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臍帶血能否自救?(圖)

2020-12-18 網易新聞
上海市臍血庫,臍帶血包被存放在巨形低溫液氮罐中。高徵 早報資料

  有上海醫生認為,

自體

臍帶血移植沒有免疫作用,對白血病的自救效果有限。「中國

造血幹細胞移植

之父」陸道培認為,自體臍帶血不能治療所有的疾病,但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是有效的。遺傳性疾病也可以做自體移植,雖然不能根治,但有一年到幾年的短期效果,可以為患者贏得移植的時間。

  陸道培

  1931年出生,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稱為「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之父」。他在異基因骨髓移植及中藥治療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方面作出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貢獻。1984年以來相繼被選為中華醫學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中華器官移植學會副主任委員。1995年當選國際骨髓移植登記組專家指導委員會中國唯一的委員。

  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陸道培就在國內率先成功開始了異基因骨髓輸注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1981年他第一次為一名白血病患者成功持久植活其胞兄的異基因骨髓。以後又植活組織配型不同的骨髓,在國內第一次成功完成血型不合的骨髓移植。1985年,他獲中國科學技術進步獎。他還在中國首先開展外周血造血幹細胞代替骨髓幹細胞移植。

  陸道培早在1996年就以成立不久的紐約臍帶血庫為藍本,在北京建成國內第一個公用的臍帶血庫。由於臍帶血的細胞數有限,因此國際上多半只用於兒童。陸道培等首先在國際上成功應用雙份臍帶血同時移植在一名95公斤體重的患者身上。患者現仍健在。

  身體周刊記者 肖蓓

  這場有關「自存臍帶血是否有價值」的討論,不僅引起了大眾的疑惑,也在中國造血幹細胞移植領域引起震動。

  上周五,我國造血幹細胞移植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教授專程回滬,在上海道培醫院接受了記者的專訪。陸道培表示,自體臍帶血移植是有用的,由於自體移植沒有排異反應,植活快,尤其在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神經母細胞瘤等方面效果很好。

  「醫學是不斷進步發展的,從發展的眼光看,自體臍帶血移植的前景是好的。」陸道培說。

  自體移植的臨床價值

  對於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陸道培一開始就抱著「可以做,但不能隨便做」的態度,他從理論和實例兩個層面,解釋了自體臍帶血移植的作用。

  1964年,陸道培開展了中國首例同卵雙胞胎之間的造血幹細胞移植,50多年過去,這位女病人依然健在。陸道培指出,同卵雙胞胎具有相同基因,相當於同基因移植。非同卵雙胞胎,基因不相同,相當於異基因的兄弟姐妹之間的移植,具有合併症。中華造血幹細胞移植學會進行的100例同基因(同卵雙胞胎)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都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過去認為白血病是遺傳性的,但是同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成功率,否定了兒童白血病在出生時就已存在的理論。而同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在本質上與臍帶血移植是一樣的。這是一個有力的佐證,從理論上說明,同基因的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有效果的。」

  自體臍帶血移植應用於臨床的效果究竟如何?陸道培舉了兩個真實的例子。

  曾有一個嚴重的再生障礙性貧血兒童,當時中性粒細胞為零,肺部真菌感染,眼看就要死了。幸運的是,這個孩子出生時存儲了一份臍帶血,但是由於在國外,自體臍帶血移植對重症再障是禁忌的,所以當時的北京兒童醫院並沒有考慮進行自體臍帶血移植。病人找到了北京道培醫院,陸道培也暗自叫苦,「這麼重的患者萬一死在醫院該怎麼辦?」得知孩子存有一份臍帶血後,他大膽用患者的自存臍帶血進行移植,一周後孩子就恢復了,經過治療兩三年後孩子的情況仍然很好。有一次衛生部部長陳竺在視察道培醫院時,在走廊上碰到了這個小女孩,當時陸道培說,「中國的臍帶血移植髮展不如日本。」這個小女孩當即反駁,「誰說的,我就是臍帶血移植救了命。」

  還有一個重症再障的患兒,當時來道培醫院的時候也是肺部真菌感染,命懸一線。這個孩子也自存了臍帶血,但是基因檢測發現,這個孩子是遺傳性的重症再障。按照學術界的觀點,遺傳性疾病是不適合做自體移植的。這一次,陸道培再次突破陳規,給她做了臍帶血移植,結果「奇效如神」,孩子恢復很快,馬上出院了。但是,由於自體臍帶血移植對遺傳性疾病的效果畢竟是有限的,過了一年多後,小女孩的病又復發了,再次進行了異基因移植,目前由於女孩已經不在道培醫院治療,沒有進一步的隨訪。

  陸道培表示,「學術上認為,遺傳性疾病不能做自體移植,這是一種誤區。其實,遺傳性疾病也可以做自體移植,雖然不能根治,但有一年到幾年的短期效果,可以為患者贏得時間,病情穩定後可以做第二次有效的移植。」

  治療白血病和再障

  這次爭議引發了一個問題:有上海醫生認為,自體臍帶血移植沒有免疫作用,對白血病的自救效果有限,相當於一次「大化療」。那麼,自體臍帶血移植對於白血病究竟有沒有用?

