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實施!上海地鐵內這7件事不能做,敬老卡將寄到家!

2020-12-11 騰訊網

上海市衛健委4月1日通報

上海市衛健委4月1日通報:3月31日0—24時,通過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報告7例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治癒出院3例,來自西班牙1例,來自伊朗1例,來自美國1例。

病例1為中國籍,在英國留學,3月27日自英國出發,3月2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2為中國籍,在泰國旅行,3月28日自泰國出發,3月29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3為美國籍,在印度尼西亞旅行,3月23日自印度尼西亞出發,經臺灣轉機後於3月24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4為中國籍,在西班牙出差,3月27日自西班牙出發,經俄羅斯轉機後於3月28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5為法國籍,3月20日自法國出發,3月21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6為法國籍,3月18日自法國出發,3月19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期間出現症狀。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病例7為中國籍,3月28日自英國出發,3月29日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入關後即被隔離觀察,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7例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均已轉至定點醫療機構救治,已追蹤同航班的密切接觸者48人,均已落實集中隔離觀察。

3月31日0—24時,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死亡1例。死亡病例為女性,63歲,入院後病情進行性加重,先後予以呼吸機、ECMO(體外膜肺氧合)、CRRT(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等治療,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截至3月31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177例,治癒出院14例,在院治療163例(其中2例重症,1例危重),現有20例境外輸入性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9例,治癒出院327例,死亡6例,在院治療6例(其中5例危重),現有本地疑似病例0例。

喜歡在地鐵上吃吃喝喝

看視頻外放的小夥伴注意了!

這些不文明行為要被管起來了!

4月1日起,交通運輸部印發的《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開始施行,其中,「車內進食」、「手機外放」等影響運營秩序的7類行為將被約束。

資料圖:上海地鐵1號線車廂。高志苗 攝

地鐵上,7類約束性行為都有什麼?

「地鐵上那些刷抖音的,聲音還開的賊大,真的比較煩。」陳女士表示,確實應該有規定製止這類行為,「地鐵上吃韭菜盒子的行為一樣不能忍!」多位乘客反饋,他們平常在地鐵上見到的不文明行為,《辦法》中都有相關規定。其中,乘客不得有7類影響地鐵運營秩序的行為包括:

1.在車站或者列車內塗寫、刻畫或者私自張貼、懸掛物品;

2.攜帶動物(導盲犬、軍警犬除外)進站乘車,攜帶有嚴重異味、刺激性氣味的物品進站乘車;

3.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活動,乞討、賣藝及歌舞表演,大聲喧譁、吵鬧,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

4.騎行平衡車、電動車(不包括殘疾人助力車)、自行車,使用滑板、溜冰鞋;

5.在列車內進食(嬰兒、病人除外);

6.隨地吐痰、便溺、亂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躺臥或踩踏座席;

7.在車站和列車內滋擾乘客的其他行為。

另外,《辦法》明確10類影響運營安全的禁止性行為也不能做,包括提示警鈴鳴響時強行上下列車;在車站、列車內吸菸,點燃明火;在運行的自動扶梯上逆行、推擠、嬉戲打鬧等。

問題來了:奶茶、礦泉水允許喝嗎?

對於上述規定,多數網友認為「早就應該這樣」,但也有人擔心「萬一忍不住想要喝水怎麼辦?礦泉水也不可以嗎?」還有人問:「地鐵喝奶茶可以嗎?」

張小姐認為,「可以不喝飲料,但是自己帶的水應該被允許吧?另外,礦泉水沒有氣味感覺問題不大。」

「有些人從始發站開始坐,要經過十幾站甚至二十站才到目的地,時間很長,不喝水也受不了。」陳女士覺得,如果規定不能喝水有矯枉過正的嫌疑。

根據《辦法》,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主管部門應按照上述條款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城市軌道交通乘客乘車規範。

處罰措施是什麼?是否會納入徵信?

除了「地鐵內能否喝水」引發討論外,《辦法》如何落實、處罰規定是什麼也受到關注。

「我專門去看了《辦法》原文,沒有懲罰措施的條款。」嚴先生認為。《辦法》提到,「拒不遵守乘車規範的,運營單位有權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應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資料圖:北京地鐵昌平線 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2019年5月,北京曾發文規定乘客在地鐵車廂內進食、一人同時佔用多個座位、推銷產品或從事營銷活動、大聲外放視頻或音樂等五類不文明乘車行為,將被納入個人信用不良記錄。

深圳則規定,若乘客在一個自然年內被查實三次逃票行為,一經查實不僅將其逃票行為函告公共徵信機構,情節嚴重者還將追究法律責任。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成表示,《辦法》雖然對影響安全和秩序的行為以「禁止」和「不得」進行明確,但並沒有明確乘客違反相關規定後的法律後果,因此需要與相關法律規定結合起來,依法對違規人員進行處罰,提升法律震懾力。

