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2020-12-23 中國網科學頻道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兒童惡性腫瘤的年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在14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中,惡性腫瘤已排名第二。在所有兒童腫瘤中,白血病患者最為多見,佔總數的40%,除此之外,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的神經母細胞瘤,以及近年來發病率明顯偏高的再生障礙性貧血,也時刻威脅著孩子們的生命健康。

過去的醫療水平不高,惡性腫瘤由於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被大眾看作是不治之症,而現在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這些「不治之症」通過科學的治療都是有機會治癒的。以目前兒童高發的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例,使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有著極高的治癒機率。

惡性腫瘤並非絕症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療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也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處於非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並輔以化療的方法來治療,而處於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治療方法多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組由多種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障礙,臨床以貧血、出血和感染為主要表現。根據骨髓衰竭的嚴重程度和臨床病程進展情況分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對於非重型再障,可採用雄性激素和環孢素治療,而患有重型再障的患者,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那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什麼呢?造血幹細胞移植,首先是通過大劑量放化療預處理,清除受者體內的細胞,再將自體或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給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統的過程。因此造血幹細胞移植已經成為部分難治性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

目前根據造血幹細胞來源的不同,造血幹細胞移植分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自體臍帶血在某些疾病治療上優勢明顯

臍帶血作為造血幹細胞的三大來源之一,含有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它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方面,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目前患者停藥已經4年多,生活質量很高。

而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也曾有多次使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和神經母細胞瘤的臨床案例。

2016年3月,北京京都兒童醫院成功完成了一例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體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患兒今年只有2歲零5個月,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已有1年多。起初表現為腫瘤引起的腹部腫脹,當時經化療和手術切除,狀況還算理想,不過後期病情出現了一些反覆,腫瘤由腹膜轉移到第四節腰椎,已屬於高危病情,必須儘快進行手術治療。

治療高危的神經母細胞瘤,國際公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最好的手段。但是自體移植有很多問題,如果患者沒有自體存臍帶血的話,就需要通過其他方式採集自己的造血幹細胞,但會有自體細胞數量不夠和腫瘤汙染的風險。自體臍帶血移植的優勢在於,臍血採集於出生時,相比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復發率要低得多。另外,如果沒有自體臍帶血和自體造血幹細胞,而使用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話,風險則更大。因此用自體臍帶血是最佳方案。

當時這個患兒正好存儲了自己的臍帶血,因此首選其自體臍帶血幹細胞進行移植手術。患兒臍帶血回輸過程非常順利,臍帶血數量和質量也很高。而且由於是自體臍帶血移植,所以孩子不會有任何排斥,排異的風險,安全性非常高。在臍血輸入了半個多月後,孩子血象就趨於正常,待身體狀況恢復後就出院了。

2015年9月,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20個月大女童彤彤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進行了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這是孫媛接收的第三個利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案例。

針對彤彤的病情,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目前,骨髓,外周血和臍帶血是造血幹細胞的三大來源。在得知彤彤出生時在北京市臍血庫存儲了臍帶血,便與北京市臍血庫聯繫,確認臍帶血完全符合移植標準後,立即決定給彤彤採用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在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治療時,如果病人自身儲存了臍帶血,將首選利用它進行治療。儲存臍帶血自用,不存在配型問題,也會減少術後的出血和感染的機率。因為自體臍血的基因和配型與患者完全吻合,不會出現移植後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和排斥現象。

延伸閱讀:

自體臍帶血儲存可為全家提供保障

國際上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已超過3000例。在臍帶血應用比較發達的美國,至今自體臍帶血應用於自身或同胞親緣的治療超過700例。自己保存臍帶血不只用在血液病上,還有可能治療其他非血液病,如糖尿病、風溼免疫病、腦癱等。臍帶血中含有大量未成熟的造血幹細胞,其未來的醫學應用價值很高,這在近年來全世界廣泛開展的幹細胞研究現狀中可見一斑。

目前,我國僅有七家臍血庫獲得《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執業許可證》。分別是北京市臍血庫、廣東省臍血庫、山東省臍血庫、上海市臍血庫、四川省臍血庫、天津市臍血庫和浙江省臍血庫。臍血庫分為自體庫和公共庫。自體庫存放產婦自願付費為寶寶和家人儲存的臍帶血,主要供自己或親屬使用,滿足儲戶個體存儲需求,提供優質和個性化的存儲服務。儲存人在保存期間對自體保存的臍帶血幹細胞享有完全的所有權,在未來可能需要臨床使用的情況下,這份自體存儲的臍帶血可為醫生的治療方案提供一個可靠的造血幹細胞的選擇,增加一個重獲健康的機會。

