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遵化文化旅遊發展紀實

2020-12-20 環渤海新聞網

以文興旅萬象新
——遵化市文化旅遊發展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翟麗豔、洪櫻方、周宏武)

  金秋時節,遊客們行走在遵化大地,一股濃鬱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遍布三山兩川的文化旅遊項目競放異彩,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遊活動如火如荼;一個個高標準的文化廣場,一支支活力四射的文體團隊,一曲曲耳熟能詳的紅色旋律,一串串農家院裡學唱皮影調傳出的朗朗笑聲……無不為遵化文化旅遊寫下生動註腳。

  「文化旅遊」已然成為遵化發展的關鍵詞。

  一個順應潮流的判斷,一個恰逢其時的決策,「一城、一區、一廊道、兩基地」規劃順勢而生,催動新形勢下科學發展的求索

  「一鋼獨大」曾是遵化的產業特點,發展優勢在鋼鐵,軟肋也在鋼鐵。面對鋼鐵市場的寒流、資源的日益枯竭、環境的日益惡化,決策者們深刻意識到靠大量消耗資源推動經濟增長的路子已難以為繼,調結構、促轉型迫在眉睫。

  乘著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強勁東風,這市從科學發展的戰略高度,深思熟慮,反覆論證,毅然提出以「文旅聯姻」破題,將旅遊資源整合開發擺在繁榮綠色幸福新遵化建設的重要位置,推動文化與旅遊大發展、大融合,大力實施旅遊轉型、以文興市工程。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的深層意義就是文化的體驗,文化旅遊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有前途的『朝陽產業』。我們完全具備發展文化旅遊的天時、地利,必須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力促文化旅遊業儘快成為優化經濟結構的先行產業,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遵化市委書記趙山語氣堅定而鏗鏘。

  在「十二五」這幅恢弘的發展藍圖上,曾經只為經濟「搭臺唱戲」的文化和旅遊被遵化定位為不可或缺的支柱產業,成為戰略主角,站到了發展舞臺的中央。

  新春伊始,這市組成「取經團」,市委書記趙山親自帶隊,行程千裡,赴山東、江蘇、廣東三省「換腦」,深入學習先進地區文化旅遊發展的先進經驗。隨後,全市上下發起了「文化旅遊發展大家談」活動,邀請知名專家到遵化,共同探討文化旅遊的突破發展之路……

  於是,這市先後出臺了《加快文化旅遊的實施意見》《文化產業大發展實施意見》《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古樹古木保護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為文化旅遊科學發展謀篇布局。同時,嚴格落實領導分包、定期調度、現場辦公制度,全市上下戮力同心,堅決打好「文旅聯姻」戰。

  思路一變天地闊。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新型工業強市、京東旅遊名城」的發展定位和「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總體要求,「一城」「一區」「一廊道」「兩基地」的文化旅遊格局應勢而生。「一城」,即遵化老城,圍繞建設「文化古城、山水靚城、現代新城」,完善老城區改造規劃方案,把城區打造成一流的城市遊憩地。「一區」,即清東陵大旅遊區,構建清東陵世界文化遺產觀光產品體系和湯泉溫泉度假、龍門湖和上關湖濱湖休閒度假體系,建設集山水休閒、溫泉度假、文化觀光於一體的皇家山水文化休閒旅遊目的地。「一廊道」,即北部長城沿線旅遊帶,開發周邊村莊發展農業觀光、農家院、採摘、狩獵等一系列鄉土氣息濃重的鄉村文化旅遊項目,打造百裡綠色旅遊長廊。「兩基地」,即依託原生態山水風光,建設以鄉居地產、創意農業、休閒農莊為特色的南部創新型鄉村旅遊基地和依託沙石峪村、西鋪村及魯家峪村的紅色旅遊資源,以「共和國鄉村記憶」為主題,打造集紀念性、教育性於一體的東部紅色旅遊基地。

  其時,遵化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在1521平方公裡的土地上風生水起。

  一項項擲地有聲的舉措,一個個蓄勢勃發的項目,「以點帶面、以線串整」的「三步走」戰略,叩響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強音

  1月23日,為期一周的首屆清東陵福地廟博會暨第二屆清東陵萬眾祈福盛典精彩上演,皇家文化、清代文化、祭祀文化、民俗文化交相輝映,為雙節獻上了精神盛宴。幾天時間,接待國內外遊客10萬人次。

