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隆匯
作者:董雅迪
2018年12月,全球最著名商業雜誌——《福布斯Forbes》在其最新一期雜誌上重磅刊登了對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的專訪報導。在專訪中,王濤深入淺出的剖析了平安好醫生是如何在錯綜複雜的網際網路醫療棋局中走出獨特的商業模式,並富有前瞻性的描繪了醫療健康產業未來藍圖。
以下為報導全文:
《平安好醫生王濤:如何下好網際網路醫療這盤棋》
——當網際網路遇到穩健保守的醫療行業,考驗著執棋者的智慧和勇氣。
每年的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都會出現一些值得期待的網際網路科技新面孔。今年也不例外,作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標杆企業,平安好醫生(01833.HK)不僅讓全國首個無人診所落地烏鎮,還在同期舉行的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上帶來了四大AI醫療科技創新成果,可謂賺足了眼球。許多與會者都認為,醫療健康即將迎來一個「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時代。
在此之前,平安好醫生已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2017年12月,平安好醫生獲得軟銀願景基金Pre-IPO4億美元投資,該基金的掌門人正是促成阿里巴巴商業奇蹟的孫正義,他認為,平安好醫生擁有全球最先進的AI醫療科技。半年後,2018年5月4日,平安好醫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獲得653倍超額認購,被稱為全球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本期福布斯雜誌專訪了平安好醫生的掌門人——王濤,探尋平安好醫生是如何在網際網路醫療這盤錯綜複雜的棋局裡,一步步準確落子,最終成為棋盤上那顆無可取代的「天元」。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
落子AI及自建醫療團隊
「在人的生命最後的10年20年的時間裡,花在健康醫療方面的支出,可能比前面60年花得還多。」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CEO王濤開門見山,以獨到的眼光來看清行業的未來,未來5-10年,醫療市場消費會成倍增長,而且隨著消費升級,用戶對於更優質更便捷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強烈。
市場在成倍增長,每個人都要享受最好的醫療資源,但哪裡來這麼多好醫生?「用傳統方式肯定不行,也不可能有這麼多財力、物力、時間解決問題,我們就通過人工智慧來想辦法解決中國好醫生不足的問題。」王濤從那場舉世矚目的AlphaGo戰勝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的人機對戰中,獲得啟發。
憑藉著1000多人自建醫療團隊積累的超過3億次在線問診大數據,再加上200多位世界頂級人工智慧專家,平安好醫生訓練出醫療界最先進的「AI Doctor」,能降低傳統醫療誤診率、提升醫療資源使用效率,精準匹配醫患需求,最大程度簡化醫生工作流程。
目前,「AI Doctor」已經進入了包括解放軍第三〇三醫院、青島眼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在內的全國逾100家三甲醫院,為醫院成倍提升接診效率和準確率,降低運營成本。
而在偏遠山區和廣大農村地區,「AI Doctor」也能幫助弱勢群體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截至目前,平安好醫生已經藉助「AI Doctor」等領先的醫療科技,為廣西、江西、內蒙、重慶等省市的10000多名貧困偏遠地區的鄉村醫生提供村醫專屬APP、檢測一體機、多場景遠程培訓、名醫結對等一系列幫扶產品,提升鄉村醫療服務能力,提高貧困地區農民健康水平。
「中國最好的醫療資源往往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很多縣級市和山區的醫療資源非常匱乏,他們去大城市的求醫過程是很痛苦的。現在,我們就通過網際網路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讓貴州小縣城的患者和上海徐家匯的患者,享受同等的醫療資源。」王濤說。
除了西醫,平安好醫生還用「AI Doctor」的技術賦能中醫,推出了「現代華佗計劃」,對應於中醫問診流程的「望聞問切」,相繼推出智能舌診(望)、智能聞診(聞)、智能問診(問)、智能脈診(切),可模擬中醫在診前開展詢問,通過綜合分析和推理診斷,生成符合病例規範的結構化病史,將分析結果傳送到醫生工作檯,並智能化推薦中藥處方,供醫生參考選擇,有效提升患者就醫體驗。這也使得平安好醫生的「AI+醫療」技術能夠實現中西醫兼治,從治療和預防兩個方面下手,為不同年齡、不同需求的用戶群體提供多樣化服務。
醫療產業環節眾多,對於王濤和平安好醫生來說都是挑戰和機遇,「我們今天不是解決行業裡的某個問題,而是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給這個產業插上翅膀,改善現有的體驗,讓行業解決問題的能力變得更強。」
2018年5月4日,平安好醫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王濤(左)與平安集團董事長兼CEO馬明哲(右)共同敲鑼開市。
讓醫療資源圍著病人轉
平安好醫生的未來,忠於科技,但絕不止步於科技。「什麼是網際網路醫療?網際網路醫療就是讓醫療資源圍著病人轉,而傳統醫療是病人圍著醫院、醫生轉。」王濤認為,平安好醫生正在打造的醫療健康生態圈,意在打通醫療產業的各個環節,整合各方資源『圍著病人轉』,為病人提供高效服務。這份工作的基礎性、平臺性和根本性,只要比照當年電商領域淘寶是如何搭建起商戶與消費者的連接橋梁,其重要性便不言而喻。
在這個平安好醫生打造的龐大生態圈的核心,是AI輔助的千人規模的自有醫療團隊和近5000名外部籤約名醫,通過7*24小時全天候在線諮詢,為用戶提供輔助診斷、康復指導及用藥建議;在這個圈層之上,平安好醫生合作了線下約3100多家醫院,用於完成後續分診轉診、線下首診和複診隨訪服務。同時,平安好醫生還覆蓋約2000多家包括體檢機構、牙科診所和醫美機構在內的健康機構和12000多家藥店。
在這個生態圈之上,平安好醫生打造了家庭醫生服務、消費型醫療、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四大收入模式。2018年上半年,平安好醫生營業收入為11.23億元,同比增長150.3%;其中,核心業務——家庭醫生業務收入1.86億元,同比增長91.4%。截至6月末,公司註冊用戶數達2.28億,較2017年末增長3520萬;期末MAU達4860萬,同比增長51%;上半年日均諮詢量達53.1萬,同比增長58%。
今天,平安好醫生的目光已不僅聚焦在中國,而是放眼全球,將其成熟的技術和服務輸出到海外,統籌世界各地醫療資源,打造真正全球化醫療健康平臺。8月16日,在平安好醫生上市三個月後,便迅速宣布與東南亞領先的O2O平臺Grab合作,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為東南亞提供在線醫療健康服務。
「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均是一個國際性的難題,現在我們將中國市場的成功模式複製到海外,連接國外的醫療機構、保險公司和藥店,做國外的健康管理、醫藥1小時配送。同時,我們也希望把國外的醫療領域先進管理經驗帶回來,帶動國內醫療服務的進步。」王濤說。
王濤相信,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未來將更值得期待,「十年後再看,我們那時候將進入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一個杯子、一副眼鏡都能成為IOT智能設備,它們能直接將健康數據傳輸給我們,真正實現健康管理和疾病預測。這將產生無數個醫療應用場景,真實改變人看病的習慣,重病、大病、手術需要去醫院,常見病、慢病可以在線醫療、遠程診斷,醫生處方開具後,1小時藥品就送到家了。所有這一切,平安好醫生都在努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