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記者眼中的中國海軍崛起

2020-12-23 田柳Talk

(一)

將時光倒轉兩個甲子年。

1894年,也是春天,北洋海軍進行了海上閱艦式。

當時21艘軍艦編成了混合艦隊,看似聲勢浩蕩,桅檣如雲,然而李鴻章卻憂心忡忡。他在向朝廷的匯報中寫道:

「臣鴻章此次在煙臺、大連灣親詣英、法、俄各艦詳加察看,規制均極精堅,而英尤勝。即日本蕞爾小邦,能節省經費,歲添巨艦。中國自十四年北洋海軍開辦以後,迄今未添一船,僅能就現有二十餘艘勤加訓練,竊慮後難為繼。」

李鴻章

字裡行間滿是憂慮心酸,可想而知位極人臣、聲名顯赫的李鴻章,實際處境是多麼可憐。不想觸動本質,又要起死回生,任何人都顯得力不從心。

根據當時文獻記載還有這樣一個細節,有日本軍官發現,清朝軍艦上的大炮竟然落有灰塵,而軍艦弄得像洗衣坊一樣——晾曬著衣服。

在窮奢極欲的揮霍中,當時的國防開支卻拮据萬分。北洋海軍正是在這種後難為繼的局勢中,又迎來了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戰敗,龍旗飄零。

這個曾號稱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亞洲最強的北洋海軍——擁有著25艘艦船、4000餘名官兵,在甲午海戰中折戟沉沙、全軍覆沒。甲午慘敗後,中國再無海防可言。

1895年2月,劉公島。

六名木匠正在島上一座庭院裡打一口棺材,一個人時不時叫停木匠,自己躺進棺材裡,一試大小。

那人叫丁汝昌。

2月11日的晚上,59歲的丁汝昌在劉公島上寫完給李鴻章的最後一封信,交代完所有後事,端起了混著鴉片的葡萄酒,一飲而盡。

鴉片酒藥力發作緩慢,直到翌日凌晨五點,丁汝昌終於痛苦地咽氣了。臨終前,他反覆和僕人念叨:「這麼大的艦隊,說完了就完了?」

丁汝昌

中國近代海軍史上第一位海軍艦隊司令,在為海軍的榮辱敗興奔波17年後,如此悲情地了結了自己。

4月17日,清政府被迫籤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誰能想到,這四萬萬人口的大清國運,有一天竟折在了海軍的艦船之上。

甲午慘敗後,海軍的低落一直延續了數十年。

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外國侵略者從海上入侵中國次數之多是十分驚人的。日、美、英、法等國的軍艦入侵中國沿海地區達470餘次,這其中,日本的入侵佔總數的41%。

在一個海洋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71%、聯繫如此緊密的星球,一個國家,沒有強大的海軍是不可想像的。

(二)

這是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張照片。

劉華清觀摩停在美軍「小鷹」號航母上的SH-2多用途直升機

1980年,時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的劉華清帶領中國軍事技術代表團訪美,第一次登上了美軍航母。涉及到核心的技術和裝備,美軍有所保留,不允許靠近觸碰。當時已經64歲的劉華清將軍只能踮起腳、伸著脖子遠望「小鷹」號航母艦載機的細節,這位共和國將軍流露出的表情,宛如一個窮孩子正看著富裕人家小孩手中的玩具……。

1993年,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說過這樣一句話,每當華盛頓關於危機的流言沸沸揚揚時,美國人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

「Where's the nearest carrier?"

「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兒?」

想要問出「我們最近的航母在哪兒」需要巨大的底氣。然而,建造航母之路,中國走得並不輕鬆。這中間的曲折,可以回看文章田柳觀察|首發福利高清大圖:揭秘遼寧艦的前世今生。

把時間快進到2012年9月25號

我國的第一艘航母正式交付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遼寧艦」。2012年11月23日,艦載機殲-15戰鬥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這也標誌著我們的航母真正開始投入使用。

2011年11月 殲15首次在遼寧艦成功起降 攝影:蒲海洋

2019年12月17日,第二艘中國航母「山東艦」正式入列海軍,中國迎來了雙航母時代。與遼寧艦不同的是,「山東艦」並非改裝,而我國第一艘自主研製的航母。

第二艘中國航母「山東艦」 攝影:蒲海洋

還有件事值得一提。

造出遼寧艦和國產航母的,是位於武漢的中船重工701研究所,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研究所門口,靜靜地守著兩艘近代軍艦的模型,其中的一艘叫「致遠號」,正是甲午戰爭中載著鄧世昌等英烈以身殉國的那艘。

