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潛規則:30歲年入100萬,賺的都是你看不懂的錢

2020-12-15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比起賺錢,更基礎的是提升自己的認知,擺脫廉價而無效的努力。

不是春晚不好看,是你沒耐心了

如何優雅回應熊親戚的「關心」?

中國式聚會,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作者:賀嘉(富書籤約作者)

30歲的焦慮,病根是「窮」

最近,一位在行學員,約我諮詢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他的年齡在30歲上下,工作已經近10年了,收入在三線城市裡還算可以,但是真的不高,每年很大的一塊收入基本取決於年終獎。

我發現這樣的人,其實還挺多的。

工作5-8年,正是職場的「溫水區」。

日常的工作你已經適應,有大把的可支配時間。但是收入和職務都達到了天花板,想要升職,你的老闆可能也就比你大個三五歲,他們都還沒退休呢。

你想要加薪,整個行業景不景氣都還不好說。

最近的股票,動不動就是百分之五的跳水式的下跌。

想要下班後賺錢,是很多30歲職場人的共同追求。

但是同樣的在我的身邊有不少學員,朋友已經實現了年入百萬,甚至於有一些已經實現了年入千萬。

有的時候不禁讓人懷疑,大家是不是都過的是同一個30歲啊?

那麼這些30歲左右,已經實現了年入百萬的年輕人,到底比其他人強在什麼地方

是純粹的好運還是有一些必然做成一件事的因素?

對於其他已經30歲的職場人而言,這些人的經驗有沒有值得借鑑和參考的地方,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最大原因。

那些你沒「看懂」的錢

那些年入百萬的人賺的很多錢,都是你沒有「看懂」的。

隨著我個人收入的提升和自媒體粉絲數量的增加,我接觸的朋友也變得越來越厲害。

比如說有從高中英語老師逆襲成為百萬粉絲自媒體大咖從年入十萬到年入千萬的Spenser。

比如說有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在一年內,既打造了百萬粉絲大號職場充電寶,而且又讓自己的知識付費平臺「唯庫」實現了近1億收入的阿何(是的,阿何有話說的那個)

還有我最近的一位高管私教的學員,他開了一家做汽車供應鏈金融的公司,公司收入以千萬計,個人投資收益也是以百萬計。

他們每個人能實現年入百萬,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抓住了某一些趨勢紅利

大多數人還沒有看懂,這波紅利就過去了。

Spenser的收入能夠放大一百倍,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抓住了兩波紅利,一波是海外保險的產品紅利,另一撥就是自媒體的流量紅利。

假設每一波紅利能夠給他帶來十倍的年收入,抓住了兩波紅利,剛好做了一個乘法:100倍=10倍x10倍

近1-2年大量的中國人到香港去辦這個境外的保險,主要的原因是大家認為香港的保險體系更完善,理賠條件更好、理賠的範圍覆蓋的更廣,也能夠給被保險人更好的財務保障。

大部分的香港保險代理其實都靠的是一對一的銷售去達成自己的業務單。

但是Spenser隨便寫一篇文章就有幾萬人的閱讀,每一天他的銷售效率是其他保險代理的幾百倍。

但是如果你現在嘗試去模仿Spenser的商業模式的話,2018年微信自媒體也比之前更難做了,海外保險的市場也開始趨於飽和,這波紅利你當然抓不住。

看懂的層次

我們認為的看懂不過是「了解」,真正的看懂其實是賺到錢。

在一年內既打造了百萬粉絲大號職場充電寶,而且又讓自己的知識付費平臺「唯庫」實現了近1億收入的阿何,之前的家庭條件並不好,並沒有太多的錢讓他去買很多教輔資料。

但是他一樣靠著自己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論,以語文數學全市第一,物理全市第三,全市總分第一考入了清華大學。

他在他自己的書《別再用勤奮,掩飾你的懶惰》裡提到了他的學習成績能夠有很大的進步,就是從把不同的解題規律嘗試著組合在一起,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論開始的。

