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黑科技的3D列印技術其實並沒有那麼高不可攀,只要稍加學習動手DIY一臺印表機並不是難事。那麼就讓我們從基礎開始先從印表機的基礎結構入手,3D私塾會推出系列教程教你做一臺屬於自己的3D印表機。
FDM 3D印表機結構通常包括:
1.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相當於電腦CPU+內存+硬碟等,程序存放在主控制器的Flash內,通電後主控制器按照程序運行控制電機,顯示內容,接受按鍵操作,通訊等。
2.電機。分X Y Z E軸,XYZ軸控制列印空間的位置,E軸控制耗材的擠出和回抽,通常採用步進電機。
3.限位器。印表機XYZ軸可能會被手移動或者列印過程中丟步等。這樣主控制器就無法正確得到列印頭和平臺所處的位置。通過讓列印頭和平臺朝一個方向一直移動,然後使其撞擊限位器,撞擊限位器後主控制器獲取到列印頭和平臺目前處於限位器的位置,通常將該位置設為坐標0點,然後控制列印頭和平臺在允許的空間內移動,避免撞到機器邊緣。限位器常用的有機械開關和光電開關。
4.操作控制顯示。印表機的移動、列印、加熱等操作需要由人或者電腦下達命令,通常機器會有按鍵+顯示屏,旋鈕+顯示屏,觸控螢幕等對機器進行操作和對狀態進行顯示。也有的印表機不帶顯示和控制,採用USB接口或者無線進行控制操作。
5.通訊。印表機可以連接電腦進行控制,獲取印表機狀態等。
6.SD卡。SD卡通常用於脫機列印,將需要列印的文件分層處理後放置到SD卡,然後將SD卡插入印表機進行列印,這樣能避免電腦長時間開機或者與電腦通訊中斷導致列印失敗。
常用的存儲介質有SD卡,U盤,TF卡,硬碟等,SD卡和TF卡成熟,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傳輸穩定,還帶有一個「寫入保護開關」。TF卡尺寸比SD卡更小。U盤小巧便於攜帶、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硬碟通常容量大,體積也較大。
7.擠出機單元。列印頭,也稱為擠出機。通常PLA耗材列印時需要加熱210℃,將其加熱變成熔融狀態後擠出堆積成型。擠出後的耗材需要冷卻,避免出現列印的模型塌陷等,因此通常擠出機包括加熱棒和測溫元件,加熱後的耗材通過擠出電機的轉動帶動耗材將耗材擠出。
了解更多3D列印原創內容請關注3D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