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醫生是個很特殊的職業,與其他的職業有所不同,大部分的職業都是從事事務性的工作,醫生是直接與人打交道,而且是與病人打交道,所以醫生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得仔細、認真,與患者充分的溝通。
鄭州的一男子患了痔瘡,他在網上查詢信息後跟醫院取得了聯繫,在醫生的推薦下,他做了痔瘡手術,並且被強制消費2萬多元,對於這件事,男子覺得自己上當受騙,那麼醫院方面又是如何回應的呢?
男子做痔瘡手術花了2萬多元
有天晚上,家住鄭州的郭先生在網上查詢有關痔瘡的消息,因為他患了痔瘡很不舒服,想要去治療一下。搜索之後顯示,排名第一的醫院就可以治療這個疾病,他便在網上與醫院的工作人員取得了聯繫,雙方還加了微信,工作人員了解了郭先生的情況後告訴他,情況非常嚴重,要趕緊去醫院看病。
第2天,郭先生就來到這家醫院,醫生跟郭先生說,他的病情挺嚴重的,還有囊腫,必須得馬上做手術,郭先生一聽說要手術,心裡有點犯嘀咕,便問大夫,做完手術是否可以馬上就走,醫生回應說,手術不過10多分鐘而已,是微創手術,做完之後就可以開車回家。
手術的費用是5800元錢,郭先生覺得還不算貴,於是就在醫院接受了手術。可手術之後醫生又推薦郭先生做脈衝,一個小時就要1800塊,當天做了4個小時,花了7000多塊錢,郭先生本來是不想做的,可是醫生說,如果不做,情況特別嚴重,恢復得不好。
差不多的遭遇,讓兩位患者懷疑自己受了騙
隨後的兩天,郭先生繼續到醫院做脈衝,每天都要兩三個小時,整體算下來,這個痔瘡手術還真的不便宜,花了2萬多。郭先生的好朋友王先生也在這家醫院做了痔瘡手術,是三年前的事,手術費不過1000多,可是做了手術後同樣做了脈衝,總體算下來花了1萬塊錢。
王先生曾去公立醫院看過,醫生說,其實是沒有必要做手術的。兩人覺得自己被騙了,隨後把這件事曝光給記者,記者跟二人一同來到這家醫院,醫生解釋說,有這個設備,做了相關治療後,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做一下是比較合適的。
郭先生告訴記者,如果去大醫院看病,根本就用不著這麼多錢,早知道如此,自己不會做這樣的治療。院長回應說,接下來會自檢自查,看看哪些方面有疏漏,跟患者進一步溝通。
醫患關係是大家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之一,有些患者及家屬的確不夠理智,發生惡性事件。但醫患矛盾的根源絕不只有這一個原因,個別醫生盲目向患者推銷藥品或者採取不當的治療方案,這些都會導致患者及家屬的不滿,醫生和患者的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張。
希望每位醫生都能真正地為患者考慮,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案,不要亂收費,更不要推薦一些價格過高,但又沒什麼實質療效的治療,這對於患者來說是負擔。
你認為,如何才能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