湖南發展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越到這個時候,越要勇於開「頂風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是要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不失時機、蹄疾步穩地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抓好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及時把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和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轉化為制度優勢、體現為治理效能,實現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現在,伴隨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制約我省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破解「成長中的煩惱」,歸根結底還得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把發現問題、正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貫穿於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依靠改革的辦法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牽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經濟治理體系、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紮實抓好省委全會部署的深化國資國企、投融資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放管服」等「四大改革行動」落地落實,打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梗阻」,搬掉阻礙要素配置市場化、暢通內循環的「絆腳石」,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改革紅利真正釋放出來。
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改革需要開放,開放促進改革。每一輪改革總是伴隨著新一輪開放,而新的開放總是推動著新的改革。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著力構築「大平臺」、培育「大集群」、營造「大環境」,形成了水陸空鐵一體、江海聯運的立體交通格局,國家級開放平臺數量位居中部第一,國際經貿「朋友圈」拓展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託「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湖南向北共建長江經濟帶,向東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向南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向西密切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作,向西南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由內陸腹地邁入開放前沿。近三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相繼邁過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臺階,開放型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是要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把湖南地處「一帶一部」和「左右逢源」的樞紐優勢發揮出來。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湖南作為中部內陸省份,不能囿於內陸意識,要主動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外貿破零倍增」「外貿綜合服務」「外貿融資服務」等重點工作,加強進出口平臺渠道建設、外貿新業態培育、企業創新力提升、服務貿易創新,支持優勢產業和企業「抱團出海」「借船出海」,在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中提升開放水平。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中國(湖南)自貿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辦好中非經貿博覽會,擴大對非合作;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為契機,搶抓機遇,深耕東協市場,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瞄準「三類500強」、產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總部經濟等招大引強,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行之力則知愈深,知之深則行愈達」。改革的每一次突破、開放的每一次深化,無不伴隨著思想的解放、認識的升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須臾離不開全省幹部群眾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攻堅克難。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講的,「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當前我省改革開放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尤其需要敢於涉險灘、啃硬骨頭,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上,只要我們以改革為「帆」、以開放作「槳」,大膽探索、銳意開拓,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能衝破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險灘激流,抵達現代化新湖南的光輝彼岸。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12月06日01版)
[責編:徐凱琦]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