相關焦點

  •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存
    李女士跟丈夫以及小兒子  大兒子不幸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後悔當時沒存臍帶血  2年前,3歲8個月的壯壯(化名)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根治此類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壯壯的臍帶血在出生時,被廢棄掉了。  對此,壯壯媽媽李女士後悔不已!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孫媛主任:北京京都兒童醫院是主要針對兒童醫療和保健的三級兒童醫院,我們血液腫瘤移植中心是重點項目科室,匯聚了國內兒童血液病知名專家,主要治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噬血細胞症候群、神經母細胞瘤等,其中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在國內是領先的。  記者:關於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喬喬,制定了如何的治療方案?
  • 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
    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江玲 通訊員張映雪 莊杏枚)6月29日,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2019年全委會暨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在廣州舉行。
  • 一篇文章帶你科學認識儲存臍帶血的意義
    臍帶血優勢臍帶血來源廣泛、純淨,病毒感染機會少;不受疾病、衰老等影響;實物保存;發生移植後引起排斥反應的發生率低;與骨髓幹細胞、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相比,臍帶血的資源豐富又為資源再利用;採集方便、對供者(母嬰)無不良影響;病毒感染的風險低;移植後發生排斥反應的危險性較小。
  • 臍帶血 點燃生命重生的奇蹟
    由於具有免疫原性低、對配型要求低、增殖能力強、細胞質量優等優勢,來源於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臨床醫生進行手術移植的重視。並且,在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神經母細胞瘤、腦瘤等多種重症的臨床研究上,來源於臍帶血的造血幹細胞已經顯現出優勢。
  • 臍帶血助力 對兒童癌症say goodbye
    24.7%的兒童患實體瘤(solid tumor, ST),包括尤文氏肉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等等。25.4%的兒童患腦瘤(brain tumor, BT),包括膠質瘤、室管膜瘤、髓母細胞瘤等等。
  • 臍血幹細胞不僅能治白血病 罕見病、神經系統疾病中也能應用
    大會主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教授表示,臍血大會就是要共同地探討臍血造血幹細胞以及相關的成分在人類健康治療兒童以及成人的各類疾病過程中,它的一些新的理念、新的突破和新的想法。「臍血將會使我們有更多的武器來治療疾患。」大會主席,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專家方建培教授分享了應用臍血治療晚期神經母細胞瘤成功的案例。
  • 自存臍帶血的意義你真的了解嗎?
    而曾有過多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成功治療兒童再生障礙性貧血(即「再障性貧血」)和多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經驗的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中心主任孫媛教授的觀點表示:「白血病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但研究認為,絕大部分(90%以上)的白血病是後天獲得的,和環境因素如輻射、化學汙染、病毒等有直接關係。
  • 2018臍帶血年終盤點: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成果顯著
    臍帶血新應用捷報頻傳 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成果顯著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和韓國漢陽大學聯合開展的「自體臍血治療腦癱」臨床科研項目,目前已有12位患兒成功進行自體臍血輸注,在認知、運動、發音、互動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 自體臍帶血能否自救?(圖)
    高徵 早報資料  有上海醫生認為,自體臍帶血移植沒有免疫作用,對白血病的自救效果有限。「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之父」陸道培認為,自體臍帶血不能治療所有的疾病,但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是有效的。遺傳性疾病也可以做自體移植,雖然不能根治,但有一年到幾年的短期效果,可以為患者贏得移植的時間。
  • 全球首例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完成CAR-NKT細胞治療,國內張明徽教授...
    近日,Cell Medica宣布全球首例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已經成功接受了該公司在研的自體CAR-NKT療法,同時這也是工程化NKT細胞療法第一次應用於人體。Cell Medica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開發針對血液腫瘤和實體瘤的下一代CAR療法。
  • 「回訪日記」那些自體臍帶血移植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在疾病面前,任何一個患者都是弱者。也許是上天的不公,也許是造化弄人,當你滿懷期望美好時,一個不速之客打破了原有的平靜。但是,有一些孩子卻因為父母的一個決定,重新獲得了一次重生的機會,那就是——「臍帶血」。
  • 臍帶血可用於80多種疾病治療,專家呼籲保護臍血資源不要丟棄!
    1988年世界首例臍血移植成功至今,臍血已被用於治療80多種不同的疾病。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臍血應用案例已達5萬餘例,我國臍血應用的案例已超1.2萬餘例,眾多患者因臍血獲得新生。 凍存15年臍帶血成功救治11歲白血病患者 臍血到底在治療哪些疾病上發揮了作用?
  • 地貧患者的自存臍帶血救不了自己
    近日,上海媒體《自存臍帶血為何救不了自己》的報導,讓家長感到焦急和疑惑:為什麼自存臍帶血不可以救自己,有沒有必要存臍帶血?專家指出,自體臍帶血無法用於自身遺傳性疾病如先天性白血病,因為臍帶血本身就有問題,但可以治療後天獲得的疾病。    為什麼先天白血病寶寶不能用自存臍帶血治療?
  • 臍帶血存不存?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日前在穗舉行的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上,廣州、上海的名院醫學團隊同時發布了自體、異體臍血造血幹細胞的最新應用進展,醫學專家們因為臍血已不局限於治療血液系統、免疫系統疾病,擴展到神經系統等其他疾病而歡欣鼓舞。
  • 上海衛計委:自體臍帶血有自救作用,臨床應用明確可靠
    、可靠的;其次,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具有自救作用,但與其他治療方法一樣具有一定的適應證,並非適合任何疾病,只對先天性疾病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陳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從事移植工作十多年,做過異體臍帶血移植,也做過自體移植,本次患者屬於先天性疾病是個例,只是針對治療方案作出的最適宜選擇,並沒有否定自體臍帶血移植。  華山醫院血液科主任謝毅教授也認為,先天性的疾病不適合做自體移植。
  • 廣東省臍血庫已累計出庫1870份臍帶血,成功治療1500人
    南都記者從大會上獲悉,在排除先天性骨髓衰竭性因素後,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將成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安全、經濟、有效的方法,而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適應症的進一步拓展,自體臍血臨床價值日愈顯著且應用前景廣闊。據了解,除治療血液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治療罕見病上也表現出特別優勢。
  • 神經母細胞瘤的表現有哪些
    那神經母細胞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好像身邊得這樣疾病得孩子不是很多,但是,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些知識,認識一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屬於神經內分泌性腫瘤,可以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任意神經脊部位。而最容易出現的部位就是腎上腺,當然但也可以發生在頸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經組織。
  • 揭秘臍帶血的真實作用
    1988 年,法國一名醫生以移植臍帶血的方式挽救了一個患有範可尼氏貧血的兒童,其作用開始被人們認識。經過近些年的研究,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逐漸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成為繼骨髓和外周血後的第三大造血幹細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