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深圳27位優秀血液內科醫生

2020-12-14 騰訊網

  你知道廣州、深圳有哪些優秀的血液內科醫生嗎?為了讓大家更全面詳細地了解各城市各專科領域的醫療人才,我們會定期發布各地不同科室的專家榜單。

  接下來一起看看廣州、深圳這兩大城市的優秀血液內科醫生榜單吧!看完記得收藏哦~(本榜單排名不分先後)

  廣州優秀血液內科醫生榜

  杜欣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擅長: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瘤和淋巴瘤等血液腫瘤;造血幹細胞移植後並發移植物抗宿主病。

  醫生簡介:現任中山大學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和汕頭大學醫學兼職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血液科行政主任。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液學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廣州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聯盟副理事長,廣東省器官移植學會常委,廣州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林偉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擅長: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貧血性疾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醫生簡介:廣東省著名血液病專家。中山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從事血液病臨床與研究30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主持完成了廣東省「八 五」重點攻關項目:異基因者骨髓移植治療白血病的臨床應用。負責指導完成了我省首例非血緣關係骨髓移植工作,並創建了國內第一家地方骨髓庫-廣東骨髓庫。

  李群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擅長:對成人復發、難治、高危急性白血病和高度惡性淋巴瘤以及重型再生障性貧血的治療。

  醫生簡介:公開發表論文,譯文70多篇,把許多國外先進的診療技術、方法、藥物引進我院及時運用於臨床。使無數惡性血液病患者被治癒和延長了無病生存期.現任中華醫學會廣東省血液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廣州市血液學會委員。

  李娟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擅長:血液系統疾病特別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包括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生簡介:從事內科及血液專業近30年,對血液科各種貧血、出血性疾病、各類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系統性澱粉樣變性及其他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特別是在多發性骨髓瘤、原發性系統性澱粉樣變性的診治方面積累了及其豐富的經驗。

  周振海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擅長:急性白血病、出凝血疾病、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機制和治療。

  醫生簡介:具有紮實的內科學和血液學理論基礎,長期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熟練地處理血液病常見病,對疑難病也積累了經驗。 主要研究方向 以多發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發病機制和治療為主要研究方向。

  童秀珍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擅長:各種惡性血液病如各種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骨髓瘤,貧血和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的診斷和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病。

  醫生簡介:主要研究方向為血液病的免疫學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編委;廣東省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先後獲中山醫科大學優秀教師稱號內科中青年優秀學術論文獎2002年嶺南優秀博士研究生一等獎。

  劉啟發主任醫師 廣州南方醫院

  擅長: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各類血液腫瘤,難治性惡性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

  醫生簡介: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主任,在白血病的分子發病機理、腫瘤免疫治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等領域做出了一些成績。擅長造血幹細胞移植、難治性白血病的診斷與治療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的診斷與治療。

  馮茹主任醫師 廣州南方醫院

  擅長:惡性血液病的診斷與治療、造血幹細胞特性、調控方面及臨床應用方面,具有豐富的診斷、治療、隨訪。

  醫生簡介:近幾年主持國家自然基金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東省社會發展項目1項、廣東省衛生廳醫學科研基金1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SCI收錄8篇。先後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各1項。

  學術任職:歷任中國實驗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抗癌協會委員、《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編委。

  劉曉力主任醫師 廣州南方醫院

  擅長:白血病、淋巴瘤和多發性骨髓瘤的分層診斷,以分子細胞遺傳學檢測評估預後及指導個體化治療和分子靶向治療;大劑量化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的微小殘留病檢測及處理;各種貧血和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醫生簡介:先後以第一和第四作者獲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2項,以第一和第五作者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以第二、四、五作者獲軍隊科技進步三等獎4項,以第一作者獲醫院醫療成果二、三等獎各1項、中華醫學會優秀電視教材一等獎1項、總後勤部優秀醫學多媒體教材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廣東省高校教育技術151工程優秀項目三等獎,主持《內科學精品課程》建設獲廣東省精品課程稱號,並以第一作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

  馬麗萍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擅長:各種急慢性貧血、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等,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對各種血液病的治療。

  醫生簡介:《血栓與止血學》雜誌編委。主要研究方向:(1)、止血與血栓病學;(2)、造血幹細胞移植。研究課題有:「血小板源NOS/MRNA表達與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消退的關係」;「下調和上調人CD34抗原對造血功能的研究」。從事內科血液系統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各種急慢性貧血、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等,專長造血幹細胞移植(骨髓移植)對各種血液病的治療。