  陸道培認為,自體臍帶血不能治療所有的疾病,但對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是有效的。自體臍帶血不僅含有造血幹細胞,還有些免疫細胞,其中一種NK細胞,也稱「自然殺傷細胞」,能使新生兒天生具有免疫力,可以把腫瘤細胞殺死。同時植活快,沒有排異反應,種進體內後可殺傷腫瘤細胞,起到一次大化療的作用,可以聯合多種方法綜合治療,對於腫瘤來說是一種有效的治療辦法。當然,白血病的治療如打仗,病人必須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切莫等到病入膏肓,細胞耐藥性增強之時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陸道培表示,「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用藥物100%都能治好,而非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如果是早期病人,做移植有90%的把握斷根,自體移植和異體移植可以同時運用,但是晚期的話,效果就差很多。不能因為病人來得晚,或者醫生耽誤治療,而說自體移植對白血病沒有效。」

  「在治療時,如果有病人自身儲存的臍帶血,我一定會選擇自身臍帶血治療,因為自體臍帶血的基因和配型完全吻合,不會出現移植後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排斥現象。」陸道培明確表示,從醫學角度來說,保存臍帶血是有價值的,家庭可根據自身經濟狀況決定是否保存。

  身體周刊:臍帶血自體移植有沒有禁忌證?

  陸道培:自體臍帶血移植只有適應證,除非對儲存處理中的保存劑發生敏感,否則沒有禁忌證。具體對哪個病的哪個階段有用,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過去將遺傳性疾病認為是自體臍帶血治療的禁忌。大家認為:遺傳性疾病患者,自己的基因本來就有缺陷,因此不能用於自體移植。其實,自體移植對遺傳性疾病有效,但是作用有限。這是因為遺傳病並不是生下來就有的,要到十幾歲才開始發病,可用自己的臍帶血幹細胞治療自身的疾病,為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或白血病患者贏得時間,等待更好的移植機會。

  自體移植至少沒有壞處,可以增加病人的NK細胞,對發病的細胞是有攻擊力的。如果自體移植與異體移植一起用,作為輔助移植,效果更好。

  身體周刊:臍帶血自體移植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案例非常少,這是什麼原因?

  陸道培:醫學界的誤導,認為自體移植配型容易,抗排異反應輕,但是植活速度慢,血小板用量多,費用高。這些看法限制了自體臍帶血移植的臨床應用。

  自體庫存儲的時間還不超過20年,還談不上給成人做移植。由於自體臍帶血移植病例比較少,還需更多病例來分析,今後要向儲戶更加科學透明地告知自體移植適應證,並通過更多的渠道向公眾介紹臍帶血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身體周刊:造血幹細胞移植時,對臍帶血、骨髓、外周血三大來源如何進行選擇?

  陸道培:前年全國3000多例造血幹細胞移植病例,其中臍帶血移植不超過300多例,臍帶血移植的比例仍然不高。

  第一選擇,造血幹細胞移植中,配型完全相同的,首選的是兄弟姐妹的骨髓移植。第二選擇,臍帶血庫和中華骨髓庫的全相合的幹細胞。這三個都配不上,而病人又很著急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半相合的骨髓,如父母給孩子捐贈骨髓。第四選擇,半相合的骨髓找不到,就在臍帶血庫找,配型越全,血液用得越少,費用越低。

  因此,臍帶血庫的公共庫樣本數越多越好,可作為骨髓庫的補充。過去認為臍帶血的細胞數最重要,其實臍帶血配型是最關鍵的,如果配型6個點位全相合,其效果比骨髓、外周血移植恢復得還要快。六分之四的點位相合就能用,但半相合的效果差一點。

  身體周刊:目前國內臍帶血移植髮展面臨的困境是什麼?

