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聯合辦公十大事件:萬科、恒隆入場,優客工場美夢成真

2021-01-09 安居客

2020年的聯合辦公,曾一度被媒體冠以「至暗」時刻的標籤。

的確,這一年,資本幾近消聲,除了納什空間和WeWork中國老股東的「雪中送炭」,行業幾乎見不到資本的身影。而且一些曾經行業的頭部品牌相繼退場,更是讓忙著自救的從業者倒吸一口冷氣。

即便如此,聯合辦公行業的發展前景是不容置疑的,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聯合辦公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368.2億元;更有68.8%的受訪用戶表示不會降低聯合辦公消費意願,足以見得聯合辦公分散靈活優勢「後疫時期」更受認可。大水之中,必有大魚,聯合辦公前景可期。

以下是杭小商盤點的聯合辦公10大事件,共同回顧2020這艱難卻不缺機遇的一年。

1、星巴克在車站推出首家付費辦公空間

2、獲遠洋資本增持,納什空間預計2020全面盈利

3、中駿少帥的FUNWORK倒下

4、戰略合作:夢想加&巴塞羅 優客工場&開元

5、雷格斯接盤WeWork,母公司IWG「全球抄底」

6、WE+酷窩撐不住了

7、萬科、普洛斯、金茂、恒隆、恒基兆業悄悄入場

8、收購SOHO3Q9個空間,築夢之星籌備上市

9、獲老股東2億美元投資,WeWork中國「易主」

10、夢想成真,優客工場成聯合辦公第一股

01/星巴克在車站推出首家付費辦公空間

事件回顧:3月19日,星巴克日本在官網發布新聞稿,宣布3月23日在新落成的車站 Takanawa Gateway Station開設全新概念店,共設置43個座位。這家門店最大的亮點,在於引進了商務辦公空間,包括半封閉空間、單人座和供多人開會的大桌。店內所有的座位都會配備充電口,同時還提供移動電源租賃服務。

點評:聯合辦公誕生之際,便被認定要「革命星巴克」。從2015年到2020年,5年時間,聯合辦公的玩家來來往往,新老更替,星巴克卻一直都在,甚至一改之前「被革命對象」的身份,轉變為讓聯合辦公玩家們「瑟瑟發抖」的「野蠻人」。誠然,聯合辦公行業的入門檻不低,但是對於本就玩轉商業空間的星巴克而言,辦公業態的嘗試,挑戰性的確不算太高。

02/ 獲老股東遠洋資本增持,納什空間立下2020年全面盈利的目標

事件回顧:4月7日,聯合辦公頭部企業納什空間再獲老股東遠洋資本增持。在融資消息公布的同時,納什空間預期2020年實現全面盈利。天眼查顯示,納什空間的第一大機構股東是遠洋資本,遠洋資本持股比例為20%。與此同時,納什空間宣布,2019年第三季度北京公司已翻正盈利,2020年預計實現全面盈利。

點評:巧合的是,納什獲增持的當日,WeWork傳出將訴軟銀放棄30億美元收購要約。一個看好選擇增持,一個看跌選擇止損,兩種截然不同的動作,似乎代表著資本市場對於目前聯合辦公行業持有的不同看法。關於增持一事,遠洋資本副總經理、股權投資中心董事總經理林川公開表示:「預計到2030年,20-30%的辦公空間將會是靈活辦公。」對市場的樂觀預計以及納什盈利的信心,遠洋資本和軟銀看似在聯合辦公的未來的確出現了分歧。

03/ 中駿少帥的FUNWORK倒下

事件回顧:5月,界面新聞報導成立於2015年的FUNWORK已停止大部分項目運營,大概在4月份關閉了旗下多個辦公空間,其創始人黃濤是閩系房企中駿集團主席黃朝陽次子。創立之初,FUNWOKR的目標是,「3年進入10個城市,做80個項目」,但是截至2019年上半年,共進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9個城市,只布局了24個項目。

點評:據相關報導,黃濤在創立聯合辦公之初,並沒有得到黃朝陽的支持。不難看出,他對聯合辦公業務的看好。但是因為裝修風格比較奢華,成本控制能力並不強以及當下聯合辦公客戶對甲級寫字樓接受能力一般等諸多因為影響,FUNWORK最終沒能實現規模帶動效應增長,倒在了誕生的第6年。可見,行業低谷時刻,「地主家的兒子」也沒轍。

04/ 雷格斯接盤WeWork香港空間,母公司IWG啟動「全球抄底」

事件回顧:6月,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雷格斯母公司IWG近日接管了其競爭對手WeWork在香港的一處棄租辦公空間,這也是IWG首次接管WeWork棄租空間,而IWG為了租賃該空間還動用了最近籌集的部分資金。該辦公空間WeWork最初計劃於去年四季度開業,在WeWork將該空間退租給希慎開發公司時,該空間已經裝修完畢。

