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 「數據分析思維」?

2021-02-23 上海數據分析

來源:樂平汪二(ID:wanger0728)

在數據生態圈中,從數據採集到數據應用的整個流程中衍生了很多崗位。而每一個崗位都擁有了特殊的技能,但是從數據價值的角度來說,最強技能非「數據分析」莫屬,其次是「工程能力」,最後才是「產品思維」。

重新梳理一下,數據分析就是通過觀察、假設和推理,藉助數學知識去探索問題。而工程能力是它解決複雜問題時的一種手段,產品思維是它價值形態輸出的一種表現。所以說,每一個數據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數據分析思維」,這點極其重要。

而何為「數據分析思維」呢?

簡單來說,終極目標是讓數據呈現出畫面感,而不是一堆堆冰冷的數據指標。就像曾經面試時,應聘者給我說,營銷轉化率提升5%,審批通過率提升5%,業績提升8%一樣。

如果你缺乏數據分析思維的話,你的直觀印象就只有兩種,一種是真厲害,這人靠譜。另一種是無所謂,隨便問問。每當應聘者遇到這樣的面試官時,就會感到慶幸,因為他隨便說幾個數據就能矇混過關,裝作很厲害的樣子。

相反,當別人說出一個數據時,你的腦海中應該要構造出畫面感,從而客觀去判斷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它的價值。

所以,我會去深挖他們營銷的業務場景、客群分布、營銷方式和計算邏輯,最後了解下來是「註冊 -> 首貸」的場景,促進用戶申請借款的環節。而客群分布是註冊90天+的用戶,營銷方式僅僅是簡訊提醒,計算邏輯只是對比「篩選人群轉化率」和「整體人群轉化率」。

因此,從常識來看,這個數據明顯不正確。因為註冊30天+的用戶,如果從未發起過「申請」行為,那基本流失了,更別提延遲到註冊90天+,以及僅僅簡訊提醒,這根本沒有任何的吸引力。更何況轉化率提升的這個對比邏輯完全是不公平的,沒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懂的去思考數據背後的故事,那樣整個數據所呈現的畫面感會讓你重新去認識這個數據本身,這也就是犯罪片中常提的「恢復現場」。

所以掌握「數據分析思維」很重要,你就像數據圈的福爾摩斯。而要想培養自己的「數據分析思維」,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要具備:

掌握最基本的業務常識和數據邏輯判斷;

培養自己的數據敏感度和數據解讀能力;

構建個人的數據分析法和問題分解能力;

加強一定的工程化能力和模型算法知識;

讓我們用一個案例去加深以上四點的認知,就比如上面提到的「營銷轉化率提升5%,審批通過率提升5%,業績提升8%」。

從業務常識上你需要去了解用戶轉化,知道它會涉及的流程點。對於提到的「轉化率」、「通過率」、「業績提升」其實分別歸屬「註冊 -> 申請」、「進件 -> 審核」、「確認借款 -> 發標金額」,再結合歷史數據有一個對比。而從營銷效果的評估來看,僅僅上述三個指標是不具備說服力的,至少要關心「費用率」是否達標。

同時,你不可能連「費用率」、「獲客成本」、「業績金額」,甚至是「申請人數」、「進件人數」和「審批人數」這些指標,完全不知道它們背後的數據計算邏輯嘛。

在此基礎之上,你才有數據感去初步判斷數據的真實性和合理性。這樣才有可能去解讀所謂的「5%」,重新還原畫面感去認識它!

而這整個分析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涉及一些數據分析方法,以及將「營銷效果評估」的問題進行分解。有了清晰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才有可能去找到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只看到表象。

最後一點,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工程能力,你在面對大規模複雜數據時,你將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就像分析用戶行為路徑去確定最佳營銷環節時,你根本清洗不出來幾十個G的用戶行為數據,更別提業務場景建模。

當然,要徹底把「數據分析思維」說通透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意會,很難言傳。在如今人人都談大數據的時代,只有拋開浮躁,靜下心去洞察數據才有機會去培養自己的「數據分析思維」。如果你都沒用耐心去面對又髒又亂的數據,那你又如何有底氣解讀數據,頂多是了解幾個核心指標而已。

