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從WeWork吸取了教訓 不能讓創始人控制董事會

2020-12-12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孫正義:從WeWork吸取了教訓,不能讓創始人控制董事會

軟銀集團在正式獲得美國共享辦公初創企業WeWork實際控制權之後,正在考慮放棄WeWork在香港租用的至少六個地點的寫字樓。

11月6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WeWork正在考慮放棄最近籤署的部分租約,而這些租約籤署的寫字樓位於香港中央商務區附近的灣仔。而WeWork8月份剛在灣仔皇后大道的合和中心(Hopewell Center)租用了四層樓(面積約為5574平方米),租期九年。

消息人士稱,WeWork的代理商正在與客戶奇談,希望放棄在香港租用的寫字樓。這些寫字樓正處於不同的翻新階段,如果有其他公司願意接管,WeWork會考慮放棄這些寫字樓。

值得一提的是,WeWork此前一度還曾想要在香港繼續擴張市場。就在上周,WeWork還曾計劃擴大在香港的業務,並在本季度新開四個辦公空間。包括位於九龍灣的WeWork海濱匯、位於尖沙咀的WeWork永明金融大樓、位於銅鑼灣的WeWork希慎廣場,以及位於中環的WeWork H Code。

WeWork發言人通過電子郵表示:「新的領導層正在評估我們在所有地區的運營和資產情況,包括香港。我們正致力於改善業務,確保我們的長期生存能力,使我們的房東、會員和員工受益。」

WeWork從2016年開始在香港開展業務,並迅速成為香港發展最快的共享辦公空間運營商。該公司此前表示,目前已在香港獲得16處共享辦公空間,其中9處正在運營中。

然而,面對連續虧損以及現金流短缺的現實,WeWork不得不考慮放緩擴張的步伐。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這家曾被認為是美國最有價值獨角獸初創企業之一的公司遭遇了各種困難。

成立於2010年的WeWork被認為是共享辦公運營模式的鼻祖,估值曾高達470億美元,是美國的第二大獨角獸公司。今年8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文件。然而,接下來等待WeWork的卻是一連串的災難。

除了受到投資者對公司財務及其盈利能力的質疑之外,其創始人亞當紐曼(Adam Neumann)接連被曝出個人奢侈的生活作風,以及扶植其親朋好友在公司任高管的行徑,讓投資者們對這家公司的前景感到不安。紐曼最終被迫在輿論中辭去公司CEO一職,阿迪敏森和塞巴斯蒂安甘寧安成為新任聯合CEO。

在撤回IPO、資金即將耗盡、估值大幅縮水的現實下,軟銀成為了WeWork的救命稻草,最終,軟銀也成為了WeWork的實際控制人。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2日,軟銀與WeWork達成了協議,軟銀承諾向WeWork提供重要融資。這其中包括50億美元新融資以及軟銀向現有股東發出高達30億美元的要約收購。此外,軟銀將加速兌現提供15億美元投資的現有承諾。此項融資將為WeWork執行商業計劃提供重要流動資金,以加快公司實現正向自由現金流和盈利。

從最初開始投資WeWork至今,軟銀集團累計投入在WeWork上的資金超過了130億美元,而這部分股權目前價值大約為70億美元,對軟銀來說,投資WeWork的損失幾乎腰斬。

在軟銀集團6日公布的2019財年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軟銀對WeWork的投資價值減記了近46億美元。這也是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執掌公司14年以來首次遭遇公司季度虧損。

財報顯示,在7月至9月,公司營業虧損65億美元,主要因為旗下的願景基金所投資的WeWork及優步等標的估值下滑,願景基金三季度虧損89億美元。而軟銀對WeWork投資的公允價值在第二季度下降了34億美元。

當地時間2019年11月6日,日本東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公布第二季度財報,為14年來的首個季度經營虧損。 視覺中國 圖

孫正義在6日的記者會上坦言,「我在許多投資判斷上表現糟糕,已經深刻反思。」 孫正義承認對創始人紐曼的企業治理問題熟視無睹,不過他仍認為該企業業務穩定,最終有望實現盈利。

