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

2021-01-08 南方醫Plus

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

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江玲 通訊員張映雪 莊杏枚)6月29日,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2019年全委會暨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在廣州舉行。本次大會由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主辦,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及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承辦,邀請了國內造血幹細胞移植專業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就臍帶血採集、質量管理與控制、臨床應用、國內外進展等熱點問題進行交流與研討。

專家介紹,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等血液疾病優勢明顯,具有安全、經濟、有效的特點,隨著技術發展和適應症的進一步拓展,在治療腦癱、1型糖尿病等疾病也表現出一定優勢。

男童輸注自體臍血治癒「再障」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黃科在會上分享了三個自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再障的案例。應用自體臍血,3歲的多多(化名)在面對病魔時贏得了生機。

去年4月份,多多突然出現咳嗽、發燒,身上有出血點,父親曾先生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診斷為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一種)。多多發病後,病情反反覆覆,一直在醫院接受治療。全家人高度戒備,小心護著多多,但凡一點小小的磕碰,都足以令他出血。

曾先生帶著多多輾轉了幾家醫院求醫,最後找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小兒血液專科主任方建培教授。得知多多出生時有留存臍血,方建培教授當即決定進行自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去年8月24日,多多的臍血從廣東省臍血庫出庫送往醫院,經水浴復溫後緩緩輸入他的體內。

治療後觀察,臍血幹細胞在多多體內生根發芽,血象逐漸回升。如今10個月過去了,多多恢復良好,機靈好動,基本可以和常人一樣生活了。

「當時儲存臍血,就想著是為孩子買份保險。沒想到竟然救了孩子一命!」回想起一年多來的求醫過程,多多媽媽眼含淚水,「孩子沒事就好了。現在身邊也有兩個親友聽了我的建議,儲存了臍帶血。」

臍血移植治療應用前景廣闊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症候群,其病理機制複雜,治療難度大,臨床以貧血、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方建培介紹,排除先天性骨髓衰竭性因素,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後從臍靜脈中採集的血液,富含造血幹細胞、免疫細胞等,免疫重建快,加上自體臍血移植沒有排異,不需要服用抗排斥藥,相對骨髓、外周血來源的幹細胞,總體費用較低。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孫媛表示,臍帶血中除了豐富造血幹細胞外,還有間充質幹細胞、NK細胞等,有很好的抗腫瘤、抗病毒作用。目前臨床也應用於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淋巴瘤等疾病的治療。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院長翟曉文在會上分享了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原發免疫缺陷病(PID)的經驗。數例重症聯合免疫缺陷病(SCID)患兒年齡小體重輕、病情複雜危重,採用臍血移植重獲新生。據悉,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應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罕見病,總體生存率達74.5%。

據統計,目前全國臍帶血應用例數已超過12000例。截至2019年5月31日,廣東省臍血庫累計出庫應用1870份臍血,其中公共庫1668份,自體庫202份,救助人數達1500人;治療疾病包括再生障礙性貧血、重型β地中海貧血、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淋巴瘤、腦癱、神經母細胞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噬血細胞症候群等。

