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化學家造出來的帶「月」字偏旁的字,應當算什麼?

2021-02-19 科學網

歡迎點擊「科學網」↑關注我們!

在漢字中,有很多字帶有形如月的偏旁。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現代字典、詞典的部首索引中,這些字都被放到「月」部,其偏旁被人稱為月字旁。但是,仔細看看這裡面的大多數字的字義卻與月亮毫無關係,如肌、肝、肺、肱、股、胸、腹、背、腎、胞、胎等等,這些字,如果要查《康熙字典》、《辭源》那樣的字書、辭書,都是要到「肉部」去查找的。也就是說如今「月部」裡面的字,大多數並不是月字旁,而是肉字旁。

那麼,月字和肉字為什麼會搞到一起,都成了一個樣子呢?

著名文字學家高亨先生說過:「文字之變遷當於篆、隸之間分界。自篆而上,形義無不相合,自隸以下,形義大多相離」(《文字形義學概論》)。所以,我們為了看清楚字的形和義之間的關係,還是要到篆字中去看看。月和肉都是象形字,一個像月亮,另一個是一片肉的樣子,當演變到篆字時,模樣已經有點近似了,先看月的兩種寫法:

而肉字則為:


隸書與篆字最大的差別之一就是把圓的筆畫變成方的,寫得快,而且寫起來容易規範,適合於公文書寫等實用需要。

這樣,當把這兩個字隸化並最後楷化的時候,就分別寫成了月和肉。但是,當肉作為字的一部分特別是做偏旁時,空間受限,不能寫得寬,方框裡面像兩根排骨骨頭似的那部分(狀如「仌」)就難以再彎曲,而拉直成了兩橫,這樣就與月沒有什麼差別了。只有極少數上下結構的字,肉在下部,而上部又較寬,還保持著肉的原樣,如,臠(簡化為臠)、腐等字。

這樣,如今的漢字中,包含有「月」這個成分的字,大致有這樣三類,少數是真正與月亮相關的;絕大多數與肉相關的;還有極少數幾個是別的部件,也寫成了月的模樣。

「月部」與月亮相關的字不多,如今還用著的大概只有10個字,為記憶計,我把它們分成5組。它們是:明、朗;朦朧;朔、望;朏、朓;有、期。

朔、望、朏、朓分別表示四種不同的月相。朔,陰曆初一,難以見到月亮。望,月圓,通常在十五前後,月光通明,望也用作「張望」之望。一朔一望,就是陰曆的一個月,人們稱之為朔望月。一個朔望月平均29天半,精確一點說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

朏(音fěi),表示新月有些光了,古人往往代指初三,此字如今極少用到,《新華字典》沒有收錄。朓(音tiǎo),陰曆臨近月末時月亮出現在西方,此字如今也極少用到,只是歷史上南朝有著名詩人謝朓,好山水詩,又注重平仄、對仗,據說為唐代律詩、絕句之濫觴。李白詩《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中有「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之句,小謝即是謝朓。

對「有」這個字的看法如今是有分歧的,漢代的《說文解字》認為日月有食,所以從月,現代人認為金文像手持肉,應當從肉。但是,康熙字典等歷史上的字書仍然繼承從《說文》以來的傳統,把它放在月部,而不是肉部。

如今常常有人說,某某字的甲骨文是這樣的,新發現的金文是這樣的,而《說文》弄錯了,如此等等。我們需要弄清楚的是,漢字畢竟是「漢」字,它是文化,不是科學。文化是一種傳統,如今的漢字文化是近兩千多年來人類認識的積累。在兩千多年的漫長歲月裡,人們就是這樣認識的,就是基於這種認識而使用的,這裡包含了多少代人的意識。所以,現代人從甲骨文、金文中的科學發現,只能說明上古曾經有過的歷史事實,並不能取代最近兩千多年以來的文化傳統。——這又說遠了。

由於舟字的模樣與月相近,在隸書形成的過程中,有幾個以「舟」為偏旁的字誤寫成了「月」的偏旁,列在《康熙字典》中月部的字有三個:服、朝和朕。

服,原義是舟船兩旁的夾木,後來也指「車幫」即馬車車廂的左右兩壁,引申為使用、服用、服事、服從、佩服、順服、服飾、衣服等等。

朝,原義是旦、清早。對這個字的看法如今又有分歧,《說文解字》認為從舟,是表音用的。現在人們認為,甲骨文中是月,金文誤傳了甲骨文,右邊弄成兩豎,篆字又誤傳了金文,成了舟,到了隸書卻誤打誤撞又回到了月。不管怎麼,人們寫篆字、刻章,如今當然還是用「舟」,這是傳統。