雖然《辦法》沒有明確處罰措施,但網友們紛紛認為,「地鐵不文明行為,還是悠著點吧」。

掌門君從上海市民政局這裡了解到,為進一步優化敬老卡發放方式、為老年人提供便利,今天(4月1日)起申請老年綜合津貼的,敬老卡領取方式由原來的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現場領取」調整為郵政部門「寄送到家」。如遇老年人不在家等特殊情況未投遞成功的,可至老年人指定自領受理網點現場領取。

2016年5月1日起,上海正式實施老年綜合津貼制度。自製度實施起至2020年3月底,全市累計發放津貼211.6億元,惠及老年人402.1萬,切實提高了本市老年福利水平,增進了老年福祉,提升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TIPS:對老年綜合津貼(敬老卡)有疑問的,涉及老年綜合津貼政策及發放情況等問題可撥打962200;涉及敬老卡製作、領取等問題可撥打962222。

點擊文末「寫留言」

把想說的都告訴掌門君吧~

掌門君會列出來和大家分享哦~

近 期 熱 點

上海昨新增11例境外輸入病例,治療一名新冠患者要多少錢?

上海昨新增6例輸入性病例!今起滬上多個標誌性景點臨時關閉

上海昨新增7例輸入病例,最嚴限流後滬入境人數能降至多少?

上海昨新增輸入性病例17例,今天起這些人一律隔離14天!

內容源於上海發布、市衛健委、國家衛建委、中國新聞網、市民政局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回復"優惠券"索取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當季優惠!