  3月1日,這市在廣泛徵求專家、領導和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基礎上,清東陵旅遊景區新一輪總體規劃提升全面展開,推敲和斟酌清東陵旅遊區的地位和概念,為清東陵乃至全市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5月18日,遵化啟動投資1000餘萬元的康熙皇帝景陵大碑樓修復工程,這是該建築1952年被雷擊焚毀後的首次大規模修復,恢弘壯觀的歷史原貌將重放異彩。

  7月17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中國溫泉旅遊協會以及國家住建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的院士和專家齊聚遵化市湯泉福泉新宮,評審通過了《中國溫泉聖地——湯泉皇家休閒度假區總體規劃》,在深入挖掘以祈福文化、孝悌文化為主旨,建築文化、風水文化、人文文化為支撐的清東陵核心文化價值基礎上,重點打造古湯泉旅遊文化產業項目,共同為推進大清東陵旅遊區建設把脈支招。

  一項項舉措緊鑼密鼓,「做強大清東陵文化旅遊龍頭」作為序曲唱得格外動聽,標誌著這市「文旅聯姻」戰略強勢鋪開。

  構築文化旅遊發展新格局。本著「布局優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區域聯合」的原則,著手打造遵化古城、清東陵明清文化,沙石峪、西鋪艱苦創業文化,魯家峪、長城抗戰文化,湯泉、狩獵休閒文化「四大名片」,以文化為魂,以旅遊為體,實現文化旅遊共生共融。截至目前,投資4億元的清東陵「五路、一館一河、兩心」項目,投資2.03億元的湯泉福泉新宮度假村項目,投資1.3億元的尚禾源農業觀光項目基本完成;計劃今年投資0.8億元的禪林寺古銀杏風景園滑雪場、大石峪歡樂谷項目,估算投資8900萬元的龍鳳山園旅野生林木觀光、休閒垂釣項目,正在加緊建設;計劃總投資3億元的黃花山景區開發和投資3億元的明月山莊國際度假中心項目已完成規劃;計劃投資3000萬元的西鋪大禮堂重建和「窮棒子」村史館項目已和清華大學建立合作關係……保護傳承,開發利用,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紅色旅遊和綠色旅遊的「雙結合」路徑,把分散的、單獨的文化資源整合為群體的旅遊亮點,催生了區域小循環、相互有對接的精品線路迅速形成。

  延長文化旅遊產業鏈條。旅遊的文化品位是全方位的,體現在吃、住、行、遊、購、娛等各個環節。這市大力實施「三產」提檔升級工程,做大做強餐飲、住宿、商貿等服務業,增加文化旅遊相關產業附加值。中國駐蹕旅遊書院正式開院,名列世界500強的亞洲第一商業零售企業樂天瑪特、五星級酒店伊水貴賓樓正式營業;金緣購物、天潤購物、唐百集團遵化購物廣場「三大商業中心」已投入運營;宏通古典家具等項目即將入園;滿清特色古城、滿清文化街、海爾集團歐洲風情小鎮、特色城市小品等一大批以旅遊為主題的城市建設項目,正在悄然啟動……

  旅遊轉型、文化興市的破題之作接連不斷,猶若如椽的巨筆在三山兩川書寫著新名片,為遵化發展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一個個「量體裁衣」的策劃,一系列因地制宜的實踐,「山水+人文、歷史+現代、傳統+創新」的自然雕琢,為繁榮綠色幸福新遵化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初級旅遊看表象,高級旅遊看內涵。」這市注重挖掘本地人文、民俗風情,與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和包裝,豐富旅遊內容,彰顯地域特色,提升旅遊檔次。

  為提高紅色旅遊吸引力,魯家峪景區跳出「展板加解說」的單一模式,設計了一系列寓愛國主義教育於其中的體驗式紅色旅遊。遊客們既可以瞻仰革命遺址,又可以像當年的八路軍一樣坐下來,上一節黨課,重溫一遍入黨誓詞,追尋「閣老灣會議」的記憶。「魚水人家」「紅色客棧」等,則是一個個極具特色的農家樂。穿上當年戰士的服裝,走一段紅色路,唱一首紅色歌,吃一頓憶苦飯,喝一壺壯志酒,感觸自然深刻。