朕,原義是船上木板之間的縫。引申為朕兆,假借用作我的意思,從秦始皇開始成為皇帝自稱的專用語。以朕為偏旁來表音的字又有一些,如勝(簡化為勝)、賸(統一歸併為剩)、騰、滕、謄、縢、媵、塍等,但是因為朕只是表音,所以這些字分散在各部中,如勝,力部;賸,貝部等等。(參見本人2014-6-23博文《什麼是朕》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05721.html )

這個例外的字是「朋」,這是鳳凰的鳳字的古字,隸化、楷化以後就寫成了朋。

當然,以朋為音部衍生出來的字還有一些,如鵬、棚、繃、崩等。

除了上面所列出那些以外,所有的含有「月」的偏旁便都是肉字旁,都與「肉」即動物的身體有關了。肉字旁的字比上面所說的月字旁和幾個例外的字的總和大概還要多一個數量級。

不過,也有人會問,那些化學家造出來的帶「月」字偏旁的字,應當算什麼?它們顯然與月、舟都不像有關係的樣子,它們也是肉字旁?

這些字有胺、肟、肼、肽、胩、胂、胍、脎、胲、脒、脲、腈、膦等,這些字大多數是拉丁語術語的音譯(也有意譯的)。其左邊都是「月」,右邊則大多數是拉丁語發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音節。其中有些字是新造的,有些則是「廢物利用」,即利用原有的廢字或接近於作廢的字,賦予了新的字義、字音。

為什麼說這些字都算肉字旁?

早期的化學家造字,是很講究的。如分子式為NH3的ammonia,最初就直接音譯為阿摩尼亞,我小時候江南的男女老少都好說洋涇浜,大家都知道阿摩尼亞是一種臭氣。由於ammonia是氣體,化學家就造出來一個氨字,氣字頭,安表音。它的衍生物即氨中的氫原子被烴基所取代後生成的有機物amine,前面的音節也是「安」,翻譯時就起用了一個人們不大用的廢字「胺」。胺的原義是肉敗臭,爛肉,臭了,而分子量較小的胺也正好有爛肉、腐屍的臭味。這個字的死而復生正可以說是化學家的「妙手回春」了。而所謂四級胺離子ammonium的性質與鈉鉀等金屬離子有相似之處,就仿照金屬造了一個新字「銨」。

早期的化學家是細心的,由於氨、銨、胺三個字的音部都是「安」,怎麼區分它們呢?漢字有平上去入四聲(華北北京附近近代沒有了入聲)。先輩們規定:氨讀平聲(音「安」),銨讀上聲(音「俺」)而胺讀去聲(音「案」),這樣就把三個「安」字用聲調區分開來了。不過,我倒認為我們的先輩化學家有點過於細心了。因為如今人們單獨說這幾個字的機率實在太少,都是說化合物名,因而三個字不難分辨清楚。實際上,我的化學家同仁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說「氯化俺」和「二甲案」的,我們之間的交流也沒有出現問題。聽到電視臺播音員說「氯化俺」反而覺得彆扭,甚至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所以,我倒主張索性隨俗,都讀為「安」。——這又扯遠了。

上面所說的這些字所表示的化學物質,除膦和胂之外,都是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而含氮的有機化合物總是與真正的「有機物」——蛋白質相關聯,就像上面所說的胺,就可以在蛋白質的氧化中產生。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用測量氮元素的含量來估計動植物即人類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前幾年有人在奶製品中摻入三聚氫胺以造假就是鑽了這個空子)。而與蛋白質相關聯的字,其偏旁用肉字旁毫無疑問是最自然不過的——所有動物肉體的主要結構成分就是蛋白質。所以,用以表示含氮有機物的這些新造或改造的字都用肉字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至於膦和胂,它們分別是胺的同類物,只是把胺中的氮元素換成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磷和砷罷了,因此,與他們的「母物」胺一樣用肉字旁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它們的讀音也與胺一樣規定為去聲(不過這樣讀的化學家大概也不多)。

