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現場
2006年5月21日凌晨,當4名少年發現站在雨裡等候丈夫回家的小素後,假裝嬉鬧接近她,其中一女孩多次碰撞小素。
小素出言指責後,4少年將她挾持到附近一拆遷房屋內,用棍棒毆打全身、脫光衣服、菸頭燙、火燒頭髮和下體等極為殘忍的方式,將小素殺害,並搶走其隨身攜帶的112元錢和一部小靈通。
而案發前一天的同一時間,在同一地區,4人還毆打了1名智障老年婦女。
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由於4名被告人中3人尚未成年。法院從輕或者減輕判處4名少年有期徒刑17年、17年、14年、9年,4名少年共獲57年有期徒刑。
立案調查:講述案件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每一個案件厚厚的卷宗背後,都夾雜著很多事件參與者的酸甜苦辣。
被害人
深夜接晚歸丈夫的小素,卻被4個少年以「尋求刺激、找樂」為由活活打死。
前幾天,市一中院對這起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的「雙胞胎攜女友虐殺婦女案」作出一審判決。
死者丈夫接受採訪時,一直在哭
由於4人中3人尚未成年,法院從輕或者減輕判處4少年有期徒刑9年至17年。判決結果一出,被害人小素的家人失聲痛哭。
記者走進被害人小素的家裡,聽她的家人講述他們難以抹去的傷痛。在接受採訪的3小時裡,他們一直在哭。
接受記者採訪 被害人家屬哭了三個小時
走進琉璃廠附近的一條胡同裡,大約走了十分鐘,在胡同的深處,記者看見黑框白底的大耳胡同的標牌。
不遠處的一間低矮的平房裡,張力坐在床沿,撫摸著妻子小素的照片,低聲地哭著……
這個平房的小院不大,門口貼著褪色的「福」字。張力租住的小屋僅有幾平方米大小,他的姐夫,妻子的弟弟妹妹進來後,屋裡連站著的地方都沒有了。
在3個小時的採訪過程中,屋子裡的哭聲都沒有斷過。親人雖然已經離去一年,但她的慘死帶給這個家每個人無法抹去的悲痛,讓他們都很難回到從前的生活中去了…
「出事後,幾個兇手的家裡人都沒有打電話安慰我們一句,都不覺得對不起我們。
我們(與他們)無冤無仇的,平白無故就把我姐活活打死了啊!」小素的妹妹哭得哽咽不止,屋裡的家人也都跟著落淚。
兇案再現:冒雨接晚歸夫 女子走上不歸路
2006年5月20日晚上11點,看著窗外淅瀝的小雨和桌上已經涼了的飯菜,小素越發擔心起晚歸的丈夫。
她走出屋門,找到住在隔壁的外甥,拿著他的小靈通給丈夫打了電話。
電話通了,丈夫張力說,快忙完了,一會就回去了。時鐘指向午夜1點,小素坐不住了,給丈夫打了電話,說去一家工藝品店門口等他,拿著傘走進了雨裡。
張力說他絕沒有想到,這通電話竟是夫妻倆最後的對話。當晚,他回到了家,並沒有看見妻子,電話也關機了,喝了點酒的他上床睡覺了。
直到第二天,他聽鄰居說,南新華街附近有一個人被打死了,他懵懵懂懂地走過去,在人群中,看見警察用袋子將屍體抬上了車,他不敢上前去核實,直到警察又從現場拿出了妻子的衣物。
「我看見姐夫站在人群裡,我都不知道怎麼了,想走過去看看,這時候一個警察就帶著衣服和鞋子出來了,我一看人就發傻了。」小素的妹妹痛哭失聲,「那些衣服都是我姐的啊!」
「當時,我整個人就開始發抖,我想看一下屍體,警察說『別看了,太慘了,連我們都受不了,你們更就別說了』。」張力說這話時,手裡一直拿著妻子的照片,淚水滴落在地上。
