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WE+ 酷窩創始人劉彥燊:「更懂空間」的人才能運營好聯合辦公

2020-12-14 鈦媒體APP

【本文來自鈦媒體特色專欄 CEO說 】

每天下午三點,跟上海的其他網紅咖啡店一樣,復興廣場的 WAWY 就開始熱鬧起來,年輕人們陸續趕來,品嘗咖啡,拍照打卡。跟喧鬧的人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家店營造的性冷淡的氛圍——意思是說,無論從logo設計、店內陳設還是遠離購物中心的選址,WAWY 都擺出了一副高冷的姿態,比如它還在官方說明中寫著這樣一段話:

WAWY 不是你一個用來辦公的場所,WAWY 不是一個用來擺拍的場所,WAWY 不是一個用來無效社交的場所。

有趣的是,除了每天都有人來這裡拍照,WAWY所處的區域還是WE+酷窩聯合辦公,它的二樓和負一樓是已經出租了的工位。「我們現在會說自己是一個新空間。」WE+酷窩市場部負責人Vivian對鈦媒體表示,「網紅們願意花一萬塊租這個地方一天用來拍照,我們的排期都到明年了。」

「性冷淡」風的咖啡館 WAWY

WE+ 酷窩是個稱職的二房東。

儘管經過了幾年的發展,聯合辦公們都在試圖撕掉「二房東」的標籤,但最現實的問題仍是,你能不能以更高的價格把工位租出去,「三年前他們就站出來說,聯合辦公未來賺的是服務費,工位甚至可以免費,可是現在你看wework,服務收入佔比不到5%。」WE+酷窩創始人劉彥燊對鈦媒體表示,據他的統計,聯合辦公的出租率要做到70%至75%才能打平,這不是個利潤空間巨大的行業,比起快速的規模擴張,WE+酷窩更看重的是現金流。

聯合辦公需要更大溢價空間,因此,一家有設計感的咖啡店在帶來人流之外,也成了一個空間有質感、有腔調的標誌,「一個網紅的咖啡店、一家花店,這跟我想到打造的年輕人喜歡的、新潮的氛圍是吻合的。」劉彥燊表示。

這也同時意味著,那些被廉價吸引的公司不在WE+酷窩的輻射範圍,「引進一個大眾點評,500塊一個工位,沒有意義,不願意付費的公司可以的去政府的孵化器。」劉彥燊說,現金流良好,願意為空間氛圍付費的公司會自然被WE+酷窩的新空間概念吸引。復興廣場的WE+酷窩旗艦店單個工位的月租在3000以上,在沒有大規模合併的前提下,WE+酷窩目前在全國16個城市運營著48個空間,最新的大訂單是來自滙豐銀行的800個工位。這家在現金流上保持著生命力的聯合辦公或許正在證明著一件事,共享概念的引入並沒有給出租辦公室這件事帶來商業模式上的改變,新的命題是,當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新產品和品牌湧現,我們的城市空間要去怎樣迎合這樣的變化。

「前幾天我們面試員工,最後人家反問,你們聯合辦公是做什麼的?」向大家解釋一個全新的空間,同樣的事再次發生在Vivian身上,時間倒回十年前,那時她負責的市場項目是西單大悅城,任務同樣具有挑戰性:告訴中國消費者「購物中心」是什麼。

十年過去,購物中心的商業價值被市場印證,繼而又受到來自網際網路的挑戰與和解,大家都在問,當手機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要的,一個線下空間的真正價值在哪,它將以怎樣的形態存在。

WE+酷窩並不是第一個想到把聯合辦公與購物中心結合的運營商,作為中國聯合辦公的巨頭,優客工場也在聯合辦公開進北京和武漢的凱德MALL,納什也在最近和紅星美凱龍籤下了合作,購物中心渴望新的流量與資源,手握創新品牌和新的運營方法的聯合辦公就成了值得考慮的合作夥伴。

劉彥燊透露,對辦公+購物這樣的新的綜合體來說,運營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做到「無縫對接」,即來這個地方辦公的人和購物的人是否能融合在一起,否則單純的物理空間的疊加不能創造價值。

「每個地方,辦公人群和公司屬性不一樣,辦公本身具有區域性,聯合辦公的優勢在於對客戶、人群有足夠的了解。」劉彥燊表示,未來WE+酷窩會選擇輕重並行的模式,一方面自己拿地,一方面收購物業,提升他們的運營水平進而提升價格。

WE+酷窩目前在全國16個城市開設了空間。

對於科技設計領域一款新發布的產品,要想保持調性的同時快速在全國鋪開,聯合辦公空間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越來越多的新品牌開始對線下空間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購物中心、臨街店鋪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更懂「空間」的聯合辦公的價值也會逐漸顯現。

以下為鈦媒體與劉彥燊的對話:

鈦媒體:來這辦公的公司主要是被顏值吸引?

