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高校名稱看「散裝江蘇」

2020-09-03 職業教育在線

昨天,「散裝江蘇」的話題被網友們玩壞了,竟有網友搞出「江蘇聯邦」的地圖,號稱「蘇聯版圖」。確實,江蘇的文化認同感不高,南京的城市首位度不夠,南京偏居江蘇西南一角區域位置上不適宜作為省會。。。這些我們都不在此探討,我們說說江蘇的高校名稱,看看別樣的「散裝江蘇」。

網傳「江蘇聯邦」地圖

江蘇的高等教育實力是各省市中最強勁也是最均衡的,相比於北京高校的「跑部錢進」發展,江蘇的高校更多是靠自身歷史積澱和地區吸引力發展起來的,不僅是省會南京的高校實力雄厚,以蘇州大學、江南大學和揚州大學為代表的一些位於地級市的高校實力也很強勁。同時,我們又很少聽說名稱帶江蘇的本科高校。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散裝江蘇本科高校」

江蘇省統招本科院校名單(共78所)

一、江蘇的頂尖本科高校名稱都不帶江蘇。

位於江蘇的雙一流高校共15所,包括原985工程大學2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原211工程大學11所,含2所985及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另外入選的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可以看到這些處於江蘇高校金字塔塔尖的高校卻沒有一所名稱帶江蘇的


國家雙一流計劃

二、江蘇的高校名稱大多不願帶江蘇。

江蘇的78所本科院校中,名稱帶江蘇的僅10所,佔比僅為12.8%,這個情況和其他省份爭奪以省份名稱冠名的情況大相逕庭。名稱裡帶江蘇的只有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江蘇海洋大學等4所綜合性大學,江蘇理工學院、江蘇警官學院、江蘇第二師範學院3所本科院校以及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3所獨立學院,之所以將獨立學院單列不是歧視,而是我懷疑這幾所獨立學院如果要轉設為民辦本科,分分鐘名字也不帶江蘇了,到時佔比可能進一步降低。

更能說明情況的是常州大學,前身是南京化工學院常州分院,江蘇化工學院和江蘇工業學院幾個階段,如果2010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大學應該是名正言順,坊間傳聞是南京工業大學不同意,可如果認準了江蘇,更名為江蘇化工大學總不會不同意,實際上還是常州市相比於蘇錫常的蘇州和無錫比較缺乏知名度,推動更名為常州大學,發揚光大常州,與名號相比,市裡加大對學校資金等的支持力度,是實實在在的實惠。常州號稱龍城,從常州大學的校徽上也能凸顯出來,可以看出立足常州的發展理念。

常州大學校徽

三、江蘇的本科高校名稱帶江蘇基本不在南京。

高校名稱帶「江蘇」的,基本不在南京,在南京的基本不稱做「江蘇」。這不是瞎說的,仔細看,江蘇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在鎮江;江蘇師範大學在徐州,由原徐州師範大學更名;剛剛升格的江蘇海洋大學原名淮海工學院,在連雲港;江蘇理工學院在常州,是原來的江蘇技術師範學院,估計按國家職教政策以後還得改回江蘇技術師範大學;僅有江蘇警官學院和江蘇第二師範學院2所在南京,這是「散裝江蘇」的另一個特點。

江蘇高校各地市分布情況統計表

四、江蘇的本科高校命名忽大忽小,就不愛用江蘇。

(一)江蘇的本科高校中,有少有的國字號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截止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統招本科院校共1265所,名稱裡帶中國的國字號大學不足30所,大多是行業翹楚,位於北京之外的更是不足10所,江蘇就佔了2所。大家都知道名稱叫中國礦業大學有兩個完全獨立的高校,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這都源於一段特殊的歷史,北京的高校外遷後,又回到北京恢復辦學,逐漸發展為兩個獨立的高校,類似的高校還有地質大學和石油大學,但有所不同的是,中國地質大學兩個個體自覺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石油大學兩個個體分別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當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位於東營可能覺得地方太不知名,還好當初有遠見,現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主校區已經遷往青島了。而位於江蘇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認為他們是傳承礦大的唯一正統,拒絕名稱後加後綴,硬核!中國藥科大學前身是華東藥學院,但是1986年一步更名為中國藥科大學,不知道當年與中國藥科大學並稱為「南藥北藥」前身為東北藥學院的1994年更名為瀋陽藥科大學作何感想,還是硬核!

