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名人:金牌工人劉懷玉

2021-01-12 央視網

草原名人:金牌工人劉懷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1日 14:58 來源:

專題:內蒙古輝煌60年

  工友眼中的「神尺子」

  他,被人們譽為「內蒙古的許振超」、「鐵路上的神尺子」;他,幾乎包攬了中國鐵路工人可能獲得的全部榮譽;他,38年如一日,苦戀著自己的事業,執著地用輪徑尺測量著自己平凡而充實的人生。他就是呼鐵局包頭西車輛段輪軸車間輪對質量檢查員劉懷玉。

  1969年,20歲的劉懷玉從包頭鐵路工程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呼鐵局包頭西車輛段。面對集苦、累、髒、重、險於一體的車輛檢修工作,他沒有抱怨也沒有畏縮,只是暗下決心:一定要熱愛本職工作,刻苦鑽研,做業務技術尖子。38年來,他先後幹了列檢、鉤緩、臺車、鐵工、輪對等7個工種,換了十幾個崗位,他始終視安全質量為生命。

  輪對是車輛承重運行的直接部位,技術要求高,限度要求嚴,工藝要求精。因此,輪對質量檢查的責任大,風險更大。輪對質量檢查是車輛檢修中最苦最累的差事,每天都要重複上千次檢查車輛輪對的工藝尺寸,有的尺寸限度只有0.5毫米,絲毫馬虎不得,工作繁重而單調。20多年前,劉懷玉被安排到了輪對質量檢查員的重要崗位。

  在輪對檢修的領域裡,劉懷玉徹底「鑽」進去了。一天,他出呼和浩特站時,正好有一列貨車通過,他掉頭就往回返,一邊跟著貨車向前跑,一邊仔細聽著輪軸轉動的聲音。他聽出輪軸有異音,要求甩了倒裝進行檢修,調度段十分重視他的意見,準備採納。可是此時,劉懷玉又蹲下用石頭當筆在地上計算起來,最後鄭重地下了結論:「貨車到山西大同沒問題!」隨後,他用粉筆在車幫和車軸端部寫道:「大同列檢所:該車有異音,注意檢查及時處理。」不久,大同方面傳來消息:貨車已到,按提示檢修,確係軸承保持架出現裂縫。

  2001年5月的一天,劉懷玉像往常一樣在站臺上等通勤車回家,「咣噹噹,咣噹噹……」一個個輪子從他眼前不緊不慢地滾過,當機車後面第三輛貨車最後一個車輪從他眼前滾過時,他彎腰緊追幾步,一邊跑一邊豎起耳朵,仔細辨別著那個車輪軸端轉動的聲音。「輪子有問題!」劉懷玉聽到了一般人難以察覺的異音。他用最快速度跑進車站運轉值班室,大聲說:「剛才發的這趟車有問題,趕緊通知下一站停車檢查!」值班員立即請示路局調度,在最近的車站攔下了這趟車。經檢查,那個車輪的軸承內部保持架斷裂成了3塊,一起可能發生的大事故得以避免。檢修庫裡光線不好,為了保證配輪不出差錯,劉懷玉經常隨身帶一個小手電,每次配輪時都要照著標誌牌一一核對。鐵路提速後,劉懷玉嚴格把關,硬是把鐵道部規定的車輛輪徑差的工藝標準提高了20毫米。

  38年來,劉懷玉創造了安全檢查、測量、選配輪對近50萬對無差錯,兩輪高低標準不差1毫米的全國鐵路輪對安全檢查單項最高紀錄,累計消除1000多起安全隱患,工友們都稱他是「神尺子」。

  節約開支20多萬元

  劉懷玉有個習慣:撿破爛兒。看到被丟棄的廢舊配件,他就隨手撿起。有時候工休時間長,他還推著小車去列檢車間回收平車端門、側門。

  2000年,為了適應鐵路提速的要求,車輛段開始建設8條車輛檢修流水線,換下來的廢舊配件堆得滿地都是。劉懷玉利用工休時間,把廢舊配件一一收拾整理乾淨,擺放整齊。為了擠出更多時間,劉懷玉每天早餐儘可能多吃,中午不吃飯,帶領幾個工友清理現場。一些人不理解,問他:「你圖個啥?」劉懷玉說:「單位也是家,一樣需要精打細算,節約一塊布、一個螺絲就是給段裡增了效益。」