家人尷尬,噩耗傳來 兒子轉學避免睹物思人
「以前每天回家,家裡都樂呵呵的,現在家都不像個家了,家破人亡了……」張力皺著眉頭說,如今他已經沒有心思做生意了。
姐姐出事後,小素的妹妹經常夜裡睡不著覺,好多次姐姐出現在夢裡,讓她一次次地哭醒。
小素的兒子在小素出事時,已經上了初一。「孩子對我說,他沒有心思讀書了,不想上學了,每天路過媽媽出事的現場,他沒法接受這樣的現實!」
張力拿出照片給記者看,照片上,張力的兒子笑呵呵地依偎在母親的身旁,如今卻已物是人非了。
為了讓孩子讀書,張力把兒子送回浙江老家,讓他降了一級,在學校寄宿。兒子安置好了,更難的問題擺在了幾個兄弟姐妹的面前,那就是怎麼瞞住小素體弱多病的母親。
死者老母見了女兒骨灰還蒙在鼓裡
小素的父親得知噩耗後,身體越發不好了。原來老人還能出去賣甘蔗度日,現在只能待在家裡了。而小素的母親卻一直不知情。
當幾個兄弟姐妹帶著小素的骨灰回去安葬的時候,引起了小素母親的懷疑,但幾個人找了個理由搪塞了過去。
但是不久,不明真相的鄰居告訴他們的母親,「你女兒在北京被打死了」,恍然明白一切的老人哭得泣不成聲,幾天都吃不下一口東西。
臨近開庭,小素的母親堅持要來北京。然而,在北京等待的日子裡,70多歲的老人每天以淚洗面,神情恍惚。
以至於有一次,出了門走丟了,家人找了很晚才找到她。後來,他們只能讓父親每天看著母親,幫忙照顧她了。
回首往事:丈夫憶妻:我這輩子都忘不了她!
說起15年的婚姻,張力的淚水止不住地流,他不停地用手擦拭。1992年,張力和相戀一年的女友結婚。
1年後,他們的兒子出生了。妻子在老家的理髮店工作,他經常去幫忙,再做點其他的小生意,然而,家裡的生活仍然沒有改善。對此,妻子並沒有埋怨他,反而對他默默支持,讓他感動。
小素的姐夫早年來到北京,看見二人的境況後,讓張力來北京給他打工,這樣可以改善一下生活。
2000年,張力來到北京,一年後,妻子和孩子跟隨而來,孩子插班進了家附近的小學。一家人在給姐夫的幫忙下,生活好了很多。
在北京的日子裡,張力每天出去跑業務,妻子除了幫姐夫的公司接電話,就是接送孩子上學。
小素非常賢惠,每天給老公做完飯都要等他回來一起吃,無論多晚。而每天張力回家,洗臉水、洗腳水都是妻子端到跟前。「她對我太好了,我這輩子都忘不了她!」張力說。
小素的兒子14歲了,小素仍然每天給孩子洗臉洗腳。在她眼裡,孩子永遠都長不大,她對老人也特別孝順。
鄰裡情深情做了好菜都請別人品嘗
小素的慘死讓相處融洽的鄰居也都跟著落淚,「她走得太可惜了,太慘了,我們都特別難受!」
小素的鄰居在記者面前輕聲嘆著氣說,「可憐她還有個孩子,離開媽媽怎麼活啊。」
小素的鄰居說,平日裡小素跟鄰居們都相處得特別好,鄰居有什麼事她都熱心地出手幫忙。聞聽小素的死訊,很多鄰居都哭了。
小素一家搬進這個小院已經5年了。小院裡住著好幾戶人家,很多鄰居見面都不說話。
平日裡,小素常常端水果給人家吃,做了拿手好菜也請鄰居嘗嘗。幾戶人家很快就相處融洽。
「咱們損失一點沒關係,但要對每一個鄰居都像對自己家人一樣。身在外地,咱們對人家好,人家才會對咱們好。」小素常常對自己的弟弟說。
「姐姐是個特別堅強的人,很照顧我們。我家裡的孩子都是姐姐幫忙照顧的。」小素的妹妹邊哭邊說。
姐姐平日裡特別節省,但老家來了客人,就是不太熟的人,姐姐也會做平日裡自己捨不得吃的東西給人家吃。
兇手家庭四名少年 輟學後同居混跡街頭
記者試圖聯繫4名少年的家人,但他們不是關機就是拒絕了記者的採訪。從案卷和對相關人士的採訪中,記者漸漸了解了幾個家庭的境況。