相關焦點

  • 何為數據分析
    何為數據分析快半年沒嘮叨了,倒不是因為工作忙,純粹的就是懶,重心不在工作上,迷茫過一陣,現在也恢復的差不多了。:)無論是未畢業的,還是已經工作的,都會思考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方向,而隨著大數據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從事與數據相關的職業,但每個人的期望與結果卻不盡相同(數據分析,數據倉庫,數據科學等)。在無數可能的路上,哪一條是你喜歡又擅長的呢?
  • 「何為數據分析」-遊戲數據分析實踐
    何為數據分析?在如今這個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彰顯它的優勢,且佔領的領域也越來越大。那麼,如何對數據進行分析,以使其得到更好的應用呢?今天,我們藉助DataFocus系統開啟了解數據分析的裡程。
  •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結構化思維
    本篇就講解一下數據分析思維中另一個底層思維:結構化思維。結構化分析的主要工具之一是邏輯樹。這是麥肯錫公司的諮詢顧問分析問題時最常使用的工具。邏輯樹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問題樹、假設樹、是否樹。問題樹也有翻譯成議題樹的。網上搜索邏輯樹一般會默認是問題樹,往往忽略了後兩種。
  • SPSSAU數據分析思維培養系列2:分析方法
    在完成數據準備和清理工作後,就要進入到正式分析階段,而選擇什麼樣的數據分析方法進行分析是關鍵。想要進行科學和系統化的數據分析,分析方法的思維是必備項。本文為SPSSAU數據分析思維培養的第2篇文章,將分別從數據類型談起,剖析數據應該如何分析,包括數據的基礎描述,數據質量的判斷。
  • SPSSAU數據分析思維培養之4:數據可視化篇
    本文章為SPSSAU數據分析思維培養的第4期文章。前3期內容分別講述數據思維,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本文講述如何快速使用SPSSAU進行高質量作圖,以及如何選擇使用正確的圖形。第一部分 SPSSAU分析自動出圖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比如頻數分析,想了解男女的分布比例,此時直接進行分析SPSSAU默認會生成對應的圖,方差分析,T檢驗,交叉分析等也是如此。SPSSAU總是會默認提供最適合的圖,當然也可選擇使用。
  • 如何擁有數據分析思維,令我的工作有更多可能性,升職加薪
    ,仍然做不好數據分析。 1. 2.結構思維   很多人在做數據分析的時候沒有思路,不知道從何下手,這就是缺少結構化思維的表現。 3.分類對比   這裡我們可以劃分為客戶群體、產品歸類、市場分級、績效評價等,許多事情都需要有分類的思維。到底分類思維怎麼應用呢?  關鍵點在於分類後的事物,需要在核心指標上拉開距離!
  • 數據分析基礎思維之:對比思維
    對比是最基本的數據分析方法,要講數據分析思維,這個最基礎的方法是肯定繞不開的。不過現在的文章提到對比思維,很多都是淺嘗輒止,很少看到有人把對比思維講的更加深入,導致很多數據分析初學者對於對比思維的理解非常片面。本篇文章作者通過對穆勒五法的詳細闡述,帶大家深入了解了對比思維,一起來看看!
  • SPSSAU數據分析思維培養系列3:分析思路篇
    本文章為SPSSAU數據分析思維培養的第3期文章。上文講解如何選擇正確的分析方法,除了有正確的分析方法外,還需要把分析方法進行靈活運用。拿到一份數據,應該如何進行分析,總共有幾個步驟,第一步第二步應該做什麼,需要有個宏觀把控,只有這樣才能有規範的研究科學的思維和邏輯。
  •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邏輯思維
    本文來說一下數據分析必備的第二種思維——邏輯推理思維。邏輯推理一般有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文章簡單介紹一下數據分析工作中比較常用的演繹法和歸納法。我翻閱了一些數據分析師的招聘要求,幾乎所有的招聘要求中,都會有這麼一條,叫做「邏輯思維能力強」。
  • 數據分析學習入門寶典 狗熊會《R語言:從數據思維到數據實戰》
    近日,數據產業高端智庫,狗熊會推出又一教材力作——《R語言:從數據思維到數據實戰》。這本書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數據科學相關專業教學的通用教材,也是新手學習的入門寶典。全書採用實例講解,新穎有趣,深入淺出,把R語言簡單靈活、包羅萬象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無論讀者數據分析基礎如何,都能通過這本書快速上手,提升實戰能力。
  • 何為大數據及大數據在教育中的應用
  • 數據分析基礎思維之:指標思維