  陸道培:目前全球臍血庫共有50萬份臍帶血,臍帶血移植佔到造血幹細胞移植的1/4以上,韓國、日本、美國以及歐洲的移植率都比較高。與國際相比,中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總庫存約5萬份,百萬人口移植率仍然較低。

  日本政府對於臍帶血移植大力扶持,每移植一份公共庫臍帶血,給一份津貼。而美國建庫時國家給予一筆經費,法律也規定,婦產科醫生有告知孕婦儲存臍帶血的義務。而中國沒有國家的支持,都是各個地方自籌資金,用自體庫加公共庫的模式運營。幹細胞的科研經費都用於基礎研究,臨床上的科研經費太少。

  醫學是在發展的,我們要按自然規律來考慮,自體臍帶血保存是有前途的,但只發展自體庫是不合適的,要大力發展公共庫。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上海衛計委:自體臍帶血有自救作用,臨床應用明確可靠
    、可靠的;其次,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具有自救作用,但與其他治療方法一樣具有一定的適應證,並非適合任何疾病,只對先天性疾病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陳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從事移植工作十多年,做過異體臍帶血移植,也做過自體移植,本次患者屬於先天性疾病是個例,只是針對治療方案作出的最適宜選擇,並沒有否定自體臍帶血移植。  華山醫院血液科主任謝毅教授也認為,先天性的疾病不適合做自體移植。
  • 儲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經久不衰」的忽悠
    (原標題:儲存臍帶血自救白血病?「經久不衰」的忽悠 專家認為高價儲存臍帶血,不僅可能無法治病,過量抽取還可能對新生兒身體有害)儲存自體臍帶血究竟是為生命「保險」,還是「商業騙局」?公眾呼籲國家權威部門加強針對性研究,釐清臍帶血市場迷霧,及時發聲,引導和規範臍帶血儲存的市場行為。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目前患者停藥已經4年多,生活質量很高。
  • 臍帶血存儲:商業騙局還是生命保險?
    於是,人們提出了這樣的設想:能否把臍帶血事先冷凍起來呢?3臍血自救率極低那麼自體臍血庫的經營者把自體臍帶血誇得天花亂墜,事實上存自己的臍帶血,多年後真能自救嗎?嘟媽也翻看了一下「北京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裡的相關案例,基本上都是互助使用,自救案例極少。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成功完成國內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兒童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國內首例XIAP相關噬血細胞症候群造血幹細胞移植,開展同胞全相合、非血緣外周血幹細胞、非血緣臍帶血、親緣半相合及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高危、難治及復發白血病、淋巴瘤及各種血液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結果顯示累計長期生存率可達70%以上。
  • 存臍帶血自救治療,是生命保險還是一場商業騙局?
    閆女士告訴央視網記者,生二胎的臍帶血也是要配型檢測的,不是拿過來就能用,「萬一配型不成功,後果也相當嚴重,所以生二胎用臍帶血這條路基本行不通。」「不存不捐的話就浪費掉了」「我會跟很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宣傳捐獻臍帶血。畢竟臍帶血裡的造血幹細胞很珍貴,不存不捐的話就浪費掉了。」
  • 「回訪日記」那些自體臍帶血移植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但是,有一些孩子卻因為父母的一個決定,重新獲得了一次重生的機會,那就是——「臍帶血」。這些存了臍帶血的家庭孩子不僅無需花費等待配型時間,還能獲得大病保險解決治療費用。近日,記者從山東省臍血庫了解到了一些臍帶血移植患兒現在的恢復情況。
  • 3歲男童因EB病毒引發再障,自體臍帶血移植挽生命
    使用自體臍帶血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目前血象已恢復正常,順利出倉。使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 已順利出倉醫生表示,孩子的情況比較緊急,考慮到孩子還比較小,所以建議儘快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康康爸爸在孩子出生時為他存儲了臍帶血,在了解到有臍帶血移植成功治療再障的病例後,希望能夠首選使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治療孩子的病。
  • 花2萬元存臍帶血 值不值?(圖)
    文/圖 見習記者羅晨曦 實習生陳焱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因其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特別是無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引發了人們關於「臍帶血是否有必要保存」的高度關注。近期,微信朋友圈關於新生兒臍帶血的說法層出不窮,有人說可以「治百病」,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被誇大的商業宣傳。
  • 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
    自體臍血移植治療血液病安全經濟,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在穗舉辦南方農村報訊 (記者江玲 通訊員張映雪 莊杏枚)6月29日,廣東省婦幼保健協會臍帶血應用專業委員會2019年全委會暨第一屆廣東省臍帶血大會在廣州舉行。
  • 媒體揭秘嬰兒臍帶血真相:對成人幾乎無效果
