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國計劃2050年完成崛起大業,必須用一切手段阻止

2020-12-11 人民資訊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美國政府資助的著名智庫蘭徳公司為五角大樓撰寫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應該為應對一個在完全不同於美國的社會制度下"崛起"的中國做準備。這個報告名為《中國的大戰略:趨勢、軌跡與長期競爭》,報告的編纂者們研究了中國執政高層在2050年前將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實現它為中國計劃的目標。

該報告分析了四種可能的2050年情況,即中國"獲勝"(意味著中國完成崛起大業)、"部分崛起"(意味著實現了大部分或一部分但並非全部目標)、"停滯"(意味著中國的抱負遭遇失敗)還是"內爆"(意味著政權本身將受到威脅或者其領土發生了分裂)。這份報告得出結論稱,在2050年中國"部分崛起"和"停滯"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儘管研究者並未直截了當地聲稱中國領導人會大獲全勝並實現他們的全部目標,但美國必須做好準備、動用一切手段對中國進行打壓遏制,以阻止他們真的做到這一點。

報告稱,對於美國來說,準備應對一個獲勝或崛起的中國似乎是最有先見之明的。因為這兩種狀況符合中國當前的國家發展趨勢,而且是對美軍來說最具挑戰性的未來場景研究者排除了兩國在未來擁有夥伴關係的可能性,雖然建立這種關係在過去一直不大可能,但現在"甚至連渺茫的可能性都談不上了"。至於原因非常簡單,蘭德公司認為"大國遊戲"同時也是"零和遊戲",中國現在已經是經濟第二強大的國家,其戰略行動必將危害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削弱美國"自由民主體制"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因此蘭德公司聲稱,倘若中國"崛起",那麼從中長期來看中美兩國之間的經濟、外交和軍事關係將肯定走向對抗,美國越早做好準備,組建可靠的"國家反華聯盟",阻止中國的崛起進程,甚至將中國引導向"停滯"或者"內爆",對於美國利益來說是最為有利的。該報告建議,目前來說五角大樓應該增加對印太地區的軍事撥款,並改善與盟友組成的聯合部隊的作戰能力。

在美軍各軍種當中,美國海軍近年來已經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來對抗中國的海軍現代化努力,這包括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軍艦數量發生了變化。美國海軍向該地區派遣了最強大的新艦船和飛機及其最優秀的人員,同時維持或增加了"自由巡航"行動。美國海軍陸戰隊也開始轉型,成為一支更輕、更快的部隊。這些都向中國表明了美國霸權絕不會輕易動搖。

