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要立足自身優勢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作為

2020-12-17 人民網福建頻道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福建作為一個具有獨特的對臺優勢、港口優勢和生態優勢的省份,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要立足自身優勢,搶抓機遇,加快拓展國際、國內市場,深度對接和利用全球化的產業、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主動擔當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推動國民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利用對臺優勢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兩岸人民共同期盼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歷史趨勢不會改變,「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的骨肉親情更不會改變。因此,我們要保持定力,立足自身優勢,朝著閩臺深度融合發展的方向走下去。

首先,福建要充分利用對臺獨特優勢和「先行先試」政策。著力做好「通」「惠」「情」這三篇文章,進一步推動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不斷增加惠臺措施,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其次,福建要搶抓機遇,持續推進閩臺產業、企業對接。尋找兩岸產業融合項目,打造更多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企業,深化閩臺文化交流合作,增強兩岸的民族文化認同。與此同時,加快平潭開放開發和福州新區建設,推進島區聯動,在更大的格局、更高的層次和更寬的領域上,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模式。

運用港口優勢 探索福建港口群建設為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新動能

福建省擁有海岸線3752公裡,大小港灣125個,港口是福建「東出西進」和「承北接南」的「一大資源、一大優勢、一大潛力」。因此,福建要充分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港口在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和經濟社會循環中的「先行官」作用。

一是充分發揮港口的樞紐和保障作用。開闢航線,加大市場開發力度,既要重點發力貨櫃內貿線和內支線,鞏固拓展內貿規模,加速南北方的經濟大循環,又要著力拓展國際遠洋幹線,擴大直航覆蓋範圍,全力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二是借鑑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模式構建福建港口群。以實現福建港口通關一體化和智能化為目標,以區塊鏈網絡技術為科技創新基礎,建立核心港口物流數據標準和平臺,精簡貨物通關流程,真正實現多港口如一港,使企業只需「一次申報、一次查驗」,節省報關成本。藉助通關一體化和智能化的港口群建設,可助力提升灣區港口群整體競爭力,樹立福建港口群合作創新的新標杆。

把握生態優勢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綠色競爭新優勢

生態資源是福建省的寶貴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具有競爭力的優勢。因此,福建要牢記「大力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跨越發展和生態環境協同共進」,以生態保護為底色和牽引,優化產業、城鎮和區域發展布局,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塑造更大範圍、更廣空間的綠色競爭新優勢。

一是福建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用心做好「生態+」文章,實現生態建設與產業、文化、民生、旅遊、城建等深度融合,使生態投資成為有效投資。通過做好「生態+」文章,催生民生環境、城市形象與營商環境系列蝶變,持續提升宜居、宜業、宜商、宜遊水平,努力實現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

二是要在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著力規劃好福建省生態經濟帶和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網絡。在生態經濟帶規劃上,始終堅持以生態為底色,以發展為目標,讓良好生態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網絡構建上,根據福建景觀格局現狀、地形特點和自然保護區的空間布局,著力構建由若干縱向、橫向生態廊道形成的生態網絡,與發展軸帶、產業群鏈、城鎮布局相輝映,在更大範圍、更廣空間塑造福建綠色競爭優勢,著力打造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引領發展的「新時代、新福建」,讓福建人民對「既要小康又要健康」「既要溫飽又要環保」的美好嚮往逐步變為現實。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閩臺研究院教授)

(責編:林東曉、鍾巧花)

