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奶,小麗,七娘,孫媳婦,都是三爺家的老婆 | 有故事的人

2020-12-22 鳳凰網讀書

圖片源於網絡

三爺的家在山裡,那是黃土高原的山,山大溝深,向陽的山坡永遠被羊群啃得乾乾淨淨,寸草難生。他自己也放了一輩子羊,三爺有兩個兒子,就是我六叔和七叔,七叔前幾年在河北打工,結果廠房塌了被壓在了底下,六叔早年間娶過一個老婆,生了兩個孩子,後來也離了婚。值得一提的是三爺家除了三奶奶,二十年來沒能留住一個到過這個家裡的女人,像是受了詛咒一般。

>>> 人人都有故事

這是有故事的人發表的第974個作品

作者:UP

三爺的家在山裡,那是黃土高原的山,山大溝深,向陽的山坡永遠被羊群啃得乾乾淨淨,寸草難生。他自己也放了一輩子羊,三爺有兩個兒子,就是我六叔和七叔,七叔前幾年在河北打工,結果廠房塌了被壓在了底下,六叔早年間娶過一個老婆,生了兩個孩子,後來也離了婚。值得一提的是三爺家除了三奶奶,二十年來沒能留住一個到過這個家裡的女人,像是受了詛咒一般。最近的一次,是三爺的孫子,六叔的兒子學文的媳婦生了孩子沒過三年就跑了,學文是二十歲結的婚,由於沒夠法定年齡,領不了結婚證。後來媳婦因為受不了「管」離家出走,至今杳無音訊,六叔去找過幾次,娘家人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正月出逃的小麗

三爺年輕的時候脾氣倔,因為年紀最小,家裡又窮,一大家子人擠在三口窯洞裡,他到了成家的年紀就堅決不讓太爺爺再操心,自己扛起钁頭、鐵鍁,跑到離村子不遠處的一個山坳裡挖了大半年,挖了三孔窯,也沒怎麼裝修,盤了炕、起了個灶臺,經人介紹認識了三奶奶之後,兩個人就結了婚。

直到六叔結婚前,他們的日子還是平靜而幸福的,雖然生活拮据、貧窮,但好在一家人和和美美,生活軌跡也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往好的方向前行著。六叔的婚姻是三爺做主的,和他那個年代的人一樣,六叔還不到二十歲他就安排人給介紹對象,甚至他覺得這都有些晚。

沒有太多波折,六叔也不像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一樣還有什麼自由戀愛的想法,他一切都聽他父親的,三爺是一家之主,老話講是家裡掌柜的。很快事情有了眉目,女的叫小麗,十七歲,從六叔家翻過兩個山頭就是小麗的家,都是一個村裡的人,互相知根知底。六叔和小麗見了一面,雙方都沒有什麼異議,婚禮如期舉行。

十七歲的小麗結婚後像許多那時候剛過門的媳婦一樣,每天早起晚睡伺候公婆,然後洗衣做飯照料一家人的生活,學著做個「好」媳婦。不過還好丈夫溫柔體貼,也許在那個十七歲少女心中這好像就是愛情該有的樣子一樣。

但漸漸地婆婆似乎開始對她有了偏見。十七歲的小麗自小就是山裡的野孩子,山裡窪裡的到處跑,再加上母親早亡,沒人教她怎麼做飯、做女紅、甚至告誡她長大以後要怎麼在婆家當個「好」媳婦。她爸讓她嫁人她就嫁了。但三奶奶不這麼想,她總是不斷地挑剔這個、看不上那個,要麼說她蒸的饅頭鹼放得太多,要麼嫌她給地裡送飯送的遲了。過去的經驗告訴她,不管怎麼樣都得先「立威」。她剛嫁過來的時候,都已經分了家,沒跟公婆住一起,但婆婆還是要隔三差五地來視察,進進出出的,看什麼都不滿意。所以在她看來這是「老禮兒」,到哪一輩都得這麼幹。

