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戴姆勒之後 德國公司Bury就汽車通信相關專利授權投訴諾基亞

2020-12-16 TechWeb

【TechWeb】4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德國電子公司Bury向歐盟投訴諾基亞,並要求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調查諾基亞在汽車通信方面的專利授權行為,這是繼戴姆勒對諾基亞進行投訴之後的第二起此類投訴。

儘管擁有關鍵專利的公司預計將以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性的條款提供這些專利,但在計算授權費用和條款方面缺乏明確的規定,當兩家公司無法就授權費用達成一致意見時,不可避免地會導致糾紛。

Bury是一家在德國、波蘭和墨西哥設有生產工廠的家族企業。該公司表示,它已向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諾基亞進行了投訴。

Bury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諾基亞拒絕對移動零部件進行單獨授權,相反,它堅持對整輛車進行間接授權。」

該公司還表示:「諾基亞並不擁有一項以汽車為導向的標準基本專利,因此,該公司不能要求對整輛車進行間接授權。」

諾基亞擁有一系列利潤豐厚的專利,這是其作為市場領先手機製造商的歷史遺產。該公司表示,早在2015年,該公司就開始與汽車製造商及其主要供應商就相關專利授權問題進行了討論。該公司的政策是,對聯網汽車進行整體授權,而不是對單個零部件進行單獨授權。

諾基亞在一份聲明中表示:「Bury的投訴沒有改變我們對此事的看法。」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確認收到了Bury的投訴,並表示它將對此進行評估。

當然,這並不是諾基亞最近遭遇的第一起類似投訴。上個月月底,德國汽車製造商戴姆勒就諾基亞的汽車通信相關專利授權問題向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進行了投訴,此舉凸顯出科技公司與汽車行業在關鍵技術使用上的緊張關係。

戴姆勒證實,該公司已向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針對諾基亞汽車通信相關專利進行了投訴。而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也確認收到了戴姆勒的投訴。諾基亞表示,戴姆勒正試圖避免獲得汽車通信相關專利的許可證。

諾基亞發言人馬克·杜蘭特(Mark Durrant)表示:「儘管我們為汽車製造商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包括通過一級供應商,但戴姆勒拒絕就其已經在使用的諾基亞發明取得許可證。」

杜蘭特表示:「戴姆勒向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進行的投訴中提出的指控,只不過是其為避免獲得(汽車通信相關專利)許可證而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中的最新一例。」

科技公司和移動電信提供商在汽車行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們的技術被用於導航系統、車對車通信和自動駕駛汽車。

過去10年,蘋果、三星電子、高通等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也在全球各地引發了相互訴訟。分析人士表示,「專利大戰」可能會蔓延到汽車行業。(小狐狸)