看懂這件事兒,其實是分層次的。

看懂的四個層次:聽過——了解——做到——規模化複製。

與阿何交流最大收穫是他結構化思考的能力特別強,他很擅長從大量的事例中抽離出一個模型,在用不同的實例去驗證這個模型的通用性。

舉個例子,比如說做免費的直播課程有助於公眾號漲粉,90%的自媒體是不知道的。

還有還有5%的自媒體,聽說過這種方法但沒有用過。

剩下的5%裡面有4%,用過直播我課程來張粉,但是可能效果不好,或者沒有堅持做,我自己就屬於這個層級。

但是阿何的職場充電寶做到了每周固定做一次分享,堅持了快一年。所以他能夠成為職場排名前十的大號,這點我是服氣的。

當你發現一個規律有用,或者是一件事有機會的時候,你沒有堅持或者把它大規模的去複製,你沒有享受到這個紅利,難道你還能怪別人嗎?

有些錢其實是不屬於你

看不懂的錢其實不屬於你,你只能賺到,你看得懂的錢。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調查研究表明,大多數人中了彩票之後,其實並沒有過得更幸福,反而九成以上的人最後過得比中彩票之前還要糟糕。

我把這個事情解釋為「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當你擁有了一定的財富之後,如果你沒有相應的管理這些財富的能力,最後這些錢就會像沙子一樣從你的手縫中流走。

很多普通人會感嘆說自己沒有抓住淘寶的機會,沒有抓住房地產的機會,沒有抓住網際網路的機會,沒有抓住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沒有抓住區塊鏈的機會。

總之一句話,他們會覺得本來自己可以賺很多錢,但其實他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沒有抓住這個機會?

比如說我自己就分析過「我大學畢業的時候,為什麼從來沒想過去BAT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也許我靠著股票已經實現財務自由了。

一方面原因是我就讀的大學是在江西,那個時候這些公司,還沒有現在這麼厲害,那時Pony在央視的節目上還被上一代傳統的企業家牛根生他們認為是不靠譜的,信息的閉塞讓我沒有留意到這些公司。

另一方面是我自己對創新不夠敏感,從來沒有想過一個普及的網際網路產品背後有著一家萬億級的上市公司的機會。

相應的我的改進的方式就是選擇深圳這樣一個一線城市去開展自己的事業,同時積極地建設自己的人脈,讓自己擁有更多一手的信息來源。

另一方面,這是積極的去留意任何一個已經影響到每一個普通人生活的一些產品,比如說快手,抖音和拼多多這些。

再舉個例子吧,比如說很多人現在趕時髦去買比特幣參與區塊鏈的ICO,但是你要知道比特幣在歷史上有過三次回撤達95%的大跌,一般正常人的心態是不可能拿得住的。

所以說,那些看不懂、拿不住的錢,都不屬於你。

下跌30%的時候,你還可以告訴自己這只是技術性的調整,下跌60%的時候,你估計連底褲都想賣了吧,下跌了80%的時候,估計你會多少說這輩子再也不碰了。

所以在圈裡面有句話說,囤幣的人都過得很開心,炒幣的人,早都傾家蕩產了。

如何才能多賺一些?

對於普通人而言,有什麼辦法讓我們多看懂一些,多賺一些?