可小麗並不這麼想,那會正是九十年代初,雖然小山村閉塞落後,可總有新的東西湧進人們的腦子裡,小麗就喜歡和六叔一塊去趕集,有時候塬上放電影她也央求著六叔和她一起去看,慢慢地她覺得婆婆沒有理由這樣對她,甚至婆婆有些尖酸刻薄。

小麗與婆婆之間漸生齟齬,以前三奶奶說她的時候,她頂多低聲嘟囔幾句,還不敢讓婆婆聽見,可是後來她越來越憋不住火,她開始頂嘴,慢慢地演變成了爭吵。但更令她失望的是丈夫並不站在她這一邊,而且還開始「教訓」她。

在矛盾對立越來越尖銳的時候,小麗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她的第二孩子即將出生。時間到了1995年1月份,農曆新年的日子即將到來,而小麗的預產期也快到了。臘月二十三,就在各家各戶忙著宰豬過年的時候,孩子呱呱墜地,是個女孩,起名靚靚。

孩子的到來依然沒能緩和家中日益緊張的婆媳關係,甚至六叔也開始朝自己的母親傾斜,態度冷淡,有時候甚至惡語相向。小麗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她覺得這個家她呆不住了。

年剛過完,還沒出正月,孩子尚在襁褓,不足滿月,小麗跑了。沒人知道她是事先就想好了一切,還是臨時起意想著跑到哪裡就算哪裡。總之她徹底離開了三爺家,還有她的兩個孩子,後來這事傳遍了附近的村子,人們紛紛戳她的脊梁骨,說她的心太狠,孩子那麼小。她怎麼能放得下。她的父母也受人指摘,在村子裡抬不起頭來。

這是嫁到三爺爺家的第一個女人,已經離開二十多年了,據說她是去了南方,找了個外地男人,但還是不長久,後來回來過,但沒人見過她。她的兩個孩子也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孩子,只是如前文所述,依然在重複她當年的道路。

不知姓名的七娘

六叔的老婆小麗跑了大概過了兩年,七叔也從高中輟學了,七叔說他要出去打工,三爺說先娶媳婦,七叔自然拗不過他的父親,他是上過高中的,心裡多少有一點想法,但無奈,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二十歲還不成家,這已經算是「大齡青年」了。況且六叔還打著光棍,三爺急於向別人證明他的兒子不會是天生的光棍漢。所以極力要促成一門親事。

還是老套路,媒人物色,雙方見面。都是莊戶人家圖個過日子,沒什麼大的缺點,人品好,就能成事。七叔很快就結了婚,至於他自己對這個老婆究竟怎麼想沒人知道。這位七娘我見過一次,但不知道叫什麼。

結婚幾個月後,七叔如願以償踏上了去外地的火車,那年頭打工還不叫打工,叫搞副業。七叔也算是很早一批下海的人了,只是他並沒有大富大貴,甚至連改變生活都談不上。

他走後沒過久,七娘就懷孕了,直到孩子快出生了他才從外地趕回來。而在這期間,七娘在三爺家的日子也和她的那位已經跑了的妯娌一樣,被嫌棄,被責難,甚至被打,與之不同的是,她的丈夫根本就不在她身邊,自然談不上維護她還是站在他媽那邊。

孩子起名立福,要是從後來發生的事來看,這孩子根本沒什麼福氣。七叔在家待了大半年,就又啟程了,他說南方的廠子正缺人,工資高,他得趕快去。七叔走後沒多久,七娘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一直待到來年開春也沒回來,三爺急了,他讓六叔去叫,七娘起初不想回去,但六叔說三爺想孫子,想給他抱回去看看。七娘就又跟著六叔坐著自行車回了那個山坳裡的家。

