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真正的含義,這才是家庭的支柱

2021-01-08 梧桐葉的結局

導語:孝順:真正的含義,這才是家庭的支柱

孝順:出自《國語·楚語上》,原指愛敬天下之人﹑順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後多指盡心奉養父母,順從父母的意志,通俗易懂就是(孝順,就是順著老人長輩的意思,有順才孝,贍養父母盡心盡力,遵從父母意志)

自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這樣說大,最大的孝順就是把家族發揚光大,子嗣延綿旺盛,久經不衰的意思。

孝順是一種愛

什麼可以稱之為愛,當然愛分很多種,父母對子女的愛,兄弟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夫妻之間的愛都是一種偉大的愛。

可是一般人覺得,孝順是孝順,愛是愛,這就不一樣了,孝順的前提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如果沒有愛何談孝順這一說。

當然你的另一半是個不愛父母不愛自己的人,那你可想而知,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何來孝順一說,有何談她會愛你,她會和你一起孝順長輩,愛長輩吶。

孝順是一種敬

敬養、敬重都是不同的意思,但是孝順、孝敬卻是同一個意思,可謂敬之愛之。

夫妻之間最關鍵的就是尊重,但是對待老人最關鍵的是孝敬、尊敬,可謂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這樣來的,有什麼養的父親就有什麼樣的兒子,如果一個人對父母不敬,那麼將來你的兒女對你的態度將會是你現在對你父母的態度,因為小孩麼是一張白紙,你做什麼他學什麼,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是這樣來的。

孝順是一種遵

遵從:意思就是順從、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但是也不可盲目的順從

孝順必須是先順了才叫孝,但是該順的順,不該順的千萬別順,若夫慈愛恭敬,安親揚名,則聞命矣。敢問子從父之令,可謂孝乎?」子曰:「是何言與!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但是一個家庭必須是有愛才有孝,無愛也無孝,一對夫妻在任何時候所做之事,所說之話都會無時無刻的不影響著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子女,為什麼說,為人父母,一定要謹言慎行吶。

就是因為自己上有老下有下,對上要恭順孝敬,對另一半要恩愛有加,對下要和藹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子女按照自己的路走,因為上梁不正下梁歪都是這個道理。

所以每一個家庭的組成都是不容易的,因為它承載的不止是對上對下的愛,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榜樣,只有自己做得到,他們才能做得到,這樣才能使後代人麼的路越走越順,要教會他們對老人,對親人,對另一半、兄弟姐妹、以及兒女的一種愛,一種擔當。

