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好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帶「礻、米、女」三個偏旁的字

2021-02-10 習之堂

在說文習篆基礎課之後,為鞏固提升大家的識篆寫篆能力,近期的課程安排是分部首示範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範字,本期選取的是:【以「礻、米、女」為部首】的字,現理髮布與大家分享。

偏旁部首中帶「礻、米、女」的字中,有不少常見字經常出現在各種春聯中,比如福、神、祿、禮、精、好、妙等。尤其是帶「礻」的字比較多,畢竟「礻」的本字為「示」,就是個供桌的形象。練好這幾個字,寫春聯的時候可是能夠派上用場哦。

先來看一下說文解字部首中,這三個部首做單字的時候的樣子。後面我們會看到,在小篆裡,這三個字做部首時變化並不大,只是要根據字形的需要,寫得瘦一些窄一些。接下來我們結合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的一些範字,來看看書寫中要注意哪些細節。

「示」字做偏旁時,上面的兩個短橫就不像單字那樣,必須左右對稱,反而是朝著右端靠齊,也不是完全水平,要捎帶一點向右上的斜勢。比如「祜」字和「禮」字。

同時要注意和有伴部分字形的避讓,右邊筆畫多,左邊就要收縮,比如「祀」字。

右邊字形筆畫中橫豎均等,那麼左邊的「示」也就差不多,「福」字就是會這樣的;右邊如果橫畫少豎畫多,那左邊的「示」上面兩筆短橫就要加粗,可以從前面所示「祜」字的寫法看出來。

「米」做偏旁的字不算多,我們看「精」和「糠」這兩個字,「糠」字的米旁寫法和單字差不多,而「精」字則有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右半邊的「青」字中間有一長橫,頭部又小,所以邊上的「米」要用變化來進行「讓就」,讓整個字更加平衡,也更靈動。

「女」字的書寫難度比較大,主要難點集中在其主筆的連續彎曲長弧畫上。要在筆畫轉折處保持中鋒,同時還要注意拐點處的調鋒,否則難以寫出線條的質量,也不好保證結體的特點。有一定水平的書友,這個主筆可一筆完成;如果是初學或者運腕調鋒提按還等技巧還不夠數量的朋友,可以考慮在中間轉折處接筆,這樣寫更加簡單一些。

仔細對比「女」做偏旁的字,會發現右邊的字如果有單筆的長弧線垂腳時,左邊的女旁兩個垂腳都是左短右長,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字的平衡與美感。我們選了四個範字進行對比,分別是「如、妍、好、妙」。

通過對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的臨摹學習,不但能夠數量掌握小篆的基本筆法筆畫規律,識篆的能力也大為提高。不少偏旁部首在楷書和篆書中的寫法並不相同,相比之下,篆書部首更能體現出字的本意,這也是我們說文習篆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對漢字的理解與認知更具體,更準確了。

吳大瀓小篆說文解字部首描紅字帖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描紅字帖

以上圖示字帖已在習之堂微店上架。

【說文習篆《千字文》】課程火熱進行中!

本課程將通過對文字起源的解讀以及篆書書寫的知識,同大家一起做分享交流!

誠邀對書法、對國學感興趣的您,共同加入我們的學習當中來!

課程所用教材為鄧石如小篆《千字文》字帖(如圖)。

【上課時間】每周三晚19:30-21:00

【上課方式】QQ群視頻,群號:123559747(請用電腦上QQ)

【主講人】郭老師(QQ名:海邊)

更多學習關注二維碼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童年養正|少年養志

成年養德|老年養性

熱線:0592-3698688  微信號:gbnet68(習之堂)

顏歐柳楷大小篆,習之堂書法教材熱賣中

說文解字五百四十部首描灰宣紙(小篆)

篆書論語描灰宣紙(篆書)

說文習篆手冊(篆書入門指導手冊)

柳公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柳體楷書)

曾國藩家訓(顏體楷書)

朱伯廬治家格言+諸葛亮誡子書(歐體楷書)

鄧石如小篆《千字文》(新品)

進店就戳【閱讀原文】

感謝您的打賞!

