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人民日報發布了兩條微博,和。
評論裡有這樣的聲音「研究生越來越多了,不值錢了」,事實真的如此嗎?
300萬這一數字,博文說的很清楚,2020年研究生在學人數將突破300萬,也就是說,算上2020考研上岸的同學,加上過往幾屆考研成功的同學,現在全國高校研究生總人數為300萬人。在學研究生286.37萬人,畢業研究生63.97萬人。
1000萬稍有歧義,我國自主培養研究生超1000萬,是否包含上文的300萬呢?
過往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9年研究生畢業人數累計達776萬人(1949年,我國研究生在學人數僅為629人,到1978年研究生招生數達10934人,因此暫時忽略不計),算上今年的錄取人數約為111.4萬人,總計約為887.4萬人,因此這1000萬人,是包含上文的300萬的。
截止到當下,14億人口的中國,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人口總數為1000萬+,佔總人口比例,約為0.7%。1000人中只有7個研究生,平均下來140人中才有1個人有研究生學歷,現在百裡挑一的你還覺得這個比例很高,研究生不值錢了麼?如果這都不值錢,剩下的99.3%,簡直太難了!
根據考研目標的不同,考研人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學術夢想型,喜歡自己所讀的專業,自發想考研。甚至是為了深入研究所讀專業,進入研究性機構和高校。而且考研後,可能還會繼續考博。
第二類,就業導向型,為了高學歷帶來的就業便利,認為本科學歷在現在社會已經十分普遍了,讀研為了提高自身的學歷層次方便就業。
第三類,迷茫徘徊型,不太明確自己未來的規劃和目標,讀研緩和自己所面臨的就業問題,作為權宜之計。
而這三類考研人之中,不可否認的是,人數最多的還是為了就業和迷茫的人。但不論是哪種目標,選擇在自己有條件,有需要的時候,去考研讀研,提高自己的眼界和學歷,都是值得鼓勵的。既然選擇了這個目標,就不要輕易動搖。尤其是應屆考生,更要抓住還在校園,沒有過多負擔的時候好好讀書。
之前的文章也曾談到過,研究生在就業方面,總體還是比本科生有優勢的,在考公務員、成為教師後的評級、各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以及就業後的薪資,普遍優於本科生。
以公務員考試為例:
1、國考某些機關,明確只要研究生以上學歷,這些職位本科生不能報考。
2、省考有些地區限制戶籍,但對研究生以上學歷則基本沒有戶籍限制。
3、研究生考上公務員考試是不是比本科生在職稱、工資和升值空間上都有所不同。研究生轉正後定副主任科員(前提是單位有指數空缺),工資級別比本科生高一級。
研究生參加公務員考試,相對於本科生來說,可以有諸多優勢。
確實無法否認一點,和10年前相比,碩士學歷的含金量也確實下降了,但我們要知道,當考研人數持續增加,研究生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天,當研究生學歷變成社會的基本要求之後,無法達到這個基本要求的人,就會直接輸在起跑線上。
千萬不要因為別人一句話就焦慮,我考我的,你說你的。憑什麼辛辛苦苦考的研究生,別人一句不值錢,就「不值錢」了呢?如果你研究生畢業了,自己說一句研究生不值錢了,才可以理解,畢竟你經歷了你是當事人,已經有了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