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晚年學英語:有鄉音NL不分

2021-01-11 騰訊網

[摘要]毛主席湖南鄉音濃重,「N」「L」不分,因而在讀英語時,常常出現把「night」夜晚)念成「light」(光、亮)一類的誤讀。每當此時,他就像個謙恭的學生,隨著我反覆練習……

毛澤東在讀書

林克:「『N』『L』不分」

林克從1954年起擔任毛澤東的國際問題秘書,並教授毛澤東英語,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12年之久。他在回憶毛澤東學英"'N''L'不分"語時這樣說:

1954年,我到他(指毛主席)身邊工作時,他已年逾花甲。他第一次同我在一起學英語是在同年11月,在廣州越秀山的遊泳池畔。他在遊泳後休息時,想讀英語,便把我叫去,對我說:「你做我的老師,教教英語,好嗎?」當時我有些緊張。主席見了,就先說了一段我家鄉風趣的舊聞,然後接著說:「過去我做過教書先生,現在要做學生,拜師嘍。」言罷,抱了抱拳,無忌地大笑起來。

50年代至60年代,毛主席學英語的興致頗高,無論在京,或是在外地,他常能擠出時間學習,一般是個把小時,有時三四個小時,興致高時,最多達七八個小時。甚至在出巡的火車、輪船、飛機上,這種學習也不間斷。

毛主席湖南鄉音濃重,「N""L」不分,因而在讀英語時,常常出現把「night」(夜晚)念成「light」(光、亮一類的誤讀。每當此時,他就像個謙恭的學生,隨著我反覆練習。他不像有些人學外語,念錯幾次,便羞得張不開口,他始終是大聲念,坦坦然然地大聲改。

蘆荻:「喜歡秋天」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師蘆荻,1975年曾被調到中南海為毛澤東講讀中國古典詩詞,她在回憶毛主席的文學修養和文學嗜好時這樣說:

剛見到毛澤東時,老人家便微笑地問我:「你大概喜歡秋天吧?」我一時不知所對。主席說:「你為什麼叫蘆荻?會背劉禹錫寫的《西塞山懷古》嗎?」接著主席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吟誦起來:「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吟罷爽朗地笑起來。

毛主席曾對我說:「讀書要三復三溫的。」當讀到魯迅的文章時,主席常常發出爽朗的笑聲,讚揚說:「寫得精彩。」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我曾為主席讀過王粲的《登樓賦》,主席自己經常吟誦張元幹的《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還用手拍著桌子,擊節高吟嶽飛的《滿江紅》和陳亮的《念奴嬌?登多景樓》。毛主席最喜歡唐代李白、李賀和李商隱這「三李」的詩,尤其喜歡李白的詩,曾說李白的《蜀道難》寫得很好。在古文方面,毛澤東既喜歡六朝的駢文,也愛讀唐宋八大家和其他一些人的散文。對六朝的駢文,毛主席雖然認為它不如初唐的新駢,但還是很耐讀的。

在唐宋八大家中,毛主席最喜歡柳宗元的散文,柳文同他的詩一樣,清新、精細、寓意含蓄、富有哲理,柳宗元是一個革新派,具有進步的政治主張,又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這些進步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裡,更增添了柳文的光輝。相對說來,毛主席對於韓愈的評價差一些。他認為,文學作品,包括詩,不要把話說盡了,而韓愈的文章和詩就是把話講完了。毛澤東經常稱讚一些好的古文,並向別人推薦閱讀。他說,秦朝李斯的《諫逐客書》很有說服力,西漢賈誼的《治安策》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