  聶大年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擅長: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血液病及貧血、出血性疾病的診治;對骨髓移植治療血液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醫生簡介:長期從事血液病臨床工作。擅長各種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貧血及出血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2007年在德國漢諾瓦醫學院進修造血幹細胞移植,對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各種血液病及風溼性疾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現任廣東省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常務委員,廣州市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委員,美國血液學會會員。

  尹松梅主任醫師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擅長: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骨髓增生性疾病,出、凝血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醫生簡介:從事血液內科從事醫療、教學、科研工作30餘年。擅長血液腫瘤的診斷治療,如:急、慢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骨髓增生性疾病,對出凝血疾病的臨床和研究工作頗有造詣。2002年帶領血液科醫生開展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對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風溼免疫性疾病-復發性多軟骨炎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有豐富的經驗。

  王順清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擅長:再生障礙性貧血,各類貧血、出血以及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系統疾病診治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綜合治療、非清髓性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免疫系統疾病。

  醫生簡介:現任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負責人。從事血液內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0餘年,基本理論、知識紮實,全面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研究動態,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解決本專業複雜疑難及急危重等重大問題的能力,曾兩次赴美國留學深造,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華醫學會廣州血液學會主任委員,廣州市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林秀梅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擅長:惡性血液病的診療,對白血病多藥耐藥及其逆轉、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等方面頗有研究。

  醫生簡介:擅長於血液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尤擅長於惡性血液病的診療。對白血病多藥耐藥及其逆轉、細胞遺傳學、分子遺傳學等方面頗有研究。承擔省、市科研課題數項。

  李慶山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擅長:血液系統各類疑難危重症疾病的診治;非清髓性骨髓移植治療急性白血病等造血系統惡性疾病、臍血移植治療成人重型再障、重型地中海貧血、臍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兒童血液病。

  醫生簡介:從事臨床工作20餘年,擅長血液內科疾病的診治、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血液系統疾病和實體腫瘤,目前主要從事血液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致力於血液病的造血幹細胞移植免疫調控、血液病發病機制和治療的免疫學機制的基礎及臨床研究,受聘於《中華生物醫學工程雜誌》、《中華醫學會中華臨床醫師雜誌(電子版) 》、《廣州醫學院學報》、《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複雜志》特約審稿人和執行編委。

  深圳優秀血液內科醫生榜

  孟慶祥主任醫師 深圳北大醫院

  擅長:白血病與貧血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醫生簡介:曾在醫科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工作,從事血液內科專業工作近20餘年,擅長各種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治,尤其是白血病與貧血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現為廣東省血液學會委員、深圳市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美國血液學會會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衛生部科學基金課題、深圳市科技局科研課題多項。發表專業論文及參編專業著作30餘篇(部)。

  張紅宇主任醫師 深圳北大醫院

  擅長:對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肝脾腫大,不明原因的貧血及血細胞增多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積累了多年的經驗。擅長於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如淋巴瘤、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的規範化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對難治淋巴系統腫瘤的規範化診斷、風險分層治療和對高危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治療。

  醫生簡介:從事血液內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對淋巴結腫大、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肝脾腫大,不明原因的貧血及血細胞增多的診斷和鑑別診斷積累了多年的經驗。擅長於淋巴造血系統腫瘤(如淋巴瘤、各種急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的規範化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對難治淋巴系統腫瘤的規範化診斷、風險分層治療和對高危患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治療。

  龐麗萍主任醫師 深圳北大醫院

  擅長:復發難治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治療、復發難治淋巴瘤的治療、復發難治骨髓瘤的治療、難治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和PNH的治療。

  醫生簡介:從事血液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5年。專業特長為各種類型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斷、治療。尤其擅長復發難治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治療、復發難治淋巴瘤的治療、復發難治骨髓瘤的治療、難治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和PNH的治療。在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化療、生物治療及靶向治療方面造詣較深。參與造血幹細胞移植工作,堅持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主持市級科研課題兩項,撰寫專業論著30篇。

  陳曉琳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擅長:診斷及治療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再障、各種貧血、溶血及出血性疾病等。

