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臺媒近日稱,臺軍計劃把火箭炮部署到金門,搭載神經毒氣彈可打擊大陸沿海城市。不管實力如何,如此直言「武力對抗」,挑動兩岸關係之心昭然若揭。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民進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初選於10日起進行電話民調,民進黨今日(13日)中午公布這場「蔡賴之爭」的結果,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勝過臺當局前「行政院長」賴清德8.2%。
一段時間以來,臺灣地區似乎很是躁動,頻頻觸及敏感議題。這不,眼見香港「修例」引發騷亂,蔡英文立刻緊跟美國高聲叫好;郭臺銘也強蹭熱點,一會兒說「一國兩制」在香港失敗了,一會兒說自己在大陸的工廠「關就關,誰怕誰」。一眾政客集體口出狂言,究竟怎麼回事?
種種離譜言論與異動,其實不難理解。2020年,臺灣地區將迎來新一輪領導人選舉。票選政治刺激之下,為了求得一紙選票,候選人開出「空頭支票」、做出競選承諾,也屬司空見慣。一般而言,候選人多少還有底線,只是會圓滑一些,在關鍵議題上模稜兩可,誰也不得罪。然而,在川普「橫空出世」後,競選承諾「極端化」儼然成了求選票的必殺技,候選人紛紛開始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目前,民進黨、國民黨等島內各路政治勢力的候選人都摩拳擦掌,頻頻現身集會、接受採訪、發表政見,尤其在如何處理兩岸關係這個重要議題上大做文章,期望以此達成政治目的。
蔡英文近來在「臺獨」的道路上愈發瘋狂,背後正是這股重重的選票焦慮。自臺灣地區實行選舉制以來,還沒有哪位領導人幹完一屆就下臺,她自然不希望成為創造歷史的「第一人」。只是,謀求連任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蔡英文治下,臺灣地區政治混亂,經濟萎靡,民生凋敝。偏偏「屋漏偏逢連陰雨」,連民進黨內都出了亂子——被蔡英文視為重要副手的賴清德,今年3月居然跳出來參加黨內初選,可謂「背後捅刀」。更讓蔡英文壓力山大的是,在今年4月的一次民調中,賴清德支持率比自己還高。於是,她只好又改規則、又拖時間,終於讓自己在剛剛出爐的民進黨2020年初選民調中支持率險勝賴清德,得以代表民進黨參與2020年選舉。
政績悲催,便只能另謀出路。蔡英文目前採取的策略,正是通過拉高兩岸對峙,甚至做出觸碰底線的瘋狂動作,向「獨派」取暖,冀以拉抬聲勢。恰恰此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又打「臺灣牌」、意圖挑釁,這倒是給了蔡英文挾洋自重的機會。於是,她緊緊抓住這根虛無縹緲的救命稻草,更加肆無忌憚挑釁大陸。
這邊民進黨看來要在「臺獨」道路上走到黑,那邊國民黨則在「統」「獨」之間左右搖擺:既希望往「統」偏一些,獲得經濟上的好處;又寄望於靠「獨」一些,獲取更多選票。正如有學者評價的那樣,今天的國民黨完全提不出任何引領島內民眾的價值、主張,哪裡還記得當年孫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民權、民生」。
不難想見,在2020年臺灣地區大選塵埃落定之前,可能還會有很多驚人乃至瘋狂的言論。對此,我們只需看透其「表演」實質,淡定做好自己的事。無論一番「表演」之後誰上臺,我們都應當保持清醒的頭腦:實現中國統一的目標不能寄託於幾個臺灣政客身上。我們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大的誠意來追求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也要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來源:長安觀察
撰文:鮑南
編輯:t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