只是回去的依然是她一個人,七叔依然在外面打工。有時過年也不回來,三奶奶的刁難也是日復一日地變本加厲,七娘也走了。這次她沒有回娘家,她知道這的人都是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娘家也不是久留之地,父母是斷斷不會因為她受了什麼委屈而縱容她留在娘家的,他們把名聲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那時她的孩子剛好一歲半,她也離開了那個家,但與小麗不一樣的是,她並沒有走遠,她在鄉上街道附近的一個農副產品加工廠給人撿黃花菜,工資不高,但能夠時常回來看看她的孩子。

三爺為此氣的摔鞭子,幾次三番他讓六叔去叫,讓偶爾回家的七叔去叫,七娘都不肯回來,只是時不時地託村裡趕集的人給她的立福捎回衣服鞋子來,但在三爺三奶的管教下,立福對這個只見過幾次面的媽媽的印象越來越差。立福上小學的時候,七娘有時會在校門口接他,想和他見一面,但每次立福都不肯和她多待。

直到立福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個電話打到了三爺家裡,七叔出事了,在河北某個城鄉結合部的一家鋼製品加工廠,廠房坍塌,七叔被埋在了下面,再沒能出來。

事情是私了的,沒驚動人,六叔和一幫族裡的人去河北把七叔接了回來,那家廠子給六叔家賠了錢,立福也失去了父親。

七娘自然也是很快知道了這件事,至於她有什麼想法也是沒人知道,只是後來她離開了家鄉,去了外面,偶爾會給兒子寄錢回來。

三爺家的第二個女人,也隨著丈夫的離世,而與這個家庭徹底斷了聯繫。

學文媳婦

三爺在兩個兒子長大之後,就又在他年輕的時候挖的窯洞旁邊挖了新的窯洞,窯洞外牆用紅磚箍了起來,說是分給七叔住,但其實七叔常年在外,還是三爺一家人在住,老窯用來貯存糧食,當牲口圈。

七叔歿的那年,三爺話變得很少,但是第二年,他就有了新主意,他的第一個孫子已經長大了,恰好手裡又有一點錢,他又想著趕快給學文找個媳婦。

學文是小麗的孩子,小學念完就沒再去上學,在家裡幫忙幹農活。十六七歲的小夥子一手的老繭,面色黝黑,頭髮也總是粘成一團,看起來總是髒兮兮的樣子,衣服也沒穿過乾淨的。三爺又開始了他的老套路,給孫子找媳婦。

這個時候三爺家求親的劣勢便顯露無疑,幾孔窯洞,還住在山裡,沒有姑娘願意嫁到這樣的地方去,於是為了順利地給孫兒尋一門親事,三爺用鋼廠賠的錢在窯洞原址往上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又起了一座院落,這回不是窯洞,是正兒八經的磚瓦房,平頂子、琉璃瓦、院裡用水泥結結實實鑄了一遍,買了一副朱紅色的鐵大門,儘管最近幾年山裡的人漸漸往平原上搬遷,但三爺一家不為所動,還叫了推土機把一座小山腰上零散的地整成了四塊,三爺說這樣以後種莊稼就會更方便。

房子修好了,家裡的地也有了幾十畝之多,一圈的羊,甚至還頗有情調地弄了個不大不小的葡萄園,但學文的媳婦還是沒有著落,媒人一聽是那哪兒的人,當即就擺手說這媒他(她)管不成,眼看學文都快二十歲了,三爺想要找個孫媳婦的心情越來越迫切,他逢人就問有沒有合適的女子。

後來山對面有一戶人家的掌柜的和三爺相熟,他告訴三爺,有個女子合適,但是是個單親家庭,只有她爸在,三爺不由得心裡一怔,像是想起了什麼一樣,但眼看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他已經顧不得許多了,只要有女子願意嫁到他們家來就行,那人又說,還有個事情,女子有病,「啥病?」三爺問。「羊羔瘋(癲癇病)」那人回答。