18歲的劉傑與劉剛是一對雙胞胎兄弟。父母都是下崗職工,家庭生活比較困難,靠低保維持生活。
初中畢業後,兩個人分別考上兩所技術職業高中,但看到自己的朋友都沒上學,不到兩年,兄弟倆便輟學了。
父親也曾為哥倆找了工作,但兩人都不願意去,閒著沒事兒時小哥倆便到網吧消磨時間。
在網聊時,哥倆分別認識了16歲的小雲和20歲的嚴某,並很快發展到了男女朋友關係。後來,嚴某就搬到劉剛家住,很少回家了。
小雲出生在河北,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不久後,她的父親再婚,還生了一個男孩。
小雲說,自己和繼母的關係一直不好,為此,父親把她送到寄宿學校。初三的時候,小雲輟學了,然後她離家出走,住到了男朋友劉傑的家裡。
兇手父親 沒錢賠人家心感懺悔
小雲的父親拒絕了記者的採訪,但電話裡,他一再表示,小雲是個好孩子。
「我想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可是身無分文,連自己的溫飽問題都沒有保障,又拿什麼賠償被害人家屬,我在此只有向被害人親屬表示深深的歉意和無盡的懺悔。由於我沒有教育好孩子,給你們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和巨大的痛苦,我真誠的說聲對不起!兩個女孩子和自己的兒子同居,住在自己家裡。」劉剛的父親說話時非常生氣。
他說在他的一再反對下,幾個孩子改變了策略,白天4個人在家睡覺,晚上在外面四處遊蕩,有朋友請客的時候,就一起去網吧上網或去歌廳唱歌,沒錢的時候就在大街上溜達。
「晚上真的是閒得沒事幹,就打人玩,我們覺得特別刺激。後來我們就找單身的女的打,主要是她們身邊沒有男的,我們一共打了5個人,誰知道,最後那個女的就給打死了,等抓了我們,知道她死了,我才覺得害怕了……」
小雲說,打人時,看到對方痛苦的樣子,她心裡很痛快。小雲在描述他們打人時的感受時,還時不時地發出笑聲。
「他們還是孩子,怎麼判這麼多年?」
宣判後,其中1名少年的家長發出了質疑的聲音。旁邊一名旁聽人士忍不住反問他,「你想過被害人的感受嗎?」
法庭上,少年與公訴人有這樣一段對話:
「你們去找茬兒是什麼目的?」
「就是找完對方茬兒以後,打她玩。」
「除了打她玩以外,還有別的目的嗎?」「沒有了,就是打她玩,以尋求打人的樂趣。」
「那你們為什麼讓她脫光衣服,還用打火機燒頭髮呢?」「閒得沒事幹了,也是為了圖樂。」
「你們為什麼非要採取打人的方法圖樂呢?」「就是在打人時,看到對方痛苦的樣子,心裡痛快。」
「你們知道這樣做會造成什麼後果嗎?」
「沒有想過。」
專家分析
「這是典型的青少年犯罪,情節簡單、手段殘忍、不計後果。」對於這些輟學少年的心理成長,家長有教育之責、學校有監管之責、社會有淨化環境之責。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教授田小穹稱,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使得這些孩子感覺到外界對他們有歧視,也使得他們對外界有一種冷漠感。解決這種冷漠感,正常的人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善,而心態發育不完整的輟學少年,往往會用暴力來發洩心中的鬱悶———「這是他們的錯,也是教育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