相關焦點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主動擔當作為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內外形勢、著眼高質量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必然會帶來一場全方位的經濟版圖重塑,也必將帶來產業分工、城市地位、流通體系的新一輪洗牌。 當變局到來、賽道轉換,誰能在新一輪競爭中拔得頭酬、勇為標杆、引領潮流,靠的就是擔當作為。
  • 構建新發展格局,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韋豐 12月12日,《湖南日報》頭版發表瀏陽河評論《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六論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文章指出,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的重要指示,強調要推動形成強大內需市場,打造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這是有力推動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重要舉措。 用前瞻性的目光去引領高質量發展,就好比站在高地上去眺望遠方,清晰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決定「看多高」和「走多遠」的關鍵要素。
  • 徐世國:立足比較優勢找準路徑方法,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豐都作為...
    近日,縣委書記徐世國在仙女湖鎮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宣講時要求,全縣上下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豐都作為、作出豐都貢獻。徐世國在宣講中首先闡述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意義。
  • 嚴鋼: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奮力展現新時代擔當
    奮力展現新時代擔當」專題輔導和學習小結。 嚴鋼指出,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做出了重大決策,提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劉家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實踐積極作為
    原標題: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於實踐積極作為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髮展規律、敏銳洞察歷史大勢、主動順應時代潮流作出的重大戰略抉擇,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五論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海洋石油報》特約評論員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於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
  • 【媒體視點】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明年經濟工作著力點和發力點在哪?在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自覺站位新發展階段 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 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鹹輝說,我們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把握新目標的科學內涵、新階段的機遇挑戰、新理念的實踐要求、新格局的融入方向,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崔波表示,要全面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未來發展目標,發揮自身優勢,結合自身實際,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國家發改委趙辰昕:企業要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關鍵作用
    第一,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意義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發展戰略、路徑做出的重大調整和完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論成果。這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主動選擇。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新知新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有力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當前,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未來一個時期,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還會不斷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有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 思想觀瀾|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
    □李鑑修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當前的重要任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專業化能力,努力成為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行家裡手。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需要廣大領導幹部不斷提高領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以過硬本領和作風來應對風險、迎接挑戰,破解難題、推動工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
  • 潘光偉:新擔當新作為 努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做貢獻
    以下為會議實錄新擔當 新作為努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做貢獻——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的講話金融租賃的「融物」特徵,天生與製造業匹配,如在半導體材料和設備、進口替代、高端裝備等行業的自主研發、升級換代過程中,金融租賃都將找到契合之處。二是新興產業帶來新市場機會。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發展,這些產業都是金融租賃支持、服務的對象,伴隨著新興產業的發展,與之相關的固定資產和新增設備投資需求將持續增長,為金融租賃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業務機會和潛在市場。
  •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國企帶動作用
    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應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堅持不懈深化改革,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在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起到帶動作用。
  • 構建新發展格局 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_學習時間_民主與法制網 國家...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作為立足我國當前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不是應對外在衝擊的「權宜之計」,而是變革我國經濟發展模式、推動我國經濟長效高質量發展的長遠之計。   構建新發展格局,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充分認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意義。
  • 何立峰在《黨建》雜誌刊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一、充分認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主動作為的戰略抉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是我國發展格局演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面對嚴重的外部危機衝擊,我們把擴大內需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立足點,國內循環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顯著上升。
  • 【地評線】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浙江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今年以來,黨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中國經濟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更高水平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對統籌發展和安全有著特殊的重要意義。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相當於電力系統的雙迴路供電,平時國內國際市場可以相互補充、相互支撐,遇到風險挑戰時又能單獨作戰,充分發揮雙循環體制的穩定性、安全性。
  • 劉毅參加分組討論時表示:堅定信心決心 主動擔當作為 實現高質量...
    江門日報訊 (記者/唐達) 昨日(12月2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毅參加分組討論時表示,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堅定信心決心
  • 天津召開專題理論研討會現場見聞: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在這裡,來自我市高校、智庫及有關職能部門的專家學者,共話如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天津作為。中共天津市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會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天津北方網訊:12月15日,冬日陽光燦爛,天津大學科學圖書館熱氣騰騰。
  • 構建新發展格局 激活小城鎮功能
    小城鎮非城非村,作為二者的橋梁,居於城與村的過渡地帶,又兼具城與村的部分功能。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立足於今天的實踐;無論是從新型城鎮化的戰略角度,還是從鄉村振興的戰略角度,小城鎮都是不應忽略的一個重要關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