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Work爭議的另一面:低調的聯合創始人米格爾·麥克凱爾維

2020-12-13 福布斯中國

文/Amy Feldman & Samantha Sharf

WeWork不太為人所知的聯合創始人米格爾·麥克凱爾維仍是該公司首席文化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隨著大熱一時的共享辦公空間初創企業WeWork在今年秋天突然崩塌,沮喪的投資者趕走了其極具個人魅力、卻反覆無常的聯合創始人兼CEO亞當諾依曼(Adam Neumann)。公司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境遇如何呢?與光芒四射的諾依曼相比,現年45歲的米格爾·麥克凱爾維似乎不太有存在感,但是他留了下來,繼續擔任定義略顯模糊的「首席文化官」(chief culture officer)一職。

麥克凱爾維是公司創始故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福布斯》在2014年首次專訪WeWork時,也曾留下他與諾依曼的合影。然而到了2017年,軟銀開始考慮投資的時候,是諾依曼獨自向軟銀老闆孫正義作了如今已臭名昭著的12分鐘招標演說,為WeWork在全球籌集44億美元。

今年,在WeWork為其備受矚目的IPO作準備的同時,麥克凱爾維的名字在官方敘述中卻幾乎被抹除了。在WeWork原本於8月提交的登記聲明中,「亞當」(Adam)被提到169次,麥克凱爾維卻只出現了6次。就連諾依曼的妻子麗貝卡·帕特洛·諾依曼——演員格溫妮絲·帕特洛的堂妹,另外還在1月被回顧性地命名為WeWork聯合創始人——都分到了更多筆墨,被提到20次。正是諾依曼推行了WeWork比較一些比較瘋狂的擴張計劃,包括麗貝卡的心頭肉WeGrow學校。

一位前WeWork高管回憶道:「老實說,在米格爾開始關注更多文化上的東西的同時,亞當則專注於能夠產生新聞標題的東西。亞當從孫正義那兒籌得資金的能力創造了價值,而米格爾沒有直接參與其中。」鑑於公司的保密協議,這位前高管希望保持匿名。

但是在9月WeWork宣布取消該次IPO,還不得不接受軟銀的救助方案之後,是麥克凱爾維給士氣低落的員工寫了一封鼓舞人心的郵件。他在這封10月末的郵件中寫道:「這是一段挑戰艱巨的時期,需要極大的勇氣才能繼續相信。我們擁有一支了不起的團隊和一個不可思議的品牌;若能輔之以新的專注力,我們就有機會打造一家出類拔萃的企業。」

軟銀的馬塞洛·克勞雷(Marcelo Claure)日前被任命為WeWork董事會執行主席。10月23日,他發推文稱自己在Sprint總部「待至深夜」,與麥克凱爾維交談,了解WeWork文化。

WeWork聯合創始人米格爾·麥克凱爾維(右),及名氣更大的(且現已離開公司)亞當·諾依曼,攝於2014年。圖片來源:JAMEL TOPPIN FOR FORBES

麥克凱爾維決定與公司保持關係,而投資者也決定允許他這麼做,這都與諾依曼形成鮮明對比——諾依曼被粗暴地罷免,儘管在走的時候拿到了17億美元。回首當初,倆人的關係曾如此緊密,以至於他們在2010年成立了We Holdings LLC(We控股責任有限公司),通過這一實體對WeWork持股;可是近年來,隨著投資者前後共注入超過90億美元的資金,並一度將WeWork的估值推到470億美元的頂峰,麥克凱爾維和諾依曼似乎漸行漸遠。

當WeWork公布原計劃中IPO的證券申報文件時,文件披露,一家企業在2018年營收18億美元,虧損19億美元;根據近期一份發給債權人的報告,虧損還在繼續擴大,在第三季度達到了12.5億美元。

在WeWork接受軟銀救助方案後,《福布斯》估計麥克凱爾維的淨身家已從29億美元的最高值跌至9億美元。至於設在德拉瓦州的We Holdings控股公司是否不受影響,以及如何做到不受影響,都並不明確。麥克凱爾維拒絕了《福布斯》採訪請求,軟銀方面也拒絕置評。

