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機有效融合了電腦,娛樂中心和溝通網絡的元素,延伸和擴展了社交網絡體驗。
荷蘭的航空公司KLM最近想出了一個有趣的主意,當用戶在他們的網站上訂機票時,他們可以查看到其他和他選擇同一班航班的夥伴的Facebook和LinkedIn頁面,從而選擇想跟誰坐在一起,當然這些信息要用戶首先允許公開才行。這個做法增加了旅客們擁有一段有趣的旅途對話的體驗的機會。
社交正在變得移動化,事實上擁有移動狀況下創建和提升現實世界中連接的能力是社會化媒體最具吸引力的方面。社會化媒體的未來在於提升發現連接的能力。只在你的電腦上更新你的狀態和發微博時候孤獨的。但當你在移動或本地環境中使用社交網絡時,社會化媒體的威力就發揮出來了。用戶現在能夠發現在附近的「朋友」。
2011年針對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的研究發現,74%的人使用他們的智慧型手機訪問社交網絡,42%的人每天都會使用社交網絡。根據GroundTruth,Compete的美國無線網際網路數據和移動數據採集合作夥伴,社交網絡是首要的移動網際網路活動,佔所有會話的57%,所有在線時長的58%。位置服務Foursquare證實了移動和社交天生手拉手,這才剛剛開始。
當我坐在機場等待航班時,知道有40個我認識的人在附近是個好消息。社會化媒體可以幫助我找到他們,在展覽會也是一樣,今天的展覽會規模往往很大,如果不是特別安排,你都很難碰見某人。
這個洞察也恰恰引出了人們普遍的對像Facebook那樣的社交網絡的質疑:它們在鼓勵虛擬關係,網友關係而不是現實的溫暖的好友關係。我並不是說社會化媒體能夠創建人性體驗,而是說我可以利用它來推動社交和溝通。
社會化媒體擁有將人們拉到一起的能力。20年前,一個對某個特別的漫畫痴迷的人可能是孤獨的,而今天得益於博客,Facebook和其他社會化媒體,他或她可以找到成千上百個和他一樣的人。社會化媒體讓你可以構建你自己的社交群體而不是被迫跟隨他人。
像圖片應用Instagram那樣的社交應用,讓每個人都可以變成攝影記者,通過他人的認同而獲得攝影記者的權力。我們因我們的創作能力受到好友的實時認可而去創作。
但其中不可或缺的是強大的移動元素,我們隨處可以通過手機拍照,這些照片可以變成公開的相冊讓人欣賞和圍觀。同樣,Twitter是一種新的紀錄事件的方式,連重大新聞也不例外。
這一切的另一面是你要管理的你的可見性。讓別人知道我在這裡是個好主意,但是有時候你可能並不像讓別人發現,或者你忙或者是其他原因,此時你就要記得隱藏自己。我想這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技能。
via:Adam Guy 199IT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