相關焦點

  • 臨摹實戰:鄧石如小篆千字文帶「木」與「禾」偏旁的範字
    偏旁部首裡的木旁與禾旁的字,在小篆裡是怎麼寫的呢?本文結合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帶有這兩個部首的一些範字來給大家做一番分析。比較特別的是「稽」字,最上面的一筆方向與其他「禾」旁的字相反。此外,無論是「木」還是「禾」,做單字的時候,中間的一豎要垂直勻稱,而做偏旁的時候,都要稍帶弧度或者提按的變化,顯得更為活潑一些。
  • 分部首臨摹鄧石如小篆千字文:「阝、金、飠」偏旁的書寫示範
    在說文習篆基礎課之後,為鞏固提升大家的識篆寫篆能力,近期的課程安排是分部首示範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範字,本期選取的是
  • 分部首臨摹鄧石如小篆千字文:「言、土、玉」旁字的書寫要點
    本文分享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中,帶「言、土、玉」這三個偏旁範字的書寫。寫大了容易影響右邊的字形結構,寫小了又會給人以非常不協調的感覺。與「土」作偏旁時不同,「玉」頂部多了一橫,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字來安排其上下的位置。如「珍」字,玉旁就寫得比較靠上,因為右邊有長弧的垂腳。
  • 以鄧石如小篆千字文為例,詳解臨摹中如何正確讀帖
    書友的習作其實這也算是初學者比較常犯的錯誤,接下來我們就結合大家在臨習的作品:鄧石如小篆《千字文》,來詳解一下臨摹中如何正確讀帖。鄧石如小篆千字文原帖【位置】每個字要從哪裡落筆,是有講究的。就拿小篆《千字文》中的「上、下」這兩個字來舉例吧,都是長橫畫,帶弧筆的豎畫,短橫畫三筆組成。
  • 小篆書法的字形結構:豐富多姿的獨體字
    中華文化歷史中,最早是把所有字都叫「文」,後來稱獨體字為「文」,複合字為「字」。今天我們就針對小篆的字形結構,抑或稱結體,來了解下小篆的獨體字:獨體字或稱獨字結體,是由基本的筆畫組成,特點是筆畫相對較少,沒有其他結構單位和偏旁部首的相互關係。獨字結體的字沒有偏旁,自成體勢。
  • 「圖文」說文習篆「小篆」單字解析:天、地、人
    三既是物質運動的結構也是物質運動的極限,小到原子結構中的電子多數是分三層軌道圍繞原子核運轉,大至宇宙天體按照「理數相」的法則在運轉。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而再還可以,再而三就不行了,所以老子才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小篆書法裡的全包圍結構總是寫歪斜,要想糾正必須把握這兩點
    左一為原帖這是鄧石如小篆《千字文》裡的「回」字,左一為原帖,右邊三位書友都不同程度地把「囗」這個全包圍結構寫出了問題,主要有兩種:一是不對稱,二是傾斜。而要糾正上述問題,雖然說起來比較簡單,做到「對稱」和「平正」,但卻恰恰是寫好全包圍結構的關鍵兩點。我們先了解下全包圍的結構,它其實也是一個字,寫作「囗」,發音[wéi]:古同「圍」;發音 [guó]:古同「國」。
  • 宣威沙漠,馳譽丹青:本周三小篆《千字文》公益書法課程作業點評
    本周三的小篆《千字文》公益課內容為「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今後在練習中要重視一下字體大小的均勻問題,有些字固有主體結構比較窄,但要充分把握寬度,比如「青」的橫畫就不夠;第一個「宣」字,也顯得太小;「漠」字筆畫較多,導致寫得過大。
  • 寧拙毋巧,寧髒勿潔:本周三小篆《千字文》公益書法課程作業點評
    周三晚上的網絡小篆公益課,大家的學習熱情越來越高。對於不斷進群的新書友來說,如何找到好的學習方法,除了我們提供的學習資源和常態化的教學方法,一些老書友的經驗特別值得大家總結和借鑑。「鳴」字處理得不錯,「鳯」的冠處理的不好,有點生硬(見圖),另外,「竹」、「場」的均間也需要調整。下次練習時候,字在格子的範圍,上下天地可適當收一些,不要完全頂滿,作業看起來會更加透氣。三、淡淡:
  • 學習小篆首選秦篆還是清篆?這樣分析令你茅塞頓開
    小篆之後,漢字又演變出隸、草、真、行等各類書體,隨著整個社會書寫量的急劇增加,小篆因其書寫不夠迅捷而逐漸式微,對於其應用,大概只能是石碑或者招牌上的標題了,比如元代趙孟篆額八字【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當然,篆書史上也有階段性變革並推出一些天才,如唐代的李陽冰,其「鐵線篆」也極大地影響了後世。
  • 毛筆書法偏旁部首寫法匯總,附多寶塔碑中例字,太全了!