「致遠號」資料圖

70年代海軍人的航母夢,我們走了40多年。而我們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母,只用了5年。2017年海軍節,「局座」張召忠在回顧海軍的發展歷程時痛哭道:

「我們受了多少窩囊氣才有今天!」

2018年4月11日。

@人民海軍 在其官方微博中首次公開了海軍的「五個孩子」宣傳片:老大潛艇,老二水面艦艇,老三航空兵,老四陸戰隊,老五岸防部隊。這「五個孩子」正是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5大兵種。

4月23日,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之際,海軍在青島舉行了國際閱艦式。而我,作為現場報導的記者之一,也有幸見證了這場盛大的閱艦式。回憶起那段時間,朋友圈刷屏海軍的背後讓我們看到的是中國海軍的逆襲。

田柳在海上閱艦式現場採訪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海軍舉行60周年海上閱艦式時,當時只有29個國家參加。而今天,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60餘個國家的海軍代表團及10多個國家的近20艘戰艦參加了海軍節盛大的閱艦式,可謂是恢弘氣勢。

(三)

2017年10月,中國海軍第26批護航編隊抵達英國倫敦訪問,這是中國海軍艦隊第一次出現在泰晤士河畔。

英國媒體《每日郵報》的一篇報導將英國人的自嘲發揮到了極致:

Armed with cruise missiles, they can hit targets up to 50km away and specialise in destroying ships and submarines with their incredible torpedoes and rocket launchers.

裝備著巡航飛彈,這兩艘艦艇可以打擊50千米外的目標,用可靠的魚雷和火箭發射裝置專門摧毀艦艇和潛水艇。

But thankfully for us, they arrived in the capital as part of their European goodwill tour。但幸運的是,他們到我們首都是來友好訪問的。

當時在英國的華人還向到訪的中國海軍編隊贈送了一份禮物:北洋水師當年向英國購買的軍艦照片。

在英華人贈送到訪編隊禮物:北洋水師向英國購買軍艦的照片

可以看到,鏡框內的一組照片為4艘戰艦,分別是清朝北洋水師在英國定製的致遠、靖遠、超勇、揚威號巡洋艦。

這幾年,外媒對中國海軍的報導喜歡用一個很有意思的句子:「dropping dumplings into soup」。意思是說,「新型艦艇像下餃子一樣下水」。於是,在中國的軍迷圈也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詞,叫「下餃子」。

確實,在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中國經濟狂飆,海軍有錢了,軍艦如下餃子般,再不用受「窩囊氣」了。

中國海軍首艘萬噸大驅 攝影:蒲海洋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在2017年8月的一篇報導中這樣寫道:「世紀之交以來,隨著中國成為一個經濟大國,它的軍事實力有了巨大飛躍。這種軍力建設在海上最為明顯。」

而英國智庫在2017年2月的報告中顯示:中國過去四年間的海軍艦艇的總量已經造出整個英國皇家海軍的噸位。

2017年,我在美國採訪著名僑領方李邦琴女士時,她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她說,他們這些在海外的華人華僑都遭遇過曾經因為祖國不夠強大而在國外遭受各種蔑視的事情,包括無端被人辱罵,破壞華人商鋪等等。而如今,再沒人敢欺負他們。

田柳與方李邦琴女士

身體好的時候,人們總會覺得家門口有醫院百無一用。和平年代的軍事發展也是如此,但強大的鋼鐵長城,卻總是像後盾一樣給人以強大的安全感。

(四)

2018年,賀歲電影《紅海行動》憑藉超凡的口碑引領當年的票房。該片就是改編自真實的中國海軍葉門撤僑事件。

2015年3月29日,中國海軍臨沂艦停靠葉門港口撤離中國公民

2015年,中國海軍的葉門撤僑震動了全世界。

自2015年3月26日起,由沙特、埃及、約旦等國組成的聯軍開始在葉門地區打擊胡塞武裝。一時間,當地局勢驟然緊張,戰火摧殘著整個葉門。地處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的中國海軍第十九批護航艦艇編隊臨沂艦、濰坊艦、微山湖艦緊急「暫停」護航任務,火速趕赴葉門撤離中國大陸公民、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

當時的海軍新聞發言人梁陽在採訪中是這樣描述的:在臨沂艦停靠葉門亞丁港的時候,警戒哨就發現一枚炮彈在港區裡落地。數分鐘後,軍艦艦首附近的吊車疑似遭到坦克射擊,數枚榴彈擊中吊車。

一時間氣氛十分緊張。為了確保人員安全登艦,臨沂艦進入一級戰鬥部署,隨時準備開火。與此同時,全副武裝的蛟龍突擊隊隊員迅速控制港口附近區域,並樹立起英文警告標識:「Chinese Navy Security Area,Keep Clear!」(中文意思是:這裡是中國海軍所設安全區,閒人勿近!)