相關焦點

  • 毛主席式英語「三塊肉餵你馬吃」?斯諾頭大了
    毛主席回答說是,埃德加·斯諾當時就被毛主席逗得大笑起來,並在「三塊肉餵你馬吃」後面加了兩個感嘆號。毛主席的普通話看過早年的錄像都應該清楚,領導人的普通話大多數是本土鄉音很重的,毛主席就是典型的湖南鄉音普通話,最經典的就是抗美援朝當時的錄像,一句「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的久,讀成就jiù;還有句「我想我們我們不要做決定」的想字,讀成了gěng 。
  • 為何她能成為毛主席晚年值得託付與信任的人?一句話看出其中原因
    為何她能成為毛主席晚年值得託付與信任的人?一句話看出其中原因文/傳奇歷史遊俠一個女人做到怎樣才算成功?能夠讓人信任,體現出了這個人的品質,這一定是一個誠實守信並且讓人有安全感的人。這次我要講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一個這樣讓人信任的女人,一個平凡的女人,如果沒有遇到故事的另一個主人公的話,她將像許多人一樣,默默無聞地度過她名不見經傳的一生。故事的主人公是張玉鳳,而那個賞識她信任她的人,是毛主席。這是怎樣一段人生?又為什麼張玉鳳能夠得到主席的信任?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在這個評價中,毛主席既肯定了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又對漢武帝晚年頒布「罪己詔」的勇氣和做法讚賞有加。1965年3月,毛主席在與工作人員交談時,又說:「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漢武帝是第一個頒布《罪己詔》的皇帝,這個罪己效應對後世影響是很大的。」另外,就是毛主席那首著名的《沁園春·雪》,也提到了漢武帝,寫下了「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的詞句。
  • 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原標題: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 毛主席學英語時用過的單詞卡片,由其秘書林克、翻譯唐聞生製作。資料圖片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英語。
  • 偉人風範:毛主席的英語學習之路
    這種學英語的方法效率並不高,「吃力不討好」,隨讀隨忘,但毛澤東堅持不懈,鍥而不捨。在毛澤東的遺物中,有他外巡時專作裝書之用、充當流動圖書館的樟木書箱。但有一種書一般不裝進箱子,而是放在公文包裡,這就是英語書,以便隨時學習。  據林克回憶:「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毛主席學習英語的興致很高,無論在哪裡我總是要在公文包裡帶著他學習的英語材料。
  • 給毛主席戴紅領巾併合影的兩少年,後來結為伉儷晚年「家藏萬貫」
    師生們一邊喊著「毛主席好」「毛爺爺好」,一邊向主席圍了過去。毛主席親切地撫著蔣含宇和彭淑清的肩膀,問他們多大了,讀幾年級。這時,攝影記者眼疾手快,趕緊按下了快門,定格了這一動人的瞬間。兩位依偎在主席身邊的花季少年,沒想到《毛主席和少先隊員在一起》這張經典照片煥發的力量,影響了他們整整一生。
  • paper-tiger 毛主席發明的英語單詞
    (原標題:毛主席發明英語單詞)毛主席學英語時用過的單詞卡片,由其秘書林克、翻譯唐聞生製作。資料圖片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就開始接觸英語。長徵勝利後,在延安的窯洞裡,他又跟著來訪的美國記者學英語、學唱外國民歌,甚至學跳西方的交誼舞。就是在解放戰爭中,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英語學習,常常手拿一本《學英語》手冊,坐在窯洞外的小凳子上看。1946年8月,毛主席在延安楊家嶺與美國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會面。這次採訪中,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那個著名的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 毛主席的英文水平如何
    在學生時代,毛澤東學過英語,那是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前後達五六年時間,可惜效果不佳,他對自己的英語成績也始終不滿意。踏入社會後,毛澤東又開始自學英語。全國解放後,毛澤東又懷著很大的熱情重新開始學習英語。
  • 毛主席一個月的工資有多少?管家吳連登:主席經常入不敷出
    但其實很多人不為所知的是,與周總理同時代的國家主席毛澤東也是一個同樣清貧的領導人。毛主席清貧出身一生歷經風雨飽經風霜但是身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毛主席並沒有任何的懈怠與放鬆,反而將一生的心血都付諸在國家和人民身上。因為對信仰的堅持、國家的忠誠以及人民的關心,毛主席一生清貧如洗,心繫人民但是對於自己的清貧生活卻並沒有在自己的作品中有絲毫的展露。
  • 這位少將是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人,對主席赤膽忠心,活了100歲
    如果說毛澤東晚年最信任的人是誰,多數人就想到汪東興。確實如此。汪東興從1947年就跟隨毛澤東的身邊,一直忠心耿耿,毛澤東對他也十分信任。許多人都知道汪東興是毛澤東的「大警衛員」,但對他如何來到毛澤東身邊,並不清楚。其實,這是周恩來的安排。
