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倫哥視野!
在寧夏與甘肅兩省交界處的深山中,有一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神秘村落,不僅保留著史前巖畫、古代水車等歷史遺蹟,而且擁有「三個寧夏第一」:寧夏黃河第一村、寧夏黃河第一渡、寧夏黃河第一漂。這個村落就是南長灘村。
南長灘村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鄉,在中衛最西頭的深山裡,距離中衛市區70多公裡,是黃河進入寧夏流經的第一個村莊。黃河自甘肅進入寧夏,在香山中穿行70公裡,這一段被稱為黑山峽。在這裡,黃河優美地拐了一個大彎,黑山峽的衝刷淤積在河南岸形成了一個月牙形的長灘,人們叫其南長灘。此地四面靠山,一河環流,形成了弧形半島,像一塊翡翠鑲嵌在黑色的石頭和黃色的河水之間,十分幽靜。
南長灘村有300多戶、1500多人,大多數姓拓(源於拓跋)。據考證,公元1227年,蒙古人的鐵騎踏破賀蘭山闕,西夏國滅亡。一部分党項人逃到青海湟水,與漢人和其他民族融合。只有一支拓跋氏党項人乘羊皮筏逆流而上,無意中逃到南長灘,發現此地沒有人煙,且依著黃河岸邊土地肥沃,於是定居於此。
群山環繞使得南長灘村幾乎與世隔絕,數百年間不被外人所知道,村民世代努力締造了一個「世外桃源」。上世紀80年代,西夏學泰鬥李範文先生考察認定這個村莊是西夏人的後裔。這是党項族作為一個民族實體消失以後,迄今發現的這個古代少數民族最鮮活載體。
依山傍水的南長灘村,猶如一彎新月,寧靜而溫馨地躺在黃河的臂彎裡。村子依山而建,梨樹和棗樹環繞其中,大部分圍牆也都是用石頭堆砌而成,很別致。古村的建築風格大多是石頭地基,土坯房,底下是犛牛氈。村中古宅庭院錯落有致,石砌小道環繞其中。
怪石嶙峋、高崖聳立的黃河兩岸,沿岸鑿壁而形成的雕琢精細的史前巖畫,給古村抹上了一絲神秘色彩。
古村盛產個大質優的紅棗和清熱潤肺的香水梨。每年4月上旬,拱衛河灘的3000棵冬梨、香水梨的梨花綻放,競相吐蕊,花香襲人。一簇簇梨花像堆堆白雪,顯得格外潔白美麗,時濃時淡的花香,隨著清風沁人心脾,讓人流連忘返。其中最年長的樹齡有650多年,撐起的樹冠,能形成300平方米的樹蔭。古樹和滔滔的黃河水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怡然自得的畫面。
每年的4月8號,古村都會舉辦黃河梨花節,吸引遊客前來訪古、賞景、漂流,欣賞百年梨樹,探訪古老山村,體驗党項文化,還可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親身體驗農家的悠然生活。
秋天,棗子紅了,香水梨熟了,南長灘一派豐收景象,果園採摘鮮果又成為遊客們時尚的旅遊項目。
南長灘村的飲食是以麵食為主的,風味比較獨特,比如滾粉、泡芋頭、硬面、乾燥子等都是麵食類的特色小吃。這兒最有名的特產是鴿子魚,它體形似鴿而得名,是寧夏地區一種珍貴的魚類,曾有「天上的鵝肉地上的雞,水裡最香鴿子魚」之說。清蒸鴿子魚,也成為南長灘村一道不可錯過的當地美食。
此外,南長灘村還是一種獨有山羊 「山羯羊」的原產地,這裡的山羯羊、綿羯羊、羊羔子,全部都在大山上散養,是吃雜草、喝山泉水生長的,所以羊肉異常鮮美。
TIPS:
門票價格:無門票
交通攻略:南長灘村交通不便,也無公交到達,最好是自駕前往。由中衛市區出發,西行45公裡,到十裡溝向南走過一長段顛簸的山道,到達黃河北岸的北長灘中心碼頭,乘船渡過黃河就是南長灘村了。這也就是黃河第一渡了,早前都是羊皮筏擺渡,而現在則是可以連車一起擺渡的渡船。
住宿信息:一些村民家在開設民宿,住宿完全不存在問題。
本文由倫哥視野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飽覽河山!梅州這個遺世獨立的古村,崇文重教,在群山鋪開一幅客家田園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