「葉門撤僑」中蛟龍突擊隊隊員迅速控制港口附近區域,並樹立起英文警告標識

葉門撤僑可謂是歷次中國撤僑行動中最驚心動魄的一次。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張照片:一個身穿背心牽著海軍手的小女孩,走起路來輕鬆得像是去參加春遊。

葉門撤僑中海軍牽著小女孩登艦

儘管危機四伏,但對於當時的很多中國僑民來說,中國軍艦就是「諾亞方舟」。 不少國內外媒體感嘆,葉門撤僑雖然只是第19批護航編隊的一小步,卻是中國海軍的一大步。因為它不僅是中國第一次使用武裝軍艦從外國撤僑,更開創了解放軍特戰部隊攜帶武器登陸別國武裝撤僑的先河。

中國海軍用實際行動告訴國民,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你遇到危險,祖國都會帶你回家! 對海外華人來說,祖國,不再是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在兒女需要之時,它會隨時出現。

(五)

2017年8月1日,是中國軍隊走出國門、尤其是海軍走向深藍邁出的標誌性的一步

——中國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在吉布地投入使用。

2017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部隊進駐營區儀式在營區舉行

眾所周知,海外建立基地一直以來都是軍事大國的專利。從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到如今號稱「世界和平維護者」的美國,其海外軍事基地代表著他們向全世界投射武裝力量的「橋頭堡」和幹預地區事務的「前沿陣地」,更是奠定其超級大國地位的重要基礎。

吉布地基地地處非洲東北部亞丁灣西岸,熱帶荒漠特徵明顯,每年四月至十月高溫近50攝氏度。基地的海軍官兵們的訓練從未間斷過,依託著駐地複雜天氣和惡劣環境他們定期開展著徒步拉練和裝甲裝備野外訓練。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裝甲裝備野外訓練

駐紮海外,遠離祖國,吉布地保障基地成為了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護航補給的強大後勤支撐。這其中,有一個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就是可以對亞丁灣和北非發生的突發情況做出更快速響應。

據官方數據統計,今天,在非洲的中國人已突破100萬,涉及的項目投資更是數額巨大。如何在動亂狀態下保護中國人在非洲的巨大利益成為現實也迫切的問題。中國也將遇到更多的海外利益安全問題。

把時間再拉回到2012年,地點:亞丁灣。

一場大洋上的生死營救,驚心動魄。

當時,正在亞丁灣護航的「常州艦」接到任務:前去4000多公裡外的索馬利亞海岸,深入海盜老巢,解救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570多天的「旭富一號」上的26名船員。「常州艦」一路劈波斬浪,經過8晝夜的長途高速奔襲到底預定海域。

風浪中長途奔襲的「常州艦」 攝影:侯瑞

警戒觀察發現,遠處來回穿梭的幾乎都是海盜的船艇。「常州艦」立即進入了一級反海盜部署。此時,海軍護航官兵的心裡清楚,26名船員正在海岸邊翹首期盼那抹鮮紅——我們的國旗。

攝影記者侯瑞告訴我,至今回憶起當時救人那幕仍心有餘悸:「當時海面風力達16米每秒,接近直升機安全飛行的極限。艦艇隨風浪搖擺起伏,直升機降落可謂是稍有不慎,就是機毀人亡。」

最終,艦載機、小艇在驚濤駭浪中完成了驚險的營救。備受海盜摧殘和折磨的船員們衣衫襤褸,赤著雙腳,當看著直升機上的紅色五角星,格外興奮。那一刻,他們仿佛看見了回家的路!

「旭富一號」船員們被陸續接回「常州艦」現場 攝影:侯瑞

這些年來,中國海軍在亞丁灣大放異彩,揚我國威。也正因為有著他們的守護,才換來了亞丁灣10年的安寧。從此,在國際公認的危險海域有了維護和平的中國力量。

今天,中國的海外利益已成為國家戰略需求的一部分,國家的經濟利益拓展到哪裡,軍事實力就會保衛到哪裡。這更意味著中國將成為國際安全舞臺上更為活躍的角色。

想起《紅海行動》中那句經典臺詞:

「當你在黑暗中迷失,尋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任何一絲光芒的時候,我相信任何人的內心都身處崩潰的邊緣,當那一縷光芒出現的時候,我相信沒人會拒絕。而中國軍人,一直在演繹著這縷光芒。」

