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中學語文》科技文閱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19寧夏特崗教師招聘已經結束。要備考2020寧夏特崗教師考試的同學,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會為你不斷送上備考資料。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2020寧夏特崗教師招聘:《中學語文》科技文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中國古代的天文
古代西方人的一種觀念是「天圓地方」,我們老祖宗卻認為「天圓地圓」,有黃道、赤道。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在其著作《天問》中引證天是圓的,地也是圓的。他說: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
九天是指坐標,就是昊天(東)、陽天(東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鸞天(東北)、鈞天(中間向上),一共是九個坐標位置。屈原說,如果天圓地平,就會相交,成九天之際。安放安屬?相交的點放在哪裡呢?隅隈多有,誰知其數?天地相交顯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圓的,地一定也是圓的。天如蛋殼,地如蛋黃,各自可轉。所以中國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黃道兩個圓軌道。
他下面再問:天是圓形的,還是橢圓形的?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其中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緯度。他問的是經度長一些,還是緯度長一些。實際上,地球的赤道直徑與南北兩極的距離相差22公裡,屈原當然沒有求出來,不過他這種解析問題的能力及有關天圓地圓的推測都令人佩服。
《周禮》說: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璧的外圍是圓的,中間有圓孔,代表天。可是,為什麼天中有孔?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間也有一個圓孔穿過去。外邊為什麼是方的?為什麼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還有一種玉器叫璇璣,造型很像璧。璧,璇璣,琮,它們的關係是什麼?《虞書·舜典》註疏:「璇,美玉也;璣為轉運,徑八尺,圓周二丈五尺強,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我們今天看到的璇璣玉器,直徑僅約33釐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麼璇璣怎樣做天文儀器呢?
每顆恆星和行星,都要轉圈,都各自沿著一個圓在走。大球面上有一點不動,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軸的相交點,叫做正極。我們可以設想,璇璣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個旋轉式天文儀器,目的就是把這個旋轉軸的指向定準於正極。怎樣做到這個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準正極,一定要有一根長管。如果轉盤的直徑是8尺,那麼管子的長度應約是轉盤直徑的2倍,這個管子對著正極。再做一個形狀像璇璣的大盤子;邊上有三個凹口,每一個凹口正好對著一個星,星在天空轉,這個盤子隨著星轉,竹管是不動的,要定正極的位置,必須通過管子對著正極,然後讓盤子隨天轉動,把三顆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頭把它綁起來,每塊大石頭成方形,約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頭,這樣的造型的古代天文儀器就有兩個部分:一是大璇璣那樣的盤子,凹口對著星,隨天上的星面轉,代表天;一是這些大石頭綁住的長竹管,跟地永恆,代表地。假如用很細的針在竹管一端開一個直徑為2毫米的孔,管子長l5尺左右,它測量正極分類的精確性能達到0.013度。
我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商朝時正極沒有任何明顯的星,人們為了紀念炎黃古代天文學的成功,就製作了璇璣這種小型玉器,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因而「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選自《中國國家天文》創刊號,有刪改)
1.從原文看,下列對古人「天圓地圓」觀念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人很早就有「天圓地圓」的觀念,如把天比作蛋殼,把地比作蛋黃,認為存在赤道和黃道兩個圓形的軌道
B.東西是經度,南北是緯度,經度與緯度哪個長一些呢?作者認為,這樣提問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圓的
C.璧為圓形,中有圓孔,代表天,琮為方形,中有圓孔,代表地。《周禮》所謂「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可為印證
D.璧為圓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認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
2.下列對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的設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一根用來對準正極的長竹管,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把這個轉盤固定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塊把一根長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個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狀如璇璣的轉盤穿在長竹管上,這可能就是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
C.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大璇璣那樣的邊上開有三個凹口的大盤子,二是固定長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塊
D.在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璇璣中,從直接觀察天象的作用看,用來固定長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塊是必不可少的
3.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下列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推斷,準確的一項是()。
A.璇璣是一個大的天文儀器,璧和琮都是直接從這種天文儀器簡化而來的
B.由於璧和琮都是從璇璣簡化而來的,所以都保留了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璧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從玉器璇璣簡化而來的
D.今天所能見到的璧和琮,都是禮器和飾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塊簡化而來的
4.作者根據哪兩類證據推論出中國古人「天圓地圓」的觀念?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應選D項。原文最後一段說「後來,把璇璣變得更簡單:一部分變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塊就變成琮」,前文已交代「每塊大石成方形」,故D項「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裝飾作用」明顯錯誤。
2.B[解析]A項「固定」一詞錯誤,原文倒數第三自然段已交代「這個盤子隨著星轉」。C.項把「或然」變成了「必然」,「中國最初的天文儀器由兩部分構成」僅僅是作者的「猜想」。D 項也可同理排除。
3.C[解析]A項「直接」錯誤,文章末段表明二者的轉化還有一個中間環節——璇璣這種小型玉器。B項「都保留了觀測天文現象的功能」文中沒有依據。D項屬主觀臆斷,無中生有。
4.作者是根據典籍和文物兩類證據推論出中國古人「天圓地圓」的觀念的。
(編輯:寧夏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