  每天下班,他都要四處巡查,看看水、電、氣開關和閥門是否關好。上下班的路上,他也會瞪大眼睛在場站尋找遺棄的車輛散件,推著小車回收。30多年來,劉懷玉變廢為寶為段裡節支降耗20多萬元,而他自己的生活卻還是那樣樸素,幾十年就是那身制服,每天帶飯上班。

  摸索出五字軸承檢查法

  車輪軸承裡面是鋼製的保持架和滾子,從外面看是個密封的鐵柱子,軸承內部配件破損後,如果出現異常磨擦使軸承溫度升高,通過鐵路紅外線軸溫監測網可以發現,但是如果沒有造成軸溫升高就很難發現故障,隨時可能釀成列車斷軸顛覆事故。「無軸溫狀態下發現滾動軸承故障」成為全國鐵路車輛系統安全生產中的難題。

  劉懷玉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把故障軸承分了類,拆了裝、裝了拆。通過反覆思考論證,經過千百次的實踐,他終於總結出一套「轉、敲、聽、測、搓」的五字軸承檢查法,破解了「無軸溫狀態下發現滾動軸承故障」的難題。很快,五字軸承檢查法在呼和浩特鐵路局全局推廣,隨後又在全國鐵路系統得到推廣。

  寫下40萬字的讀書筆記

  除了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劉懷玉的愛學習、肯鑽研在車輛段也是出了名的。他和段裡的其他職工一樣,每天有近兩個小時在通勤車上度過,別人打撲克、聊天的時候,他卻埋頭苦讀各類專業書籍。《檢車員》、《技規》等資料書成了他手頭的休閒書,他寫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達40多萬字。

  「劉師傅的『含金量』不僅僅是業務精湛,愛段如家也是大家心服口服的!」工友王彩霞說。有一次,打風室抽水龍頭堵塞,車間的各種風動工具全部失靈。劉懷玉挺身而出,準備排除故障。這時有人拉住他說:「工具壞了是設備車間的事兒,專業維修師傅一會兒就來了。您這麼大歲數,又何必呢?」「什麼你的我的,耽誤了生產是全段的事兒!」劉懷玉隻身潛入4米深的水池,一口氣清除了堵塞物。從水池上來時,他被凍得縮成了一團。

  劉懷玉常常對人說:「工人偉大,勞動光榮。不管什麼崗位,只要你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就會越幹越有信心,越幹越有樂趣。」劉懷玉正是這樣做的:幹列檢,他被職工們稱為「神錘兒」;幹臺車,他得了個「臺車大王」的美稱;幹輪對,他又落了個「神尺子」的封號……劉懷玉說:「想當勞動模範,就要在標準上高人一等,行動上嚴人一格,貢獻上超人一份!」

  劉懷玉,內蒙古自治區託克託縣人,194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呼和浩特鐵路局包頭西車輛段輪軸車間輪對質量檢查員。在運輸生產一線工作38年來,劉懷玉始終把安全質量放在首位,工作中一絲不苟,技術上精益求精。他先後榮獲呼和浩特鐵路局十大標杆、鐵道部勞動模範、內蒙古自治區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特約記者 潘瑞春 甘峰嶺 本報記者 段麗萍)

