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曾經沒人想到,中文居然憑藉買買買成功推廣全球。
如果你是一個海淘愛好者的話,現在登陸日本亞馬遜可能會變得更加方便,因為日本亞馬遜最近增加了中文翻譯功能。
具體更改語言的方式為點擊右側 「我的帳戶」 附近的語言按鈕,選擇 「ZH – 簡體中文 – 翻譯」 選項,而後點黃色保存按鈕即可。
根據亞馬遜日本描述,為方便用戶的瀏覽、購物及查詢,該功能會將部分網站內容翻譯為中文。
在愛範兒的實際體驗中,該功能會將主要的商品類別和設置選項上進行翻譯,但子類別並未做翻譯處理。在實際商品頁面上,關於銷售來源、配送時間等基礎信息也做了翻譯,而商品簡介依然保持日語。
總體來說確實如其描述的那樣,在用戶瀏覽、購物及查詢方面起到了一定幫助作用。
對於亞馬遜日本這次中文的增加,一位中國用戶表示 「這一中國版的增加使得購物更加容易。」
機會是巨大的
亞馬遜日本總裁 Jasper Cheung 對中國市場做出了這一評價,而這並不是他一個人想法。
對於中國的電商需求,日本經濟貿易產業省曾作出預測,到 2019 年將會增長 2 倍,達到 225 億美元。
亞馬遜日本總裁 Jasper Cheung(圖片來自:Bloomberg)
除了作出 「中文」 化這種面子工程外,亞馬遜日本在服務上也在努力。
以前我們配送到中國只有一個選項,而現在我們為中國用戶新增了一種價格更低的配送選項。
Jasper Cheung 表示在過去幾個星期,他們增加了上百萬種可出口商品,還優化了配送服務。
並且目前中國消費者還可以看到運輸、裝卸和海關費用等明細,以及用人民幣結帳。
無論增加中國語言界面,還是對服務進行優化改進,這些行為表面上看起來只是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盈利的手段。
實際上這些只是亞馬遜跨境電商戰略中的一筆。
在去年 6 月埃森哲(Accenture)和阿里研究院(AliResearch)曾有作出報告,報告認為 2020 年 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近萬億美元,購物人數達 9 億。
這樣龐大的市場和用戶數量,對於任何電商公司來說無疑就像一塊誘人的蛋糕,都想要分食一塊。
亞馬遜當然也不例外,而且亞馬遜的布局可以說比任何人都早。
僅中國市場來說,早在 2014 年亞馬遜中國便推出了 「海外購」 服務,助力中國用戶直接購買海外商品。
除此之外,亞馬遜中國還有 「進口直採」 業務。由亞馬遜直接向品牌方採購,並備貨亞馬遜中國,以此在價格和配送方面贏取優勢。
而除了針對用戶的項目,亞馬遜還有 「全球開店」 計劃。主要是幫助中國賣家在其平臺開店,藉此一方面拓展自身平臺所欠缺的貨物類型,另一方面也幫助商家擴展國際市場。
根據什麼值得買網提供的數據,亞馬遜 「海外購」 商店、亞馬遜美國、亞馬遜日本、亞馬遜德國及亞馬遜旗下 Myhabit、SHOPBOP 組成的 「亞馬遜系」,以總計 71% 市場份額在中國海淘市場遙遙領先。
單 「進口直採」 業務方面,據亞馬遜介紹僅 2015 年上半年 「進口直採」 業務同比上一年增長 160%。
而在國際方面有消息顯示亞馬遜正在布局全球物流。
在今年 2 月,Bloomberg 發現一份 2013 年的文件中暗藏著亞馬遜的一個大計劃,並從一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那裡獲悉這一項目的名字為 「龍舟」(Dragon Boat)。
文件內容顯示亞馬遜意圖為所有第三方賣家提供免費的倉儲、打包和物流,目前外界普遍猜測亞馬遜很可能在今年完成這項計劃。
這項計劃一旦完成,亞馬遜很有可能利用自有的技術方案來大幅度降低中間成本。
Bloomberg 認為當物流業務取得主導地位後,亞馬遜將會開展金融業務:貸款給商戶,提供國際支付和稅收方面的諮詢服務。
(圖片來自:123RF)
愛範兒(公眾號:ifanr)認為亞馬遜的跨境電商計劃布局非常大,小到增加功能服務吸引用戶和促進銷量,大到全球物流網絡 「龍舟」,為中小企業提供便利通道。
如果亞馬遜成功布局成功,將不僅僅是衝擊快遞業市場的問題,在全球範圍內可能會促進進出口貿易發展。
而對於亞馬遜自身,也將會成功的擠進未來價值萬億美元的跨境電商市場。
只不過如果到那天還是貝索斯擔任 CEO,亞馬遜可能還會有新項目來讓自己不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