(二)江蘇的本科高校中,使用區域概念也比較特立獨行。中國的高校中使用區域命名的並不少見,如位於上海的華東理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位於南昌的華東交通大學,而居於華東六省一市首強的江蘇,卻沒有一所以「華東」命名的高校。東南大學雖然歷史上也使用過這個名字,但歷史上也稱呼過江蘇大學,後面合併逐漸更名的時候卻並沒有選擇這個名稱,可見認同感不強。而江南大學在合併更名時也沒有選擇江蘇的名稱。當年,無錫輕工大學、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時,沒有按照慣例以最強的高校名稱為基準,而是以籠統的地理概念「江南」命名,常和另一所棄用了華東水利學院名稱的硬核高校河海大學一起被戲稱為「民辦211」。

(三)江蘇的本科高校大多數以地級以上城市命名,還有以縣級市命名的,全國少有。在全國其他省份是比較顯眼的有蘇州大學、揚州大學、常州大學、南通大學,實力都不弱於以江蘇冠名的高校,而常熟理工學院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以縣級市命名的普通本科院校,崑山杜克大學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所以縣級市命名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院校。如果將來出現以村子的名字命名本科院校的話,估計也會出現在江蘇。

(四)江蘇各市高校實力相對均衡。

江蘇省共有統招本科辦學層次高等院校78所(含目前全國唯一一所公立職業教育本科試點院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普通公立院校47所,民辦及中外合作辦學院校31所。其中,教育部直屬院校7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院校2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公安部直屬院校1所(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其餘68所均為地方高校。

雖然南京的本科院校實力強勁,但江蘇有多個城市的本科院校實力也較強。以雙一流高校分布看,南京有12所(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等),蘇州1所,無錫1所,徐州1所,江蘇13個地級以上城市中有4個擁有雙一流高校,已經是全國唯一。另外還有揚州大學這種不在省會城市,不是部屬院校,又得不到什麼政策照顧,卻仍然實力強勁的地方高校。