新華社播發的評論中,有過這樣一句話,「人民海軍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作出更大貢獻——這是堅如磐石的信心與信念,這是人民海軍的底氣與豪氣。」這樣的底氣和豪氣,來之不易。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 攝影:蒲海洋

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強於天下者必強於海,弱於天下者必弱於海,海權是影響大國興衰沉浮的重要因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依然是中國的國策,也是中國人的哲學和智慧。

相關焦點

  • 青島「最具歷史意義的景點」,現存中國唯一,見證了中國海軍崛起
    文|城市旅遊推薦官青島「最具歷史意義的景點」,現存中國唯一,見證了中國海軍的崛起曾經的亞洲第一巨艦,卻在清政府腐敗無能中沉入海底,一場甲午戰爭青島這個景點保留了我國海軍崛起的歷史。假期帶孩子來旅遊,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情懷,非常不錯哦!青島海軍博物館青島海軍博物館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
  • 面對中國海軍崛起,美專家深度分析,最後得出結論:「令人安心」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 全文932字,閱讀約需2分鐘 中國的發展令世界矚目,並且不光是在經濟領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其他領域,諸如軍事、科技等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 記者探營中國海軍陸戰隊:蛙人被綁手腳扔水裡
    這是被中國人讚譽為「海上蛟龍、陸上猛虎」的部隊——這就是中國的海軍陸戰隊。  ●1980年5月5日,中國海軍陸戰隊在海南島定安縣誕生,成為我海軍最年輕的一個兵種。從無到有,從零起步。如今,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發展成由兩棲偵察兵、陸戰步兵、裝甲坦克兵、炮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諸兵種合成的、能快速反應的兩棲作戰力量。
  • 走進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尖刀連
    李純 攝中新網海口10月16日電 題:走進中國海軍陸戰隊「蛟龍突擊隊」尖刀連中新網記者 李純「很沉穩、很低調,在一些場合又很張揚,大方得體。」在中國海軍陸戰隊某旅旅長孫浩眼中,若將「蛟龍突擊隊」比作一個人,其性格應是如此。
  • 在印度普通人眼中,中國軍事力量有多強大?印度網友給出真實評價
    一場疫情,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什麼是「中國速度」。對此,有人表示:如今中國的綜合實力正在不斷提高,那麼其軍事實力究竟有多強大呢?一直抱有「大國夢」的印度,就曾在其社交網站上做了一項調查:詢問中印兩國的軍事實力究竟哪國更勝一籌?
  • 青島的海軍博物館,中國唯一一座反映中國軍事發展的博物館
    海軍博物館坐落於青島市萊陽路8號,東臨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與棧橋隔水相望,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佔地4萬多平方米,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13部委評定為全國首批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也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西方智庫眼中的中國反介入戰略時局圖 獨家高清圖解
    西方眼中的中國反介入戰略形勢圖   中國彈道飛彈實力圖(製圖:環球網軍事)   島鏈形勢圖(綜合製圖:環球網軍事)
  • 【國防軍事】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趙興發
    【國防軍事】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趙興發 2020-07-29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大陸走向大洋:末代海洋霸主美國,海權與海軍的崛起
    相對陸地文明,海洋文明崛起得較遲,有趣的是,自從這兩個性質的文明崛起以後,隱隱一直有對抗的趨勢,雖然沒有任何一個衝突的由頭是對方是「海洋或陸地國」。我們在歷史中可以找到很多的這樣的例子,在第一代海洋文明崛起的國家便是從地中海發源的希臘,與它打了三次戰爭的波斯便是陸地文明的強國,而希臘的內部矛盾,斯巴達、馬其頓都屬於陸地國,而雅典擁有著強大海軍,屬於海洋國。
  • 中國海軍5年增百餘艘軍艦引擔憂,面對一群狼,中國憑什麼不發展?
    最近這些年,很多人都在感嘆中國海軍新裝備下水就像「下餃子」,極大的增強了我國海軍走向深藍的步伐。但相對地,這種崛起速度讓西方國家極為擔憂。 最近日本時事通訊社12月28日報導指出,和去年相比,中國海軍在今年以海軍為中心的活動增加了1.5倍。解放軍2020年在南部海域以及臺海舉行了多次軍事演習,此外中國海警船也多次活動巡航。
  • 在日本眼中世界強國的排名,關於中國的排名,日本評價的很客觀
    在日本眼中世界強國的排名,關於中國的排名,日本評價的很客觀自從蘇聯解體之後,美國就成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可以說現在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以及數量最多的核武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國家的崛起也成了必然,其中中國就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 德意志第二帝國崛起的得與失,對中國破解大國崛起的困境有何啟示