  醫生簡介:負責籌備組建了本院流式細胞儀研究室並主持該科工作,在深圳率先開展了多種疾病免疫表型分析及免疫功能監測技術,使我院流式細胞檢測技術處於深圳市領先水平,尤其是開展了三色法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技術為我院及外院白血病的分型診斷提供了新的手段,為治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從事血液病臨床及科研、教學工作。擅長診斷及治療急慢性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再障、各種貧血、溶血及出血性疾病等。

  張新友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擅長:血液病疑難雜症(如難治復發性白血病、組織細胞白血病、慢性粒單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等少見類型白血病、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5q-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

  醫生簡介:從事血液病臨床工作二十多年,其中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工作多年,具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紮實的血細胞形態學基礎,尤其擅長血液病疑難雜症(如難治復發性白血病、組織細胞白血病、慢性粒單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細胞白血病等少見類型白血病、免疫性全血細胞減少症、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MDS、5q-症候群)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師從著名血液學專家郝玉書教授,對MDS有著深入的研究。撰寫論文30餘篇。現任深圳市人民醫院血液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深圳市血液學會委員,深圳市抗癌協會理事,深圳市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

  張大龍主任醫師 深圳市人民醫院

  擅長: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臨床。

  醫生簡介:1992年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調入深圳市人民醫院。對血液病有精深研究。參加多項科研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參加編寫著作有《再生障礙性貧血》,《血液病治療學》。在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臨床和實驗研究方面,曾多次出席國際會議。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全國血液病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血液學雜誌》論文評審專家,《臨床血液學雜誌》編委。

  卓家才主任醫師 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擅長:擅長於血液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主要研究方向是白血病診治和造血幹細胞移植。

  醫生簡介:現任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術委員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常委;廣東省抗癌協會血液學專委會常委;深圳市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血液內科醫療、科研和教學近30年。

  杜新主任醫師 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擅長: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如多發性骨髓瘤、慢性髓(粒)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以及出、凝血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治。

  醫生簡介:從事血液內科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近20年,擅長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如多發性骨髓瘤、慢性髓(粒)細胞白血病診斷與治療;以及出、凝血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診治。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先後承擔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市科技局立項課題5項。在《Blood》等國外醫學雜誌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4篇,在國內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

  劉煥勳主任醫師 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擅長:血液病的診療。

  醫生簡介:1992年至今工作於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科。大學畢業後即受到國內著名血液學家楊崇禮、楊天楹、郝玉書等言傳身教和薰陶,具備了較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在中華血液學雜誌等發表論文40餘篇,診治了許多疑難病例。

  劉澤林主任醫師 深圳南山醫院

  擅長:常見及疑難血液病(特別是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MDS及骨髓增殖性腫瘤)的診治。

  醫生簡介:2002年畢業於河北醫科大學研究生院,獲內科學(血液病學專業)博士學位,2004年晉升為主任醫師,省級三甲醫院血液科工作20年,現任深圳市第六人民醫院(南山醫院)血液科主任。學術兼職:深圳市醫學會血液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血液分會委員,《臨床血液學雜誌》編委。

  孫志強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擅長: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各類貧血及出血性疾病,造血幹細胞移植。

  醫生簡介:深圳市臨床實用I類人才,曾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七、八屆全國青年委員,中國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全國青年委員,貴州省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常委兼秘書,中國免疫學會會員,貴州中西醫結合學會血液學分紅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格列衛、恩瑞格患者援助項目指定註冊醫生,中國癌症基金會施達賽項目註冊醫師,達珂、萬坷慈善項目註冊醫師。

  朱華民副主任醫師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

  擅長:惡性血液病的現代治療;在血液病常見疾病診療方面,對白血病、淋巴瘤、漿細胞腫瘤、各類貧血和出血性疾病有較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

  醫生簡介:擅長對惡性血液病的現代治療;在血液病常見疾病診療方面,對白血病、淋巴瘤、漿細胞腫瘤、各類貧血和出血性疾病有較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挽救了大量病人生命,並致力於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

  曾經到武漢協和醫院進修造血幹細胞移植。在就讀碩士博士期間,主要方向為造血幹細胞定向誘導分化和血液病免疫治療,並發表相關研究論文數篇。在血液科工作期間,為醫院的臨床醫師規範化培訓指定帶教教師,並指導下級醫生工作。