相關焦點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國內首例XIAP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開展同胞全相合、非血緣外周血幹細胞、非血緣臍帶血、親緣半相合及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高危、難治及復發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種血液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結果顯示累計長期生存率可達70%以上。
  • 血液移植專家:自體臍血幹細胞移植臨床證實有效
    自存臍帶血用於幹細胞移植證實有效著名兒童血液移植技術專家、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副院長、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孫媛教授表示:從2009年開始到現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已經使用了多例自體臍帶血救治患兒,「它的優勢就是成功率高,花費少,移植後的合併症少。」
  • 臍帶血存不存?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日前在穗舉行的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上,廣州、上海的名院醫學團隊同時發布了自體、異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的最新應用進展,醫學專家們因為臍血已不局限於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疾病,擴展到神經系統等其他疾病而歡欣鼓舞。
  • 存了8年的臍帶血救了女孩的命 湖南完成首例自體臍血移植
    12月22日上午,一份自體臍血從廣東省臍血庫運往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經水浴復溫後,緩緩輸入8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妍妍(化名)體內,而這份臍血正是妍妍8年前出生時儲存的。這是湖南省首例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 臍帶血,存還是不存?臍血能治哪些病?
    日前,在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和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聯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臍血應用研討會」上,來自美國、日本和國內的專家一致肯定了自體臍血的應用價值,號召社會普及臍血相關知識,消除大家對臍血的誤解,共同推動臍血的研究和應用。臍血能救大體重患者?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它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方面,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
  • 自存臍帶血救了8歲女孩的命 湖南首例自體臍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自存臍帶血救了8歲女孩的命湖南首例自體臍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成功移植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 22日上午,一份來自廣東的臍血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經水浴復溫後據悉,這是湖南首次利用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2011年,妍妍在父親林先生工作地湛江出生,家人在當地醫院看到臍血宣傳資料,得知臍血是一份很好的健康保障,果斷選擇生育後保存孩子的臍血。 今年11月10日,細心的媽媽梅女士發現妍妍眼睛周圍出現了一些紅色的出血點,接著又開始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
  • 廣東省臍血庫已累計出庫1870份臍帶血,成功治療1500人
    南都記者從大會上獲悉,在排除先天性骨髓衰竭性因素後,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將成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安全、經濟、有效的方法,而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適應症的進一步拓展,自體臍血臨床價值日愈顯著且應用前景廣闊。據了解,除治療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治療罕見病上也表現出特別優勢。
  • 2018臍帶血年終盤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成果顯著
    臍帶血新應用捷報頻傳 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成果顯著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和韓國漢陽大學聯合開展的「自體臍血治療腦癱」臨床科研項目,目前已有12位患兒成功進行自體臍血輸注,在認知、運動、發音、互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 頂尖專家+最新成果,第二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江門舉行
    大會提供 記者從8月22日在江門舉行的第二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臍血作為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來源,進一步成為醫學界探索的熱點,臍血的臨床應用已不再局限於血液系統疾病,其在治療罕見病、自閉症、腦癱等非血液系統疾病領域中的研究應用已取得進展,應用前景廣闊。
  • 大體重成年患者用臍帶血移植取得治療上的成功
    單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治療多少體重患者,是根據非血緣還是自體移植、治療疾病的種類及臍帶血細胞數等多種方面而定,與年齡和體重是沒有絕對關係。所以我們要客觀看待,科學了解,再去進行合理的判斷。非血緣移植和自體移植所需要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數是不同的臍帶血來源是自己還是他人的,移植效果是有區別的。非血緣移植因為涉及排斥反應會消耗較多的幹細胞,因此移植需要較大數量的細胞數;而自體移植不發生排斥反應,較少的細胞數即可植入,自體移植就好比一顆種子最終可以生長為參天大樹的道理相類似,自體移植理論上講植入一顆就能生長。
  • 專家「臍」談丨孫自敏教授:臍帶血移植利於惡性血液病治療!
    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臍帶血大會上,70多位國內外權威專家針對臍帶血的臨床應用及科研進展做了學術交流,這對臍帶血的臨床實踐極具參考價值,我們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專家觀點與大家分享。今天帶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孫自敏教授在「非血緣臍帶血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課題中的觀點。
  • 臍血自留不如捐贈 兒子臍帶血挽救95公斤胖爸爸
    北京市臍血庫首例「子救父」病例4月15日,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科病房裡,31歲的鄧先生與兒子晨晨昨天接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與常見的父母向子女移植不同,臍帶血的作用1、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血液病專家湯永民表示,運用健康孩子的臍帶血為其兄弟及父母治療相關疾病,其配型的成功率遠高於其他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因此,自存臍帶血對於家人,尤其是有遺傳病史的家庭而言,無疑多了一份生命保障。
  • 骨髓移植後排異嚴重,生命銀行:自體臍帶血移植更安全
    近日有這樣一側新聞:2歲男孩罹患白血病,骨髓移植後出現嚴重排異反應,父母求助挽救孩子生命。對於骨髓移植大家並不陌生,骨髓移植主要是造血幹細胞移植,用於治療一些造血和免疫系統疾病,尤其在白血病、再生性障礙貧血治療方面更為普遍。2歲男孩骨髓移植失敗 病魔再次來襲來自河南的洪波一家人與白血病艱難抗爭一年多了。
  • 中國首家臍血庫迎來成人禮
    18年來,北京市臍血庫從零起步,不斷探索精進,成為我國臍帶血事業先行者。截止目前,北京市臍血庫庫容量已達100萬份,實際儲存量近30萬份,已為臨床提供近1600份臍帶血,救治患者超過1500例,移植治療疾病47種。
  • 上海出現首家「臍血銀行」 幹細胞可治療白血病
    臍血移植還可治療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糖尿病、帕金森症候群、白血病、惡性腫瘤等數十種疑難雜症。因此,自體儲存臍血幹細胞業務前景極為看好。目前,發現臍血細胞經過處理後還可以變成其他組織細胞,這為人造生物器官帶來了希望,它將克服動物器官來源的移植帶來的排斥反應和潛在的異種病毒在人類的傳播,也將克服從胚胎幹細胞複製人體器官帶來的倫理問題。
  • 臍帶血可用於80多種疾病治療,專家呼籲保護臍血資源不要丟棄!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血液專科主任方建培教授介紹,臍血作為重要的造血幹細胞來源,具有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的功能。1988年世界首例臍血移植成功至今,臍血已被用於治療80多種不同的疾病。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臍血應用案例已達5萬餘例,我國臍血應用的案例已超1.2萬餘例,眾多患者因臍血獲得新生。
  • 臍帶血怎麼存,哪裡用?讀了這部技術規範全明白了
    伴隨臍帶血日漸升溫的關注度,少數準媽媽、準爸爸受到誇大和虛假宣傳的誤導,導致保存的臍帶血不能使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造成經濟和資源的雙重損失。事實上,臍帶血儲存有法可依,只要依法儲存、使用臍帶血,儲戶和患者的權益就能得到切實的保障。
  • 為什麼有這麼多老二臍帶血救老大的故事?
    我國有500萬血液病患者正在等待造血幹細胞的移植,且每年以4萬數字在增長,其中一半是兒童。然而每年僅有約0.03%的患者有幸能得到造血幹細胞的治療,在這種殘酷的形勢下,儲存臍帶血可以給予患者第二次生命的希望。因此,救子心切的家長為了尋得珍貴的臍血造血幹細胞,不得不走上了生老二救老大的道路。同胞間25%的全相合的機率,使得這條路充滿了未知和艱辛。
  • 北京電視臺走進京都,深入報導臍帶血移植治療白血病進展
    有統計研究,在病情緩解狀態下,做臍帶血移植能夠降低患兒的遠期復發機率、減少移植相關併發症如排異,對患兒長期的生存具有重要意義。 小柔的姐姐出生時在臍血庫存留了臍帶血,經過配型,小柔與姐姐正好是全相合,完全符合移植條件。於是在結束三個療程的化療後,小柔很快進倉、接受臍帶血+外周幹移植。一個月後,成功完成移植,順利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