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找不到工作,研究生一抓一大把,醫學類學歷還值錢嗎?
其實我想大家周圍或多或少會有從事醫務工作的親戚或者是朋友。現在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如果從事護士這個行業的話,可能對學歷的要求沒有很高,很有可能專科的護士都能進一個三甲的醫院。(現在對這一規則做出了一些調整,專科的護士沒有辦法進三甲醫院,如果想要進三甲醫院的話,必須要進行接本的工作)但是醫生的學歷普遍都很高。
比如說小編有一個姐姐,是從一個二本學院中一本的臨床專業中畢業的一名學生。在考研究生的時候因為英語成績不過關而沒有通過筆試。現在正在處於一個想要就業的階段,但是呢卻沒有醫院能夠接受這樣學歷的一個醫生。唯一的可以進入的只是一個私人的醫院(眼科),每個醫院裡面新入行的醫生基本上都是碩士的學歷,雖然說博士研究生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但是他可能在三甲醫院中也同樣不能夠獲得一些比較好的待遇。那麼就目前的現狀,醫生的學歷真的有那麼不值錢嗎?
其實就現在的現狀來說,不只是醫學類的學歷嚴重貶值,各個學科的學歷基本上都存在一定的貶值情況。但是人們好像對醫學類的學生要求更加的嚴格,就目前來說,培養一個醫生需要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一般的只有考到碩士研究生這個地位才能夠在醫院裡投簡歷才有可能能夠被人家錄取。你看醫學生的八年就是什麼的不值錢,其實很大一部分程度也是因為現在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的一些學歷什麼的越來越高,所以說醫院就可以對一些醫學生進行挑挑撿撿。
其實,就我國國內來說,高考是唯一一個比較公平的考試。像一些考研或者是讀博,有可能都不是很公平,而且對於不同地區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要求。比如說有的地區,他考一個很低的分數,就能夠考過這種考試。但是有的地區就需要在英語,政治還有在專業課程中取得一個非常高的分數,才有可能能夠通過這次筆試。而且在筆試之後還有面試,面試也會面臨著一個被刷下來的風險,其實就這一點來說,跟地區也有著直接的關係。每個地區,他們對一些考試的分數都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要求。這也就可能造成了有一部分博士生他們學業的完成過於的簡單,可能在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這也就導致了一種學歷在醫學生那出現貶值的一種現象。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學生們,他們把眼界放的十分的高,就是每個學生都想要進入省級的醫院,都想進入三甲醫院。但是進入這些醫院,你也自然要有一個非常好的能力,或者是有非常熟練的操作,或者是非常深厚的知識儲備。如果說你不具備這些條件,想要進入三甲醫院的話,那可能是痴人說夢。其實本科的臨床畢業生也有機會直接去基層的縣醫院,或者是去一些西部地區來進行一個扶持工作。但是呢,因為這些學生他們想要去到更好的醫院想要更好的條件,不想吃苦,很自然的,他們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有國家政策的問題,也有學生自己的問題。不過小編覺得,如果說你要選擇醫學的話,那必須要做好苦讀的準備。雖然說學歷並不能代表大部分東西,但實際上學歷也能反映出你自己的能力。所以說,如果你想要去到更好的醫院,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不要過分的責怪醫學生對於學歷的高度要求,畢竟醫學生在工作以後,面對的是一條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