三爺沉默了,他說回去想想,實際上也沒想多久,三爺實在太想娶個孫媳婦了,他覺得只要沒有外界刺激,這病也不會犯。

就這樣,兜兜轉轉二十年,三爺家的第三個女人進門了,依然匆匆忙忙,依然不問前程,先娶了再說,這一次婚禮辦得很奢華,甚至在當地也算是中等偏上的喜事。

婚禮過後,日子如常,孫媳婦也很快有了身孕,但學文和又和媳婦有了矛盾,這次是打,而且是下手沒輕沒重的打,據見過的人講,學文媳婦臉上一大片淤青,眼睛也腫得厲害,但偌大的一家子沒人勸過,沒人拉過架,好像這女的該打似的,打就打了,像是個不認識的路人一樣看著學文打媳婦。好幾次媳婦跑回了娘家,六叔帶著學文拿著禮品上門給親家道歉認錯,說是再也不會了。但每次回來還是老樣子。

最後,這個剛娶進門不到三年,孩子還不滿兩歲的孫媳婦又跑了,這次六叔沒能把人叫回來,因為娘家人一口咬定,沒回來過,加之當時兩人年齡不夠沒領過結婚證,所謂的婚姻並不受法律保護,三爺家這次人財兩空,去年有人說在集市上看見了那個孫媳婦,六叔帶著一幫族裡的人去找娘家人要人,可結果和之前一樣,她父親一口咬定根本沒回來過。

二十年像一個輪迴一樣,三爺家娶進門的女人紛紛逃離這個山坳,沒一個留下來的。靚靚嫁到了塬上,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而孫媳婦生的男孩還在蹣跚學步,寒冬臘月的不穿襪子在炕上跑,像極了他爸爸當年。

 