孫正義表示,就WeWork而言,他犯了一個錯誤。

「這場災難迫使軟銀集團向WeWork追加注資95億美元,使其只持有80%的股份,卻沒有多數投票權。而紐曼帶走了超過10億美元的獎金。」孫正義表示,他從WeWork的經歷中吸取了幾條教訓,包括不讓創始人控制公司董事會和投票權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孫正義質押股票,債臺高築,再有錢的人也扛不住,要合理控制負債
    孫正義缺錢跟近些年瘋狂的投資並且還投資不利有很大的關係,或許是因為投資阿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讓孫正義充滿信心可以投資出第二個馬雲來。2017年孫正義成立了全球最大的PE基金-軟銀願景基金。然後開始了他的瘋狂投資,孫正義把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到了創業型公司,12分鐘就決定了投資wework44億美元,隨著IPO失敗,陸續投入總計達到150億美元。
  • WeWork聯合創始人起訴軟銀:孫正義想跑?沒那麼容易
    聯合創始人、前CEO亞當·諾依曼(以下簡稱諾依曼)也曾備受其青睞。在4月7日,WeWork董事會下屬的特別委員會宣布起訴軟銀,指控軟銀未能履行收購要約,違反了其對 WeWork 部分股東的信託責任。時隔僅一個月,5月6日,有媒體報導,目前仍是WeWork聯合創始人、董事的諾伊曼起訴軟銀集團,原因是該公司終止了此前向WeWork股東提出的30億美元股票回購要約。
  • 馬雲退出董事會!孫正義傳奇不再?
    截至目前,馬雲已在軟銀董事會任職13年。6月25日,軟銀將召開年度股東大會。軟銀執行長孫正義的「朋友圈」已先後辭去董事職務,包括2019年底卸任的優衣庫運營商迅銷集團主席兼執行長柳井正(Tadashi Yanai),其擔任了軟銀董事18年,日本電產執行長永守重信(Shigenobu Nagamori)),也在2017年就離開了董事會。
  • 又一明星企業「涼涼」:估值下跌2000億,孫正義再造「阿里」失敗
    大家對孫正義的印象,大都停留在他因投資阿里巴巴而一戰成名,這也是他投資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有了阿里的成功,孫正義也是在投資界大展拳腳,不曾停歇,滴滴出行也有他的大手筆。不過,他的投資卻屢屢碰壁,沒能再造「阿里」成功。
  • 軟銀一季度巨虧1.4萬億,馬雲離職董事會,孫正義到底是怎麼了?
    軟銀還宣布了董事會成員變動:馬雲將於6月25日辭任董事,財務長Yoshimitsu Goto獲提名出任董事。Walden International創始人Lip-Bu Tan和早稻田商學院教授Yuko Kawamoto將加入董事會,擔任外部董事。任命有待6月25日年度股東大會批准。
  • 被全世界拋棄的孫正義能重新封神嗎?
    在押注自如這些中國「二房東」之前,孫正義曾經重倉美國「二房東」巨頭wework。孫正義第一次見到WeWork的創始人諾伊曼時,還告訴諾伊曼,「使WeWork比你的原計劃大十倍。」「WeWork可能價值幾千億美元。」但結果呢?
  • 軟銀CEO孫正義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新京報》微博帳號被查處
    4、軟銀集團CEO孫正義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 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將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自今日起生效。他表示:"作為董事,我從阿里'畢業'了"。阿里的股票目前依然是軟銀持有的價值最高的資產。孫正義稱,軟銀仍將儘可能長期地持有阿里巴巴股票。
  • 願景基金負責人:Wework確實是打擊 但不能以此來論成敗
    緊隨其後的是,米斯拉未能為二號願景基金籌集到足夠的新資金,軟銀創始人孫正義(Masayoshi Son)曾表示,該基金的持資將達1080億美元。我們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在啟動二號願景基金時將我們學到的東西重新納入實踐中。」 這是米斯拉做出的最大膽、以整個職業生涯為賭注的預言。在這之前的三年裡,願景基金向初創企業投入了創紀錄的現金,將它們的估值推高到了極致,並鼓勵創始人們想得更遠,行動更瘋狂,消滅競爭對手。
  • 孫正義,我畢業了!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是國內電商巨頭,也都知道馬雲是阿里的創辦者和實際控制人。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阿里巴巴的最大的股東是日本的軟銀集團,所以可以說阿里是一家由日資控股的中國企業。而軟銀的CEO是韓裔日本人孫正義。所以,孫正義也是阿里巴巴董事會的一員。而就在昨天傳出消息,軟銀集團CEO孫正義在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將退出阿里巴巴董事會,自即日起生效。
  • 孫正義野心遭質疑:還賠得起幾個WeWork?-虎嗅網