  在沙石峪,用創業歷史感染遊客,用石頭構築特色,用農家採摘營造氛圍,用綠色旅遊撬動農民致富的項目日漸興旺。他們重建了紀念館,還在有限的土地上做起了文章,建起了葡萄、櫻桃、核桃生態採摘園。如今,以前讓人發愁的窮山禿嶺變成了遍地生財的寶地,曾經貧窮落後的小山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吸引著八方來客。沙石峪村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與此同時,獨特而又鮮活的民間文化也為旅遊增加了多姿色彩。春末夏初,遵化市秀雅手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揭牌儀式隆重舉行,這是一家以發展特色民間手工藝品、傳播民間傳統文化為理念,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由遵化市委、市政府扶持成立的民營企業,短短6個月已吸納專兼職手工藝人3000餘人,圍繞滿族文化、帝王及陵寢文化、長城文化、紅色文化、多彩時尚文化五大主題創作了上萬件手工藝品,其中很多作品暢銷國內外,既豐富創新了本市旅遊休閒紀念品,又為群眾就業創業開闢了廣闊渠道。

  山水與文化水乳交融,歷史與現代相得益彰,打造文化旅遊品牌就要把遵化「遍地風流」的文化效能發揮到淋漓盡致。

  伴隨著禪林寺古銀杏園風景區的花團錦簇,遵化首屆古銀杏旅遊文化節拉開帷幕。與此同時,禪林寺銀杏科普館正式揭牌迎客,古銀杏呵護行動及書畫筆會等系列活動同時展開。僅開幕當天,就吸引遊客3000多人次。為期一個月的2012年鄉村旅遊文化藝術節暨娘娘莊鄉生態採摘節在金鳳湖畔拉開帷幕,推出了吃果木燒烤、品農家飯菜、露營野炊、採摘垂釣、賞皮影、開心農場等一系列特色鄉村文化休閒活動,吸引了大批遊客;賞花節、農家遊系列活動陸續登場……

  走馬遵化,所到之處,一幕幕文化旅遊大戲正在上演,而這僅僅是遵化旅遊「四季歌」中的一曲,是遵化打造文化旅遊勝地的精彩一面。

  堅持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遵化的文化旅遊步入了黃金髮展期。截至7月底,全市共接待中外遊客23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和34% 。

  「文化提升旅遊,旅遊傳播文化。文化產業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必將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我們開發旅遊的文化內涵,發展文化旅遊的路徑越來越清晰,拉動經濟增長的支撐力更加凸顯,把遵化建成特色文化旅遊城市指日可待!」市長蔡洪魁信心滿懷。

  作為城市的靈魂,遵化不僅將文化保護好、傳承好,更讓它與旅遊有機結合,在建設「繁榮綠色幸福新遵化」的宏偉藍圖中閃爍出新的光芒!