  想看更多榜單信息,了解其他科室的醫學專家,請關注我們下期的內容哦~

相關焦點

  • 首兒所血液內科開展首例無關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
    2019年初,在醫務處的協助下,首都兒科研究所血液內科成功申請造血幹細胞移植無關供者資質。 3歲的琪琪(化名)活潑可愛、聰明伶俐,但卻命運多舛。出生時就因早產住進重症監護室,還合併了肺部感染,腦出血,接受了ECMO治療,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後終於康復出院。
  • 登記的是內科診所 看病的是外科醫生
    該診所及涉事醫生是否有相應的資質?男子在打點滴時究竟發生了什麼?昨日,深圳福田區衛計局就此事進行了進一步通報。通報稱,涉事診所及當值醫生均存在違規現象,後續將進一步調查案情,進行相關處罰。    診所及醫生均涉嫌違規    50多歲的劉先生在深圳福田一家名為「蔣世平西醫內科診所」內進行靜脈滴注(即打點滴),僅僅一個小時後,在診所內突然昏厥,經搶救無效死亡。
  • 親情服務溫暖患者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內科以黨建為引領...
    血液內科每月都會舉辦疾病健康指導講座,邀請患者及家屬參與,醫護人員現場講授健康知識,通過醫患間的傾心交談,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在傳授疾病防治方法的同時,虛心接受患者與家屬的建議,及時發現並改正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針對臨床診療中遇到的疑難病症,血液內科每周會舉行「學習指南沙龍」,通過團隊組員間的智慧碰撞,為患者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 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公布 廣州第27位躋身一線城市
    廣州排名穩步提升,在世界一線城市中排名第27位,深圳首次入圍世界一線城市,位居榜單第55位。  GaWC是什麼?  GaWC是全球知名的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組織,由英國拉夫堡大學地理系創建,專注於研究世界城市的對外關係,從1999年發布全球城市的研究報告。
  • 名老中醫、血液內科專家黃振翹病逝 師古不泥、重在創新
    嶽陽醫院供圖中新網上海4月28日電 (陳靜沈莉)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28日披露,上海市名中醫、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主持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血液內科奠基人黃振翹教授病逝,享年84歲。
  • 127人榮膺「廣東好人」,王爍等多位廣州醫護入選
    經各地各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網絡公示,帥起國等127人榮獲2020年第一季度「廣東好人」稱號,包括在湖北犧牲的王爍等多位廣州一線醫護人員入選。21.李乾國 惠州惠東縣愛心群志願者協會會長 22.郭巧珍 惠州市大亞灣區蔚藍公益協會秘書長 23.莫傑龍 汕尾陸豐市甲西鎮鎮政府禁毒辦、團委負責人 24.張 凱 東莞市北粵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 25.李 克 中山市東區博愛擁軍志願者服務隊隊長 26.梁輝鵬 江門市消防救援支隊河南消防站政府專職隊員 27
  • 深圳有醫生年薪達到200萬
    近日,網上一則「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取消事業編制,醫生年薪可達百萬」的消息引起社會關注,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醫生年薪百萬不是夢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是「去編制化」最徹底的醫院之一。在2012年開始投入使用的這家公立醫院,沒有行政級別,所有員工不具有事業編制。    說起當年放棄原編制來到這家醫院,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內科的張醫生說:「我當時也有過猶豫。
  • 網上醫生哪家強?2019年度好大夫榜單揭曉,廣東27人上榜
    這是該榜單連續第7年發布,全國444名醫生上榜,其中廣東有27人,排名第四。   網際網路醫療飛速發展,網上看病越來越平常。1月4日,中國社科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健康時報、好大夫在線聯合發布2019年度好大夫榜單。這是該榜單連續第7年發布,全國444名醫生上榜,其中廣東有27人,排名第四。
  • 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的區別有哪些
    說起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對於患者來說,都是穿白大褂的,沒啥區別。但是從細微的一些細節還是能夠看出區別的,而且還非常有趣,比如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吸收的姿勢、吃飯的速度、走路的樣子等等都有很大的區別,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心內科醫生說出大實話