相關焦點

  • 70年間,美國4次阻止中國崛起,均以失敗告終
    說起美國的競爭對手,想必各位會聯想到蘇聯和日本,以及近年來不斷崛起的中國。其實,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所以如果要問阻止中國崛起有多難,美國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畢竟在它與中國打交道的70年裡,我國能夠崛起到今天的程度就是最好的例證。我們可以將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 馬卡:日本足球已經開始崛起,他們計劃2050年奪得世界盃冠軍
    近日,皇家馬德裡籤下久保建英、巴塞隆納籤下安部裕葵。這兩筆交易代表著日本足球的崛起。日本足球在1990年開啟了他們的足球發展戰略。他們計劃在2030年讓本土聯賽球隊能夠和歐洲球隊相抗衡,並計劃在2050年奪得世界盃冠軍。「我們的長期目標是讓J1聯賽在2030年成為世界第四大聯賽。」日本J聯賽主席村井滿說。目前,每支J1聯賽球隊都擁有自己的學院,以及至少兩支青年隊。
  • 李顯龍中文喊話:美國必須接受,阻擋中國崛起是不可能的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日(18日)晚上分別用馬來語、中文及英文發表2019年國慶群眾演說。在中文演說中,他就中美經貿摩擦再次表示,美國必須容納一個更有影響力的強大中國,阻止中國崛起是不可能的。 李顯龍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騰飛給中國及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產生了新的國際格局。
  • 羅思義:美國新保守派為何要阻止中國實現繁榮?
    需要指出的是,下圍棋必須按照嚴格的規則:下棋時每人輪流一手,但講究落子無悔。那麼用圍棋比喻地緣政治與經濟現實有何用意?只要中國足夠強大,中美之間可以避免戰爭的原因。中國民眾的願望很普通,那就是擁有繁榮且快樂的生活。鑑於這一點,中國無疑會尋求與美國合作,而非對抗。遺憾的是,按照美國新保守派的邏輯,他們會設法阻止中國實現繁榮。
  • John Deutch對於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怎麼看?
    ▲長按識別二維碼閱讀論文為實現2050零碳排放的目標,立法是許多人主張的嚴格但有效的手段。在作者看來,如此艱巨的問題只能由美國來完成。先從美國的視角看外界環境。零碳經濟涉及諸多事項,其中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因素,因此,是極度耗時的一項計劃。當然,也是極度耗錢的,作者認為,對於美國等發達國家來說,這並不算什麼。其次,聯合國並不能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就如同令人倍感失望的巴黎協定一樣。
  • 中國已經崛起,為何西方國家仍舊排斥中國?
    然而我們預料的贏得全球的認同,尤其是西方國家的認同卻沒有到來,反而是西方國家極力阻止中國的崛起,破壞中國的復興大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中國已經擺脫了貧窮落後,萎靡不振的局面,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為何仍舊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呢?從經濟上來說,中國如今強勢崛起,手裡的鍋碗瓢盆一應俱全,且越來越多越拉越大。中國人想吃飽肚子,穿的體面,過上有質量的美好生活。
  • 《中國至2050年空間科技發展路線圖》英文版下載量快速上升
    同時,伴隨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工程和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科學衛星工程等重大空間計劃的進展,國際航天界對中國作為崛起的世界大國和其快速發展的航天事業給予了高度關注,已有多位國外政府航天機構的代表和專家表示,該書已成為國際空間學界了解和分析中國航天發展的重要窗口。
  • 2050年人類飲食計劃,文藝地圖
    2050年人類飲食計劃,文藝地圖 2020-07-19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50年全球三大強國 推演中國將成為超級大國
    現在全球最大的經濟強國是美國,現在雖然是,但是未來就有可能不再是,是有可能被超越的,更有可能被追趕上。西方國家開始推演未來30年後的世界強國,將出現三個超級大國,2050年全球三大強國會有誰?一起看一看。
  • 1971年美國急於和中國改善關係,為什麼阻止中國進入聯合國?
    1971年10月25日,這一天對中國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後,一直期待的一天。 美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極力阻撓,還投了反對票。
  • 美媒說了總統不想聽的話:美國必須接受中國崛起
    儘管拜登已經宣布自己取得了勝利,但美國大選的結果還未得到官方公布和承認,川普也尚未承認失敗。無論下一任的總統是誰,美國總統以及美國政府都必須面對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如何面對中國崛起的問題。目前華盛頓似乎已經形成了共識,那便是要遏制中國的發展,但這真的是可行的嗎?
  • 英國專家:美國為什麼不能容忍中國崛起
    本文轉自【中國日報網】;美國將中國崛起解讀為「中國威脅論」,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前高級研究員、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稱,這是一種帝國主義大國的心理。
  • 聯合國SDSN主席傑弗裡·薩克斯:中歐籤署投資協定,美國是否能阻止...
    「隨著歐盟和中國籤署了一項重要的投資協定,新的一年將充滿希望。現在,世界主要大國應該停止玻璃屋投石,開始團結起來,結束大流行,為綠色、數位化的全球復甦創造條件。」—— 傑弗裡·薩克斯2020年12月30日,中歐完成投資協定談判。
  • ...網站刊發題為《經濟學家解讀2050年的世界》的文章,稱中國2035...
    2020-11-14 16:38:54來源:FX168 【彭博專家預測:中國2035年將超美成最大經濟體】《彭博商業周刊》網站刊發題為《經濟學家解讀2050年的世界》的文章,稱中國2035年將超過美國成世界最大經濟體。
  • TED演講:了解中國的崛起(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演講視頻>正文TED演講:了解中國的崛起(雙語) 2013-05-29 11:53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航空業公布碳減排目標 2050年減半
    關注氣候峰會 學習環保詞彙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公布了航空業的減排目標,承諾到2050年,該行業的碳排量將比2005年減少50%。航空公司、機場、空中航行服務供應商和製造商等協會成員均承諾:到2020年,年均燃效提高1.5%;從2020年開始,穩定碳排放,達到碳中和增長;到2050年,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50%。根據這項目標計劃,從現在起到2020年,航空業的二氧化碳淨排量將達到一個峰值,之後將會趨於穩定並逐漸呈下降趨勢,並且該趨勢不受航空運輸量增加的影響。
  • 中國經濟崛起需防止陷入四種狀態
    無論如何,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已經走了很長,現在終於能夠看到了曙光。那麼,在剩下不多的最後一公裡,中國經濟的崛起還會面臨哪些不測風險?眼下議論最多是企業和政府債務槓桿過高等金融問題。其實,就長期觀察而言,金融風險始終不是中國經濟最致命的問題。從現在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周年(2049年)計算,離中國完成大國夢想還有33年。
  • 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中國經歷過內戰,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經歷過數以萬計的戰爭,在美蘇「夾擊」下臥薪嘗膽,熬過蘇聯解體,抵擋美國「隔空攻擊」,中國的崛起向世人們證明 中國實力不容忽視,如今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 2050年中國有望達成,人均收入得到提升
    展望未來30年 以建設現代化強國為目標的中國,早就定下了人均收入超過美國50%的指標。以這個數據為例,世界上能夠在人均收入方面超過美國50%的國家也不過40個左右,這些國家機會都成為了發達國家。
  • 姚洋:2050年中國人均收入達到美國的60%
    下圖是1960年-2018年的勞動人口佔比數據,可以看到,在1976年以前,我國勞動力人口佔比保持在55%上下,比較低。計劃生育開始後,1980年代勞動力佔比提高了10%,恰好改革開放也開始。改革開放和我國人口紅利增加完全是巧合,並非計劃安排,但是踩對了點。1990年代,勞動人口增速下降,但是到2000年之後又衝上一個高峰,佔比接近75%,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