    捺畫要寫得舒展有力。多寶塔例字:五、「火」字旁「火」字旁在漢字中的位置可謂靈活多樣,大部分左偏旁,也可放在字的右、上、下等部位,具有很強的構字能力,所以帶火字旁的字也非常多見。2、 四個豎畫間距均勻,上開下合。3、 底橫的長度要把握好,寫得稍長一些,而且要寫成細腰橫,腰部略向上拱起,不要寫得太平,收筆較重。
  • 文字與小篆書法
    清朝出現了很多小篆書寫這方面的大家。了解書法的人都知道,書法有個簡單的演變的順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等。歷朝歷代都形成所對應的書體。可是自從秦統一中國確立了小篆為官方書體以後,歷朝歷代都有人寫小篆。而且這些寫小篆的人都是在經典方面、傳統文化方面掌握的非常好。
  • 著名書法家任智:《任智五體書梁-周興嗣(千字文)七種》作品欣賞
    小篆千字文(2.4米-70cm-10)小篆《千字文》任智創作的小篆《千字文》既有石鼓文、秦小篆如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秦詔版的古法古意,又融匯了漢唐以來歷代書家,如:李陽冰、鄧石如、吳讓之等人的書風,筆法高古、結體渾然成趣;中鋒行筆為主,兼用側鋒,多用藏鋒回鋒,強調了行筆的提按效果,入筆大膽收筆細心,彰顯了行筆的節奏與韻律,凝神貫氣,筆筆送到,橫劃厚重率性、豎劃
  • 小篆的間架結構大全,書法初學者值得收藏借鑑
    「間架結構」直白的講,就是每個字當中的每個筆畫該如何去進行合理的安排,如長短、粗細、高低、曲直等等。想要寫好字,就必須抓住字的特點,也就是要去掌握好間架結構。小篆又稱「秦篆」,筆畫圓潤飽滿,富有力度。線條婉轉,讓人一眼看著就覺得十分優雅,在柔美中又勁道十足之感,具備強烈的古樸氣息。
  • 清朝篆書名家鄧石如,人物生平及作品欣賞
    篆書,是漢字形體的一種,其系統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甲骨文、大篆、小篆。甲骨文即是殷商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當年小屯村的農民將其挖出後,當作了藥材賣給藥店,被清代書法家王懿榮買了去,從此揭開了甲骨文的大秘密。
  • 寫好硬筆書法,怎樣寫好偏旁部首(左旁類之一)
    學好硬筆書法,怎樣寫好偏旁部首(字頭類之一)學好硬筆書法,怎樣寫好偏旁部首(字頭類之二)三點水1、第一個點位置偏右,上面兩個點的位置較近,下面挑點較遠,向右上方輕提,直指上點之末,兩點右側基本平齊;2、注意三個點的位置不可以在一條直線上,三點呈一條弧形;丬字旁1、
  •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毛筆書法中偏旁部首的結構特點和書寫方法之四:女字旁 「 女」字旁比較難寫,但在漢字中出現的頻率很高,通常出現在漢字的左邊或下面,象妙,好,如,姿,安,姓等,都是常見字,所以要多加練習,才能寫好。以「妙」「安」「姿」字為例分析一下「 女」字旁的在漢字不同位置的寫法:1、「妙」字是左右結構,寫的時候要注意左右的協調與緊湊搭配,左 邊的「女」字旁整體呈收縮態勢,橫畫變提,捺畫變點,不要超過豎直中分線;右部「少」撇 畫往左伸,與左邊融為一體,這個整個字顯得緊湊一些。
  • 帶你了解漢字文化: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帶你了解漢字文化:漢字形體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漢字的形體,即漢字的字體,是指漢字在書寫或印刷上的體態形式。漢字從 產生到現 在,雖然沒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漢字的形體卻一直按照從繁到簡的規律發展演變著,逐漸由直接 表意的圖形變成了間接表意的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
  • 毛筆字臨摹練習中,怎樣避免把字體的比例寫失調
    如果你寫楷書,那正方形自不必說,上下左右的留白做好,字就居中了;如果寫隸書,那字形以寬扁為主,寫完以後字與字之間上下空間大於左右距離;而篆書字形偏長,那就是上下緊左右空的寫法,總之把握好每一行每一列的中軸線,不至於寫得左右搖擺,高低起伏就行。
  • 確定目標,按部就班:本周三小篆《千字文》公益書法課程作業點評
    不系之舟三、淡淡:自從大膽壓筆鋪毫以後,線條看上去就比較穩實了,和鄧石如小篆中那種「綿綿然」的氣息自然吻合。吳大澂《說文部首》,狀如算子,橫平豎直,因此是非常規範的,所以首先要糾正橫不平豎不直的大問題,尤其是豎畫,目前還不太穩定,容易寫歪。還有就是字形的傾斜,一定要把握中軸線來布局。念念在剛開始接觸小篆的狀態下,除了加強線條基本功練習,先要把字形中的直畫書寫穩定並糾正字形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