我們弄清楚了這些字的來歷,對於學好化學,加深對這些化學物質的認識,或許會有一點好處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84025.html  此文來自科學網馮大誠博客,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那些有趣的偏旁——月字旁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偏旁部首更是漢字文化中至關重要的部分,今天就聊一聊那些「有趣」的偏旁之月字旁。毋庸置疑「月」是月亮的意思,從漢字的演變我們可以一目了然。那麼在漢字中月字旁的字佔了很大一部分,那麼怎麼能高效地記住他們呢?月字旁都有哪些含義呢?其實總結髮現他們分為以下幾類。說文解字中曾說道:「闕也。大陰之精。象形。凡月之屬皆從月。 魚厥切。」第一類,跟月份,時間有關。比如,朔、望、朝等。
  • 「前」字的偏旁部首是什麼?
    有朋友留言問:"前"字偏旁是什麼?我們搜索一下百度,百度告訴我們答案是"立刀旁"。這答案正確嗎?漢字中偏旁一般都與字的含義有關。比如,帶"三點水"的字,如江、河、湖、海等都與水有關,"木字旁"的字,如松、樹、柏都與樹木有關。如果"前"字的偏旁是"立刀旁",那豈不是前字與刀有關啦?顯然不是這樣的。那"前"字的偏旁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先來看看"前"字最開始的樣子。
  • 解密漢字裡的「雙胞胎」,為何表示肉的字,卻用「月」來做偏旁
    今天跟大家來聊聊兩個字:【月】和【肉】。它們哪裡像了呢?別著急,請往下看!肝和膽,胸和膛,髒與腸,背和脊,肩和膀……發現沒有,這些和我們人體有關聯的一系列字,都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都以「月」做偏旁部首。有人會說這有啥稀奇的,早就知道了,小學老師都教過,月旁又叫「肉月」,所以這些代表人體的部位或器官的字才都用同樣的偏旁。
  • 小學生作業:「佳」字加偏旁變什麼字?網友:太簡單了
    導讀:小學生作業:「佳」字加偏旁變什麼字?網友:太簡單了 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會遇到一些難題,就是那種你不管怎麼努力,都找不到答案,而且問別人,別人也不會。
  • 四年級:月字旁的字
    在漢字中,有很多字帶有形如月的偏旁。在《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現代字典、詞典的部首索引中,這些字都被放到「月」部,其偏旁被人稱為月字旁。但是,仔細看看這裡面的大多數字的字義卻與月亮毫無關係,如肌、肝、肺、肱、股、胸、腹、背、腎、胞、胎等等,這些字,如果要查《康熙字典》、《辭源》那樣的字書、辭書,都是要到「肉部」去查找的。
  • 偏旁構字,部首查字,缺一不可!
    一、什麼是偏旁部首通常,我們總是習慣地把「偏旁」和「部首」合稱為「偏旁部首」。實際上,偏旁和部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偏旁是合體字的構字部件。古代人把左右結構的合體字的左方稱為「偏」,右方稱為旁」,如今合體字各部位的部件統稱為偏旁。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由形旁和聲旁組成,所以,「偏旁」,主要包含形旁和聲旁兩類。如「語」字,由「言」和「吾」兩個偏旁組成;「盆」字由「分」和「皿字底"兩個偏旁組成:「問」字由「門字框」和「口」兩個偏旁組成。漢字是由筆畫組成的。
  • 不務正業造生僻字的中國化學家,爽了理科生卻為難了文科生?
    元素周期表那些毫無規律的字母常常讓人懷念中文名稱的簡潔明了。可是最初隨西學東漸的大潮進入中國的化學,憑其眾多的元素,著實為難了當時想要普及化學的學者。於是化學家們轉而做起了文人的工作——對化學元素進行翻譯甚至創造出一批原來不存在的字。造字自然不能亂造。
  • 嬰兒起名:帶「宀」偏旁的字及其寓意
    適合取名的「宀」偏旁的字有哪些?帶「宀」偏旁的字及寓意家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家庭。適合取名的「宀」偏旁的字有哪些?適合取名的「宀」偏旁的字有哪些?宇本義是指房屋的邊簷,後也指房屋或邊境界限、空間,以及形容人的風度等。
  • 一年級語文|準確理解「偏旁」的定義,輕鬆應對加偏旁變新字
    在語文習題中常常會出現兩種孩子易混淆的題,一種叫加偏旁變新字,一種叫加一筆變新字。第二種不容易錯,但做第一種題的時候就很容易出現錯誤。偏旁的定義如果不好理解的話,作為一年級的小朋友,可以把偏旁簡單理解為合體字按照上下結構、上中下結構、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半包圍結構,全包圍結構劃分的其中一半。
  • 為什麼是朱元璋"字"造了化學元素周期表?
