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女童重獲新生!我省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2021-01-21 海南特區報

今日,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省兒童醫院)經過30天無菌隔離治療的小雪(化名)出倉。小雪今年3歲6個月,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中心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

來自瓊海的小雪有2年多的脊髓膠質瘤病史,病情反覆,原本天真可愛的孩子遭受著疾病的折磨。去年底,聽說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對治療這種疾病有很大的療效,小雪的父母決定讓女兒在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4月27日,小雪住進該中心血液腫瘤科病房,接受移植前檢查及病情評估。此後,血液腫瘤科的學術主任——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血液科的錢曉文教授對小雪的情況進行了遠程會診,與中心醫療團隊討論移植適應證、移植時機、移植預處理方案設計、相關併發症管理等技術流程問題。該中心醫療團隊連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召開多學科論證會,討論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5月19日,小雪進入移植室。第二天,醫療團隊正式對小雪實施移植預處理。此後30天的無菌隔離過程基本順利,小雪的造血重建,移植成功。

據介紹,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高風險的治療過程,患者需要在全環境保護的背景下,接受有足夠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支持的超大劑量的化療和(或)放療,即預處理,儘可能清除體內殘存的腫瘤細胞,重建造血及免疫。

「這種治療方法即使存在重症感染、嚴重出血、疾病復發等風險,也較常規治療可望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在改善患兒生活質量及醫學經濟學上具有較大優勢。」該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董秀娟介紹,此次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順利開展,幾乎涉及了醫院所有相關部門及科室,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輸血科、檢驗科、重症科、麻醉科、信息科、後勤保障部等多部門通力協作,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嚴絲合縫。同時也得到了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總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等同道的幫助。

董秀娟主任表示,此次治療的成功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未來,省婦兒中心血液腫瘤科還將開展異基因造血幹細胞治療技術,讓更多患兒看病不出島。(記者 鍾起的)