    在數據分析工作中,數據必須呈現的是事實而不能是觀點,這樣才能保證每個人接收到的信息是相同的。而想要保持穩定的事實能力,指標思維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關鍵點。數據分析思維繫列文章第一部分留了一個尾巴,還有一個底層思維——事實思維沒有介紹。但是我覺得事實思維可以直接引申到指標思維,因此乾脆放到一起說。
  • 數據分析必備思維之:系統性思維
    這是因為結構化思維只能解決靜態複雜的問題,這種分析方法假定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固定不變的,所以頭疼了醫頭的做法是可行的。但是實際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很多實體被牽涉其中,它們都被這樣或那樣的連接聯繫在一起。
  • 常說「數學思維」,何為數學思維?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總說「數學思維」,何為數學思維?1.思維概說(1)何謂思維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和內部規律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認識分感性認識(包括感覺、知覺、表象)和理性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 思維是指以感性認識為基礎的理性認識, 是感性認識的概括和升華. 表象是頭腦中再現的某一類事物的形象, 表象是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轉化的橋梁, 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和主要形式.
  • 數據分析手冊——我們為什麼需要數據思維,從畢達哥拉斯學派說起
    導讀:畢達哥拉斯學派首先提出了萬物皆數的理念,該理念奠定了我們宇宙認識論的思維基礎。作為宇宙整體一部分的企業,任何管理過程都有必要採用數據思維。這對於從事數據分析崗位,或是崗位職責中存在數據分析的員工來說,具備數據思維就尤其重要了。
  • 從「啤酒尿布」案例看數據分析六步思維
    伴隨著人類的進步,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數據和經驗越來越多。大多數的商業決策也從原來的「拍腦門」方式變更為數據決策,在這個時期數據分析師這個角色變得至關重要,他可以基於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給出一個相對科學性的決策建議。有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數據是會騙人的。
  • 3W1H分析法,全面構建數據分析思維!
    ,本文依例按此框架來拆分「數據分析」。在目前講解數據分析的文章裡,大多數會忽略數據分析本身的目的。以終為始,才能保證不會跑偏。個人的理解上, 數據分析是為了能以量化的方式來分析業務問題並得出結論。其中有兩個重點詞語:量化和業務。量化是為了統一認知,並且確保路徑可回溯,可複製。 統一認知後,才能保證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的人在平等話語權和同一個方向進行討論和協作,才能避免公司內的人以「我感覺」「我猜測」來猜測當前業務的情況。
  • 如何七周成為數據分析師07:快速掌握麥肯錫的分析思維
    很多人的分析思維都是欠缺的,可它又在數據分析過程中無比重要,甚至它不限於數據領域,在產品和運營工作中也能用到。數據分析屬於分析思維的一個子類,有專門的數據方法論。只有先養成正確的分析思維,才能使用好數據。前者是今天講述的重點。思維訓練不同於Excel函數和技巧。既然是思維,它就傾向於思考的方式,Excel函數學會了就是學會,分析則不同。
  • HR數據分析沒有思路?那是少了這6種思維模式
    而在數據時代的企業人才戰略也是更加迫切地依賴人力資源專家的數據分析和洞察能力。HR部門新的價值定位應該是「變革推動者」和「業務戰略夥伴」,這就要求HR自上而下刷新自己認識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觀念。應用數據化思維模式去開展工作,數據思維能讓HR工作更加客觀、更加結構化和更具延展性,擁有數據分析思維,能幫助分析能力上一個臺階,更好去做好年末各項工作。
  • 「分析思維」轉行數據分析師的利弊分析前篇
    如果你現在正在做產品,或者說你對產品設計或者產品崗位感興趣,同時又有學習大數據的想法,那麼學會數據分析,你的競爭優勢就會很大。商業智能BI數據分析。目前你看市場上招BI報表的都是數學專業的同學。數學思維的能力+商業分析的能力=智能BI。安全大數據分析。這種人才現在也非常火,當然還有大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