揚州大學

相關焦點

  • 散裝江蘇,原來是這樣
    說起來這還真不是江蘇人的問題,當我們的目光跟著江蘇的歷史往前看看,就會發現,原來江蘇「散裝」背後,不僅有深刻的歷史和地理因素,更有其強大的經濟底氣。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江蘇基本散裝到縣的原因。>散裝江蘇背後的經濟底氣散裝,還得有散裝的底氣。
  • 散裝江蘇的江湖往事
    不過,江蘇的散裝可不僅僅以市為單位,甚至散裝到縣,散裝到區!這下子,散裝江蘇可是真正散到地方,散到骨子裡了。六合活珠子、湖熟板鴨、東山老鵝、水西門鴨子…地域美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冠個南京的名好像不太容易。
  • 「散裝江蘇」事業單位統考的面試也是「散裝」的
    江蘇事業單位統考面試很快就要開始了,畢竟各個單位急需用人,很多關鍵崗位也等不起了。那麼,「散裝」江蘇的事業單位統考面試也是「散裝」的嗎?組織方式「散」可以說江蘇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按理說既然是統一考試,面試也應該統一,可江蘇不是。儘管某些單位會和省機關統一面試,但更多的單位是「我行我素」,你面試你的,我面試我的,互不相干。於是,就有了有些用人單位聯合起來一起面試,有些用人單位自己決定何時面試。比如,各個地市的面試是自行組織的,有些縣是自行組織的,甚至有的單位也自行組織,很少有單位會跟省機關一起面試。
  • 「散裝江蘇」是怎麼煉成的?
    江蘇包的是黃石,不是之前網傳的孝感,但是依舊不妨礙「散裝江蘇」的搞笑氣質。此前江蘇人民迅速響應、13支醫療隊各自出發趕赴湖北的消息讓「散裝江蘇」的梗火遍大江南北。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梗是怎麼來的?其實江蘇「散裝」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文化分界,語言不通,沒法集體行動;第二是經濟實力均等,誰也不服誰。我們先來說說「散裝江蘇」的文化淵源。
  • 「散裝江蘇」爆紅網絡,歸根結底在於這十三個地級市的實力強
    小劉帶你知曉天下事,今日一起看江蘇世界這麼大,我好想出去去看看,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江蘇省。最近,江蘇在網上「火」了一把,「散裝江蘇」開始浮現,人們都開始稱作這裡為「散裝江蘇,因為這裡每一個地級市的實力很強,任何一個來都可以獨擋一面,正是由於強大的經濟支撐,人們對江蘇愈是更加的推崇。
  • 別說江蘇了,浙江才是隱藏的「散裝大佬」
    原創 上流工作室 網易上流作者 | 邢卉編輯 | 未生前一陣,「散裝江蘇」又出圈了——各省市支援湖北,人家都是浙江、廣東、山東、安徽……到江蘇就成了南京、蘇州、泰州、常州、宿遷、徐州、揚州……
  • 浙江廣東:我們都被散裝江蘇騙了,團結一致才是實質
    江蘇的發展好,實力強勁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江蘇省內不光擁有三座破萬億城市,更是省內所有地級市皆進入了我國百強市中,江蘇不像廣東,省內擁有兩座一線城市深圳和廣州,且在2020年佛山成功躋身新一線後,又擁有了兩座新一線城市佛山和東莞,不過即便這樣,江蘇的經濟也是常年僅次於廣東,位居我國第二的
  • 連淮揚鎮高鐵,串起了散裝江蘇的兄弟情
    連淮揚鎮鐵路因此被稱為「江蘇脊梁」,這是一條全社會萬眾矚目的鐵路,它徹底終結了淮安、連雲港、泰州、宿遷、鹽城蘇北5城不通高鐵動車的歷史,至此江蘇全省實現市市通高鐵動車的時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連淮揚鎮高鐵的意義。
  •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在學校,來看江蘇聞名全國的高校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在學校,來看江蘇聞名全國的高校。都說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的高等教育在我國僅次於北京上海,並且「211」名校的數量也僅次於北京。江蘇省的高校不少,其中尤以南京最為厲害,南京雲集了一眾名校,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江蘇省南京市厲害的幾所高校吧。
  • 1分鐘帶你讀懂江蘇:坐穩了!「散裝」江蘇竟然有這麼多底牌?
    文章關鍵詞:1分鐘 讀懂 江蘇
  • 《話說江蘇》
    當然,「散裝」江蘇並不等於「各自為政」,而是說明江蘇每個市都有獨當一面的實力。散是"滿天星",聚是「蘇大強」。 數據顯示,2019年隨著連雲港和宿遷雙雙邁向3000億新臺階,江蘇也成為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所有地市GDP全部超過3000億大關的省份。
  • 江蘇高校大盤點
    江蘇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省,其大學數量多且質量高。江蘇擁有79所本科院校,其中2所985,9所211,在國家實施「雙一流」建設後,又有四所原「雙非」高校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項目。國立中央大學,江蘇不少高校都是由其拆分而來。
  • 為什麼江蘇省被大家稱作「散裝江蘇」?網友:因為每個城市都太強
    最近,江蘇在網上流行起來,主要原因是江蘇省各城市喜歡「各自為政」,這讓不少網友覺得江蘇特別「散」,因此稱之為「散江蘇」,因為江蘇省有13個地級市,很多網友戲稱他們為「十三太保」。眾所周知,江蘇地處中國東部,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到目前為止,江蘇省的綜合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特別是在經濟「均衡發展」方面,我相信每個人都應該聽說的。江蘇共有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的省份,可以說,無論江蘇省哪個城市劃入其他省份,都可以「獨立」,因此,不難理解的是,江蘇省各市之間並不相互信服,畢竟,他們都是「專家」。
  • 江蘇師範大學是江蘇高校中間檔最好的嗎
    上榜的高校共有47所,其中四星到八星的大學一共有21所,一星和二星的有18所,三星的有8所,剛好整個在中間數量位置,所以把這個層次的大學拿來對比相對合適。根據榜單,處在這個位置的大學定義為區域一流大學,分別是:江蘇師範大學、南通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常州大學、南京審計大學、江蘇警官學院、南京體育學院、南京森林警察學院。
  • 江蘇師範大學與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區別很大,不要混淆
    江蘇師範大學是國家公辦一類本科院校,其中的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是其合作學校,是民辦院校,大家首先要區別開來。大家可以看出,某某大學的某某學院往往是民辦,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一定要仔細區分開來,區別的方法:在江蘇省內的院校,主要看學費的區別。
  • 江蘇大學生看過來!事關你們的輔導員
    江蘇大學生看過來:你們的輔導員在全省素質能力大賽決賽中獲獎!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推動落實全國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有關要求,不斷提升全省高校輔導員的理論水平、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在學校初賽、各輔導員培訓基地複賽的基礎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近日舉辦了第八屆江蘇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決賽。
  • 江蘇高校院校代碼查詢:2020江蘇高考志願代碼查詢
    江蘇高校院校代碼查詢:2020江蘇高考志願代碼查詢 2020-06-09 14:09 來源:新東方網 作者:
  • 散裝江蘇人均可支配收入4萬+ 但房價都在3萬/平方米以下
    在中國的各大省份裡,江蘇是最神奇的一個。每個城市的人都不認為自己是江蘇人而被稱為散裝江蘇;但每個城市又是很強的,全省GDP全國第二;貧困人口只有6戶17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4萬。有專家表示,正是因為江蘇的散,才造就了這個工業強省,各自發展,遠超別人。
  • 看,江蘇高校新生大數據~
    看,江蘇高校新生大數據~ 2019-09-02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省內知名高校,江蘇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
    江蘇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是一所專類高校,專門以醫學為主的院校,兩所學校的教研領域雖然不同,但是兩所學校的實力相對江蘇省內眾多「雙非」高校而言,確實都比較強,影響力也比較大,所以兩所學校都是江蘇內知名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