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重難點凸透鏡考點梳理,收藏!

2021-02-17 中考物理
初中階段的光學知識總體來說是三類:光的直線傳播,如影子的形成;光的反射,如平面鏡成像;光的折射,如凸透鏡成像。這三類光學知識尤以光的折射知識在考試中出現的最為頻繁,而凸透鏡成像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了,另外還有很多同學覺得凸透鏡成像也是一個難點。

下面我們就想通過對一些經典例題的分析,對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做一個全面的總結和歸納,希望能給同學們在今後的考試遇到這類知識的題有所幫助。

在分析凸透鏡成像的考點之前,我們必須熟練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因為它們才是真正做題的基礎。這些特點我們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

①物體到凸透鏡距離(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或說2倍焦距以外),能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②物體到凸透鏡距離大於焦距而小於2倍焦距時(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能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

③物體到凸透鏡距離小於焦距時(焦距以內),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虛像

其實我們在實驗中還能得出這些結論:

④成實像時,像和物在凸透鏡兩側;成虛像時,像和物在凸透鏡同側

⑤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當物距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時,像距在2倍焦距以外。

⑥做實驗時,如果用紙擋住凸透鏡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仍然是完整的,只不過像變暗了些。

另外,從凸透鏡成像特點①②③中還可進一步分析得出這樣的結論,焦距以內成虛像,焦距以外成實像;2倍焦距以內成放大的像,2倍焦距以外成縮小的像;簡單地說成:

⑦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根據2倍焦距分大小這樣一個結論,我們又可以推出:成實像時,當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就會越大,像距就會越大;當物體離凸透鏡越遠,像就會越小,像距就會越小。為了便於記憶,我們可以簡單地記成:

⑧實像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像小像距小物距大。

找到凸透鏡成像的這八個規律之後,不管出現什麼樣的題型,我們都能輕鬆應對,不信?我們舉例來說明吧。

例1 凸透鏡焦距f等於15cm,當把物體放在主光軸上距光心31cm時,所成的像一定是(    )

A.縮小倒立的實像

B.放大倒立的虛像

C.縮小正立的實像

D.放大正立的虛像

分析:這是直接套用知識點的題型,物距31cm,大於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答案為A

例2 做凸透鏡成像實驗,當蠟燭距透鏡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當蠟燭距透鏡18cm時,所成的像(    )

A.一定成放大的實像

B.一定成縮小的實像

C.可能成縮小的實像

D.可能成放大的虛像

分析:物距是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說明15cm是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我們把它寫成f

例3 在做「凸透鏡成像」時,若將蠟燭放在離凸透鏡15cm的地方,在距透鏡30cm的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實像。

分析:在這裡我們知道了物距和像距,根據總結出的知識點⑤,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時,像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物體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時,像在2倍焦距以外。15cm小於30cm,15cm應該是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30cm應該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這種類型的題目在考試中還比較多,但都是可以用我們總結歸納出的知識來解決。根據凸透鏡成像特點,我們發明了很多諸如照相機之類的光學元件。

照相機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的特點,那麼被拍照的景物就應該在照相機鏡頭的2倍焦距以外。

幻燈機、投影儀,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特點,這時幻燈片,膠片就要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又因為此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為了看到正立的像,幻燈片就要倒放在幻燈架上。

放大鏡,利用凸透鏡成放大的虛像的特點,這時被觀測的物體必須放在焦距以內。

結合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對這些光學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經常出現的。

例4 用照相機照相時,物體在膠捲上形成(    )

A.縮小的倒立的實像

B.放大的正立的實像

C.縮小的正立的實像

D.縮小的倒立的實像

分析:這種題相對簡單,照相機就是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答案選D

例5 把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0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鏡來觀察郵票上較小的圖案,則郵票到透鏡的距離應(    )

A.大於10 cm

B.小於10cm

C.大於20cm

D.在10cm和20cm之間

分析: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10cm遠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說明些透鏡的焦距為10cm。用它來觀察較小的物體,就是說把它當成放大鏡使用,放大鏡的成像特點是,物體在凸透鏡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所以答案是B。

對於這種直接套用凸透鏡成像原理對這些元件考察的,我們不再舉例分析,還有一些稍微複雜的,需要我們結合我們所歸納出的知識來推理。

例6 班裡組織春遊,一位同學拿著相機為另一位同學拍照時,由於疏忽,鏡頭蓋恰好遮擋了相機鏡頭的一半,那麼這張照片洗出來後(    )

A.照片上沒有景物

B.照片上的景物只有一半

C.照片上的景物半明半暗

D.照片的全部景物都比正常拍攝的暗些

分析:根據知識點⑥,我們知道,擋住進入鏡頭的部分光後,會使像變暗一些,因此答案為D。

還有更複雜的一些題型,如:

例7 放映幻燈片的時候,銀幕上的像太小,想讓像變大些,可以採取的辦法是(    )

A.將幻燈機移近銀幕,同時使幻燈片遠離鏡頭

B.將幻燈機遠離銀幕,同時使幻燈片遠離鏡頭

C.將幻燈機移近銀幕,同時使幻燈片移近鏡頭

D.將幻燈機遠離銀幕,同時使幻燈片移近鏡頭

分析:做這道題時首先要明確:銀幕到幻燈機鏡頭的距離是像距,幻燈片到鏡頭的距離是物距。當像有些小而想使像變大一些,根據我們推出的知識點⑧:像大像距大,物距小,可知,要使像變大一點,要減小物距而增大像距。幻燈片靠近鏡頭而幻燈機遠離銀幕,答案選D。

在這裡對知識點⑧一定要很熟練,如果知識點都不熟練,就談不上去分析了。我們再舉一例來對這一知識點加以理解吧。

例8 用鏡頭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給同學拍照,底片上成一清晰的全身像,若要改拍半身像,則應該(    )

A.照相機靠近該同學,鏡頭向前調節

B.照相機遠離該同學,鏡頭向後調節

C.照相機遠離該同學,鏡頭向前調節

D.照相機靠近該同學,鏡頭向後調節

分析:先拍的是全身像,又拍了半身像,同樣大的底片上,半身像相對於全身像來說,像是變大了,根據知識點⑧:像變大時像距變大,鏡頭向前調節,遠離底片。物距變小,照相機靠近該同學。所以答案應是A

像這類如何調節物距,像距的題型,在考試中可以說是一個難點,很多學生在這個方面都覺得無所適從,通過我們的分析,不知道你是否有些理解了呢?

用兩組凸透鏡組合能夠製成放大倍數更高的顯微鏡。顯微鏡中先用物鏡成一個放大的實像,再通過目鏡成一個放大的虛像,經過兩次放大,遠遠提高了放大的倍數,使我們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物體。望遠鏡中物鏡先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目鏡再把這個像放大,從而看清遠處的物體。

人的眼睛中,眼球也好像一個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近視眼產生的原因就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來自遠處某點的光在視網膜前就會聚,到達視網膜時已經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模糊光斑了,這時配戴凹透鏡(近視鏡)就能矯正這個問題。而遠視眼則是因為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來自近處的一點光還沒有會聚成一點就達到視網膜了,在視網膜上也形成了一個光斑,這時配戴凸透鏡(老花鏡)就能矯正。關於眼睛和眼鏡的考察在中考也很多,比如:

經過這些分析,你覺得你對凸透鏡成像的知識掌握得怎麼樣,我們來做幾個練習,鞏固一下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吧!

編輯:木梓

標籤:知識要點,凸透鏡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平臺:中考物理  ID:zkwl100