如果說30歲焦慮是一種病的話,那麼多賺一些錢可能就是最好的解藥。

其實,你不是焦慮,你是「窮」。

想要多賺一些錢,從提升自己的認知開始。

1、保持一顆好奇心,碰到新的概念先去了解一下。

不管是自媒體、小程序、區塊鏈,你要先了解才有可能從這些新生事物中發現一波趨勢性的紅利。

一部分人的習慣是聽到任何一個與自己認知不同的新概念,首先就認為他是騙子。

之前有一個做母嬰媒體的百萬粉絲大號跟我說,他們在福州那邊做自媒體。

員工的親屬從他們在微信裡面做電商這點,就認為他們是做傳銷的,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做什麼多級分銷。

2、建立自己的信息來源,遇事想深幾層。

比如最近在一線城市沙拉輕食店開了很多,朋友拉你一起準備開家沙拉店。

那你不光要看媒體的報導是怎麼樣的,以及說這些創業團隊宣稱自己的融資xx千萬。你還可以訪談他們的店員,看看他們的反饋。

你還可以訪問一下商圈的招商經理,了解他們的店租成本。當然,你也可以應聘成為店員,去做一次盡職調查。

然後你就可以比較客觀地評估,開一張沙拉店到底一年能賺多少錢?

3、投資自己,提升自己的單位時間價值。

我的身邊有認識的一些寫手,2017年靠兩百塊錢一篇的稿費賺了18萬,但是我替他算了一下他應該寫了五六百篇文章。

但其實可能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或者沒有時間,沒有途徑去思考一下如何去提升自己的稿費。

要知道一個80萬粉絲的知名大號,很有可能一篇微信圖文廣告就是10萬+的收入,一條抵你半年的收入。

4、用閒錢投資,建立自己對於金錢的概念。

投資這件事情並不是說你要有一百萬才開始做,從簡單的定期儲蓄開始,再到買一些績優的股票比如說騰訊、平安,當然如果你有條件還可以投資一些股權。

比起投資,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金錢觀念。

比起賺錢,更基礎的是提升自己的認知,擺脫廉價而無效的努力。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簡介:賀嘉老師,富書籤約作者, 長江商學院CEO班演講教練,知乎9.6萬關注。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學院

