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2020-12-17 湘湘帶你看社會

如果一生中你有一次機會,去挽救另一個生命,你願意抓住嗎?謝女士說「願意」。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

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今年5月份,她突然接到電話,通知她與一位血液病患者的HLA分型相合。事不宜遲。早上上班時接到電話,中午休息時間,謝女士便去了醫院抽血做進一步檢查。在東莞市紅十字會的協助下,10月27日謝女士來到東莞康華醫院,成功捐贈了造血幹細胞。目前已順利移植,患者正處於觀察期。

「家裡人有擔心也正常,但畢竟能救一個人的生命,所以他們也支持。」謝女士告訴記者,前後住院一周時間。第一天下午去醫院報導、體檢,然後打了幾天動員針。這也是首例在莞進行的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謝女士得到了許多關心。讓她驚喜的是,負責採集的醫生還是她的同學。

整個採集過程持續5個小時,期間謝女士可以輕微活動。和老同學聊聊天,捧著一本電子書看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也沒感到疼痛或者不適。」 謝女士表示,採集儀器有一個人那麼高,整個過程中醫生一直站著,手動控制採集速度等:「醫生才是真的辛苦。」

「我突然覺得晴空萬裡,感覺自己的人生之火又可重燃了,您讓我看到了未來和人間的美好、溫暖。」受捐者給謝女士寫來一封感謝信,表示今後的治療無論有多大困難、多麼痛苦,都會堅持下去,爭取早日康復,並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惡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等75種疾病,並且是白血病、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度地中海貧血的唯一根治方法。據了解,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於2010年正式啟動,截至11月16日已有80人成功捐獻(其中今年捐贈19例),出庫率為2%,遠高於全國平均出庫率、確保零悔捐。而此次謝女士的捐贈,也是首例在東莞市康華億元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這標誌著東莞成為繼廣州、深圳外,廣東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

