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印表機通常涉及部分自動控制和按照命令執行兩部分,自動控制指在一定情況下出於對機器和保護和操作人性化做出來,命令執行部分主要根據接收到的命令執行相應操作。
自動控制通常包括:
1 低溫高溫保護。當印表機溫度過低和測溫線短路時印表機會進入低溫保護,通常出現這問題為環境溫度低於0攝氏度或者測溫線斷開。常規3D印表機最高溫度接近250度,當印表機溫度超過250度後機器會進入高溫異常保護模式。在機器發生測溫異常後通常無法控制機器移動,進料,列印等。
2 冷卻系統。通常印表機包括多個冷卻風扇,一個電源風扇,一個主板風扇,一個噴頭風扇,一個模型風扇。
電源風扇在電源溫度過高或電源輸出功率較大時打開,
主板風扇為主板上發熱元件散熱,通常主板發熱元件包括電機驅動,控制加熱的mos管,因此在印表機有電機轉動或加熱時風扇會自動打開
噴頭風扇為噴頭散熱,噴嘴在列印時通常需要加熱到二百多度,如果沒有良好散熱噴嘴的熱量會傳到上方的喉管和電機,導致過熱影響列印頭出絲,噴頭風扇通常在噴嘴加熱時或噴嘴溫度到達一定溫度後自動打開;
模型風扇通常為模型散熱,噴嘴擠出耗材後如果不能很好散熱針對懸空部分可能坍塌,因此通常列印過程在該風扇會打開,該風扇的開關通常有分層軟體設置。
分層後列印就是按命令執行的過程,分層實質是將模型轉換成相應的加熱,開關風扇、從一點往另一點移動的命令,然後機器通過讀卡等方式獲取命令後依次執行。
常見問題:
Q:點擊列印後噴頭溫度逐漸下降?
A:由於印表機列印過程就是對列印文件逐條命令執行的過程,列印開始的命令通常為加熱熱床,加熱噴嘴,歸零等,加熱過程需要等待溫度達到設定溫度值後才能執行下一條指令,因此在加熱熱床而熱床溫度未達到設定溫度時不會執行加熱噴嘴的命令,由於通過預熱等方式時噴嘴溫度升高後如果重啟或其他情況下沒有噴嘴加熱的指令噴嘴不會加熱並且會由於散熱導致噴嘴溫度逐漸降低。
Q:列印過程中怎麼看模型是否列印正常?
A:列印時通常觀察第一次粘接情況,如果是否有調平太緊或者粘接不上或未出料的情況,如果調平有問題及時停止重新調平。底層列印正常時列印過程中可以偶爾觀察下是否有翹邊,未出料等情況,翹邊可以通過重新調平,適當增高熱床溫度,修改分層為模型添加更寬裙邊和底層網格解決。
Q:機器不出料怎麼辦?
A:如果點擊進料機器沒反應,檢查熱床和噴頭溫度是否正常,噴頭溫度是否到達出料溫度(通常為190度以上),如果溫度為0或溫度過高檢查測溫線是否有短路斷路情況。如果溫度正常點擊進料應該能聽到輕微電機轉動的聲音,聽到電機聲音後輕輕往下推耗材,能感覺到耗材在往下移動。如果電機進料能聽到電機轉動耗材無法進去,輕微推動耗材試試,如果還是無法進料可以退料檢測耗材端面是否正常,然後重新進料。如果點擊進料和退料耗材都卡住請聯繫印表機供應商。
Q:列印正常情況下需要一直看著印表機嗎?
A:不需要,列印完成後機器後自動停止、冷卻等。
Q:列印模型較大無法從平臺取下。
A:列印完成後通過鏟刀從平臺上將模型取下即可,如果由於調平等原因導致模型粘太緊,可以對平臺進行預熱後在用鏟刀鏟下。絕對不能使勁掰模型或搖晃模型,不然可能損壞列印平臺。如果沒有熱床的機器可以在平臺上貼上美紋紙。
Q:為什麼我設計的模型看起來正常卻部分結構列印不出來?
A:由於印表機耗材通過噴嘴擠出,因此出料粗細最小為噴嘴孔徑,通常印表機噴嘴孔徑為0.4或0.5mm,如果模型厚度小於該值分層會由於該處太薄無法擠出。建議設計模型時將壁設計為0.5mm、1mm、1.5mm等,使其為噴嘴孔徑的倍數,這樣列印尺寸更精確,部分懸空等特殊結構需要添加支撐等,需要根據具體模型調整。建議分層時通過列印層預覽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Q:為什麼模型列印越高精度越低?
A:在一些細長的柱子、棍等結構列印時,如果模型豎著列印,列印越高模型晃動越大,會導致模型列印過程晃動,從而出現錯位,斷層等情況,通常此類模型設計時可以在一定高度上加上斜的支撐杆,保證模型頂部不會出現晃動等。
Q:為什麼分層文件無法正常列印?
A:目前市面上很多印表機無法支持中文等字符,因此建議設計後保存模型,保存分層文件是儘量採用字母和數字,「+ - _ 」等方式對文件進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