責編:笑笑

本文版權歸屬有故事的人,轉載請與後臺聯繫

閱讀更多故事,請關注有故事的人,ID:ifengstory

相關焦點

  • 蜜三刀(民間故事)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段小波今天又離家出走了,之所以說又,是因為他每個月都會離家出走一次,有時候出去一兩天,有時候三四天,倒不是因為他脾氣有多大,十二三歲的孩子能有多大脾氣?主要是家裡確實沒法待了,他奶奶和他娘幾乎每天都吵架,每次吵完架不是他爺爺揍他奶奶,就是他爹揍他娘。
  • 席延飛:愛講瞎話的三爺(兒時記憶)
    別人都說他是賣藥鬼子,依靠騙人為生,但我覺得三爺還是有些手段的。有一次,我肚子疼的拿腦袋撞床板,母親趕緊叫來三爺,三爺用手給我揉肚子,邊揉肚子邊講故事,揉著揉著,我就睡著了,醒來後就好了。童年時愛聽人講「瞎話」也就是講故事。那時,有關「瞎話」的兒歌:瞎話瞎話,一肚子狗肋巴兒,煤火臺上種香瓜,瞎子看見了,聾子聽見了,瘸子跑來了.
  • 有娘就有家,有娘才是家:《娘//家》
    母親是個勞碌之人,鄉裡鄉親無不稱讚母親的勤勞。母親嫁於父親時,爺爺奶奶已經去世。母親既要照顧我們姐弟,家務,地裡活一樣都不落下。還養了好多豬牛羊和幾十隻雞,一刻也不閒著。又和父親種了一大片新品種桃園,早早上市賣個好價錢。就這樣靠著父母的勤勞,我們家在村子裡第一個蓋起了平房,買回了長虹牌大彩電。
  • 故事:三奶的愛情
    三爺卻怕三奶,回家說話聲音也低,只聽見三奶鶯聲燕語,聽不到三爺高聲一句,村裡人都說:「怪。」盛夏的一天中午,知了正叫得歡實,三奶在家做飯,亮子突突跑來,說:「三奶,三爺和河東的柳家三霸打架呢,誰也勸不下哩!」三奶把手在圍裙上蹭蹭,來不及關上門就往河邊跑。
  • 我不願意照顧90歲奶奶,卻被老公反對,是我錯了嗎?委屈
    還有,小玉老公想做孝孫,自己又懶,還不敢讓他長輩去盡孝,全攬下來,自己也不去做,正好身邊有個丫鬟可以使喚。也談不上欺負,因為是自己家老婆嘛,但是,老人一旦離世,功都是自己的,苦都是老婆的。典型的大男子主義。
  • 《大宅門》二奶奶帶著全族回到京城開始論功行賞,三爺又要分家
    《大宅門》有一個故事情節:國家有難二奶奶帶著全族去避難,一年回到北京後三爺白穎宇要求重新分家於是就有了以下對話。二奶奶:三爺呀,這頭一回分家你私扣了公中的兩萬多兩銀子我沒說過什麼吧?這二回分家,你把銀子都折騰光了我再把老號盤迴來又給你加分了三股可你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吧。白穎宇:這回可不一樣了吧?
  • 倔三爺與二維碼
    都是村民利用開發區牆外的零星土地,「撿十邊」辛勤耕種收穫的。旁邊賣梨賣慄子賣獼猴桃的外村人都用二維碼收錢了。三蹦子車上放一塊木板,上面貼著一張紙,紙上印有「豆腐塊」,「豆腐塊」上是「豆腐渣」或者像是一群螞蟻窩。買的人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嘟的一聲,就算付錢了。倔三爺見了,覺得新鮮又懷疑,問:這就叫收錢了?
  • 民間故事:蓋新房不久,他一下沒了財運,三爺說,都是嫉妒惹的事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作者/小田70年代初期,在北方的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叫張大臉的中年人。張大臉原名張偉,因為他臉大,這張大臉的稱號就在村子裡叫開了。張大臉在生產隊裡放羊,沒啥大本事,唯一愛好就是玩玩小排。不過,張大臉自帶財運,他是逢賭必贏。村裡很多人都以為他耍花樣,打牌時就特意讓人看著。
  • 小說:三奶
    三爺靠他的手藝給一家人掙下了殷實的生活。那個時候的三爺除了下雨天在家裡待著,其餘的日子一年到頭都在外頭。有一天,以前的三奶突然拉肚子,沒日沒夜地拉,一開始以為吃啥不乾淨的東西,以為拉淨了就會好。三爺也沒大在意,照樣撇下老婆孩子,去走街串巷地劁豬掙錢。
  • 《大宅門》三爺混蛋一生,最後用死洗刷了一世汙名
    三爺年輕時害的白雅萍失手摔死了自己的兒子,八國聯軍侵華時三爺又害的自己妹妹被八國聯軍強姦。白家不斷的坑自己家人而自己也被別人坑,貴武每一次都能把三爺坑的傾家蕩產。三爺挨揍三爺在二奶奶幫自己還了賭債並且分給三房30%和大房40%的股份之後終於服了二奶奶,雖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吃喝嫖賭,但是基本沒有再損害家族利益。
  • 農村俗語:「爹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老婆有」,啥意思?
