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所血液內科開展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2020-12-22 騰訊網

2019年初,在醫務處的協助下,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成功申請造血幹細胞移植無關供者資質。

3歲的琪琪(化名)活潑可愛、聰明伶俐,但卻命運多舛。出生時就因早產住進重症監護室,還合併了肺部感染,腦出血,接受了ECMO治療,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後終於康復出院。但好景不長,琪琪兩歲時,出現了腦積水,進行了腦部手術,經過家人的細心呵護,琪琪健康地長到了3歲。

然而,不幸的事情再次降臨到她身上。半年前,琪琪因全血細胞減少來我院血液內科就診,被確診為急性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經正規藥物治療,骨髓依然無法正常造血,只能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幸運的是,通過骨髓庫的搜尋,找到了一位也是僅有的一位全相合的匹配供者。通過骨髓庫工作人員聯繫到這位充滿愛心的女士,她毫不猶豫地同意為琪琪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儘量減少琪琪的輸血次數、減少等待時間,得知供者同意捐獻的消息後,為琪琪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進行了。

血液內科主任劉嶸組織移植醫師多次討論,制定了適合琪琪的無關供者預處理方案,計劃在10月12日為她進行造血幹細胞回輸。國慶節前夕,琪琪住進了造血幹細胞移植倉,開始移植前預處理。

10月12日早晨8:00,血液內科胡夢澤醫生和護士張亞蕾從北京南站出發,前往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取無關供者的造血幹細胞。

13:30,帶著寶貴的無關供者幹細胞坐火車返回北京。整個行程中,胡夢澤醫生與護士保溫箱不離身,隨時關注保溫箱的溫度,關注幹細胞的狀態,避免損傷幹細胞,生怕影響到患兒的幹細胞回輸。到了北京後,一刻不敢耽誤,立即驅車趕回醫院。

22:00,造血幹細胞送入移植病區。在劉嶸主任及胡夢澤醫生指導下,移植病區護士立即對患兒進行了抗過敏的治療。

22:30,琪琪開始了幹細胞回輸。回輸過程中,醫生通過對講機與患兒家長溝通交流,緩解家長的緊張情緒。護士也在全程看護陪伴著患兒。

23:10,無關供者的造血幹細胞成功輸入琪琪體中,給了她第二次重生的機會,也讓全家燃起了新的希望。

第二天,琪琪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未見異常症狀,家長及醫護人員終於鬆了一口氣。患兒家長對血液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及無關供者表達了深切的感激之情。

像琪琪一樣能夠匹配到全相合的造血幹細胞萬分不易,捐贈者的人道主義精神值得讚揚和學習。血液內科移植團隊也在不斷地開拓進取,挑戰新的移植技術和病種。2019年以來已成功開展了兩例臍血移植治療尼曼匹克B型病人。