    他對WeWork創始人說:你的創意很好,但是,讓我們再把它做大一點。-WeWork前員工接受採訪時披露孫正義曾經對亞當·諾伊曼欣賞有加,但在最近一段時間,也正是亞當·諾伊曼的公司讓孫正義焦頭爛額。若干年後,作為通訊商的軟銀也許會勢微,但願景基金事業會為孫正義帶來軟銀的下一個支柱業務,可能是共享經濟、人工智慧甚至生物科技。可以說,基於投資的「群戰略」已經成為軟銀的DNA,孫正義在願景基金上押注了軟銀未來的30年甚至300年。 由此一來,「孫正義會放緩投資腳步嗎「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 泡在神秘主義和龍舌蘭酒精裡的WeWork
    捲入時間最久、最疲憊的孫正義,對這場遊戲懷抱著最後的無可奈何的希望。即使,已經沒有人能說得清,共享經濟路在何方。去年八月,日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豪氣地開出一張10億美元的支票,對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說:「WeWork是下一個阿里巴巴。」
  • 孫正義放棄收購WeWork 儘管他已經投了100億美元
    公告顯示,WeWork聯合創始人、前首席執行長Adam Neumann及其家人以及Benchmark Capital等機構投資者原本將從該收購要約中獲益最多。該公司表示,終止收購要約不會對WeWork的運營產生任何影響。
  • 瘋狂的風投如何幫助WeWork犯下越來越多的錯誤
    他說自己從事的是「說服行業」,是那種通過鼓勵固執的創始人做出更好選擇而獲得成功的人。為了強調這一點,他在桌子上放了一本兒科精神病學教科書。在一次董事會會議上,鄧列維引用阿克頓勳爵的話,敦促WeWork的其他董事否決紐曼的絕對控制要求——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正在會上的紐曼說,他並不關心阿克頓勳爵。
  • 【孫正義宣布退出阿里集團董事會:作為董事,我從阿里「畢業」了...
    文 / Sarah2020-06-25 11:06:30來源:FX168 【孫正義宣布退出阿里集團董事會:作為董事,我從阿里「畢業」了】孫正義在6月25日舉行的軟銀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宣布,自己將從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
  • WeWork 失敗背後:風投為何如此瘋狂
    報導寫道,諾依曼跟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見了面。孫正義對 WeWork 的總部讚不絕口,參觀完之後,他立即草籤了一份臨時合同,承諾向 WeWork 投資 44 億美元。諾依曼說,這筆投資看中的不是我們的財務表現,而是 「我們的活力和精神」。文章還寫道,幾個月後,諾依曼親自前往東京,和孫正義慶祝合作。席間,孫正義問諾依曼:「智者和瘋子比賽,誰會贏?」「瘋子。」諾依曼答。
  • WeWork分崩離析的背後,是風投還是「瘋」投?
    報導寫道,諾依曼跟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見了面。孫正義對WeWork的總部讚不絕口,參觀完之後,他立即草籤了一份臨時合同,承諾向WeWork投資44億美元。諾依曼說,這筆投資看中的不是我們的財務表現,而是「我們的活力和精神」。文章還寫道,幾個月後,諾依曼親自前往東京,和孫正義慶祝合作。席間,孫正義問諾依曼:「智者和瘋子比賽,誰會贏?」
  • 天生商人孫正義:瘋子、天才、冒險者
    孫正義盯了一會眼前屏幕上的這個數字,把30(十億美元)改成了100。「人生短暫,但我們的格局不能小。」他告訴米斯拉。 在後來的一次採訪中,孫正義輕描淡寫地說,「100這個數字更簡單一些。」
  • WeWork爭議的另一面:低調的聯合創始人米格爾·麥克凱爾維
    文/Amy Feldman & Samantha SharfWeWork不太為人所知的聯合創始人米格爾·麥克凱爾維仍是該公司首席文化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隨著大熱一時的共享辦公空間初創企業WeWork在今年秋天突然崩塌,沮喪的投資者趕走了其極具個人魅力、卻反覆無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公司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境遇如何呢?
  • 吸取教訓 引以為戒
    本報訊(記者 趙 銳)江蘇省崑山市中榮金屬製品有限公司「8·2」粉塵爆炸事故發生後,市安監局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迅速採取有效措施,強化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嚴防發生類似事故。該局要求,務必切實提高用人單位對做好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深刻總結事故教訓,引以為戒。
  • 軟銀CEO孫正義退出阿里集團董事會 「仍將儘可能長期地持有阿里...
    6月25日,軟銀CEO孫正義在軟銀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如是說到,他宣布,將從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軟銀集團曾在5月18日宣布馬雲將卸任軟銀集團董事,孫正義今天特別對馬雲之於軟銀的貢獻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