點評:事實上,IWG是辦公行業真正的鼻祖,成立於1989年,於2000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比WeWork誕生早30年,而且早早實現了盈利。所以在疫情之後,由其接盤部分聯合辦公品牌的空間,並不奇怪。WeWork的空間陸續被接盤,或退租,也意味著近幾年幾近瘋狂的聯合辦公跑馬圈地的擴張正式告一段落,真正進入精細化運營競爭階段。

05/ 與酒店達成戰略合作:夢想加&巴塞羅酒店、優客工場&開元

事件回顧:辦公空間與酒店場景近年來融合加深,今年同樣動作不斷。5月,夢想加空間與巴塞羅酒店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6月,優客工場與開元酒店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關係。打造「高效靈活的商旅辦公場景」以及為酒旅共享空間提供卓越解決方案,將會成為雙方合作的主要目標。

點評:聯合辦公與酒店合作並非新鮮事,早在2016年錦江酒店投資了WeWork,2017年首旅集團與優客工場合作,華住投資了方糖。但是這些合作卻從熱鬧陷入了沉寂,所以如何跑出兩者結合的成功商業模式,比起合作本身更重要。

06/ WE+酷窩撐不住了

事件回顧:6月,WE+酷窩被爆倒下。據內部信息透露,WE+酷窩團隊已經宣布解散,其官方網站已停止運營,加上官方微博最新記錄為今年二月份。這樣一家手握重金、具備超強資本加持的聯合辦公巨頭卻最終倒在了經營上。早在去年就已出現苗頭,WE+酷窩在北京、上海、廣州、寧波等多店相繼閉店,並強制租戶籤訂終止協議並解約。

點評:FUNWORK和WE+酷窩的相繼退場,讓聯合辦公「二房東」模式的弊端更加凸顯。過快的規模擴張,讓企業的現金流緊繃,那麼即便是一片羽毛,也會讓現金流不堪重壓,陷入危機。再加上企業本身經營方面的不足,搶佔物業導致的高租金,銷售人員承諾的多折扣…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聯合辦公行業也不例外。

07/ 萬科、普洛斯、金茂、恒隆、恒基兆業悄悄入場

事件回顧:6月以來,陸續有地產商紛紛推出全新的辦公品牌,6月,萬科辦公品牌「牛小時Office」首個空間正式開業;7月,物流地產之王普洛斯推出了辦公品牌GWS普隆空間;8月,金茂推出J SPACE首個項目;9月,恒隆集團推出辦公品牌「HANGOUT恆聚」,首項目落地無錫;10月,恒基兆業旗下的辦公品牌Bcos正式亮相。

點評:在辦公行業一片唱衰聲中,推出新品牌無異於「逆向而行」。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地產商選擇現在入場並不僅僅是抄底,而是一個比較理性的決定。而且這是一種利好的信號,新地產玩家的進入從側面證實了,聯合辦公行業不再深陷「至暗時刻」。從長遠市場發展來看,有業內人士預估,在未來聯合辦公的市場份額會佔到中國寫字樓租賃市場30%,其成長空間巨大,樂觀預計,2021年新玩家同樣不會缺席。

08/ 收購SOHO 3Q 9個空間,築夢之星籌備上市

事件回顧:2019年11月,曾經被潘石屹寄予厚望的聯合辦公項目SOHO 3Q易主,旗下北京、上海兩地共計9個項目打包轉讓給築夢之星。據公開報導,築夢之星運營面積達30萬+m,擁有60多個高標準共享辦公室。此外,築夢之星正籌備IPO事宜,原計劃2020年下半年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點評:築夢之星,堪稱圈內聯合辦公領域最神秘低調的玩家之一。但是其實力卻不容小覷,不僅是SOHO 3Q的9個項目「接盤手」,其兄弟公司之前也傳出消息準備投資優客工場300萬美元。但是原本預計的上市時間,並沒有如期兌現。其中緣由,無從得知。或許,2021年這家神秘低調的玩家,會給行業別的驚喜。

09/ 獲老股東2億美元投資,WeWork中國「易主」

事件回顧:9月24日,WeWork中國宣布獲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摯信資本現在對WeWork中國的持股比例超過一半。完成2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後,WeWork失去了中國區業務運營控制權。不過,缺錢的WeWork最起碼把這個運營權也賣出了一個價格,WeWork宣稱,將繼續在品牌和服務上獲取年度服務費。