    接下來筆者就來講一句俗語,說的是「爹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老婆有」,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在說什麼嗎? 然後就是母親,她主要負責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家裡很多小事都是靠母親來做好的。 除了自己的父親和母親,對大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了。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父親十分富有,或者是有一個掌控家中財產的母親,但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這句俗語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解釋。
  • 《南城》男主角軍政商通吃人稱三爺的顧懷修,是個雙標的人!
    徐家有三姝,老大徐清溪聰慧嬌媚又動人,老二徐玉溪聰明可愛,老三還小,忽略不計。徐家大家長徐望山是秀城的「廚神」,為使徐家廚藝能夠傳承,他使勁逼不喜廚藝的九歲女兒玉溪苦學廚藝,而為了大女兒清溪的終身幸福,他不捨得她學廚藝,因此果斷的讓喜歡廚藝的清溪只旁觀而不能動手。這讓不想嫁顧家長子顧明嚴的清溪很是消極,其實她很想繼承家業傳承廚藝,無奈形勢逼人,只得暫時放棄。
  • 陰陽美人棺:我娘怕我沒人管,就給我娶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個老婆
    除了特效吸引人外,這個故事的男主人設也是有點叛逆,有點周導唐伯虎的感覺,男主祁凌是個傳統的富二代,從小溺愛長大,錢多每處花,每天腳踩銀票當路墊,日常呼管家「今天五十兩太硌腳了,明天換一百兩。」這也就算了,他娘還怕他沒人管,就給他娶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個老婆,他嫌棄人家不愛他,立志當個敗家子好讓老婆們一個個理他而去。
  • 觀音媽、媽祖、七娘媽……說說閩南人的娘媽情緣
    在閩南,在家燒香拜拜的鄉裡人常常會被有念佛的朋友糾正的一件事,是把觀世音菩薩稱為「觀音媽」。媽祖的廟正式名叫天后宮或天妃宮,但閩南人一般不用這兩個名,而是稱「娘媽宮」,偶爾稱「媽祖宮」。七夕時祭拜的七仙女或織女,閩南人稱之為「七娘媽」。
  • 如果不犯病,小麗也知道疼人(圖)
    常旭貴老家在南陽唐河縣,但在保定打工已20多年,專做「燙修房頂」的活計,一月能賺兩三千元,「夠養家」。提起小麗帶著兩個孩子回老家的事情,他先把記者帶到村裡一處孤立的三間瓦房,這是他每年2000元租的,這個「家」他和小麗住了6年,大帥和兩個弟妹從出生就生活在這裡。  可剛到胡同口,大帥拽著父親的手,死活不願進去。
  • 三爺| 外剛內柔的二外「老炮兒」
    三爺爽朗的笑聲感染著我,與平日裡嚴肅的一面截然不同,私下的三爺竟是如何可親可近,幾句閒聊後,三爺與我便有說有笑起來。       「也好多年了,好多事兒都不記得了,不是什麼累活兒,但幹一行愛一行,就是這個道理。」面對採訪,三爺還是一貫的直來直去。提起來到二外的契機,他表示起初也是機緣巧合之下來到這的。這不來不要緊,一來就是十好幾年。
  • 老酒館三爺是好人還是壞人?三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老酒館三爺是好人還是壞人?三爺最後的結局怎麼樣?  陳懷海為了替兒子報仇雪恨,一不小心落入敵人的圈套,這時候老蘑菇黑化上線,趁機想要殺死三爺,奪取酒館,三爺身受重傷逃走,相信作為關鍵性人物的他不會輕易吃盒飯的。
  • 言情小說推薦《後娘》,女主的七個孩子沒一個是親生的
    今天小編總成給大家推薦的是架空言情小說《後娘》。《後娘》這部小說已完本,全書300章節,約118萬字。這部小說作者筆名元月月半,知名寫手一枚,其他作品還有《太子妃很忙》、《外長的愛情》以及《女主她每天都在吃》等。《後娘》背景設置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一段波瀾壯闊的時代。
  • 劉佩琦:演完《大宅門》三爺興許就告別舞臺
    看著身邊這一群說天津話的人,劉佩琦終於忍不住開腔了:「他們都是學的天津話,只有我才是真正的天津人!」  12年前一部電視劇《大宅門》紅遍大江南北,劉佩琦更是演活了那個讓人又愛又恨的三爺白穎宇。如今在話劇舞臺上重返宅門,再演三爺的劉佩琦直呼「過癮」,「儘管人物基調、故事矛盾、人物關係都一樣,但話劇和電視劇的表演完全是兩回事兒,舞臺上更強調戲劇化的表演,動作更誇張,所以在表現人物時要調整好表演的力度,得拿捏好分寸。而且舞臺和觀眾是有直接互動的,演起來很過癮!電視、電影和這個就不一樣了,那是悶頭傻幹,你不知道觀眾喜不喜歡,屬於枯燥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