相關焦點

  • 2019備考中考物理:光學重難點,凸透鏡考點梳理(含例題解析)
    在分析凸透鏡成像的考點之前,我們必須熟練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因為它們才是真正做題的基礎。這些特點我們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比如,物體到凸透鏡距離(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能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物體到凸透鏡距離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能成倒立的放大的實像。
  • 初中物理光學考點梳理—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解】右圖為凸透鏡成像示意圖。其中c為成像的物體長度,d為物體成的像的長度。u為物距,v為像距,f為焦距。步驟(一)為便於用函數法解決此問題,將凸透鏡的主光軸與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橫坐標軸(x軸)關聯(即重合),將凸透鏡的理想折射面與縱坐標軸(y軸)關聯,將凸透鏡的光心與坐標原點關聯。
  • 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凸透鏡成像分界點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9年初中物理光學輔導之凸透鏡成像分界點》,僅供參考!
  •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實驗解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光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我們來研究總結下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及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題注意事項。
  • 學好八年級物理透鏡,少不了這份知識清單,務必收藏
    《透鏡及其應用》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的內容,相比之前學習的四章內容來講,透鏡這章的內容更難一些,同時這章的內容在中考中也是作為一個常考易考點,尤其是凸透鏡成像這塊的知識點,幾乎是逢考必有的內容。為了幫助同學們掌握好透鏡這章的知識,小隴在本節給同學們整理推送了這章的重點知識梳理,要學好透鏡這章的內容,少不了這份知識清單,老師建議同學們務必收藏,力爭學好透鏡這個難點內容。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共有5小節的內容,分別是第1節透鏡;第2節生活中的透鏡,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第4節眼睛和眼鏡,第5節顯微鏡和望遠鏡。
  • 光的折射和透鏡考點分類解析第8課時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考點說明:1· 探究並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 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知識建構:1· 如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答:「三心」不在同一高度或不成實像·典例精析:例1 (關於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 (1)調節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使它們的中心大致 ·
  • 2014中考物理複習必備考點調研題23: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2014中考物理複習必備考點調研題23: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母題探究   典例103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燭焰、透鏡及光屏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下列哪種光學器材的成像原理與其相同
  • 初二物理重難點,兩個公式暴力破解透鏡問題
    初二光學重難點的壓軸內容為凸透鏡的成像,奇怪的是課本或一般的課堂上講的都比較複雜,再加上花樣迭出的題型或問法,這些共同營造了一個讓學生感覺比較難的氛圍。課本或輔導材料中關於凸透鏡成像的知識一般都是大篇幅的,如: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其成像的根本原因是光線通過凸透鏡後發生折射形成的,成像規律為: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像倒立,虛像正立;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
  • 初中物理,老師梳理:凸透鏡成像原理的知識點及光路圖的製作方法
    凸透鏡成像原理是初中物理光學的重要知識點,也是中考物理的難點,本文結合光路圖詳細講解關於凸透鏡成像原理的重要知識點及經典題型的解題思路,希望能給新初二學生的暑假預習和新初三學生的複習備考提供幫助。重要知識點凸透鏡成像的原理:從發光點S發出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匯聚而成發光點S的像S',作光路圖時有三條重要光線:(1)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通過凸透鏡另一側的焦點射出
  •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課堂知識點考點鞏固加深,輕鬆輔導孩子物理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課堂知識點考點鞏固加深到了高年級後,很多媽媽在課外輔導孩子學習方面感覺日漸吃力!那麼,看物理奶爸如何給您總結初中物理的知識點和考點的,您可以收藏凸透鏡成像規律口訣: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 中考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內容梳理+考點精講+分層次專練
    中考物理對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的考察主要是從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出發,去分析和判斷凸透鏡成像的情況(包括實像、虛像、像的放大與縮小情況),另外再將成像規律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情況分析(例如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眼睛等)。
  • 「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解讀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光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下面我們從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入手來進一步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 凸透鏡的應用
    微信:13948532171凸透鏡的應用1.把一個凸透鏡對準太陽光,可在凸透鏡20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物體放在此凸透鏡前50cm處,在凸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呈現清晰倒立、縮小的 實 (選填:「實」或「虛」)像,生活中應用該原理製作的光學儀器是 照相機 .
  •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解題技巧
    ,由於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它成為衡陽市中考物理命題組中最青睞的考點之一,可以這麼說年年都考,考的題目主要是以選擇題、實驗題為主。所以,本文意在於教會學生如何解決《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節內容的習題,包教包會。
  • 凸透鏡成像原理圖及規律
    【例1】 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時,當蠟燭位於凸透鏡某位置時,在透鏡的另一側呈現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若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把蠟燭與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換,則在光屏上將出現一個(   )A.倒立、放大的實像
  • 【凸透鏡】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從聲音,物態變化,到光的直線傳播與折射,八上物理給同學們的第一感覺就是簡單易懂,但難點內容(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終於來了,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根據前面得到的知識點④可知凸透鏡應在AC之間。成縮小的像,說明物距大於2倍焦距,結合知識點⑤,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像距應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間,也就是說A到凸透鏡距離應該比光屏到凸透鏡距離遠,所以應在BC之間地,答案為A。
  • 中考物理「常客」:凸透鏡成像規律是重點 實驗疑難考點十問十答
    盤點初中物理中考涉及到的光學內容,凸透鏡成像規律絕對是中考卷上的「常客」,圍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特點」,必出題型或是選擇題,或是填空題,如果遇到「奇兵偷襲」,做為「實驗探究」題型進行考查也未必可知。現將在研究成像規律實驗中遇到的疑難考點,整理成十問十答。一問:怎樣用最快的方法測出凸透鏡的焦距?
  • 凸透鏡成像規律總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八上物理學的一個難點和重點。它包括以下內容:透鏡的分類和三光線、凸透鏡成像規律、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1.透鏡的分類。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凸透鏡與凹透鏡。2.光心、主光軸、焦點、焦距。
  • 思維導圖與初中物理-第五章第2節凸透鏡成像規律
    一、凸透鏡成像規律1.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像距:v;焦距:f)總結為:(1)「一倍焦距分虛實」: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成虛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實像。(3)「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遠離透鏡,像逐漸變大。(4)「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像也靠近透鏡,像逐漸變小。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考點1. 調節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
  • 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總結了同學們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一、記住成像規律:如下圖凸透鏡成像規律5、當成實像時,物和像分別位於透鏡兩側;當成虛像時,物和像位於透鏡同一側;6、當成實像時,透鏡不動,物和光屏位置互換,光屏上仍然可得清晰的實像。(光路的可逆性原理,u>2f與f<v<2f對調)7、實像能夠成像在光屏上,而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通過透鏡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