點評:在業內人士看來,WeWork這樣的舉止只能用「斷臂求生」來形容。畢竟,WeWork中國被「拋售」的傳聞,已經由來已久。今年年初,WeWork就被爆出正在考慮出售中國的業務。好在,業務交到了老股東的手中,最近與商場結合推陳出新,完成了易主後的首次亮相。當然,WeWork今年斬斷的不僅是WeWork中國業務,其他業務也陸續在停止,回歸主業,WeWork的重生指日可待。

10/ 夢想成真,優客工場成聯合辦公第一股

事件回顧:11月24日,以SPAC登陸美股市場的優客工場舉行納斯達克上市儀式,交易代碼為「UK」。這次雖然重啟上市,估值卻縮水了超過7成,僅為7.69億美元。上市首日,優客工場以每股8.56美元的價格報收,當日漲幅4.77%。截至11月19日收盤,總市值只有慘澹的4944.6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5億元。超越WeWork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點評:儘管一路坎坷,跌跌撞撞,優客工場也順利完成了上市之旅,也用力擊碎了「聯合辦公是偽命題」的謠傳。的確,優客工場本身存在不足之處,例如收入部分遭遇質疑,持續的虧損等等。但是值得慶祝的是,優客工場拿到了一張通往資本市場的門票。可預見的是,未來難關只增不減,而優客工場要做的依舊是打破虧損的老舊魔咒。

結語

2021聯合辦公市場會不會變得更好?我們暫且無從得知。但是5-10年聯合辦公市場值不值得期待?答案是肯定的。

屆時,強有力的頭部品牌,佐以專攻某一產品類別的小而美運營商,組成的品牌聯盟或將誕生,而那將成為行業最有希望的新生力量,並不是當下的各自為戰。品牌之間的合併以及聯盟成立,或許是2021年聯合辦公品牌需要思索的破局方向之一。