▼為了防止你再也找不到我

相關焦點

  • 明起實施!在上海乘地鐵這件事不能再做了…網友吵翻
    明起實施!在上海乘地鐵這件事不能再做了…網友吵翻 明天起,新修訂的 《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將正式實施!
  • 8月1日起老人可持敬老卡乘軌交
    老年乘客將可持敬老卡通過專設的軌交車站通道刷卡,免費乘坐軌道交通,這一服務方式將從8月1日起實施,敬老卡設備的安裝工作將於近日正式啟動。有關部門同時提醒,敬老卡僅限本人使用,不得借用他人。如發現冒用、借用,軌道交通管理部門有權沒收該卡,並通知相關部門作出處理。
  • 上海敬老卡免費乘車今起停用,已有老年人改變出行方式
    這意味著,自6月26日0時起,上海正式終止70周歲以上滬籍老年人免費交通制度。第一天上海老年人的乘車情況如何?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採訪過程中發現,已有不少老年人改變了自己的出行方式。
  • 上海地鐵1、2、4、12號線今起連續7天延時運行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曹剛 通訊員 楊翊中)國慶前夕,上海地鐵製定專項運營組織方案,全力保障長假運營安全。1、2、4、12號線將從今天起連續7天延時運營;9月30日、10月4日至5日,將有多達9條線路延時運營;10月1日至5日,南京東路站每天16:30後臨時封站。
  • [視頻]上海啟用敬老卡 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地鐵
    進入[朝聞天下]>>    央視網消息(朝聞天下): 在上海,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乘坐地鐵,不用刷卡。但每次都需要工作人員專門打開閘機通道。    從8月1號起,這種麻煩就不存在了。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網友吵翻了
    原標題: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網友吵翻了明天起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將正式實施!手機外放將被禁止!這次咱們是認真的你會看到上海地鐵不少車廂內都貼出了「使用電子設備時禁止外放聲音」的標識
  • 六大銀行各出奇招 新版敬老卡優惠大全
    此外,上海銀行近期還將推出養老金融客戶專屬的APP。  上海農商銀行:四免一特色  上海農商銀行敬老卡具有全面金融功能,可以存取現金、消費、購買理財、國債產品等,同時具有老年優待功能,通過卡面身份識別信息,憑卡可享受優先、優惠服務。
  • 快遞實名新規昨起實施 寫「番茄打滷」仍可寄件
    隨後,記者攜帶一箱零食到另一中通網點,表示要將快件寄往山東。該網點一男性攬件員得知箱內物品為零食後,僅從紙箱縫隙看了一眼,並未將紙箱打開檢查。而更令人詫異的是,記者在寄件人姓名一欄只寫了一個姓並沒有寫名字,攬件員沒有對此提出異議。  不僅如此,寄件全程,該攬件員沒有讓記者出示身份證件,也沒有讓記者登記身份證號碼。該網點攬件員在實際操作時,並未按另一網點工作人員所說的規則操作。
  •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上海地鐵「禁止手機外放」明起實施!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明天起 新修訂的《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 將正式實施!
  • 上海老人坐公交變免費為明補引發熱議-新華網
    今年4月7日,上海市政府發布《關於建立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的通知》,標誌著上海推行近9年的「70歲以上老人非尖峰時段免費乘車」政策退出歷史舞臺。  相關數據顯示,6月26日該制度實施以來,上海公交車和地鐵部分線路的老年乘客數量驟減八成。對此,老年群體、公共財政、社會各方反響不一。那麼,上海敬老新政對中國政府創新社會治理、轉變施政思路的啟示何在?能否全國推廣?
  • 明年起!在無錫地鐵不能做這些!
    明年起!在無錫地鐵不能做這些!電子設備外放聲音、在列車內進食、隨地吐痰……這些行為將明令禁止新版《條例》出臺將為執法人員處理此類不文明行為提供依據
  • 7月起!這件事全成都禁止,還有32件大事!
    除了全城禁噪音以外7月成都還將發生29件大事-1-6月30日起學生每日檢測體溫從6月30日開始,凡報名參加2020年成都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考試的考生均應進行每日體溫及健康狀況監測。凡有過身體異常、考前14天內有境外或國內非低風險地區活動軌跡、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接觸史的,在發放準考證時須出示由專業醫療機構提供的有效健康證明。-2-高考接送車輛不限行成都7月1日起,凡是需要開車接送考生的家長均可以進入蓉e行,按照系統提示自主申報,接送考生車輛可不受尾號限行。
  • 2021新年更新版丨上海市敬老卡使用常見問題解答
    答:申請人可至就近的街道(鄉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提出申辦上海市敬老卡。辦理成功後的敬老卡經辦理激活手續後方具備金融支付功能。答:老年綜合津貼設有2年的追溯期。自符合條件之月起2年內提出申請的,您的津貼從符合條件之月起進行補發。逾期2年提出申請的,從申請當月的前一個月起補發2年的津貼。補發的津貼不計利息。
  • 10月1日至5日,上海地鐵南京東路站15:30起實施封站
    為滿足 「國慶」長假期間市民遊客的出行需求,上海地鐵將通過增加備車、延長運營時間、返程期加開列車、加強交通樞紐等措施,確保節日交通順暢。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地鐵運營中心獲悉,9月30日上海地鐵路網執行周五延時運營方案。根據此次上海市彩燈開放期間的交通管制工作方案,10月1日至10月5日國慶實施交通管制,交通管制期間2、10號線南京東路站每日15:30起,實施臨時封站。封站時段內在南京東路站不能上下車。
  • 今天起 不帶身份證就不能寄快遞了
    原標題:今天起 不帶身份證就不能寄快遞了   《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範》今日正式實施;記者調查,一些快遞員沒有按規定核對信息   ■天府早報記者王蕾陳俊   今日起,國家郵政局發布的 《快遞安全生產操作規範》作為強制性行業標準正式實施,快遞業從此也加入了實名制的行列。
  • 今起上海地鐵執行最新首末班車時刻表,10號線周末部分延時
    今起上海地鐵執行最新首末班車時刻表,10號線周末部分延時
  • 今起報名!上海地鐵招募青年就業見習人員啦,站務員崗位等你來→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是經過上海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授權的綜合類青年就業見習基地。為培養適合上海軌道交通行業工作的從業人員,基地將在本市範圍內公開招募以符合下條件青年參加就業見習~見習基地: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見習崗位:城市軌道交通站務員就業見習崗位要求1、本市戶籍,居住地靠近軌道交通6、8、12號線沿線周邊相近地區。
  • 上海「最嚴交規」今實施 警方詳解新道交條例條款
    (圖1)今天起,新修訂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其中多達85%的條款為新創設。這部被稱為上海「史上最嚴交規」的新規,對市民的駕駛行為有哪些影響?《條例》規定除「手機」之外,其餘「電子設備」也不能瀏覽,這意味著包括平板電腦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電子設備,在駕車時都不能用。一些市民表示,如果遇上紅燈或擁堵時,車輛處於停駛狀態,是否可以使用手機?對此交警部門表示,行駛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包括遇紅燈時暫停,因此這時同樣不能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這樣的違法行為將被處以計2分、罰200元的處罰。
  • 取消老人免費乘公交車地鐵 上海此舉為何贏得一片讚譽
    6月26日起,上海市停止自2009年實施的70歲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及地鐵政策,改為向65歲以上老人發放老年綜合津貼。根據上海市政府4月發布的《上海市關於建立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的通知》,原本用於公共運輸的敬老服務卡停止使用後,取而代之的則是真金白銀的補貼,年齡門檻也從70周歲降至65周歲(詳見圖),這一綜合津貼制度已從今年5月1日起實行,津貼每月發放至銀行卡中,這張具有消費功能的銀行卡也被稱為「新敬老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