相關焦點

  • 「孝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孝順」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康會長細講《弟子規》第十六集 (中)▲康老師細講《弟子規》第十六集(中)康會長細講《弟子規》精彩節選什麼是孝?我們是學生,要聽老師話,老師的教誨,老師對我們的批評要接受,這就是學生的樣子。那麼我們又是小輩,又是學生又是小輩,又是兒女,又是弟弟,又是下級,好幾個身份我們都要盡到。對父母來講,我們很多人都是兒女,對老師來講都是學生。所以說要聽話。什麼是聽話?說實話,我以前不明白為什麼要聽話?後來學傳統文化了我才深刻理解,但是要讓聽話,就要知道聽話的好處。
  • 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多少個孩子,將來真正孝順的總是這一個
    導讀: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多少個孩子,將來真正孝順的總是這一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多少個孩子,將來真正孝順的總是這一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幾點說明了,「家和萬事興」真正的含義
    導語;這幾點說明了,"家和萬事興"真正的含義每個人起初都來源於一個家庭,也會在進入一個家庭,小時候的家庭是父母給予的,後來進入的家庭是自己一手打造的。那到底「家和萬事興」是怎麼解釋往大了說:家,不僅是一種情感牽掛,更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起點。
  • 不要再說是孝順、父母,家庭綁架了你,限制了你
    孝順一直是被傳訟為一種美德,這是幾千年來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也是千百年來先人們用血的帶代價換來的真理。有很多王朝都是以「孝」治國,人家能一統天下,想必也不是無能之人,人家為什麼不覺得是道德的綁架?說到道德綁架什麼叫中國式?「中國式」,才是道德綁架。中國才有的東西,事物?
  • 真正孝順的人,懂得做好這三種小事
    這首詩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也正是因為這種無私回報要求我們要學會孝敬長輩,而且孝敬長輩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也就是說你有心想做做一百件好事,但是首當其中必須是孝順。尊敬長輩與父母是每個人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漢代的淮南王劉安在《淮南子》裡寫道"慈母愛子,非為報也。"
  • 生活中要真正的孝順,而不要「愚孝」
    所以有「扇枕溫衾」「臥冰求鯉」「埋兒奉母」這些超越常情的故事,幾百年來被奉為子女孝順父母的道德模本,沒人敢公開質疑其合理性,合情性。因為孝順是天經地義的,跟天理比起來,人性、情感、邏輯,都得靠邊站。於是,在以孝道取代人道的社會氛圍中,一大堆子女剝削者被繁衍出來。他們倚仗特殊身份,利用自封的特權,對子女極盡壓榨之能事。
  • 培養出孝順感恩的孩子,記住三點,這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
    導讀:培養出孝順感恩的孩子,記住三點,這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培養出孝順感恩的孩子,記住三點,這才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好的家風,才是家庭真正的不動產!
    許多人都調侃說,這位父親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教育這件事,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傳家榜一直堅信,父母只有做好榜樣,塑造出好的家風,孩子才能在好的家庭滋養中成長。
  • 致家長:這才是陪伴的真正含義!
    01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這是人們的共識。父母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對孩子的成長益處多多。但如果家長由於工作忙等種種原因,沒有時間陪在孩子身邊怎麼辦?中國家長總認為膩在一起才親,其實真正的親是價值觀的契合。我覺得,馮侖說出了陪伴的真正含義。02陪伴,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 這才是「裝臺」的真正含義
    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味民俗特色劇《裝臺》,開播以來,收視破2,央視一套黃金檔新高、豆瓣開分8.4、口碑領跑同期國產劇、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相關話題更是熱搜不斷,堪稱本年度「現象級」的熱劇之一。
  • 明白這四句話的含義,才是真正的成熟
    與其害怕深交後的冷漠疏離,倒不如看淡一切關係,這才是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有的生活態度。因為生活會慢慢告訴我們,沒有誰離不開誰,離了誰都不會影響我們吃飯、睡覺,開心快樂。任何一段關係,走到最後只不過是相識一場,何必為了一些不值得的人或事,去影響我們對生活的看法以及享受。三.珍惜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變得更看重家庭。
  • 老了才知道,真正孝順的孩子,往往不是偏愛的那個,原因令人心酸
    原本愛乾淨的張阿姨,不能動了以後越來越頹廢,看著孩子們的變化,才真正明白:真正孝順的孩子,往往不是自己最疼愛的!可是父母到了晚年才會發現,自己越寵愛的孩子越不孝順,反而哪個遭受冷落的孩子為自己端屎端尿,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出自這兩種類型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不孝順,其父母難辭其咎
    甚至還振振有詞說什麼自己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就有義務也必須對自己好,卻不知父母本身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若父母自身行為很糟糕,孩子長大多半也好不到哪裡。出自下面這兩種類型家庭的孩子,長大後多半也是不孝順的,某種程度上孩子的父母更是難辭其咎。
  • 一位母親對兒子的話 婚姻裡 做好這件事 才是對父母最大的孝順
    但是在現實中,往往很多人婚姻生活會摻雜進一個第三者,而這個人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就是婆婆。很多做母親對兒子都有一種害怕兒子結婚後,有了媳婦就忘了娘的擔憂,婆婆總是擔心媳婦照顧不好兒子,什麼事都總想插一腳,媳婦又覺得這是自己的小家,所以就有了很多婆媳矛盾。這時候,處在中間的那個男人的作用就和,關鍵了,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愚孝不是真正的孝順,是自私
    相信大家對「愚孝"這兩個字並不陌生吧!說到愚孝腦子裡都會浮現「巨嬰」、「媽寶」之類的詞。不難理解,就是就是一味地遷就和縱容父母犯原則性的錯誤。父母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都滿足。為了滿足父母道德綁架自己小家人,讓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跟著受苦還覺得那是應該的,他會覺得既然已經和他結婚了,無條件孝順他父母是應該的。這種人心裡就只有他自己,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他是為了討好父母,怕父母對自己不好。孝順固然是好事,相信大部分女性都願意嫁一個孝順的人。但婚前很難分清是不是愚孝,愚孝不是孝順。愚孝父母根本不會得到真正的滿足,只會讓父母更擔優。為什麼呢?
  • 多子家庭中,最不受寵的往往卻是最孝順的,多數父母都疼錯了人
    父母辛苦將孩子養大成人,到老年若孩子嫌棄自己父母麻煩,而不去照料父母,這才是最讓父母寒心的事情。尤其有的父母原本以為是為了減輕孩子以後的負擔,想要多生幾個孩子,等到老了他們照顧自己也更方便一些,可結果卻事與願違,自己成為了子女們互相推脫的責任,那麼實在是得不償失。
  •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但是什麼是緣起性空,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聽到、見到一些大德居士,以及專家學者也都來講「緣起性空」,但是有一些人講的並不清楚,甚至於會讓別人產生誤解。
  • 父母有這「3個特徵」,晚年不被子女孝順,孤獨終老也是活該
    每一個孩子對家長最深情的告白就是「你陪我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這句最長情的告白體現的孩子們的那顆感恩的心。從我們出生開始,父母們不懼辛勞、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不懼風雨接送我們上學和放學,每一次成長的蛻變都被父母看在眼裡,歡喜在心裡,他們辛苦操勞了一輩子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活出自我,綻放精彩,將來他們老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悉心的照顧他們,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這是憧憬的事情,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子女打死都不願孝敬自己的父母,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不孝順呢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除了孝順外,另一含義十分深刻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萬事萬物存在讓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種規律是人之一己好惡無法改變的,所以,我們很多時候無法改變世界來適應自己,只能調整自己去適應客觀物質世界。第二層含義就比較通俗了,大致意思就是告訴人們要孝順父母,要珍惜身邊人。
  • 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
    導讀: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老了才明白不管生幾個孩子,最孝順的往往是這一個,可別疼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