相關焦點

  • 唐山遵化鄉村旅遊格局已初步形成
    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唐山4月22日電 近日,唐山遵化在國家旅遊局組織開展的鄉村旅遊「百千萬」品牌推介行動中,遵化興旺寨鄉何家峪村和新店子鎮沙石峪村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遵化環宇生態園、福君山莊、老邱莊園等8家農家院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院」。
  • 唐山遵化:特色民宿成旅遊新寵
    唐師師 攝 長城網唐山訊(王雙利 楊佳碩 記者 杜宇昕)「山裡各莊村的住宿條件非常棒,周末帶著家人住上一兩晚,可以玩遍村子和附近景區,還能在這吃到烤羊肉、燉柴雞以及野菜、農家飯等特色美味。」來自北京的遊客張先生深有感觸地說。山裡各莊村地處遵化城區西南10公裡處,全村有2600多人。
  • 唐山遵化:鄉村文化遊成為新熱點
    張旭 攝 長城網唐山訊(劉春寶 記者 杜宇昕)時至8月,碩果盈枝。遠在遵化市東南20公裡的新店子鎮沙石峪村又迎來一波客流高峰,「品紅色經典故事 採摘沙石峪葡萄」引得周邊城市的遊客競相組團前來。同樣的火爆場面,還出現在娘娘莊鄉金鳳湖畔、團瓢莊鄉山裡各莊、興旺寨鄉戀鄉小鎮……鄉村文化遊正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遵化,輻射周邊。
  • 唐山:遵化「娘娘貢杏」迎遠客 綠色發展惠民生
    以「杏」為媒,笑迎八方遊客,這是遵化市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持續增加農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而精心籌備的又一場綠色生態旅遊「盛宴」。  生態農業聞名遐邇  遵化是一個農業大市,位於遵化南部的娘娘莊鄉,是一個以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遠近聞名的農業鄉鎮。
  • 唐山:遵化鄉村旅遊文化節暨娘娘莊採摘節開幕
    > 開幕式現場開幕式現場為農家院授牌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李巖 周宏武 毛賀方)六月初夏,唐山遵化娘娘莊山清水秀6月15日上午,2012年遵化市鄉村旅遊文化節暨娘娘莊鄉生態採摘節在娘娘莊鄉金鳳湖畔拉開帷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聚集在一起,共同分享這一文化盛會。
  • 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 「引爆」國慶唐山
    1此次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由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遵化市政府、遷西縣政府、遷安市政府主辦,遵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遷西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遷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協辦;旨在深入挖掘唐山特色飲食文化,打造北部長城鄉村美食新亮點,豐富「唐山周末」旅遊品牌內涵,提升唐山文化旅遊整體形象。
  • 河北唐山周末國慶長城鄉村美食節開幕式
    唐山市政府副市長李貴富、唐山市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崔晗、中國食品安全報社社長、總編輯朱長學、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邢京林、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李麗、遵化市委書記董學忠、遵化市市長王鳳海、唐山市委宣傳部副調研員邊志興、遷安市副市長王豔軍、遷西縣副縣長王成剛、唐山億熹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石國剛等同志參加開幕式。會議由馮曉棠秘書長主持。
  • 唐山:遵化湯泉度假區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論證
    兩位院士為遵化文化產業發展把脈  遵化湯泉度假區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論證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李巖、宏武、賀方、麗雪)7月17日上午,由中國科學院劉嘉麒院士和葉大年院士以及來自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中國溫泉旅遊協會以及國家住建部、國家旅遊局等旅遊學術界、研究界、產業界的權威專家齊聚遵化市湯泉福泉新宮,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了《中國溫泉聖地——湯泉皇家休閒度假區總體規劃》,共同為遵化古湯泉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把脈支招。
  • 遵化公布第五批疫情防控期間違法典型案件_遵化_唐山環渤海...
    案例二唐山可信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遵化信榮店未按規定明碼標價案  遵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巡查中發現,唐山可信醫藥連鎖有限公司遵化信榮店銷售的N95型口罩未按規定明碼標價,且該店銷售的N95型口罩價格明顯高於正常合理價格。遵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規定,責令立即改正,並沒收違法所得469元,罰款6960元。
