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嬰兒老是在睡前哭鬧,很多家長都會感到特別麻煩,哭得太大聲,不僅會影響到鄰居,而且感到特別痛苦,因為小孩子的嗓子太大,容易沙啞。最近有一部熱播劇《三十而已》裡面的顧佳把一個當媽不易的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讓很多媽媽感同身受,自從寶寶出生後,自己個人生活一點沒有了,一直圍著寶寶轉。
寶寶的哭聲就像一個警報器,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響起,剛開始的時候還完全弄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哭。只要寶寶一哭,爸爸就把孩子抱過來,說趕緊餵點奶,寶寶應該是餓了,可事實上離上一頓吃完才半個小時。直到後來才發現,寶寶很多時候哭,不止是因為餓。有的是尿了拉了,有的是肚子脹氣了,但是最不能理解的,寶寶困了也要哭,困了直接睡覺不好嗎?有什麼好哭的呢?大家如果要想避免這些情況不出現,不妨先了解一下為什麼寶寶老是在睡覺前哭。
1、首先小月齡寶寶不會安撫自己,不會自主入睡,所以需要求助家長幫忙。
對於寶寶來說,自主入睡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困對於寶寶來說是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特別是對於困過頭的寶寶來說,寶寶會變得很興奮、易怒甚至尖叫、哭鬧等。所以很多時候,寶寶一覺醒來,就會尋找原來的入睡方式,比如說讓媽媽抱著睡,或者喝奶入睡,這也是很多讓媽媽頭疼的,寶寶不抱不睡,不奶不睡要哭的原因。許多媽媽會發現,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寶寶學會自主入睡後,睡眠時間就比之前長了很多,因為寶寶醒了會自己接覺了。
2、身體不適或睡眠環境不佳。
比如:
(1)護理不當寶寶尿了拉了家長可能沒有及時更換紙尿褲,或者在清理的過程中護理不當,導致寶寶尿布疹等情況,孩子會出現哭鬧、拌腿的表現。
(2)攝入奶量或者食物過多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吃不夠,或者孩子一哭就喂,其實往往有可能會造成孩子因攝入過多,尤其在入睡前又不適合活動量大的運動,胃腸道負擔增加,來不及完全消化,孩子可能會有腹脹情況而哭鬧。
(3)環境因素室內溫度太熱或者寶寶穿太多蓋被子太厚。室內溫度不宜過高, 現在的寶寶穿蓋多半是偏熱的。其實小寶寶涼一點沒有關係,太熱會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溫挺高,再蓋上小被子,寶寶自身散熱能力差,會感到煩躁不安。
(4)食物過敏奶蛋白過敏在嬰幼兒會喝完奶很不舒服,經常在餵奶的時候哭鬧。牛奶蛋白過敏在臨床上常與腸絞痛混淆,如果寶寶常常是不能安撫下來的哭鬧,我們需要來院醫生見診。
(5)缺D、缺鈣缺D缺鈣是導致小寶寶睡覺不安穩、哭鬧首要因素之一。缺D缺鈣、血鈣降低,引起大腦植物性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寶寶夜間煩躁不安,哭鬧睡不安穩。
(6)其他常見因素:
1. 出牙或身體不適 寶寶出牙期間往往還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當然也會引起孩子哭鬧。生病或發燒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寧的。這些都需要細心的觀察和判斷。
2.中耳炎、神經系統疾病也會引起寶寶不舒服、哭鬧。
3、入睡時機安排不當。
寶寶在不同的月齡會有不同的清醒時長,也就是說在寶寶睡醒之後間隔一定時間他們就會又困了,需要再次入睡。而如果家長不會觀察寶寶的睡眠信號,也不太能掌握寶寶的清醒時間,就容易過早或過晚安排寶寶睡覺。
4、堅持相對固定的睡前儀式。
比如洗澡、餵奶、拉窗簾、唱歌、按摩,這樣可以讓寶寶從興奮狀態逐漸因為心裡的踏實期待而變得平靜,從而減少哭鬧。
5、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比如昏暗的燈光、不過分吵鬧的環境、合適的溫度、舒適的睡衣和床品、安撫玩具的陪伴等,減少外界的刺激,建立一個安靜的睡眠環境。
6、把握入睡時機。
寶寶的睡眠習慣是越困越睡不著,所以,咱們得看好寶寶的睡眠信號和清醒時間,讓寶寶剛剛有困意的時候就去入睡,會更順利。
總的來說,大多數家長都遇到過,寶寶晚上特別喜歡哭鬧,這其實是身體不適應或者睡眠時機不是特別好,還有可能是白天太過興奮,晚上不想睡覺導致的。大家平常可適當調節寶寶的睡眠時間,保持良好的睡眠環境,舒適安靜,不要太過於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