  來源:北方新聞網

責編:趙巍

相關焦點

  • 全國勞動模範――劉懷玉
    全國勞動模範――劉懷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2日 09:5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呼和浩特3月2日電(記者 劉軍)劉懷玉,中國百萬鐵路工人中的一個,全國勞動模範。
  • 鐵路上的「神尺子」——劉懷玉
    鐵路上的「神尺子」——劉懷玉
  • 萬全區命名表彰「大工匠」「金牌工人」,快看看你認識誰?
    萬全區命名表彰「大工匠」「金牌工人」,快看看你認識誰?萬全區『大工匠』『金牌工人』表彰會議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會議主題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表揚先進、樹立典型,4月30日下午,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萬全區召開「張家口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20年工作會議暨萬全區『大工匠』『金牌工人』表彰會議」。
  • 宜都市開展勞動競賽角逐技能高手 點讚「金牌工人」(組圖)
    宜都市表彰2016年「金牌工人」,點讚一線勞動者。記者田澗 攝電力工人正在展演相關技能。記者田澗 攝  湖北日報網消息(記者田澗 通訊員陳登良)4月27日上午,宜都市五一勞動競賽暨職業教育活動月儀式正式啟動,本次競賽以「中國夢 勞動美」為主題。
  • 這四位「金牌工人」有啥不一樣?
    這四位「金牌工人」有啥不一樣?在這個領域裡,中國的碼頭工人挺直了脊梁!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 王洪軍王洪軍時任一汽集團的首席鈑金技師,他創造發明的「車身表面快速整修方法」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線工人。 他在工作崗位上先後研製出2000多件工具,獲得了37項國家專利。
  • 特輯|對話劉懷玉:消費狂歡到來,你我該置身何處?
    南哲官微小組特別邀請了南京大學哲學系劉懷玉教授為大家審思雙十一。劉懷玉,先後畢業於鄭州大學 (1985)、中國人民大學(1988)、南京大學(2003),分別獲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美國伊裡諾依大學香檳分校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弗雷曼基基金訪問學者(2010-2011)。
  • 我的戰疫:劉懷玉的詩
    遠離病毒嗎但為了那份責任為了維護我們的安全他們依然堅守著面對不理解面對嘲諷面對怒罵他們選擇了沉默和堅守請給予他們多一份理解和支持請配合他們辛苦和危險的工作他們的付出是為了我們的安全他們同樣是英雄也是最可愛的人——劉懷玉
  • 從博客到雜誌,從草原到星空
    這裡曾經是一片無邊的草原。盤根錯節的小草令它盡顯出青春的綠意。草根們被無可爭議地形容成網絡的基石,這塊新大陸上的主人。如果把比特比作磚頭,那麼草根們則是第一批泥水匠、磚瓦工,不帶安全帽的建築工人。  網絡印證了魯迅的那句話:"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未曾闊氣的要求革新".正在闊氣的人對網際網路的藐視,甚至持續到2007年。
  • 錫林郭勒草原的北京知青:多出很多好作家
    1987年6月,被稱為「探索性的新新聞主義長篇小說」《血色黃昏》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馬波,署名老鬼,曾在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某團,地點在西烏旗高力罕牧場。這本書直面作者8年的草原生活,沒有任何雕飾,嚴肅而慘烈地真實。它震撼了無數讀者的心,不少評論散見於各種報刊,同時在錫林郭勒草原引起強烈反響。
  • 草原生態的綠色報告
    如今,在祖國北疆千裡草原的湖泊溼地上,到處都有白鶴盤旋、野鴨戲水、蒲草翠綠的動人景象。 大興安嶺林區: 再也不用砍樹了 「2017年1月15日,天氣晴,火險等級2。今日我值班,無運輸林產品車輛通過,一切正常。」 這是烏爾其漢林業局林業工人李俊義寫的森林資源管護工作日誌。他小心翼翼地將筆記本揣入懷裡,跨上摩託車準備返程。
  • 七臺河市六大名人:第一位是中國草筆創始人、第二位是著名運動員
    當然七臺河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第一位:黃季霜黃季霜,生於1958年,黑龍江七臺河人。原七臺河市七煤集團職工。
  • 邢臺市首部兒童電影《草原上的小星星》開機