相關焦點

  • 海南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3歲女童重獲新生
    經了解,她是海南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海南省在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取得新突破。6月18日上午,小雪順利出倉,家人都十分開心。記者 王洪旭 攝寶寶嘔吐消化不良 一查竟是脊髓膠質瘤「寶寶剛滿1歲,出現嘔吐、消化不良的情況。」
  • 海南實施首例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實體腫瘤
    記者從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兒科海南分院、海南省兒童醫院)了解到,她是我省第一例接受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實體瘤的患兒,這也意味著該院的兒童血液腫瘤性疾病多學科診療模式取得新突破,填補了我省兒童腫瘤治療技術上的一項空白。在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的病房裡,記者見到了小雪,她正在安靜的看著動畫片,狀態恢復得不錯。來自瓊海的小雪有2年多的脊髓膠質瘤病史,病情反覆。
  • 甘肅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
    我省年齡最小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獲成功每日甘肅網8月31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年僅3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目前患兒完成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血液檢測項目恢復正常,已出院。此患兒的成功救治刷新了我省惡性腫瘤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最小年齡的記錄。2017年6月,2歲4個月的亮亮(化名)在無明顯誘因的狀況下出現低熱、疲乏、食慾減退,並持續夜間哭鬧的症狀。父母立刻帶他去當地醫院檢查,但卻無法明確診斷。最終,亮亮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惡性腫瘤並非絕症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也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目前患者停藥已經4年多,生活質量很高。
  • 臍帶血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來源
    孫媛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      「我聽說採集臍帶血對寶寶不好,會影響寶寶健康。」  1988年,世界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法國巴黎完成,歷經三十年的醫學研究,臍帶血的醫療價值得到公認。臍帶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具有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要來源。
  • 湖南最大規模兒童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全面啟用
    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通訊員 李雅雯 李奇 記者 鄧桂明)今日上午,來自懷化身患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的10歲男孩小捷,順利走出湖南省兒童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倉,哥哥給他捐獻的幹細胞成功植入,從此不再需要輸血,他成為省兒童醫院首例成功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
  • 海南完成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獻
    我省完成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捐獻海南日報三亞7月24日電(記者李豔玫)7月24日13時8分,南航乘務員史亞萌在三亞市婦幼保健院順利生下女兒,母女平安,並成功捐獻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據悉,史亞萌是海南首位成功捐獻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6月22日,史亞萌聯繫三亞市紅十字會了解臍帶血無償捐獻事宜,表達出捐獻意願。6月24日,史亞萌籤署了臍帶血捐贈者健康調查登記表、捐贈知情同意書,成為海南省首例臍帶血捐獻的志願登記者。此後,三亞市紅十字會協調捐獻者、臍血庫、醫院婦產科,保障捐獻者安全和首例臍帶血捐獻順利完成。
  • 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
    專家介紹,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疾病優勢明顯,具有安全、經濟、有效的特點,隨著技術發展和適應症的進一步拓展,在治療腦癱、1型糖尿病等疾病也表現出一定優勢。男童輸注自體臍血治癒「再障」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黃科在會上分享了三個自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再障的案例。
  • 兒童血液腫瘤科聯合細胞移植病房為實體瘤患兒提供一站式科學診療
    需手術、化療、放療、移植、免疫治療等多種手段綜合治療。我院血液腫瘤科緊跟國際步伐,採用國際方案化療,並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成立於2005年,已發展成為兒童醫學中心的特色專科。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孫媛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血液科主任 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國內首例XIAP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開展同胞全相合、非血緣外周血幹細胞、非血緣臍帶血、親緣半相合及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高危、難治及復發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種血液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結果顯示累計長期生存率可達70%以上。
  • 造血幹細胞讓腦癱患兒重獲希望
    此前,杜克大學開展了一項新實驗,實驗用患者自存的造血幹細胞治療腦癱,結果顯示,腦癱患兒接受自己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安全的,足夠劑量的造血幹細胞可以促進腦癱患兒形成新的神經連接,改善痙攣型腦癱患兒的症狀。美國杜克大學Robertson臨床和轉化細胞治療項目的首席醫學官兼科學家Joanne Kurtzberg主持了這項造血幹細胞治療腦癱的臨床試驗。 據統計,共有63名不同類型、不同嚴重程度的痙攣型腦癱患兒參加了這項臨床試驗。這些孩子年齡跨度為1~6歲,平均年齡2.1歲。
  • 血液移植專家:自體臍血幹細胞移植臨床證實有效
    自存臍帶血用於幹細胞移植證實有效著名兒童血液移植技術專家、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孫媛教授表示:從2009年開始到現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已經使用了多例自體臍帶血救治患兒,「它的優勢就是成功率高,花費少,移植後的合併症少。」
  • ...潰瘍性結腸炎|炎症性腸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基因|兒童|-健康界
    到目前為止已經在IBD上使用的幹細胞,包括造血幹細胞、間充質幹細胞以及自體腸幹細胞等等。1993年首次報導了一例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合併CD的41歲女性患者,接受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後,隨訪6個月發現CD的臨床表現得到緩解。
  • 移植專家最有發言權
    迄今為止成功實施移植手術數百例,其中救治白血病百餘例,再生障礙性貧血(包括急重病例)70多例,噬血細胞症候群50多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完成我國首例XIAP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和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且已經完成我國四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手術。
  • 王椿教授:造血幹細胞移植、CAR-T制勝血液腫瘤,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長久以來,造血幹細胞移植都是血液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將自體或者他人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可以恢復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CAR-T療法是血液腫瘤治療領域新興的治療手段,能將患者的T細胞在體外經過基因修飾之後再回輸到患者體內發揮抗腫瘤活性。
  • 3位地中海貧血患兒移植同胞臍帶血獲新生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當前臨床上根治地中海貧血的唯一手段,而臍帶血作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之一,並且有著配型成功率高、移植後排異反應較輕的優勢,近年來已經廣泛應用於治療重型β地中海貧血。深圳市兒童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心主治醫師張小玲介紹說:「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移植後患兒的生活質量會高很多,絕大部分患兒做完移植就擺脫了輸血和排鐵依賴,相當於過上了正常孩子的生活。從經濟方面對比看,移植的花費會比長年輸血和排鐵少。」
  • 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發展簡史_鄭大中科博生
    1990年,美國的墨裡和託馬斯因分別在腎移植和骨髓移植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而共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這也是臨床醫生首次獲此殊榮。而「造血幹細胞移植」——這朵器官移植領域的奇葩,在近30年裡迅速發展壯大,為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先天免疫缺陷病、惡性實體瘤等60多種頑疾提供了嶄新的、卓有成效的治療方法。
  • 全球首例!湘雅激活「生命種子」,讓7歲重型地貧患兒重獲新生
    7歲的涵涵(患兒均為化名)是β0/β0重型地中海貧血(以下簡稱地貧)患兒,自出生以來就依靠輸血治療維持生命。日前,涵涵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接受了自體造血幹細胞「γ珠蛋白重激活」治療,至今已經脫離輸血依賴83天,複查血紅蛋白維持在120克/升的正常值。
  • 3歲男童因EB病毒引發再障,自體臍帶血移植挽生命
    3歲男童因感染EB病毒而引發再生障礙性貧血,情況危急。使用自體臍帶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目前血象已恢復正常,順利出倉。幾經周折,父母帶著孩子輾轉北京的多家三甲兒童醫院,最終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使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 已順利出倉醫生表示,孩子的情況比較緊急,考慮到孩子還比較小,所以建議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 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醫生說3歲的多多已經與正常孩子無異。自體臍血治再障安全有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團隊分享了三個自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再障的案例,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委會常委黃科教授指出,團隊研究發現,在排除先天性骨髓衰竭因素,即孩子是獲得性免疫機制導致的再障貧血,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或治療,是安全有效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