  • 揭秘毛澤東為什麼學英語:「這是鬥爭的需要」
    有很多人認為,毛澤東是晚年才開始學習的,因為多種回憶錄、史料裡都如此記載,他本人也這麼說過。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澤東召見紅衛兵「五大領袖」長達5個半小時,據其中之一的韓愛晶的記錄,毛澤東在談話中曾這樣說:「還是學英語好,我半路出家外文吃了虧,學外文要趕快,年輕時要學好。」但事實上,毛澤東說自己學英語是「半路出家」應該說不完全準確,他接觸英語實際上是很早的。
  • 毛主席:「怎麼,捨不得?好小氣喲!」蕭勁光有啥寶貝不肯借?
    ,飯量也較大,頓頓都沒吃得飽,在這樣艱苦的日子裡,毛主席依然堅持讀書,有次還問蕭勁光借書。蕭勁光大將一直跟著毛主席在延安,在毛主席的指導下工作有8年之久,正是這8年,使得毛主席和蕭勁光得到了很好的磨合,加深了雙方的理解,也越來越默契,在毛主席的指導下,使得蕭勁光不斷走向成熟的關鍵時期。
  • 毛澤東晚年讀書生活可概括為十個特點
    1月3日上午,人民網黨史頻道邀請毛澤東主席晚年專職圖書服務管理員、中共中央辦公廳老幹部局原局長徐中遠做客人民網,以「毛澤東晚年讀書生活」為主題與廣大網友交流。  徐中遠指出,縱觀毛主席晚年的讀書生活,感到毛澤東主席讀書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可以概括為以下十個特點:  第一大特點是博覽群書。
  • 徐中遠:毛澤東晚年讀書生活可概括為十個特點
    1月3日上午,人民網黨史頻道邀請毛澤東主席晚年專職圖書服務管理員、中共中央辦公廳老幹部局原局長徐中遠做客人民網,以「毛澤東晚年讀書生活」為主題與廣大網友交流。 徐中遠指出,縱觀毛主席晚年的讀書生活,感到毛澤東主席讀書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可以概括為以下十個特點: 第一大特點是博覽群書。
  • 毛主席這樣學英語,難怪進步那麼快,這個竅門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那麼,通過這段對毛主席的上學記錄來看,我們的毛主席對於英語的學習可以說是間間斷斷的,並不完整。他自己也過這樣的回憶,他說,我在一個新的學校裡面遇到了一些麻煩,進入這個學校之後,我才知道這裡的課程居然都是在用英語去教授,我和裡面的其他學生都是一樣的,我們聽不懂這樣的語言,除了一些簡單的字母以外,我們對其他詞語都是一點也看不明白的。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學校都沒有給我們安排一個專門教英語的教師來幫助我們。
  • 毛主席怎麼學書法?他的書法恢弘大氣,偉人風採,一起來欣賞!
    曾說毛主席自8歲進私塾學習起,就對毛筆書寫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一生愛讀書愛作詩詞愛書法,無論走到哪他都不忘學習書法。據說,毛主席的書法能有大成,得益於在青年時代得到孫俍工老師的指點。毛主席曾向孫俍工請教:「我覺得行書連筆帶草,容易入門,就習行書了。我還想習草書呢。」然而,孫俍工的回答是:「你這看法可不一定對,潤之。」
  • 關於NL不分,有這些需要了解
    NL不分其實是南方地區很多人學習普通話留下來的一個比較根深蒂固的問題。而且我們在網絡上也經常能看到很多南方人查詢如何矯正NL不分,可以說他們飽受這個語言問題的困擾,畢竟誰不想和人交流的時候能夠好好說話呢,怪只怪NL不分對他們太不友好了。
  • 揭秘70年代"大字本"圖書:專為毛主席及領導人打造
    「毛主席晚年因患白內障,視力衰退,從上世紀70年代初一直到他去世前,我們有專門的車間給毛主席印大字本。」原北京印刷集團總公司副總工程師孟昭恆記得,剛開始印大字本,量比較小,後來大字本的印量越來越大,品種也越來越多,發行量也比較大,就建了兩個大字本的印刷車間,一個在北京新華印刷廠,一個在北京新華印刷一廠。
  • 毛主席這樣評價秦始皇,有不少地方,都顛覆了前人的觀點
    【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之秦始皇】毛主席一生喜讀歷史,對歷代皇帝也都有過非常經典的評價,歷史客棧就來做一個系列——「毛主席點評歷代皇帝」,今天先來介紹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在毛主席晚年時,還跟埃及副總統沙菲說:「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因為秦始皇第一個統一中國、統一文字,修築寬廣的道路,不搞國中有國,而用集權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幾年一換,不用世襲制度。」
  • 歷史書上不常見的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張張令人難忘~
    歷史書上不常見的毛主席周總理朱老總,張張令人難忘~ 1928年4月28日,朱老總率領南昌起義軍餘部和湘南起義農軍,經過艱難險阻,與毛主席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會師後,兩支部隊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老總任軍長,毛主席任黨代表。兩位偉人配合默契,從此,朱毛紅軍威名天下。 朱老總在各個時期的工作都與毛主席配合的相當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