劉彥燊:看顏值,看服務的內容,我坐在這裡舒不舒服,我有問題你是不是馬上可以幫我解決,比如說,我現在做的PPT有個動畫不會做,發信息出來,這個平臺有沒有響應,平臺的信息化跟你社區的運營有關,這個是他們需要的,廣州的動漫公司為上海的公司解決了需求,我們作為平臺,這是服務,沒有獲利,你不可能去收5%的服務費,小B的錢是很難賺的,但有這個平臺,會讓他們覺得物有所值。黏性是通過這些細微的服務獲得的。

鈦媒體:做平臺對聯合辦公來說會是一筆很大成本嗎?

劉彥燊:WE+酷窩現在170個員工,有15個是技術部門,這是一筆成本,但數據對我們了解一家公司,對空間的定位是很有幫助的。聯合辦公運營商的優勢是對客戶有足夠的了解,你知道自己手上是一些什麼樣的客戶,可以去發展哪些客戶,不像傳統地產商,我造了,你就來,價格由市場定,我們的價格是我們定的。

鈦媒體:重要的還是靠設計和運營提升單價。

劉彥燊:我們拿項目不是為了規模擴張,而是要有特點,能夠盈利。我覺得這個是根本,不賺錢的項目都不是好項目,衡量一個項目成不成功只有兩個地方,一個你的出租率高不高,一個是你的單價上去了。還有別的嗎?不願意付費的公司都不是好公司,屌絲創業你可以去政府的孵化器。聯合辦公與孵化器是兩個不同的產業,真正到達一定商業平臺的公司是我們想服務的公司,有點實力、知道你在做什麼,有現金流,這是我想吸引的客戶,這些公司中,能夠接受聯合辦公概念的,都是有創新精神的公司,所以你不需要去選擇,這些人會慢慢聚到這個平臺。

鈦媒體:增值服務呢,這部分最後會是怎樣的收入佔比?

劉彥燊:增值服務的故事已經是過去式了,wework增值服務收入佔比不會超過5%,非租金收入有一天會成為主流嗎,我認為不可能。

但這裡有個機會是產業孵化,通過我們的規模,對空間裡理解,去孵化一些和空間運營相關的產業,比如一個體驗店,如果你的產品是好的,最難的是怎麼落地,有16個城市,類似這樣的商業體也會越來越多,你試想一個好的產品,以低成本在全國16個城市落地,他的市場效應會怎麼樣。

鈦媒體:目前看來,規模化對聯合辦公的意義是什麼?

劉彥燊:聯合辦公不是一家獨大的,wework來到中國也不可能做到老大,這個不像網約車,NO1就大小通吃,聯合辦公是有區域性的,不是燒錢可以燒出來的。這不是網際網路的玩法,把錢推上去,我就是老大。未來三家可能會佔據70%的市場,但剩下30%是百花齊放的。

鈦媒體:這是一個講究「個性化」的行業。

劉彥燊:每個地方有不同的調性,但核心理念是相同的,坪效多少,每多少平方要出一個工位,每一個項目的投入是多少,產出要求是多少,這都有一套算法。出租率低於70%,基本都虧。

現在做得最好的聯合辦公年收入1到1.5億,為了規模,去收購一個年收入幾千萬的,沒有意義,你不如拿這個錢去自己做個項目。從財務模型看,聯合辦公還遠遠沒到合併才能生存的程度,我覺得聯合辦公會洗牌,誰好誰壞,一年後見分曉。(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赫婧)