對於麥克凱爾維而言,這個專注於員工和文化、較為低調的角色很適合他。在WeWork,他以主持爐邊談話出名,涉及的話題包括如何建立韌性,或是引進教練,比如關係治療師Esther Perel。去年,他在母校俄勒岡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演講,說:「沒有所謂的『做成』(making it)。你一覺得自己已經弄明白了,一覺得已經把自己的破事處理好了、人生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某些事情就會出現,改變整個局面,把一切搞得亂七八糟。」

麥克凱爾維和諾依曼都是在群體生活的氛圍裡長大,諾依曼是在以色列的一個基布茲集體農場(kibbutz),麥克凱爾維則是在俄勒岡州尤金市一家由5位母親組建的公社,是公社裡的6個孩子之一。孩子們在長大過程中要自己做園藝活,吃飯需要食品券,果珍飲料是只有聖誕節才有的特殊待遇。(麥克凱爾維在公社的一個孩子伴也在WeWork工作。)

麥克凱爾維在俄勒岡大學取得了建築學學位,在校期間還打了兩年籃球。(他和諾依曼一樣是高個子,身高達6英尺8英寸,約2.03米)。大學畢業後,他搬到日本,建了一個連接日語和英語筆友的網站。之後,他在布魯克林一家建築事務所謀得一職。

麥克凱爾維和諾依曼的友誼始於一次派對,後者邀請前者為自己的一家公司設計新的辦公空間。「我們是完全不一樣的人。不管是什麼原因使然,總之我們就是與對方連接起來了。」麥克凱爾維在2017年9月的一期How I Built This播客節目上說道。

2008年1月,靈感來敲門了。當時,諾依曼在分類網站Craigslist上找到了一個人,開始把自己辦公室的一部分出租給那人,以減少開銷。在諾依曼與房東Joshua Guttman達成協議後,麥克凱爾維通宵為新公司想了個名字,設計出圖標,並建了網站——Greendesk,一間 生態友好、備足了公平貿易咖啡的共享辦公室。雖然那一年遇上了金融危機,但是辦公空間很快就籤滿了。

這筆早期生意後來逐漸演變為WeWork:他們將Greendesk賣給了Guttman,將所得資金用於新的公司。「在我們看來,這再明顯不過了:辦公空間的資源並不好——糟透了。」麥克凱爾維在2014年對《福布斯》回憶道。

隨著公司逐步擴張,諾依曼日漸成為公司的名片,而麥克凱爾維則一直在尋找自己的角色。他在How I Built This播客上表示:「我喜歡挨著注意力的中心。我喜歡注意力中心這個想法,我只是不想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但是我真的很享受從其中散發出來的能量。」

隨著WeWork快速擴大,招聘數千名員工,其管理團隊卻在定義新角色和職責上苦苦掙扎。麥克凱爾維早期的設計和施工角色現在已有別的員工承擔,於是在2017年夏天,他接過了首席文化官的頭銜。(同年,他與妻子、Pucker Makeup創始人Hiyam離婚。)前面提到過的WeWork前高管回憶道:「他經常談論Culture OS,就像是某種作業系統,他覺得或許可以作為一種重新煥發企業文化活力的方式,植入公司。」

麥克凱爾維是嚴格素食主義者(vegan),慶祝自己45歲生日時吃的是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的燒烤。2018年,WeWork決定摒棄肉類食品,包括不再允許員工報銷含肉類的餐食;麥克凱爾維顯然是這一決定背後的一大驅動力。他在自己的Instagram上寫道:「這絕對是我們做過的最棒的事之一。」

不過,WeWork文化也顯出了問題的跡象:2018年,WeWork前僱員Ruby Anaya向紐約州最高法院提交訴訟,稱該公司的「兄弟會文化」讓性關係行為不端問題有了可乘之機,還會責罰說出事實的員工。她點了上司麥克凱爾維的名,稱他無視了自己的求助。WeWork努力想要撤銷這樁案子。一些指控,包括對麥克凱爾維的指控,已在4月份被撤銷,但案件仍在審理中。WeWork拒絕置評。

儘管如此,麥克凱爾維的聲譽基本上沒有受到損害;另一方面,IPO之前公眾的密切審視卻讓諾依曼的判斷成了笑柄(他推動WeWork在某項衝浪池業務上花了數百萬美元,還成立了自己妻子的實驗性學校)。公告還揭露了潛在的假公濟私,包括諾依曼在1月份把WeWork重塑為「The We Co.」之後,以WeWork房東的身份賺了數百萬美元,收取了590萬美元的「We」商標使用費。(他最終把這筆錢換回去了。)9月,《華爾街日報》報導了他在借來的灣流G650私人飛機上喝酒、抽大麻的細節;這些行為似乎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到一周後,投資者便將他除名。