相關焦點

  • 諾基亞火上澆油?申請在美禁售聯想,專利戰之火將燒向何方?
    近日,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表示:在諾基亞提出專利侵權投訴後,已著手對聯想集團生產的某些電腦、平板電腦和零部件進行337調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稱,「投訴人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出有限排除命令和制止令」。
  • 康文森訴華為中興案所涉專利被無效
    康文森訴華為、中興案所涉專利被無效3.夏普與戴姆勒達成LTE通信標準專利授權許可3.夏普與戴姆勒達成LTE通信標準專利授權許可據報導,鴻海集團旗下日商夏普(Sharp)近日宣布,已與汽車廠商戴姆勒(Daimler)達成LTE通信標準專利許可協議,該協議涵蓋戴姆勒旗下絕大多數的汽車產品。
  • CAIPC2020 | 漢坤律師事務所王焱:關於標準必要專利審判的全球趨勢...
    我們就講講訴訟,訴訟是很龐大的話題,我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後來和我的同事和專家聊了之後講兩個方向,一是產業結構與收費層級,這個問題是通信領域遺留先來得問題,在通信領域並沒有解決,到了我們汽車發展物聯網的時代,這個問題會怎麼發展,我預測會有很多競爭,尤其是《反壟斷法》規制,大家可以拭目以待;二是全球專利與訴訟的糾紛之中發生的法律衝突以及各個國家爭奪管轄權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了專利本身問題
  • 諾基亞與奔馳合作推無人駕駛車
    【搜狐IT消息】9月1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諾基亞Here地圖部門宣布,諾基亞將與奔馳共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  目前,諾基亞和Google都積極面向汽車市場推廣地圖導航技術。  儘管諾基亞認為新技術應用範圍有限,但諾基亞涉足的領域幾乎與Google無人駕駛車項目完全重疊。Google正在美國加州測試無人駕駛汽車,Here團隊與奔馳已經開始繪製一條3D地圖線路,該線路位於德國南部城市曼海姆和普福爾茨海姆之間。奔馳首輛專利汽車Benz Patent-Motorwagen便走過這條線路。
  • 重磅 小米拿下諾基亞專利授權!全球化無憂
    今天中午,小米宣布,和諾基亞籤署一份商務合作協議及一份多年有效的專利許可協議,其中包括將在行動網路的標準必要專利方面實現交叉授權。此次交易還包括小米收購部分諾基亞專利資產。合作協議籤署後,諾基亞將會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商以及數據中心所需要的高性能低功耗的網絡基礎設施設備。
  • 諾基亞出售Here業務 將提前在明日完成
    (原標題:諾基亞出售Here業務 將提前在明日完成)
  • 專訪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公司處境越是艱難,越需要建立信任
    諾基亞的起死回生是商業史上最具挑戰也最激動人心的轉型之一,現任諾基亞董事長李思拓(Risto Siilasma)將幫助諾基亞公司轉型過程中獲得的經驗集結成書:《偏執樂觀:諾基亞轉型的創業式領導力》,用第一視角,描述了諾基亞臨危之際的的幕後故事、調整戰略時的勇敢抉擇,以及整個公司的再造與重塑,宛如一部歷險小說。
  • 戴姆勒集團戰略解析:汽車先驅重塑自我
    2009 年,戴姆勒收購了其印度 合作夥伴 Hero Group 在雙方合資公司的股份,並成立了印度戴姆勒商用車有限公司。 2010 年,戴姆勒將其在印度汽車集團塔塔汽車公司的全部股權出售。2012 年,戴姆勒 在印度建立自有卡車品牌 BharatBenz,並在欽奈開設新的生產基地為印度生產輕型, 中型和重型卡車。
  • 德國戴姆勒5D鐳射鑽石炒鍋: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
    德國戴姆勒5D鐳射鑽石炒鍋:藝術與科技完美結合,暢享鑽石般的品質生活。2020年6月16日,德國戴姆勒中國區執行副總裁陸總受邀出席了在上海市舉辦的2020工業科技座談會,座談會對工業科技2020年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通過深入的交流,探索工業科技發展之路。
  • 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公司介紹(二)
    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德國按銷售額為第一大汽車公司,按產量則居第二。創立於1926年,創始人是卡爾·本茨和戈特利布·戴姆勒。它的前身是1886年成立的奔馳汽車廠和戴姆勒汽車廠。
  • 5G專利大比拼:華為數量第一,但質量卻低於英特爾、三星、中興等
    所有這些頂級 5G 專利所有人都曾積極參與 4G 標準的制定。不過,本研究也發現了新的參與者,比如中國公司 OPPO、vivo、鴻穎創新、展訊通信 (展銳) 和臺灣華碩電腦,在 4G 和 5G 的專利所有人名單中名列前茅。然而,本研究顯示,在中國新入圍 公司的專利組合中,有較大比例的專利尚未在中國本土提交申請,也尚未獲得授權。
  • 同樣是奔馳,梅賽德斯奔馳與戴姆勒奔馳有何區別?只是名字不同?
    同樣是奔馳,梅賽德斯奔馳與戴姆勒奔馳有何區別?只是名字不同?「戴姆勒-奔馳」是戴姆勒集團下的汽車公司名稱,而「梅賽德斯-奔馳」是戴姆勒-奔馳生產的汽車名字。簡單點說就是戴姆勒集團下有一個戴姆勒-奔馳的子公司,而戴姆勒-奔馳的產品名稱是戴姆勒-奔馳。
  • 華昌達旗下德梅柯汽車:榮獲福田戴姆勒汽車「2017年度優秀供應商...
    華昌達旗下德梅柯汽車:榮獲福田戴姆勒汽車   「2017年度優秀供應商——合作共贏獎」        2018年1月19日,在福田戴姆勒汽車召開的供應商大會上,華昌達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昌達」,股票代碼:300278)旗下上海德梅柯汽車裝備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前瞻全球專利周報第16期:華為「測溫」手機專利曝光,未來或成新機...
    此外,該公司還申請了六項新的臨時專利,以保護與其 100% 純電動 XP 汽車平臺和 XT 皮卡相關的關鍵技術。新申請的專利包括電池極耳設計、車輛系統的分布式控制以及與數位化汽車鏡、路徑規劃、XP 平臺配置和拖拽智能技術相關的用例。
  • 咪蒙公司正式解散;35所高校將增設AI本科專業;熊貓直播正式關站...
    據公告,為滿足部分權益持有人直接持股的要求,藍彩投資的合伙人及份額正在進行相關調整;標的公司將在本次重組實施前變更組織形式,由股份公司變更為有限公司;標的公司將在本次重組實施完畢後回購摯信投資持有的巴九靈4%股份,且按照年利率10%(複利)標準並以摯信投資向標的公司支付投資款之日起計算應支付的回購款。
  • 諾基亞的興衰史:從木材加工廠起家到被收購,現在靠5G打了翻身仗
    總之,如今的諾基亞,早已不是手機製造商,而是一個排名前列的通信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特別是諾基亞在收購了阿朗之後,專利積累底蘊更加殷實(阿朗是法國阿爾卡特和美國朗訊合併而來,考慮到阿爾卡特曾獲得加拿大北電的技術,諾基亞實際上已經是把美國、法國、加拿大、芬蘭的通信業整合捆綁到一起了),重新成為在通信技術積累上不遜於華為、愛立信、高通的存在。
  • 圖說全球可見光通信專利:中、美、日位列第一梯隊
    1994-2004年,可見光通信專利數量呈現波動性變化,年專利申請數量維持在30-60之間。2005年之後,可見光通信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有大幅增長,最高年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00項,但是波動性仍然很大。 從專利初步申請時間和專利申請數量來看,可見光通信技術現階段處於起步的階段,專利和產品並沒有進入發展和爆發性增長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