相關焦點

  • 如果你現在30歲,很窮賺不到錢,請學會這個創業思維
    今年的工作確實挺難找,我一個朋友說:窮得連親媽都瞧不起自己了。被逼創業也好,無奈創業也好,其實對於大多數30歲以上的人來說,創業都是職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經的轉型之路。相比較「就業」靠出賣個人時間和技能賺錢來說,創業靠什麼來賺錢,其實是很少人能夠知道和了解的,我相信大多數人理解的創業賺錢,就是「買賣」,我有產品,賣給你,你給我錢。
  • 你為什麼賺不到錢?看懂了今天的文章 賺錢是水到渠成的
    但現實中,很多人成了金錢的奴隸,你變成了工具,金錢成了主人,這就是導致他們賺不到錢的根本原因!等價物更好理解。白菜1塊錢一斤,土豆3塊錢一斤,那麼3斤白菜就可以換1斤土豆。所以,值多少錢就是價值的具象化,你能賺多少錢取決於你的價值。張三月薪3千元,李四月薪3萬元,就是他們價值不同的體現。
  • 財不入急門,急於賺錢可能賺不到錢
    不是我不思進取,實在是我不想那麼急於賺錢,要知道,誰都想一下子就賺幾千萬。如果你學的都是賺幾千萬的「九陰真經」,請問:那些老師會免費教你嗎?做夢去吧!而且你越是急於賺錢,就越可能想學各種理論,那些大師其實已經在背後設好鉤子等著你了。
  • 學校小賣部租金100萬,一年能賺到多少錢?說出來都讓你嚇一跳
    說到小賣部,相信很多人對其都有很多難忘的回憶。在學生時代,特別是封閉式的學校,小賣部可以說是整個學校最吸引人的地方。學校裡的小賣部經常都會出現人滿為患的局面。可見,來小賣部的消費者是多麼的多。因此,學校小賣部的租金也是很貴的。那麼,學校小賣部租金100萬,一年能賺多少錢呢?
  • 你賺不到錢的原因是,不了解賺錢背後的秘密!
    以我這麼些年看到的,聽到的結合我的觀察發現,那些越是想拼命賺大錢的人,往往是很難賺到錢,冥冥之中好像是命運在故意跟他開玩笑似的。其實錢是很聰明的,它從來都不會輕易讓你得到它,越是不缺錢的人,錢就越多;越是缺錢缺得要命的人,反而越是得不到。
  • 那麼多的賺錢項目,為什麼就你沒有賺到錢,這才是賺錢邏輯
    賺錢,是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不管是今年疫情剛結束的擺地攤熱潮,還是網絡上紛紛雜雜的各種賺錢項目,亦或者是各種銀行的理財投資,所有的目的都只有一個「賺錢」那現在網絡上這麼多的賺錢項目,人人都說自己月入過萬甚至是月入十萬幾十萬
  • 怎麼才能賺到100萬,先掌握網際網路賺錢的項目
    有這能力的人不會免費告訴你,告訴你的都是已經過時的。其實看似簡單,做起來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精力,時間是最難熬的。不過這些和你沒有一毛錢關係,別人可以月入幾萬,但是別人做的事未必適合你!說這麼多這句話才是對的。所以。。。看看就好!堅持才能成功。
  • 普通家庭一輩子賺100萬,是難事嗎?在中國,有多少家庭能達到?
    由於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所謂的普通人,所以我們就拿普通人舉例子吧。 目前,普通家庭可能會有幾萬、十幾萬的存款,但是,如果按照100萬的標準來看的話,又有多少普通家庭能夠達標呢?如果說,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一輩子賺100萬,會是難事嗎?在中國,有多少家庭能達到這一目標呢?
  • 失業在家,我在閒魚賺了10萬:你看不起的行業,往往最賺錢!
    努力 盲目=陷阱  2  「靠自己」年入100萬,普通女孩的逆襲  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  我的前同事是一名95年的小姑娘喬喬,她是那種特別清醒的人。  剛畢業時,她做著一份工資不高的工作,朝九晚五,日子一眼望到頭。
  • 投資100萬,每天賺1000元算多麼?有沒有可能實現?
    眾所周知,實現財富積累的方法無非就這兩種:一種是靠勞動力來賺錢,另一種是通過投資讓錢生錢。大多數人的原始資本都是靠勞動力掙來的,除非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可以省去這一過程。這種方法財富積累慢,並且很辛苦,但必須要經歷這個過程,積累到足夠的本金,才有錢用來投資,然後實現「錢生錢」。投資是具有一定風險的,也是快速拉開人與人之間財富差距的關鍵,通常這部分收入被稱為「睡後收入」,選對了投資標的,不用管就能躺賺,比靠勞動力掙錢要輕鬆許多。一旦投資方向選對了,財富將會實現幾何倍數的增長。
  • 別人月入10萬,錢都是怎麼賺的?