  • 唐山:遵化鄉村特色遊促農民增收
    遵化鄉村特色遊促農民增收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遊客逛完臥龍山,都想感受一下農村的生活,不僅山上的野菜、家養的柴雞成了搶手貨,連磨豆腐、榨油這樣的農活也大有賣點。我們找到了致富的門路。」  近年來,遵化市瞄準鄉村旅遊大市場,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促民增收。「滿族文化風情遊」「溫泉人家」「臥龍山祈福,享農家美食」等特色遊已成為吸引遊客的「招牌」,去年僅娘娘莊鄉就接待遊客近1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00多萬元。  鄉村遊促民增收,就得靠吃和住。這市旅遊局局長王樹海深有感觸地說:「讓遊客吃得開胃、住得舒心,村民才能掙得開心。
  • 唐山遵化山裡各莊村獲評"河北美麗鄉村"
    中國日報網河北頻道唐山4月5日電 近日,唐山遵化團瓢莊鄉山裡各莊村被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授予2015年度"河北省美麗鄉村"榮譽稱號,成為此次評選出的200個美麗鄉村之一。據了解,河北省"美麗鄉村"評選活動旨在鼓勵和引導全省各地積極主動的改造村莊環境,打造"環境整潔、設施配套、田園風光、舒適宜居"的美麗鄉村。
  • 唐山:遵化總投資3億元的溫泉養生項目開業
    遵化文化產業再添「生力軍」總投資3億元的溫泉養生項目開業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王雙利 董金輝)日前,遵化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龍澤湯泉宮一期項目溫泉體驗區舉辦了盛大的開業典禮並開張納客,遵化文化產業由此再添生力軍。
  • 唐山:遷安轉型發展紀實
    朝著資源型城市轉型的中國範例邁進——遷安市轉型發展紀實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胡林泊 陳儒)金秋時節捷報傳:10月8日  以綠色發展為價值追求,推動粗放消耗型生態向綠色低碳型生態跨越升級,展現「水城」的「綠色風採」,山水融城的獨特魅力全面綻放,生態綠城成為靚麗名片  8月30日,全省全域旅遊創建現場會在遷安召開,50餘名嘉賓和專家共聚遷安,登軒轅閣品悠久黃帝文化,觀中唐天元谷看全域旅遊龍頭企業興起,乘遊船攬大湖美景,遊綠道鑑長城美景,遷安全域旅遊引起世人關注。
  • 中國溫泉聖地—遵化湯泉
    遵化湯泉福泉宮湯泉泉池用巨石甕成,冬日水氣為雲,繚繞天際,每當紅日凌空,彩虹映照,俯視泉池,旭日泉底,這便是昔日東陵八景之—一湯泉浴日。遵化湯泉福泉宮這裡山水環繞、殿宇恢宏、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中外馳名的旅遊勝地,往西60公裡處是著名的盤山風景區,山清水秀、峪谷清幽,寺廟樓臺等古建築依山而建,組成一幅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風景畫
  • 穿越千年時光 感受帝王湯泉——遵化湯泉溫泉度假村1月18日盛大...
    2017年1月18日,遵化湯泉溫泉度假村盛大開業,遵化湯泉溫泉度假村由遵化市湯泉宮旅遊開發團隊傾情打造,主推「帝王坐湯養生療法」、「九體養生溫泉」,打造中國皇家文化溫泉旅遊高端品牌。
  • 遵化湯泉溫泉度假村開門納客 設50個特色泡池(圖)
    精彩的舞獅表演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記者 孟潮)坐落於唐山遵化市湯泉鄉湯泉村的遵化湯泉,歷史悠久,因泉水四季沸騰如湯,故名「湯泉」,有「京東第一泉1月18日上午,湯泉村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由遵化市湯泉宮旅遊開發團隊精心打造的遵化湯泉溫泉度假村正式開門納客。  據了解,遵化湯泉溫泉度假村項目投資3億元,總佔地面積17.9萬平方米,設有室內溫泉區、九體養生區、慄林靜泡區、私密泡池區、兒童戲水池等共計50個特色泡池,同時還配有自助餐、水療池、溫泉湯屋、客房影視廳等設施,可同時接納遊客2000-3000人。
  • 唐山新華書店遵化分公司:備好教材迎開學
    8月18日,唐山新華書店遵化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整理新學期教材。
  • 在唐山,冬天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遵化湯泉坐落於唐山遵化市湯泉鄉湯泉村,湯泉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此處因泉水四季沸騰如湯,故名「湯泉」,有「京東第一泉」的美譽。遵化湯泉出水溫度68℃,屬高溫氯化物—偏矽酸型醫療溫泉水。經權威機構檢測,泉水中偏矽酸含量高達每升86.28毫克,具有軟化皮膚角質、軟化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促進骨骼生長、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
  • 走進河北,唐山的飲食文化
    唐山的飲食屬河北菜中的京東沿海菜系,受山東菜和宮廷菜的影響較深,口味偏鹹,分量十足。唐山懶豆腐將泡好的大豆,用小石磨碾碎,放在大鍋裡熬煮,再加入幹白菜葉、花椒水、鹽、蒜末等配料,熬熟即可食用。吃起來,感覺特別香,非常解饞。劉美燒雞是樂亭縣有名的地方美食。
  • 金秋旅遊季!遵化這些美食你嘗過了嗎?
    不吃到餎餷不算到遵化。餎餷作為遵化的一道代表菜,老少皆宜。遵化餎餷精選上好綠豆用山泉水浸泡36小時,採用傳統的石磨磨出豆漿,並以本地的慄樹葉取火攤餎餷,攤出的餎餷,色澤金黃、口感醇香。啞巴燒餅產於遵化東新莊鎮,其不僅用料考究,且外焦裡嫩,香酥可口,受到大家的喜愛,不但當地人爭相購買,就連外地人也驅車品嘗,並作為禮品帶往北京、天津、唐山等外地。現已成為遵化的一大地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