11月6日,軟銀公布最新財報,顯示這家龐大的科技投資基金遭遇了成立38年來最大的虧損;孫正義承認自己做了「非常糟糕」的判斷。WeWork正在尋找新的CEO,並計劃裁員數千人。麥克凱爾維還在。

譯 Xiaxun

相關焦點

  • WeWork聯合創始人:創造全新辦公生活方式
    &nbsp&nbsp&nbsp&nbspWeWork聯合創始人、執行長亞當·諾伊曼,照片由本人提供&nbsp&nbsp&nbsp&nbsp截止到2016年,WeWork在10個國家的35個城市開設了100餘個辦公空間。
  • 對話WE+ 酷窩創始人劉彥燊:「更懂空間」的人才能運營好聯合辦公
    儘管經過了幾年的發展,聯合辦公們都在試圖撕掉「二房東」的標籤,但最現實的問題仍是,你能不能以更高的價格把工位租出去,「三年前他們就站出來說,聯合辦公未來賺的是服務費,工位甚至可以免費,可是現在你看wework,服務收入佔比不到5%。」
  • WeWork聯合創始人起訴軟銀:孫正義想跑?沒那麼容易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文/向陽 編輯/水笙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WeWork曾被孫正義稱之為「下一個阿里巴巴」,WeWork聯合創始人
  • WeWork、SOHO3Q、優客工場,什麼時候做「二房東」也這麼賺錢了?
    雖然看似是一家沒有房產的房地產公司,但WeWork的聯合創始人紐曼在接受採訪時稱,如果把WeWork看作是一家房地產公司,公司的估值絕不可能達到50億美元。紐曼宣稱,他們希望通過把分享辦公場地、辦公服務及創意的企業家聚集到一起,讓WeWork成為新商業模式的溫床。「我們碰巧需要辦公場地,就如同是Uber需要汽車,以及Airbnb需要公寓一樣。」
  • 仲量聯行:聯合辦公和科技類公司在武漢需求強勁
    2018年下半年,武漢聯合辦公以及商務中心快速擴張,包括wework、中赫品創、美百年等均在三季度大面積租賃,且主要集中在漢口的甲級辦公樓內。未來辦公助力城市升級圓桌論壇《未來辦公助力城市升級》圓桌論壇上聯合辦公
  • New Community Classes with lululemon & WeWork!
    To learn more, please visit www.wework.com. WeWork 是創造者的平臺。我們為您提供辦公空間、互動會員網絡、傾情為您服務,讓工作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僅是生存。更多詳情,請登陸 www.wework.com。
  • 立志做人力資源服務界的wework,人博T空間到底是做什麼的
    wework這家公司到底是做什麼的?成立於2010年的WeWork在全球各地向自由職業者、中小企業提供新型辦公場所。其商業邏輯與國內的自如相似,都是直接與房地產商籤約,然後再把場所租給第三方。賺取的便是其中的差價但是就是這樣簡單的商業模式,wework的估值從2010年到2019年,目前估值已經達到了470億美金,運營利潤率保持在30-40%。WeWork遍布全球28個國家100多座城市的485個辦公地點,擁有會員46.6萬名,員工數量上漲至1.2萬人,並在以每周100人的速度增加.
  • 京師律師事務所聯合創始人羅建斌、聯合創始人熊乙麟到訪華南理工大學並參觀交流
    審核|李曉春編輯|張   玲4月11日下午,北京市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京師深圳)聯合創始人羅建斌律師、聯合創始人熊乙麟律師到訪華南理工大學參觀交流,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蔣悟真熱情接待京師深圳聯合創始人羅建斌律師、聯合創始人熊乙麟律師參觀了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學院大樓和教學樓等特色區域,對華南理工大學的發展歷程、教學理念、教學規模、畢業生就業情況等有了初步了解,並就京師深圳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發展規劃等向蔣悟真院長作了簡要介紹
  • 陸領科技聯合創始人、CMO霍靜:汽車圈和科技圈已經越來越融合
    11月25日,由《中國經營報》和中經未來主辦的「2020中國汽車『新營銷』高峰論壇」上,就如何促進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的話題,陸領科技聯合創始人、CMO霍靜如是說道。 眾所周知,在汽車「新四化」的大浪潮下,新能源汽車作為未來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不斷地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風口。
  • Wagas聯合創始人:甄潔珊