    前段時間聽心內科的同事說一天之內接診了三位腦梗患者,而這三位腦梗患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發病之前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心內科醫生說出大實話1、腸胃道反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話,會對胃黏膜造成直接的刺激。與此同時,也會引起腸胃出現不良的反應,而且非常容易導致便秘,與此同時還會引起胃食管反流性食管變窄。
  • 深圳眼科醫院94位醫生納入測評
    問題一:難度係數分值仍不夠客觀  除了輔助檢查、內科醫生等醫生外,眼科醫院把94個臨床手術醫生納入了此次臨床醫生技術等級評價系統的測評。由於醫院還有3名臨床科研型的人才,在此次試點中,醫院制定了評價體系。
  • 業內:內科醫生收入靠回扣 外科醫生靠手術
    比如北京二甲醫院病人少,醫生年薪10萬元左右。內科心腦血管病人多,要常年服藥,比兒科、中醫科等收入高。  事實上,在「以藥養醫」體制下,醫生收入來源,除了醫院薪酬外,還有回扣、紅包和「走穴」等隱性收入。  「醫生不管有意無意,只要開了我們的藥,一律給回扣。」北京一家醫藥公司的醫藥代表說,醫生開藥,不僅為醫院創收,還可自己獲益。
  • 廣東160名主治醫師集訓,將作為全科醫生講師帶教社區醫生
    「全科醫生不等於『全能醫生』。」11月27日,在廣東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科專業普通師資培訓班上,珠江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牛紅心教授表示,三甲醫院全科醫學科一方面主要負責疾病早期與健康問題,以及常見病與多發病、合併多種疾病的患者;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承擔全科專業住培師資培訓、培養全科專業住院醫師,以及與社區進行雙向轉診。
  • 2020年Q3港大深圳醫院招聘內科骨髓移植實驗室主管化驗師(L2)公告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招考公告信息:2020年Q3港大深圳醫院招聘內科骨髓移植實驗室主管化驗師(L2)公告,報名時間:6月27日截止,請考生多加關注。
  • 湖南省腫瘤醫院消化泌尿內科殷先利獲評「湖南好醫生」
    湖南省首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在長沙舉行紅網時刻8月17日訊(記者 易徵洋 通訊員 彭萍)8月17日,湖南省首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在長沙舉行,75名優秀醫護人員受到表彰。其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陳瓊等5名醫師獲「湖南省白求恩獎」、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產科主任張衛社教授等12名女醫師獲「湖南最美女醫師」稱號、湖南省腫瘤醫院消化泌尿內科主任殷先利等58名醫師獲「湖南好醫生」稱號。
  • 調查顯示外科醫生魅力勝內科-
    本周末出版的《英國醫學雜誌》登載調查報告顯示,現實生活中,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高大英俊、更富有魅力。  這次調查由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4名校醫院醫生負責執行。魅力評價小組由女士組成,用數字1至7打分,表示醜陋或英俊的程度。評價結果表明,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更有魅力。外科醫生平均得分為4.39,內科醫生為3.65。
  • 心內科醫生整理的7個心梗教訓!很多人都是被自己坑死的
    看看心內科醫生總結的這些關於心梗的血的教訓,每個人都應該牢記! 醫生整理出關於心梗的7個教訓! 作為長期與心梗「戰鬥」的心內科醫生,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耿寶玉,見過太多的人在緊要關頭卻頻頻「踩雷」,錯失救命良機,釀成終身遺憾。
  • 心血管內科醫生提醒:它是高血脂的「禍首」,還天天吃那麼多?
    經研究發現大部分的高血脂患者跟平時的飲食是有很大關係的,飲食不規律很容易會引發血脂升高的現象,但是這只不過是一方面而已,心血管內科醫生提醒:它是高血脂的「禍首」,還天天吃那麼多?心血管內科醫生提醒:它是高血脂的「禍首」,還天天吃那麼多?
  • 東莞男子突發心梗心臟破裂 港大深圳醫院多學科團隊「鬼門關」搶人
    據介紹,心臟是人體中需要血液量非常大的一個器官,它在給全身供血的同時自身也需要血液供應,心臟上共有3條冠狀動脈,只要其中任何一條冠狀動脈發生堵塞(即心肌梗死),就會迅速導致局部的缺血、壞死。而心臟破裂是心梗引發的一種致命併發症。範先生被送至當地醫院搶救後,初步診斷為急性心梗,已伴有心包積液,懷疑心臟已經破裂。通過聯繫轉診,他被緊急送到港大深圳醫院急診科。
  •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招聘事業編制人員院內考核通過人員名單...
    2 心血管內科 唐文儀 醫生   3 血液風溼內科 葉宏暉 醫生   4 血液風溼內科 崔鈺傑 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