相關焦點

  • FUNWORK收縮,聯合辦公迎來「至暗時刻」
    在這場「價格戰」中聯合辦公也沒有缺席。據界面新聞了解,位於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的德事商務中心近期推出了100人以內的特價單位,單月租金低至2000元/人,要知道其以往的市場均價達到約4000元/人。另外,位於廣州天盈廣場的Cohesion目林聯合辦公將單月租金價格從以往的3000多元/人下調至近2000元/人。
  • 比聯合辦公更懂中小企業,玖維客運營服務面積超150萬平方米完成...
    這也標誌著JWK辦公產品升級進入3.0階段。最新的JWK產品 3.0版,已經可以同時滿足15-1000人規模公司對於空間的自由選擇需求;而且,它用「低頻共享」理念實現的一整套綜合辦公解決方案,並涵蓋了聯合辦公等各種新興業態。
  • 美麗新世界·2017度假空間品牌與資本高峰論壇
    ,如公寓、聯合辦公、商業地產等。   全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鍾彬先生致開幕詞,鍾彬先生在開幕詞中表示多彩投正在打通消費金融和投資管道,只有打通資本市場才能真正解決旅遊的痛點。好產品是做未來度假空間的核心和基礎。
  • 2020年聯合辦公十大事件:萬科、恒隆入場,優客工場美夢成真
    即便如此,聯合辦公行業的發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聯合辦公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368.2億元;更有68.8%的受訪用戶表示不會降低聯合辦公消費意願,足以見得聯合辦公分散靈活優勢「後疫時期」更受認可。大水之中,必有大魚,聯合辦公前景可期。以下是杭小商盤點的聯合辦公10大事件,共同回顧2020這艱難卻不缺機遇的一年。
  • 聯合辦公「輕」模式發展論壇開幕暨馬上辦公共享辦公市場報告重磅...
    兩年半的時間裡,通過雙創的引領和資本的助推,中國共享辦公行業正在進行一個飛速的發展。這次報告對馬上辦公平臺上入駐的636家共享辦公進行分析,通過數據展示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共享辦公的數據的市場發展。報告顯示上海各個區域的數量分布不均,越向外輻射,它的需求度也就越低。如何提升開放式工位的產出和利用率,是空間精細化運營的課題,例如出售會員卡、跨區域移動搬動、日租辦公等等。
  • WeWork聯合創始人:創造全新辦公生活方式
    &nbsp&nbsp&nbsp&nbspWeWork聯合創始人、執行長亞當·諾伊曼,照片由本人提供&nbsp&nbsp&nbsp&nbsp截止到2016年,WeWork在10個國家的35個城市開設了100餘個辦公空間。
  • 普洛斯殺入聯合辦公:用「舊人」,反常識,不燒錢
    文章發出後,我們聯繫到了GWS普隆空間創始團隊負責人Kelly,跟她細聊了聊她和普洛斯對於空間運營的思路。作為普洛斯萬億帝國當中商業地產中的創新運營模式——聯合辦公,我們也試圖從中解讀普洛斯對於存量時代空間運營的新思路。Kelly是辦公空間服務的老人,行業經驗10餘年,在成立在1978年的全球服務型辦公品牌Servcorp(世服宏圖)就待了8年。
  • 納什空間發布納米3.0空間智能運營及管理系統,打造智能化辦公新生態
    會上,納什空間合伙人史志雋代表納什空間發布了納米3.0——新一代空間智能運營及管理系統、智能辦公服務系統、智能找房系統。此外,納什空間還宣布了國內領先的AI企業曠視科技達成了戰略合作,與小米生態孵化的樹米科技完成空間智能管理合作。同時,納什空間與國內專業網際網路辦公服務平臺好租網聯合成立商業地產大數據研究院,並計劃在未來一同研究、洞察行業趨勢,定期發布商業地產領域權威大數據報告。
  • 夢想加打造亞洲首個WELL認證聯合辦公空間
    >辦公空間健康升級,夢想加踐行行業頭部企業社會責任(北京,2019年5月15日)專注科技辦公體驗的辦公服務品牌夢想加今日宣布,其位於成都領地環金中心29層的聯合辦公空間已獲得有健康建築領域「奧斯卡」之稱的WELL認證。
  • 創富港半年報隱藏行業破局之術:精細化運營成聯合辦公新關鍵詞
    與此同時,聯合辦公行業在疫情的催化下也進入深度洗牌期。近日,聯合辦公企業We+酷窩正式宣布停止運營,稱將停止與所有員工間的勞動合同,項目也處於停運階段,這家成立5年的聯合辦公企業正式按下終止鍵。聯合辦公行業該何去何從?新的曙光又在哪裡?
  • 創富港半年報隱藏行業破局之術:科技賦能、精細化運營成聯合辦公新...
    與此同時,聯合辦公行業在疫情的催化下也進入深度洗牌期。近日,聯合辦公企業We+酷窩正式宣布停止運營,稱將停止與所有員工間的勞動合同,項目也處於停運階段,這家成立5年的聯合辦公企業正式按下終止鍵。聯合辦公行業該何去何從?新的曙光又在哪裡?
  • 上海市雙創地圖發布:眾創空間均價1226元 聯合辦公入駐率高達70%