    在過去的一年裡,時不時的會在各種社交媒體上看到大家感慨生活艱難,錢難賺。作為上班族,大部分人不止月光,還有著各種信用卡帳單等著自己去還。即使每天朝九晚九的辛苦工作也仍然收入甚微。尤其是在各種雙十一、雙十二、黑五等購物節之後,更是被「吃土」「剁手」等詞彙頻繁刷屏,這些花式哭窮的背後中心思想只有一個:為什麼我們這麼窮。
  • 你複製群發的信息,拉低了你的情商
    賺錢潛規則:30歲年入100萬,賺的都是你看不懂的錢他說,假如是你真心想祝福的人,怎麼會連個電話都不打?你一年半載不聯繫的人,複製一條簡訊發過去又能代表什麼?所以每年春節或者中秋節,他都會親自給固定的那些重要的人打電話,親口送上他的祝福。」我聽後,臉紅到了脖子根,這才發現,複製群發的祝福,不僅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搞不好還會弄巧成拙。
  • 賺不到錢?不是錢的問題,一定是你的問題!
    關鍵還在於你如何去用,如何在生活和事業中去運用和落地,從理論到實踐,真正賺到錢。賺錢的人到哪裡都能賺錢,不賺錢的去哪裡都賺不到錢,區別到底在哪裡?最大的不同就是每個人【思維】的不同!知信行者:現代網際網路社會,網絡資訊極度發達,你所有需要的知識,經驗,資源,信息……世界上都有,他們可以不為你所有,但是都可以為你所用!知信行者文化不高,只有初中畢業,早早參加工作,做過社會最底層所有職業。普通工人家庭,沒有實力,沒有人脈,沒有背景,更沒有錢。
  • 什麼是賺錢的反人性思維?那些頂尖的高手,都是靠什麼思維賺到錢
    一切的問題都能用這把鑰匙去打開思維導致行動,行動導致結果從而又影響了思維這是一個正循環你今天所有的行動、結果都是由於你做了什麼樣的動作來的你今天賺到了錢,是因為你之前做對了賺錢的事你今天沒有賺到錢,是因為你沒有去做對賺錢的動作賺錢的動作是怎麼來的?
  • 27歲年入千萬的李佳琦:網紅很容易賺錢?錯,大多數人需懂這5點
    事實是,博主們自己靠著接廣告、做電商等,賺到了錢。這幾年,我看到的是,以前那些只知道盲目整容、不注重生產好內容的網紅,差不多都混不下去。比如,papi醬,是中戲研究生,一開始看到papi賺那麼多錢,國內很多人是不服的,以為她慢慢就過氣了,但在網紅大會上papi驚豔全場,是網紅大會上的一股清流,你看得見涵養底蘊,也見得著文化素質。
  • 張小檬:你認為賺錢難嗎?你現在的賺錢的方式有哪些?
    我身邊很多人都是網際網路創業者,經常也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賺錢到底難不難?怎麼才能賺到錢?相對於賺到錢的人,很多人會說賺錢不難。而對於賺不到錢的人,就會覺得賺錢很難很難。這裡,舉個身邊的例子給大家~兩個90後的網際網路創業者。
  • 職場潛規則,單靠努力肯定不行,賺錢你主要分幾個階段
    關於職場潛規則的文章小編做了也有一段時間了,回過頭來發現好像沒有最幹的乾貨啊,就是怎麼教人賺錢。事實上不是不想教,而是沒法教。這玩意一個人一個狀態一個領域一個地區,沒法講啊,如果有人說你們都來吧肯定都讓你們賺到錢那他肯定是個騙子。所以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授人予漁不如授人予魚香肉絲。
  • 「走路都能賺錢」的App真能讓你賺到錢?律師:高風險
    據悉,「趣步」是一款號稱「走路就能賺錢」的網紅App。截至今年9月6日,「趣步」App的登記用戶已達7300萬。「趣步」推廣人員曾稱,在不投資、不推廣的情況下,每天走4000步,一個月只能掙200元,但通過投資和推廣發展團隊,即所謂的「拉人頭」,能夠月入幾千元甚至十幾萬元。這款App目前已被多個應用平臺下架。
  • 不懂得放下面子,你可能永遠都無法賺到錢
    客觀地說,這話從側面反映了,當今社會人們的價值導向問題, 似乎在告訴所有人:只要放下面子就可以賺到錢、相反用錢也掙回面子。 當然它的實質內涵可能是為了告訴大家,在賺錢和面子之間在某個時期一定要有所取捨,否則你可能兩樣都得不到。
  • 普通人怎麼樣賺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10個辦法送給你
    有句話說得好,賺快錢的方法都在刑法裡寫著呢。100萬多不多?在月入幾千的人眼裡,當然是遙不可及的。可是在月入過萬的人眼裡,卻是墊墊腳就可以實現的目標。所以,看到了吧,這個世界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存在你眼中或者腦海中的樣子。所以,你現在怎麼樣不重要,關鍵是你怎樣看待外在環境,怎麼樣看待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