    如果說「修昔底德陷阱」是崛起國與霸權國之間因權力轉移或認知敵意螺旋等造成的某種結果,那麼從崛起國角度講,「威廉困境」就是導致「修昔底德陷阱」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正在崛起的海陸複合型地緣政治大國來講,奉行什麼樣的安全戰略更有可能激活一個包含霸權國在內的遏制性軍事同盟?什麼樣的安全戰略選擇能夠使其在崛起進程中面臨更小的體系結構性壓力?
  • 美稱中方拒參加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 海軍回應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消息,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今日就美稱中方拒絕參加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答記者問。劉文勝稱,美方有關言論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會議未能如期舉行的原因是美方沒有遵守雙方共識,責任完全在美方。
  • 美國:中國計劃2050年完成崛起大業,必須用一切手段阻止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政府資助的著名智庫蘭徳公司為五角大樓撰寫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應該為應對一個在完全不同於美國的社會制度下"崛起"的中國做準備。該報告分析了四種可能的2050年情況,即中國"獲勝"(意味著中國完成崛起大業)、"部分崛起"(意味著實現了大部分或一部分但並非全部目標)、"停滯"(意味著中國的抱負遭遇失敗)還是"內爆"(意味著政權本身將受到威脅或者其領土發生了分裂)。這份報告得出結論稱,在2050年中國"部分崛起"和"停滯"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 美指責中方拒絕參加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我海軍發言人...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美方有關言論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會議未能如期舉行的原因是美方沒有遵守雙方共識,責任完全在美方。」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17日回答記者提問,駁斥美軍印太司令部指責「中國人民解放軍拒絕參加美中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有關會議」。
  • 中國海軍院校
    學院建有圖書館、海軍戰役戰術中心實驗室、教育技術中心、研究生教育中心以及海軍戰役專業教室、海軍合同戰術專業教室、海軍航空兵戰術專業教室、東南沿海軍情專修室、海軍 現代裝備專修室、中國海軍史館等教學設施。其中圖書館面積3000平方米,藏書42.5萬冊 ,形成了以海軍戰略、戰役、戰術及海軍軍事、政治、後勤指揮為特色的館藏體系,實現了 計算機管理的校園文獻信息自動查詢。
  • 美最高軍事指揮官,頻頻說出「捧殺中國」狠話!
    美軍參聯會主席:中國正努力在2035年趕上美國軍力,還想「擊敗美國」。 美國最高軍事指揮官12月8日又放出「中國威脅」言論,稱中國希望在2035年獲得能與美國匹敵的軍事實力,到本世紀中葉還將有能力在武裝衝突中擊敗美國。
  • 新春走基層·記者在戰位|海軍陸戰隊某旅新年開訓中的國際元素
    記者:梅世雄、梅常偉編輯:王楠楠、丁鵬攝像:曾亮、王朝政新華社解放軍分社出品新華社廣州1月21日電題:為和平,向世界敞開胸懷——透視海軍陸戰隊某旅新年開訓中的國際元素>新華社記者梅世雄、梅常偉突擊車、榴彈炮一字排開,步兵戰車兩翼呼應,迫擊炮、重機槍、反坦克火箭、榴彈發射器悉數登場……近日,廣東省湛江市遠郊,一處倚山向海的訓練場迎來新年盛典——海軍陸戰隊某旅數千名官兵威武列陣,高唱《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拉開2019年度軍事訓練工作的戰幕。
  • 中國海軍可不是吃素的
    作者:塞西近來,伴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不同於從前,中國的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穩健動力。中國的迅速崛起引起了西方國家的嫉妒。尤其是2020年以來,中國憑藉著大國智慧,凝聚了大國力量,成功從新冠疫情中走了出來。美國眼紅於中國的迅速崛起,便採取措施對中國進行限制。如今,就連英國也執意來湊熱鬧。英國「公知」用軍艦威懾中國一些西方國家將中國視為「眼中釘」,最近,英國「右翼公知」穆雷喊話稱「倫敦應該就新冠疫情向中國進行索賠」。
  • 揭秘中國海軍陸戰隊: 煉獄式訓練 享譽國內外
    本月6日,22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命喪阿富汗事件,讓世人再次關注海軍陸戰隊這一神秘勁旅。進入新世紀,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主角都是海軍陸戰隊。美、俄、英等西方軍事強國不僅保持上萬甚至十餘萬人的海軍陸戰隊,而且加緊改善和裝備尖端先進武器,不斷增強其快速反應和應急作戰能力,使之成為本國軍事力量中的一支海上勁旅和陸戰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