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四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

瀏陽河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為新時代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錨定了目標定位、提供了行動指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規劃,對促進更高層次改革和更高水平開放作出全面部署,必將有力推動我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回望過去40多年發展進程,湖南與全國一樣,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從農村改革走向各領域全面改革,最鮮明的標識就是改革開放。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湖南發展面臨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越到這個時候,越要勇於開「頂風船」,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四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必須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應對變局、開拓新局,既善於積勢蓄勢謀勢,又善於識變求變應變。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是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風險挑戰、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進入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是要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前提下,不失時機、蹄疾步穩地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制度創新成果,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突出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抓好改革任務落實落地,及時把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和經驗上升為制度成果、轉化為制度優勢、體現為治理效能,實現目標集成、政策集成、效果集成。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現在,伴隨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制約我省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問題集中體現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比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其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破解「成長中的煩惱」,歸根結底還得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把發現問題、正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貫穿於改革開放的全部實踐,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緊迫就抓緊解決什麼問題。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依靠改革的辦法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加快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牽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經濟治理體系、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紮實抓好省委全會部署的深化國資國企、投融資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放管服」等「四大改革行動」落地落實,打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中梗阻」,搬掉阻礙要素配置市場化、暢通內循環的「絆腳石」,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改革紅利真正釋放出來。

改革與開放相輔相成,改革需要開放,開放促進改革。每一輪改革總是伴隨著新一輪開放,而新的開放總是推動著新的改革。近年來,我省始終堅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著力構築「大平臺」、培育「大集群」、營造「大環境」,形成了水陸空鐵一體、江海聯運的立體交通格局,國家級開放平臺數量位居中部第一,國際經貿「朋友圈」拓展至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依託「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湖南向北共建長江經濟帶,向東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向南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向西密切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作,向西南對接西部陸海新通道,已由內陸腹地邁入開放前沿。近三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相繼邁過2000億元、3000億元、4000億元臺階,開放型經濟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是要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把湖南地處「一帶一部」和「左右逢源」的樞紐優勢發揮出來。

不拒眾流,方為江海。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湖南作為中部內陸省份,不能囿於內陸意識,要主動服務國家開放戰略,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外貿破零倍增」「外貿綜合服務」「外貿融資服務」等重點工作,加強進出口平臺渠道建設、外貿新業態培育、企業創新力提升、服務貿易創新,支持優勢產業和企業「抱團出海」「借船出海」,在推動對外貿易創新發展中提升開放水平。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好中國(湖南)自貿區,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辦好中非經貿博覽會,擴大對非合作;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為契機,搶抓機遇,深耕東協市場,推動優勢產能走出去。瞄準「三類500強」、產業鏈供應鏈龍頭企業、總部經濟等招大引強,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行之力則知愈深,知之深則行愈達」。改革的每一次突破、開放的每一次深化,無不伴隨著思想的解放、認識的升華。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須臾離不開全省幹部群眾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攻堅克難。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講的,「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當前我省改革開放進入了深水區、攻堅期,尤其需要敢於涉險灘、啃硬骨頭,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上,只要我們以改革為「帆」、以開放作「槳」,大膽探索、銳意開拓,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就能衝破前進道路上的一切險灘激流,抵達現代化新湖南的光輝彼岸。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12月06日01版)