文、攝 | 馮順喬、張亞蕾

編輯 | 宣傳中心

相關焦點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湖南最大規模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全面啟用
    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通訊員 李雅雯 李奇 記者 鄧桂明)今日上午,來自懷化身患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的10歲男孩小捷,順利走出湖南省兒童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哥哥給他捐獻的幹細胞成功植入,從此不再需要輸血,他成為省兒童醫院首例成功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
  • 移植臺灣同胞造血幹細胞的小軒軒,順利出了移植倉
    三湘都市報9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實習生 曹紫瑤 )8月28日下午,從臺灣起飛的載著一份造血幹細胞的飛機,安全降落在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省兒童醫院血液內科宋娜醫生,一路護送「生命種子」,於當晚移植到了5歲3個月大的男孩軒軒身體裡,他是一名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急需造血幹細胞移植。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長久以來,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將自體或者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CAR-T療法是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能將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修飾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中心醫療團隊連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召開多學科論證會,討論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在一切準備就緒後,5月19日,小雪進入移植室。第二天,醫療團隊正式對小雪實施移植預處理。在30天的無菌隔離過程中基本順利,小雪的造血重建,移植成功。
  • 海南完成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獻
    我省完成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獻海南日報三亞7月24日電(記者李豔玫)7月24日13時8分,南航乘務員史亞萌在三亞市婦幼保健院順利生下女兒,母女平安,並成功捐獻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據悉,史亞萌是海南首位成功捐獻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6月22日,史亞萌聯繫三亞市紅十字會了解臍帶血無償捐獻事宜,表達出捐獻意願。6月24日,史亞萌籤署了臍帶血捐贈者健康調查登記表、捐贈知情同意書,成為海南省首例臍帶血捐獻的志願登記者。此後,三亞市紅十字會協調捐獻者、臍血庫、醫院婦產科,保障捐獻者安全和首例臍帶血捐獻順利完成。
  • 臍帶血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來源
    1988年,世界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法國巴黎完成,歷經三十年的醫學研究,臍帶血的醫療價值得到公認。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具有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來源。國家衛計委最新發布的國衛辦醫發〔2017〕7號文《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管理規範(2017版)》中明確規定,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適應於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地中海貧血、急性白血病多種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
  • 70天患者出院 吉大一院完成首例成人單份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據介紹,患者張某於2016年8月被吉大一院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MLL-AF9陽性(中危組)。經兩療程化療,患者病情才得到緩解。吉大一院腫瘤中心血液病專家高素君教授介紹說,對於此類復發風險高的患者,治癒唯一手段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張某無合適血緣供者,在骨髓庫尋找無關供者存在不確定性,且尋找周期較長,等待過程中患者病情可能復發。因此,高素君教授決定為患者進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 全省最小外周造血幹細胞供者15小時延續生命火種
    據於女士的主治醫生、大醫二院血液一科副主任醫師周棟介紹,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M2 是急性白血病的一種常見類型,於女士屬於高危組急性白血病,這種白血病通過化療生存率低,唯一治癒的辦法是異基因造血幹細胞 / 骨髓移植。於女士還很年輕,年幼的女兒正需要母親的陪伴成長,於女士一家強烈要求化療後接受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以獲得完全治癒的機會。
  • 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展簡史_鄭大中科博生
    1990年,美國的墨裡和託馬斯因分別在腎移植和骨髓移植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而共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這也是臨床醫生首次獲此殊榮。而「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朵器官移植領域的奇葩,在近30年裡迅速發展壯大,為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免疫缺陷病、惡性實體瘤等60多種頑疾提供了嶄新的、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
  • 我省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小雪今年3歲6個月,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中心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來自瓊海的小雪有2年多的脊髓膠質瘤病史,病情反覆,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遭受著疾病的折磨。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的療效,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女兒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 東莞14歲重型地貧患者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
    李春富教授表示,TCRαβ-T細胞清除移植不僅能進一步降低感染所導致的死亡率,還能極大地減少血小板輸注量。今年內,南方春富(兒童)血液病研究院將開展10例TCRαβ-T細胞清除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地貧。10多年來的治療花費了近百萬元「我一點都不怕。」
  • 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獲進展
    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Interferon-gamma and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 signaling between donor dendritic cells and T cells regulates graft versus host and graft versus leukemia activity」的文章,利用小鼠移植模型
  • 海南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去年底,王先生了解到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該腫瘤有很大優勢,於是決定讓孩子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兒童血液腫瘤年發病率為每年100/100萬—130/100萬,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是重要的治療方式之一。」
  • 廣州、深圳27位優秀血液內科醫生
    主要研究方向:(1)、止血與血栓病學;(2)、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課題有:「血小板源NOS/MRNA表達與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消退的關係」;「下調和上調人CD34抗原對造血功能的研究」。從事內科血液系統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各種急慢性貧血、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等,專長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對各種血液病的治療。
  • 3歲男童左手背長包塊竟是罕見免疫病,南京市兒童醫院完成該院首例...
    南京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成功為其實施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重建免疫功能。據悉,該患兒也是南京市兒童醫院首例用中華骨髓庫供者幹細胞完成的移植治療。經過方主任詳細的介紹,小橙子的父母對這個疾病及其治療有了明確的認知,並且決定在南京市兒童醫院接受異基因造血幹細胞治療。近年來,南京市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移植團隊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方面發展迅猛,長年不間斷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等多種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 中信湘雅β地貧+HLA配型試管嬰兒幹細胞移植成功
    救贖:「我們需要一份跟孩子HLA相配的造血幹細胞」「我們走訪了多家醫院,都被告知對於重型β地貧患者而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根治這一疾病的有效方法。如果能找到HLA相配的造血幹細胞供者,治癒孩子就有希望了。」在骨髓庫等待HLA全相合的供者少則1年,多則5年,且移植後有較大的排異反應,不是劉樺的首選。
  • 上海臍血庫已成全國最大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公共資源庫
    高徵 澎湃資料可供患者配型、移植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超過2.7萬份、已完成臨床移植數1337例……7月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上海臍血庫和上海新華醫院共同主辦的「上海臍血庫救治患者聯誼會」上獲悉,從2004年成立至今,上海臍血庫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公共資源庫,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臨床移植數量突破千例的臍帶血庫
  • 紀檢幹部捐造血幹細胞救廣東患者 系海南首例
    10月17日,海南第5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趙志剛在海口市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用於救助廣東一名51歲的女性白血病患者。40歲趙志剛是海南省紀委第九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是海南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的首例公務員捐獻者,這一特殊的身份吸引了多家新聞媒體到場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