文字/查雨霏

攝影/查雨霏 視頻/無

編輯/寧新春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南完成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獻
    我省完成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獻海南日報三亞7月24日電(記者李豔玫)7月24日13時8分,南航乘務員史亞萌在三亞市婦幼保健院順利生下女兒,母女平安,並成功捐獻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據悉,史亞萌是海南首位成功捐獻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6月22日,史亞萌聯繫三亞市紅十字會了解臍帶血無償捐獻事宜,表達出捐獻意願。6月24日,史亞萌籤署了臍帶血捐贈者健康調查登記表、捐贈知情同意書,成為海南省首例臍帶血捐獻的志願登記者。此後,三亞市紅十字會協調捐獻者、臍血庫、醫院婦產科,保障捐獻者安全和首例臍帶血捐獻順利完成。
  • 首兒所血液內科開展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2019年初,在醫務處的協助下,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成功申請造血幹細胞移植無關供者資質。 3歲的琪琪(化名)活潑可愛、聰明伶俐,但卻命運多舛。出生時就因早產住進重症監護室,還合併了肺部感染,腦出血,接受了ECMO治療,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後終於康復出院。
  • 28歲女子為重度地中海貧血患兒捐獻造血幹細胞
    熱騰騰的「生命種子」當天送達 28歲女子為重度地中海貧血患兒捐獻造血幹細胞 採集過程中,領導看望並慰問了捐獻者江女士。圖/受訪者提供 瀟湘晨報長沙訊 9月2日,28歲的江女士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2019年2月,在一次無償獻血時,黃慶良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當即報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2020年8月,經檢索,他與一名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血液病患兒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相合,他毫不猶豫地答應捐獻。之後,經過供患高分辨配型,健康體檢等一系列程序,黃慶良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14歲的曉燕是一名重型地貧患者,就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夕,她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並順利出倉。這一刻,曉燕自己和家人都苦等了13年。曉燕移植的成功,對李春富教授團隊救治的近4000名地貧患者裡可能是一小步,但對於因配型困難而遲遲得不到移植的患者來說,可能是一次生與死的大進步。
  • 22歲大學生慷慨捋袖捐造血幹細胞,成上海第500例捐獻者
    這是上海市第5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這些幹細胞,將會給一名剛滿周歲的患兒帶去新生的希望。當天,上海市紅十字會授予仁濟醫院「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醫院」稱號,仁濟醫院成為上海市中華骨髓庫定點採集移植醫院,以及繼華山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的上海市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醫院。
  • 「90後」護士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我市第39例捐獻者
    7月30日,記者從東營勝利醫院獲悉,我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周偉,赴濟南成功捐獻後歸來。周偉現為勝利醫院麻醉手術科一名「90後」護士,今年4月,她接到中華骨髓庫山東分庫的電話,一名患者需要移植造血幹細胞挽救生命,而她和這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
  • 從1到100的生命接力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12月14日,濟南同時迎來第99、第100位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非血緣關係中,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正因為配型成功率較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視為「生命奇蹟」。在大學期間,他加入過校紅十字會,對捐獻造血幹細胞有過初步了解,明白其重大意義,所以在初次獻血後同意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如今,他如願成為濟南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10月,他得知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便毫不猶豫地表達了捐獻的意願,於是在濟南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陸續完成了高配、體檢、準備捐獻等工作。
  • 濟南11年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12月14日,濟南同時迎來第99、第100位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在非血緣關係中,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的概率為十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正因為配型成功率較低,每一例成功配型,都被視為「生命奇蹟」。從2009年11月濟南首例大學生捐獻者盛翔到第100例捐獻者「95後」小夥濮益鑫,11年來,我市奉獻了100份「生命種子」,捐獻者們用「紅色火種」點亮了生命之光,讓生命得以延續,讓溫暖永駐泉城。
  • 她是南城首例女性「造血幹細胞」捐贈者,捐獻後...
    她是南城首例女性「造血幹細胞」捐贈者,捐獻後說了這句話… 2020年05月22日 21:34
  • 紀檢幹部捐造血幹細胞救廣東患者 系海南首例
    10月17日,海南第5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趙志剛在海口市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於救助廣東一名51歲的女性白血病患者。40歲趙志剛是海南省紀委第九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是海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的首例公務員捐獻者,這一特殊的身份吸引了多家新聞媒體到場採訪。
  • 桃源縣人民醫院醫師馮文怡捐獻造血幹細胞
    紅網時刻9月25日訊(通訊員 李澤紅 張燕英 張朝暉)今天上午,桃源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馮文怡將赴長沙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俗稱骨髓),他是該縣第三位、衛生系統首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常德市、桃源縣相關部門為其舉行了歡送儀式。
  • 16年來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和入庫志願者數量均居...
    這句感人的話用來形容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最貼切。他們將珍貴的「生命種子」無償捐獻給陌生人,送上重生的希望;他們用「紅色火種」點亮生命之光,將他人的生命延續。從2004年到2020年,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數量從1例到100例,每一例背後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傳遞著青島這座愛心城市的溫度。
  • 3歲男童左手背長包塊竟是罕見免疫病,南京市兒童醫院完成該院首例...
    南京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成功為其實施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免疫功能。據悉,該患兒也是南京市兒童醫院首例用中華骨髓庫供者幹細胞完成的移植治療。近年來,南京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移植團隊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方面發展迅猛,長年不間斷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多種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目前血液腫瘤科已經完成同胞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全相合移植、(親緣)單倍體移植、非親緣臍血幹細胞移植等多種供者來源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2016年,杭州市作為全國戶籍制度改革的試點城市,將捐獻造血幹細胞納入積分內容,幫助有意落戶的捐獻者成功實現「安家」願望。江幹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粟俊銘,成為浙江省首位積分落戶政策享受者。《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家屬通過新聞執拗追尋捐獻者「湯圓哥」,隔空發感謝信》被澎湃新聞、錢江晚報連載報導。為捐獻努力減肥的富陽小夥孫超凡的感人事跡在央視《新聞直播間》連續報導……
  • 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應急救護、人道救助和獻血、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遺體和人體器官「三救三獻」工作,推動全市紅十字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其中,在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方面,麗江取得的成績顯著。截止目前,已有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成功奉獻「生命種子」,為患者帶去了生存的希望。
  • 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史上動員時間最短,志願者8小時完成籤署
    7月1日,炎熱的午後,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工作人員的手機響了。信息顯示,一名白血病患者生命危在旦夕,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2日,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朱歸仁來到醫院,進行了動員劑的注射。6日,朱歸仁完成了一次造血幹細胞採集。
  • 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和採集捐獻手術相隔四年是同一天
    一周前,王曉芳剛剛做完造血幹細胞捐獻手術,成為西豐縣第一個捐獻成功的人,也挽救了一個出生不久幼兒的生命,但是對於王曉芳,欣慰之餘更多的是憂慮:需要挽救的人太多,捐獻者太少。「我是西豐的首例,但我真心希望我不是惟一的一例。希望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人越來越多,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幫助更多的白血病患者獲得新生。」王曉芳說。
  • 記者與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一同跨省護送
    2002年,張劍開始參與無償獻血;2009年,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14年5月13日,成功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我省第179例、桐鄉籍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2016年,張劍加入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護送分隊,目前已成功將10份造血幹細胞混懸液護送到廣州、海口、成都等7個城市。
  • 全省最小外周造血幹細胞供者15小時延續生命火種
    4 月 15 日,在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遼寧省骨髓移植中心,白血病患者於女士的各項指標正在逐漸恢復正常,20 天前,她 6 歲的女兒向她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遼寧省年齡最小的外周造血幹細胞供者。想到再過十幾天就能和自己的小英雄團聚了,於女士的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