    萬裡江表示:上海的創業氛圍其實濃厚,而聯合辦公也是對傳統辦公的變革,創業公司會更願意擁抱這樣新型辦公空間。而方糖小鎮也更願意用一個開放的態度去為行業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提供更優質的市場服務。張兆娟表示,在房地產行業發生深刻變革的今天,克而瑞的研究不再只聚焦開發商、產品線、模式等傳統成熟版塊,更把目光投向了共享辦公、長租公寓、商業運營、家裝等新領域。她認為,眾創空間市場潛力巨大,實際已成為一場辦公的革命!
  • 峰會看點|從零秒酒仙橋社區思辨聯合辦公的「輕重運營模式」
    毗鄰北京酒仙橋產業園區集群的零秒酒仙橋社區,經過長達一年的精細化運作,已成為帝都網紅式辦公生活新社區,不同於零秒空間以往運營的聯合辦公項目,該項目具有兩大創新。一是產品業態的創新。
  • 華藝辦公空間設計|共享辦公空間設計如何才能具有品牌意識
    華藝辦公空間設計公司|共享空間品牌個性化設計的意義以品牌化理念設計共享辦公空間使得室內辦公環境形象統一化、規範化,有利於 項目視覺系統在空間 語言上得到充分表達。此外,品牌化設計方案可以快速提升品牌調性,打造項目特色標籤 ,從而在潛在客戶心目中的留下記憶點,為設計公司的宣傳與拓客開展創變 。
  • 「聯合辦公第一股」花落優客工場 敏捷辦公添力新增長
    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最大的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優客工場自2015年9月開始運營第一家聯合辦公空間。截至2019年12月31日,優客工場已布局了204個聯合辦公空間,覆蓋中國以及新加坡的共44個城市。而2020年,優客工場在歷經考驗之後迅速復工復產,抓住後疫情時代的新商辦――敏捷辦公機會實現了高質量的增長。
  • 優客工場在美上市 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來自優客工場的信息顯示,公司自2015年9月開始運營第一家聯合辦公空間。通過持續發展的線下空間產品與空間運營,加上持續增長的非空間業務,目前已逐漸形成「空間運營+非空間業務」社區生態模式。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優客工場已布局了204個聯合辦公空間,覆蓋包括中國一線、新一線城市以及新加坡在內的47個城市。
  • 極歐學院聯合創始人林大亮:成功者是懂教育又懂網際網路的人
    中國網12月13日 訊(記者 閆景臻)12月12日 ,由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家年會暨中國好教育盛典在北京舉行,本次會議以「踐行改革,讓每個人的人生出彩」為主題。  在本次活動中,邀請了中國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網際網路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翔宇教育集團總校長盧志文、題谷教育CEO陳雷、極歐學院聯合創始人林大亮,以《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該如何「上課」》為主題進行了分享。
  • 資產運營面積超百萬平米,納什空間如何修煉內功?
    導語:納什空間是國內聯合辦公領域的先行者和頭部企業,目前資產運營規模已超過100萬平米,入駐企業26000+家。納什空間創始人&CEO張劍認為,聯合辦公行業未來幾年會逐漸出清,企業的運營服務能力是抵抗行業周期性的關鍵,納什空間也將在精細化運營服務和科技兩方面繼續穩紮穩打。近日,WeWork正式公開提交了招股書,計劃最高融資10億美元。
  • 團省委副書記梁均達一行到訪BEEPLUS辦公空間對話灣區創業青年
    戴健進目前擔任BEEPLUS超級會員及用戶體驗中心副總監一職,主要負責BEEPLUS社群運營的相關工作。 BEEPLUS:以空間為載體匯聚大灣區青年創新力量 座談會上,團省委副書記梁均達也重點強調了優質創新創業載體和「產業孵化器」對於青年創新創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平臺不僅需要扮演「空間供應商」的角色,更要在政策解讀落實、資金資源對接、化解企業痛點、打造安心環境等方面,為創業青年和創新產業提供切實幫助。
  • 新空間入口爭奪戰:酒店PK公寓PK辦公,誰將是第一束光?MBI觀察報告2
    也就是說,業主方有那麼「存貨」在那裡,如果不運營,它就是個毫無價值的房子,如果經過運營,給它賦能,找到合適的方向,比如做酒店,它的價值才能實現或者溢價。   有數據顯示,目前,聯合辦公行業僅佔中國商業地產的1%。氪空間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不久前預測,截至2023年,中國聯合辦公空間將佔到整個商業辦公物業總面積的15%。   這塊市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