相關焦點

  • 優客工場制定聯合辦公SOP標準 ,激發企業生態圈效應
    經濟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伴隨而來的是聯合辦公時期的到來。很多企業對於對品牌、品質服務要求大幅度提升,加上商辦物業進入了供給側升級階段,聯合辦公的品牌戰略也變得越來越,了。其中優客工場作為中國聯合辦公領域的佼佼者,將制定出聯合辦公行業SOP標準,成為行業標杆。
  • 優客工場「曲線」上市毛大慶開創共享辦公第一股
    時間:2020年11月24日事件回顧:共享辦公行業第一股——優客工場上市11月24日,優客工場通過SPAC(Special今年8月,優客工場公告稱,鑑於當前的資本市場狀況,公司正在考慮其他替代方案,並決定不進行擬發行的證券的發售和出售。自2019年年底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IPO招股書起,經過大半年的努力,優客工場選擇放棄IPO,轉而走向借殼上市。公開資料顯示,優客工場成立於2015年4月,是中國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
  • 優客工場「曲線」上市 毛大慶開創共享辦公第一股|2020樓市大事記
    2020年疫情致使全球經歷「黑天鵝」事件,愈發彰顯企業掌舵人肩負多重角色,既要對企業贏利負責,又是社會文明的推動者。2020年10月26日起,《2020年中國房地產人物年鑑》正式啟動編纂。同步,樂居財經推出2020樓市大事記系列盤點:關注行業塔尖人物的年度動作,收錄推動行業發展和趨勢的典型實例。
  • 優客工場在美上市 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11月24日晚間,優客工場舉行納斯達克上市敲鐘儀式。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和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 中國聯合辦公第一股 優客工場赴美上市
    優客工場掛牌納斯達克鳳凰網科技訊 11月25日消息,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AcquisitionCorp.和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完成合併後的公司或Ucommune International Ltd.仍是公開交易主體,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分別以「UK」和「UKOMW」為交易代碼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
  • 優客工場聯合辦公獨角獸 廣闊前景值得期待
    所謂聯合辦公,就是企業以工位、小時等「零租」方式,租下辦公場地。這種形式吸引的多是創業企業、小微企業。中國聯合辦公獨角獸企業優客工場自成立之初以促進大中小企業互利共贏為目的,在完善自身的同時追求多棲的發展。
  • 「聯合辦公第一股」花落優客工場 敏捷辦公添力新增長
    來源: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5日訊(記者 馬先震)11月18日,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股票代碼為「UK」,宣告「聯合辦公第一股」的誕生。優客工場預計將從19位投資者中獲得不少於6650萬美元的投資,其中即包括小米的子公司GreenBetterLimited以及陽光100中國、易居中國、Tigerstep、泰華集團、愛康集團、翰合資本、核聚資本、外聯集團、摩天之星、第一摩碼等。數據顯示,作為中國最大的聯合辦公空間運營商,優客工場自2015年9月開始運營第一家聯合辦公空間。
  • 聯合辦公第一股誕生:優客工場登陸美股 下周二正式敲鐘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雅楠 自2015年毛大慶從萬科高級副總裁離職創立優客工場以來,這家在中國領先的聯合辦公企業何時上市一直是公眾關注的問題,美國東部時間11月18日,這個問題終於塵埃落定。
  • 優客工場赴美上市成「聯合辦公第一股」 未來資源將向頭部企業聚集
    幾天前的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AcquisitionCorp.和優客工場聯合宣布完成合併。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因此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這次成功地完成合併,不僅體現了我們對客戶和股東的重要價值,還是優客工場發展中的重要裡程碑。
  • 萬科、普洛斯悄悄入場,巨頭正在抄底共享辦公?
    2020年,整個共享辦公行業,悲喜交加。除了優客工場成功上市給行業帶來一絲暖意外,整個行業陷入長久的沉寂。 自共享辦公鼻祖WeWork上市折戟後,共享辦公行業也進入融資寒冬。近兩年來,整個賽道的國內融資事件屈指可數。
  • 再出發:優客工場這一年
    優客工場將告別「二房東」身份,為樓宇輸出價值、讓資產提升價值,以精細化的服務幫助企業降本提效,全面轉型為聯合辦公服務商。在「輕資產、重賦能」的戰略轉型部署下,2020年優客工場大力發展輕資產項目,輕重比達約1:1。
  • 優客工場登陸美股 「敏捷辦公」迎來新增長
    2020年11月26日10:06 來源:房天下產業網 中國證券報記者25日於優客工場獲悉,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 優客工場租金實惠,引發創業圈騷動
    經濟的進步,時代的發展,伴隨而來的是聯合辦公時期的到來。很多創業者對於聯合辦公平臺、品質服務要求大幅度提升,但是聯合辦公平臺也變得越來越高級昂貴了。但優客工場卻不走尋常路,打出優客工場租金實惠的概念,這就像一顆重磅炮彈,迅速引爆創業圈,同時還撩撥著打算創業者的神經。
  • 還沉溺於「聯合辦公是二房東」的刻板印象?你低估了優客工場的野心
    當一些人還在沉溺於「聯合辦公就是二房東模式」的刻板印象,國內聯合辦公品牌優客工場已經先行一步,成為了業內首家掛牌納斯達克的企業。從市場信息看,優客工場至今已經覆蓋了含海外的53個城市、228個社區(如果包括企業超級工作室,估計已經達到400餘個場站),不僅在國內市場上擁有著遠多於第二位的項目數量,而且通過一體化的服務形成了與其他品牌的差異化。
  • 優客工場擬以SPAC在美上市,或成「聯合辦公第一股」(附路演PPT解析)
    這意味著,即使未能如最初預期的上市形式登陸紐交所,但優客工場終究在Wework「爆雷」、資本市場對聯合辦公商業模式顧慮重重的背景下,即將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這裡不妨對SPAC(全稱為Special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上市形式作一簡介。
  • 優客工場上市,是這個行業死亡的開始?
    優客工場,誕生啦。」故事最早要追溯到2015年2月14號的晚上,毛大慶和幾位基金公司的老友,來到了徐小平家裡。20多天之後,地產圈傳來了一個震驚的消息——毛大慶毅然辭去萬科北京區域執行長一職,投身創業。自此在北京四惠一間狹小的辦公室裡,毛大慶開啟了他的創業徵途。短短幾年,優客工場從一家初創公司,估值一度攀升至30億美元。
  • 毛大慶上市「馬拉松」 優客工場正式遞交招股書赴美IPO
    2018年5月,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預計將在今年或者明年年初上市」;今年2月,有媒體報導,優客工場希望今年在紐約納斯達克上市,並尋求30億美元估值;隨後,再有外媒稱,優客工場將在2020年的美國IPO中尋求籌資2億美元。
  • 優客工場曲線赴美上市:這是聯合辦公行業「逆天改命」的最後機會嗎?
    7月6日晚間,中國最大的聯合辦公優客工場宣布已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Orisun Acquisition Corp.籤訂了最終合併協議,合併後的公司總價值將達到約7.69億美元。交易完成後,雙方將以新的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流通交易,同時優客工場目前的管理團隊將繼續運營新公司。
  • 優客工場擬2020年在美國IPO 籌資最多2億美元
    網易科技訊7月4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共享辦公空間創企優客工場(Ucommune)正準備2020年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籌集至多2億美元資金,這筆資金將有助於優客工場與美國對手WeWork
  • 中國辦公資產運營平臺優客工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中國辦公資產的運營服務商優客工場,北京時間11月24日晚、美國紐約時間24日上午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來自優客工場的公告顯示,11月18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AcquisitionCorp.和中國領先辦公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優客工場完成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