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雅楠 自2015年毛大慶從萬科高級副總裁離職創立優客工場以來,這家在中國領先的聯合辦公企業何時上市一直是公眾關注的問題,美國東部時間11月18日,這個問題終於塵埃落定。
優客工場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Orisun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併,將優客工場社區推向公開資本市場,其A類普通股和權證已於11月18日在納斯達克以代碼「 UK」和「 UKOMW」進行交易。
這意味著,優客工場通過SPAC的方式正式登陸美股,並成為「聯合辦公第一股」。
經濟觀察網了解到,優客工場將於下周二正式敲鐘。
和絕大多數赴美上市的中概股相比,優客工場採取了另一種方式——SPAC。
所謂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這樣的公司只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發起人將這個「空殼公司」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上市後,唯一的任務就是尋找一家有著高成長發展前景的非上市公司,與其合併,使其獲得融資並上市。由於SPAC在合併前已經是上市公司,所以新公司無需再進行其他行動,直接自動成為納斯達克或者紐交所的上市公司。
這並不是優客工場上市的第一選擇,2019年12月11日,優客工場曾向美國SEC公開遞交招股書,擬尋求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計劃募資1億美元。
但今年8月6日,優客工場向SEC申請撤回註冊聲明,並解釋稱,鑑於當前的資本市場狀況,公司正在考慮其他替代方案,決定目前不進行擬發行證券的發售和出售。
對於改變上市方式的具體原因,由於尚在靜默期,毛大慶表示不便回復。
實際上,早在今年6月,優客工場便與Orisun Acquisition Corp.籤訂了合併協議,並預計交易於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
Orisun Acquisition Corp.是一家在德拉瓦州成立的SPAC,7月6日,Orisun宣布與優客工場達成最終合併協議。
根據合併協議的條款,Orisun的全資子公司Ucommune International將收購Ucommune Group Holdings Limited(以下簡稱「Ucommune」),從而使Ucommune International成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交易生效時,Ucommune的股東和管理層將獲得Ucommune International的7000萬股普通股。
此外,Ucommune股東將有權獲得最多不超過400萬股Ucommune International普通股的收益對價,前提是Ucommune超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某些淨收入目標,或達到一定的股價門檻。
除某些特例情況外,現有Ucommune股東持有的所有股份將在交易完成後至少鎖定6個月。
合併後的公司在閉市時的預估市值約為7.69億美元,相當於2022年估計淨收入的2.58倍。
8月18日,Ucommune和Orisun從14個投資者處獲得了5300萬美元的支持投資承諾,支持者可以選擇在業務合併結束之前通過公開市場購買Orisun的普通股,或者在合併完成時以每股10.10美元的價格從合併後的公司以私募方式購買普通股。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11月19日,投資者數量增至19位,投資金額達到6650萬美元,其中包括小米的子公司Green Better Limited以及陽光100中國、易居中國、Tigerstep、泰華集團、愛康集團、翰合資本、核聚資本、外聯集團等。
據了解,優客工場早期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經緯創投、創新工場和真格資本等。
交易完成後,優客工場當前的管理團隊將繼續運營公司。
截至今年6月30日,優客工場在大中華區和新加坡47個城市共有185個空間,其中運營中的空間153個,擁有約2.87萬個企業成員和82.26萬個個人成員。
2019年,優客工場未經審計的收入為11.79億元,從2018年到2019年,收入增長超過160%。管理層估計,優客工場將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產生13.5億元和21億元的收入。
毛大慶表示:「這次成功地完成合併,不僅僅為優客工場的客戶和股東確立了更高的價值,還是優客工場發展中的重要裡程碑。此外,這也將會加速公司在全球聯合辦公業務的發展。成為上市公司後,我們可以運用更多資源、先進的技術、品牌知名度和專業的運營能力,為股東帶來更多地發展機會,和更長期的增長價值」。
根據2019年12月優客工場披露的招股書,外界首次得窺優客工場家底。
運營中的優客工場空間數量,2017年為66個、2018年為162個、2019年截至9月底為171個,同期,成熟空間出租率分別為63%、75%和83%。
2017年、2018年、今年前9個月,優客工場的淨收入分別為1.67億元、4.49億元、8.75億元,同期,淨虧損額為3.73億元、4.45億元、5.73億元。
優客工場的收入包括三個來源,分別是空間會員、市場和品牌服務、其他服務。
2019年的優客工場的空間數量增加有限,空間會員收入上,當年前三季度收入4.2億元,這是優客工場最大的收入來源。這部分業務的成本為6億元,其中租賃費用佔比最大,為59.5%,員工薪酬和福利佔比6%,折舊攤銷和其他運營費用分別佔比12.5%和22%。
與市場和品牌服務費的增幅相比,空間會員的表現顯得非常平穩。
2019年前三季度,優客工場的市場和品牌服務費收入從去年的2400萬元,躥升至4億元,貢獻了收入的半壁江山。
市場和品牌服務包括綜合品牌服務和網上定向營銷服務,其中,網上定向營銷服務由省廣眾爍提供,這是優客工場去年底投資近1.5億元實現控股的一家數字整合營銷公司。
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17年、2018年、2019年9月底,優客工場負債總額為18.26億元、43.79億元、31.22億元,股東權益為8.25億元、5.96億元、22.99億元。
截至當年9月底,優客工場總資產為51.21億元,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為1.67億元。
今年年中,經濟觀察網曾向毛大慶提問,如何看待國外上市的中國企業近期所處情境。
毛大慶表示,中國的二級市場是在改革開放之後建立起來的,一直在不停地改革完善、學習國外的經驗。中國要建立一個有吸引力的二級市場,要進一步加大和國際資本市場的連通和流動,以及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我們必須突破的問題。
改革開放之後,數百家企業於國外上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新東方皆是如此。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的二級市場對創新型事物的理解、支持和反映速度不足,而企業需要尋找能支持其發展的資本市場,國外資本市場的靈活度、對新物種的接受程度、資本市場的厚度是有優勢的。
現在隨著勢態的變化,很多公司開始往香港、內地的資本市場轉,這一方面給了中國資本市場機會,同時也倒逼二級市場不停地改革、更加包容,否則扼殺的是一大批有生命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