[責編:徐凱琦]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瀏陽河文章來了!湖南日報推出重要評論欄目
    12月3日,《湖南日報》頭版刊發了一篇署名為「瀏陽河」的重要評論文章:《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一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這是《湖南日報》全新推出的重要評論欄目。
  • 「瀏陽河」署名評論值得細讀深學!
    瀏陽河文章四論 | 順勢而為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瀏陽河文章繼續發聲,重點聚焦「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文章指出,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湖南著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為新時代我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錨定了目標定位、提供了行動指南。
  • 瀏陽河文章三論丨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湘 伴 導 讀瀏陽河文章三論如約而至!今天,瀏陽河文章談的是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規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七大計劃」,全麵塑造湖南發展新優勢。文章指出,當前,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時」與「勢」總體有利。
  • 杜家毫撰文:堅持不懈破難題促發展 全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堅持不懈破難題促發展全力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湖南 打造內陸對外開放的高地
    卿定文 王伊呂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期間囑託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十四五」新發展階段,要把湖南打造成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高地,就必須在對外開放的各個領域、環節與制度設計等方面,全面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第一,堅持以創新為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創新是第一動力」。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決定,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這就需要以創新驅動開放發展。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以此為遵循,提出打造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努力在中部地區崛起中走在前列,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這為我省主動對接融入國家區域戰略布局、更好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明晰了目標路徑,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全國發展「一盤棋」中,中部6省經濟總量佔全國20%以上、製造業總產值佔全國25%以上,長江經濟帶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
  • 「鏈動」丨新生代「防護盾」立足湖南 為信息化築起「安全堤壩」
    湖南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選取20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一條產業鏈、一名省領導、一套工作機制」,提高創新水平、推進集聚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各地也以產業鏈為重要抓手,以重點企業為核心,向上下遊延伸,為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 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在打造「三個高地」中彰顯外事作為——訪...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關於外事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湖南外事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目標指引。」12月11日,省委外事辦主任徐正憲接受湖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徐正憲表示,省委外事辦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在「三高四新」戰略引領下,高質量、高標準編制好《湖南省外事港澳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和2035年遠景目標》,推動湖南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積極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
  • 助力建設「三個高地」,湖南職教「提質培優」決定這麼幹
    三湘都市報12月6日訊(記者 黃京 劉鎮東 通訊員 李瓊)湖南正在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和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在這一過程中,湖南職業教育如何作為?怎樣解決職業教育服務能力不夠強的問題?
  • 理論研究|何六生:在打造「三個高地」 中彰顯園區新作為(牢記囑託...
    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為新時代湖南發展確立了新坐標
  • 「鏈動」丨建樓如同「搭積木」 湖南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14市州「全...
    湖南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選取20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一條產業鏈、一名省領導、一套工作機制」,提高創新水平、推進集聚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各地也以產業鏈為重要抓手,以重點企業為核心,向上下遊延伸,為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 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貢獻中方力量——訪中方縣委書記姜耀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12月20日,中方縣委書記姜耀文接受湖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作出打造「三個高地」的戰略定位,省委作出實施「三高四新」戰略的重大決策,為我們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指明了方向。
  • 重慶建內陸開放高地 爭取設自貿區與上海首尾呼應
    在這份題為《關於支持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的文件中,設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園區佔據重要篇幅。重慶希望能夠探索和積累內陸開放及自由貿易園(港)區建設新經驗,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共同形成長江黃金水道首尾呼應的局面。  重慶代表團建議國家支持設立中國(重慶)自由貿易園區,細分為三方面的具體內容。
  • 湘教焦點丨湖南提質培優打造職業教育發展高地
    「提質培優 打造職業教育發展高地」主題論壇暨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長沙舉辦。湖南教育報刊集團、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共同籤署《湖南職教》辦刊協議。紅網時刻12月7日訊(記者 潘錦)深耕湖南職業教育發展沃土,助力湖南職教高質量發展。近日,「提質培優 打造職業教育發展高地」主題論壇暨湖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長沙舉辦。
  • 「鏈動」丨先進硬質材料產業鏈:讓「工業的牙齒」更「硬氣」
    湖南在鞏固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選取20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作為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一條產業鏈、一名省領導、一套工作機制」,提高創新水平、推進集聚發展、實施精準招商,各地也以產業鏈為重要抓手,以重點企業為核心,向上下遊延伸,為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打下了堅實基礎。
  • 湖南加速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
    「高增長」離不開「高質量」,「敢為人先、創新引領」,已經成為眾多湖南製造企業的「內在基因」。  如今,先進位造業已經成為湖南響亮的名片,尤其是工程機械和軌道交通,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不少企業具備全球最領先水平,成為「世界標杆」。著眼未來,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創新引領,厚積成勢,湖南將不斷攀上新的「制高點」。
  • 新華社丨用「好奇心」為「國之利器」築路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勉勵湖南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
  • 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這篇署名文章講透了!
    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體現了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振興實體經濟、建設製造強國上的鮮明導向;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與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的精神高度契合;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與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有機聯繫。實施「三高四新」戰略,抓住了新時代新階段湖南發展的主攻方向和戰略重點,必將有力推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湖南落實落地。
  • 湖南日報瀏陽河文章丨起而行之大抓落實
    ,吹響了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奮鬥號角。對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南擘畫的宏偉藍圖,對省委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舉措,能不能、是不是抓落實,對黨員幹部政治站位、黨性修養、本領作風都是直接檢驗。理念是行動的先導,頭腦裡裝著什麼樣的發展理念,工作中就有什麼樣的實際效果。我省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建設現代化新湖南,本身就體現了新發展理念要求,也必須以新發展理念來引領。「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