    人物:甄潔珊(Jackie Yun,女),澳籍華裔創業行業:休閒西餐連鎖,創意輕餐飲創業地點:上海創始人故事:Wagas聯合創始人。1999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Jackie離開父母獨自來到上海,在餐廳的打工經歷燃起了她對餐飲行業的熱情,她與丹麥小夥John Christensen聯合創立Wagas,主打健康輕食。目前,Wagas旗下連鎖品牌Wagas和Baker&Spice在全國的門店總數共有60多家。
  • 孫正義:從WeWork吸取了教訓 不能讓創始人控制董事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孫正義:從WeWork吸取了教訓,不能讓創始人控制董事會軟銀集團在正式獲得美國共享辦公初創企業WeWork實際控制權之後,正在考慮放棄WeWork在香港租用的至少六個地點的寫字樓。
  • 遭遊戲開發商抵制後 Oculus聯合創始人Palmer道歉
    原標題:遭遊戲開發商抵制後 Oculus聯合創始人Palmer道歉   最近,新聞網站The Daily Beast關於Oculus聯合創始人Palmer Luckey支持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的報導科技圈著實熱鬧了一番。
  • 239億美元估值不見了,WeWork怎麼還敢「買買買」?
    矽谷房地產科技企業SpaceIQ在其首頁官宣,「SpaceIQ Is Now A Part Of wework」,自己已經是WeWork的一份子了。至於具體金額,WeWork和SpaceIQ均暫未披露。為什麼要買SpaceIQ?通過盤點WeWork的「買買買」系列,我們初步勾勒出WeWork上市前的投資理念:一切圍繞主業買,當然房產科技企業也是重頭戲。
  • 專訪Coursera聯合創始人達芙妮·科勒
    專訪:「中國學生將從全球在線課程中獲益」——訪Coursera聯合創始人達芙妮·科勒新華網溫哥華6月6日電(記者馬曉澄)全球知名大型網絡公開課平臺Coursera
  • Twitter聯合創始人比茲·斯通或將再創業
    Twitter聯合創始人比茲·斯通(騰訊科技配圖)  北京時間3月29日消息,據國外科技博客爆料,Twitter聯合創始人比茲·斯通(Biz Stone)正在計劃創辦另一家名為Jelly  2011年中,斯通離開Twitter後與另一名Twitter聯合創始人埃文·威廉士(Evan Williams)合夥創辦了初創企業孵化器Obvious Corporation。自成立至今,該孵化器成功推出了幾家在業界較有名氣的初創公司,例如Branch和Medium。  目前尚不清楚,斯通是將專注於Jelly,還是繼續履行其在Obvious中的職責。
  • 濱州市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解中心掛牌成立
    濱州日報訊 9月14日下午,市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解中心、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工會派出庭揭牌儀式暨工作交流會,在市工人文化宮召開。市勞動人事爭議聯合調解中心經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中院、市工商業聯合會和市企業家協會聯合設立,旨在有效應對疫情防控新階段面臨的勞動人事糾紛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改革創新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機制,發揮調解在勞動人事爭議處理中的基礎性作用
  • Facebook聯合創始人休斯與同性男友完婚
    據福布斯網站報導,在IPO成功之後,Facebook的創始人似乎開始了婚禮接力,繼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迎娶華裔女友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之後,聯合創始人克裡斯休斯(Chris Hughes)也與相識多年的同性戀男友肖恩埃爾德裡奇(Sean Eldridge)結婚。
  • 朱碧新會見普洛斯聯合創始人、執行長梅志明
    朱碧新會見普洛斯聯合創始人、執行長梅志明 2020-11-11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Facebook創始人低調淘寶行 馬雲扎克伯格杭州會
    浙江在線12月24日訊他年僅26歲,卻是知名美國社交網站Facebook創始人;美國熱門電影《社交網絡》以他的創業史為原型;他還剛剛當選了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  他就是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本月20日他到中國北京訪問,會見了百度總裁李彥宏等IT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