    一邊是極具吸引力的宣傳:一生一次錯過不再的寶貴自救資源,成熟應用於治療重症再生性貧血、部分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等多種血液疾病;一邊卻是不絕於耳的否定:對遺傳性疾病沒有用處,性價比太低保存價值不大……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究竟是生命的種子,還是誇大其詞的宣傳?臍帶血自存:花錢買噱頭?
  • 五問臍帶血該不該留存 該存自體庫還是公共庫?
    回應   經濟條件允許可考慮自體儲存   15日,在廣東省某知名三甲醫院的產科門診,30歲的周先生正陪同妻子產檢。等待期間,他留意到了候診區旁的宣傳欄上陳列著的留存臍帶血的宣傳冊。「要不要留臍帶血,這裡有公共庫和自體庫之分,存哪個更靠譜?」
  • 存了8年的臍帶血救了女孩的命 湖南完成首例自體臍血移植
    12月22日上午,一份自體臍血從廣東省臍血庫運往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經水浴復溫後,緩緩輸入8歲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妍妍(化名)體內,而這份臍血正是妍妍8年前出生時儲存的。這是湖南省首例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 骨髓移植後排異嚴重,生命銀行:自體臍帶血移植更安全
    臍帶血移植優勢明顯 自存臍血為生命備份我們為小男孩的不幸感到同情和惋惜,不禁陷入沉思。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像白血病、地中海貧血等已不再是不治之症,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就有治癒的希望。而小男孩之所以骨髓移植失敗,主要在於異體幹細胞移植出現的排斥。在臨床上,骨髓移植雖作為治療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但手術成功的機率只有25%-30%,而且後期可能會復發。
  • 臍帶血或成斂財手段 選擇捐贈被冷遇
    但是,研究生期間攻讀血液病方向的她,卻明白,這是自體保存臍帶血的作用被誇大,「若你問我臍帶血的作用,在血液研究所工作的師兄曾說,他們那屆可能有人捐(臍帶血)了,但沒一人(花錢)存了。」自體存儲 vs 捐獻存儲自體臍帶血的朋友,大多是為了日後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來治療某些疾病。
  • 臍帶血可用於80多種疾病治療,專家呼籲保護臍血資源不要丟棄!
    還有很多人關心臍血凍存多年後能否使用?以廣東臍血庫為例,凍存年限10年及以上的臍血應用已有60餘例,細胞復甦活性完全達到臨床應用需要。其中有一例臍血凍存了15年復甦活性仍達到94.2%,於2015年成功救治了一位11歲急性髓細胞白血病患者。 方建培表示,細胞量是否足夠首先要看臍血是自存還是公共庫的,自存一般都會足夠。
  • 自體臍帶血真有用?北京臍血庫14年僅用15例
    保存臍帶血 一次性繳費198001月1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門診大廳熙熙攘攘。大廳內「北京臍血庫」的諮詢櫃檯很是醒目,三四名宣傳人員笑臉相迎,向過往孕婦及家屬詳細介紹臍帶血的存儲情況。
  • 自存臍帶血救了8歲女孩的命 湖南首例自體臍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自存臍帶血救了8歲女孩的命湖南首例自體臍血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成功移植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 22日上午,一份來自廣東的臍血在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經水浴復溫後據悉,這是湖南首次利用自體臍血移植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 2011年,妍妍在父親林先生工作地湛江出生,家人在當地醫院看到臍血宣傳資料,得知臍血是一份很好的健康保障,果斷選擇生育後保存孩子的臍血。 今年11月10日,細心的媽媽梅女士發現妍妍眼睛周圍出現了一些紅色的出血點,接著又開始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
  •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自體臍帶血治療2歲自閉症患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2020年7月9日,山東省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千佛山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完成了第7例自體臍帶血治療的自閉症患者,這位患者是來自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的一位兒童重症醫學科袁主任表示,康康是目前千佛山醫院利用臍帶血治療自閉症的最小患者。2018年康康出生於無棣縣人民醫院,出生時在爸爸的堅持下留存了臍帶血。隨著年齡的增長,康康表現出和其他的同齡孩子不同的表現,不愛和小朋友玩,不和人交流,不能對視等現象。起初,家人都覺得是孩子還小,大一點就會好起來。
  • 血液科醫生:自存臍帶血的價值不應被盲目否定
    2000年3月,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利用同胞來源的臍帶血,成功完成了省內第一份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救治了一位急性淋巴細胞患者。2010年7月,為一位5歲、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成功完成了省內第一例自體臍帶血移植。再生醫學方面,2019年11月,空運一份自存臍帶血到廣東省,為一位來自江油的患兒治療腦癱,成為省內第一份用於再生醫學的臍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