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孝順:真正的含義,這才是家庭的支柱
孝順: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通俗易懂就是(孝順,就是順著老人長輩的意思,有順才孝,贍養父母盡心盡力,遵從父母意志)
自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這樣說大,最大的孝順就是把家族發揚光大,子嗣延綿旺盛,久經不衰的意思。
孝順是一種愛
什麼可以稱之為愛,當然愛分很多種,父母對子女的愛,兄弟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夫妻之間的愛都是一種偉大的愛。
可是一般人覺得,孝順是孝順,愛是愛,這就不一樣了,孝順的前提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愛何談孝順這一說。
當然你的另一半是個不愛父母不愛自己的人,那你可想而知,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何來孝順一說,有何談她會愛你,她會和你一起孝順長輩,愛長輩吶。
孝順是一種敬
敬養、敬重都是不同的意思,但是孝順、孝敬卻是同一個意思,可謂敬之愛之。
夫妻之間最關鍵的就是尊重,但是對待老人最關鍵的是孝敬、尊敬,可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這樣來的,有什麼養的父親就有什麼樣的兒子,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敬,那麼將來你的兒女對你的態度將會是你現在對你父母的態度,因為小孩麼是一張白紙,你做什麼他學什麼,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是這樣來的。
孝順是一種遵
遵從:意思就是順從、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也不可盲目的順從
孝順必須是先順了才叫孝,但是該順的順,不該順的千萬別順,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但是一個家庭必須是有愛才有孝,無愛也無孝,一對夫妻在任何時候所做之事,所說之話都會無時無刻的不影響著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為什麼說,為人父母,一定要謹言慎行吶。
就是因為自己上有老下有下,對上要恭順孝敬,對另一半要恩愛有加,對下要和藹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子女按照自己的路走,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這個道理。
所以每一個家庭的組成都是不容易的,因為它承載的不止是對上對下的愛,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榜樣,只有自己做得到,他們才能做得到,這樣才能使後代人麼的路越走越順,要教會他們對老人,對親人,對另一半、兄弟姐妹、以及兒女的一種愛,一種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