    長城網邢臺7月13日電(記者 齊彥紅)7月10日,由邢臺網、小星星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等單位聯合籌拍的邢臺市首部兒童電影《草原上的小星星》,正式開機投入拍攝。  《草原上的小星星》由邢臺市青年劇作家王萌、劉興擔任編劇,青年導演邢波執導,講述了生活在「無星城」的孩子們幫助摘星小精靈梅林和邪惡女巫格拉絲鬥爭、並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劇本充滿了童話夢幻色彩、情節曲折跌宕,同時又富於積極正面的教育意義。  參演《草原上的小星星》的10餘名小演員,均是邢臺市5至10歲的兒童,其中一半以上是小星星文化藝術培訓中心的學員。
  • 中國草原金牌代表者,有世界級天然牧場,還是古代文明發源地
    今天小編要介紹的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有著大草原風光,可以盡情感受瀟灑暢意生活的地方,它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聽了名字你是不是有點兒熟悉了呢?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牧場,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哦!喜歡歷史的小夥伴一定對古代文明充滿了好奇,那小編和你說呼倫貝爾草原可是眾多古代文明重要的發源地呢!它主要為北方眾多遊牧民族的主要發祥地,東胡、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重要的繁衍生息之地。
  • 合肥濱湖岸上草原所有遊玩項目停止運營 滑草道被拆除種上植物
    岸上草原滑草項目被拆除日前,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安徽反饋督察情況時,點名通報了巢湖溼地被破壞、湖面被侵佔等問題,其中岸上草原項目被通報為違法建設。8月5日,經現場探訪發現,岸上草原所有遊玩項目均停止運營,滑草道被拆除,由綠化工人種上植物。8月5日,在合肥市濱湖新區岸上草原項目探訪發現,原本開展的滑草、遊船、餵魚等遊玩娛樂項目均未營業。在滑草項目售票處玻璃窗上貼有「園區內所有遊玩項目停止運營,給各位遊客帶來不便請諒解!」的通知。在草坡上,原有的4條百米長滑草道已被拆除,僅留有一條鐵質的傳送帶和木棧道。
  • 內蒙古草原文化節 | 8月8日,毛俊麗、蘇偉、張海霞...在集寧吃街...
    內蒙古草原文化節 | 8月8日,毛俊麗、蘇偉、張海霞...在集寧吃街吉祥廣場等你!8月和音樂相伴暢遊在音樂狂歡中感受音樂與大自然交織的美好被音樂撩動起心弦仿佛呼吸都合上了旋律的節奏第十七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8月8日啟幕這些精彩項目不容錯過!
  • 《生財有道》生態中國草原行:鴻雁故鄉的美味財富
    在這一片蒼涼廣袤的半戈壁草原上,生活著300多年前,從呼倫貝爾草原遷徙至此的蒙古族烏拉特部落。如今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鴻雁》,就是誕生於烏拉特中旗的大草原之上。所以,當地人也自豪地稱烏拉特中旗是《鴻雁》的故鄉,是鴻雁起飛的地方。
  • 草原出徵|英雄不問出處,勇士不分年齡!
    2019年8月10日晚上7:00,挑戰無人區 | 呼倫貝爾草原站 第三屆親子徒步挑戰賽出徵大典在天驕賓館隆重舉行。本次大典由陶冶戶外舉辦,共到場28支戰隊,這28支勇者之師將在這滄浪草原之下,用雙腳感受自由的世界,用心領略嚮往的人生,在天地遼闊中發現自然的秘密,在徐徐清風中展現矯健身姿。
  • 中國中鐵一局「金牌工人」竇鐵成簡介
    專題:中鐵一局「工人教授」竇鐵成    竇鐵成,男,漢族,初中文化程度,1956年10月1日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平路鄉,1979年12月參加工作,現年52歲,現任中國中鐵一局電務工程有限公司供電安裝分公司電力工高級技師。
  • 內蒙古錫林郭勒竟然出了這六大名人,錫林郭勒人的驕傲!
    西部大開發的前沿,是距京津冀經濟圈最近的草原牧區當然錫林郭勒盟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第一位:嘎莫拉嘎莫拉,Gamola (1871~1932)。近代蒙古族詩人。 又名杜嘎爾蘇榮。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人,其家以放牧為生。7歲在村塾學習蒙文。
  • 【星空草原】越野穿越錫林郭勒大草原、草原漂流、草原私家營地純玩四日遊
    】錫林郭勒大草原邊緣,年均氣溫只有4℃,素有「天下十三省,冷不過樺皮嶺」之說草原度假村龍鳳營、可換乘越野車體驗、錫林郭勒大草原、渾善達克私家沙地、滑沙之旅、草原漂流、正藍旗敖包、金蓮川草原、中華水上古城、東昌湖泛舟覽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