    為什麼是朱元璋「字」造了化學元素周期表?出生日期:1328年10月21日逝世日期:1398年6月24日   主要作品:御製皇陵碑、大誥、御製紀非錄、皇明祖訓、明太祖寶訓主要成就:建立明朝,推翻元朝統治;休養生息,開創洪武之治。
  • 元素周期表的字竟是化學家造的,這些初中知識你還記得多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自從上了中學,接觸化學的第一天起,除了化學元素周期表中前20個元素,往後的那些元素,只有幾個漢字我們能夠依稀辨識。甚至前20位的元素,那些漢語讀音都不敢較真。很多同學甚至自我懷疑,難道我以前語文課是數學老師教的?
  • 「黑」的偏旁是什麼?「稼」字發第幾聲?
    原標題:「黑」的偏旁是什麼?「稼」字發第幾聲?   中國江蘇網2月26日訊 「黑」的偏旁是什麼?「莊稼」的「稼」單獨讀是第幾聲?「擊」的部首是哪個?「ㄋ」的筆畫名稱是什麼?周女士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讓周女士驚訝的是,連續幾天她都被兒子問倒了。周女士把這些問題拿去問身邊的家長朋友,結果發現大多數人和她一樣也錯了。
  • 給字加偏旁,變成什麼字?全是考點,連老師都建議收藏列印!
    雖然很多家長經常輔導孩子寫作業,但我們的大多關注點在孩子拼音漢字學習,拼音是否拼對了,字是否寫對了。可還有一類考點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那就是給字加個偏旁組成一個新字。孩子並不是不會,而是孩子儲備的知識有限,有些字根本不認識所以經常寫不出來而丟分。所以今天我們整理了一些偏旁加部首,家長可以教孩子好好積累一下!
  • 為啥四點水做偏旁的字和火有關?
    四點水為偏旁的字多和火有關?我們從小開始學習漢字,大部分人靠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
  • 一二年級相同偏旁字和量詞填空匯總
    其中最典型題型就是:看拼音寫詞語、加一加,減一減變新字再組詞、形近字組詞、寫帶有相同偏旁的字和選字(或量詞)填空等。「寫出三五個帶有相同偏旁的字」近年的考試中不少出現,可是作為一年級詞彙量有限的孩子,要在腦海裡一下子想起很多個帶有相同偏旁的字也非易事。所以平時的積累顯得尤為重要。今天小編整理出來了常用的簡單的帶有相同偏旁的字和常用的量詞填空。
  • 一年級語文常見字偏旁部首表+練習題【免費下載】
    (    )        撇(    )豎鉤(    )    豎折(    )      臥鉤(    )橫鉤(    )    撇折(    )      豎提(     )橫折鉤(    ) 橫折(    )      豎彎鉤(    )豎折折鉤(    )   橫折彎鉤(    ) 二、指出下面漢字的偏旁
  • 為了它竟造了個字!中國網友:你算什麼漢字?
    霓虹人民還zqsg地為「珍珠奶茶」造了個字。形象是形象,但就是少了些韻味。畢竟造字這種事,還是中國人民最擅長。超人氣歷史老師王磊曾這樣說中國字: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什麼是「兼?」無非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從這個字的小篆來看,「兼」有兩個「禾」字,還有一個手,意思是一個手抓了兩個禾苗,表示兼得的意思。王磊老師介紹,北大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兼容並包」。
  • 生辰八字取名:口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參考
    口字偏旁的字有很多,在這裡小編找了一些名字裡帶有口字偏旁的字的明星,給大家做一些參考,想了解的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口字偏旁的字有哪些參考  (1)口字偏旁的字:吳  吳鎮宇  據悉,閃亮的爸爸》第二季幾期節目下來,「閃爸」們為了讓城子小學學生們了解山外的世界,決定由吳鎮宇和白舉綱帶隊走進深圳。
  • 一年級筆順、常用偏旁、部首、同偏旁的字彙總!快替孩子收藏!
    一年級教材安排了學生認識一批常用的、構字頻率高的偏旁,有利於感知構字規律,歸類識記漢字,提高識字效率。教材中安排的所有偏旁都是可以作為部首的偏旁,可以在今後直接應用於查字典。偏旁和部首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簡單地說,偏旁和部首的用處不同。
  • 怎樣寫好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帶「礻、米、女」三個偏旁的字
    偏旁部首中帶「礻、米、女」的字中,有不少常見字經常出現在各種春聯中,比如福、神、祿、禮、精、好、妙等。尤其是帶「礻」的字比較多,畢竟「礻」的本字為「示」,就是個供桌的形象。練好這幾個字,寫春聯的時候可是能夠派上用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