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高尚師德,發揮榜樣示範作用,激勵全體教師愛崗敬業、勇於擔當、崇尚先進、爭當先進,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許昌市八一路小學黨支部特推出「學習身邊好榜樣,傳遞師德正能量」系列故事會。
1月4日下午,系列故事會之「學習全國優秀教師胡忠、謝曉君先進事跡」在電教室舉行。
本次故事會講述者是我校優秀青年教師——李曉培。李曉培同志,自2015年參加工作以來,勤勤懇懇,努力進取。她今天講述的故事主人公是全國優秀教師、感動中國人物胡忠、謝曉君夫婦。
兩人均為四川藏區福利學校志願者,教師。在去藏區支教前,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2000年,胡忠在晚報上看了一篇關於甘孜州康定縣塔公鄉一所孤兒學校急需老師的報導,動了支教的年頭。他帶著妻子到當地考察後,兩人為當地的艱苦狀況震驚。胡忠下定了決心,妻子支持他的決定。這時候,他們的女兒剛剛出生不久。
孤兒學校處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縣塔公鄉,是一所福利性質的民辦公助寄宿制學校。這裡是甘孜州13個縣的漢、藏、彝、羌四個民族143名孤兒的校園,也是他們完全意義上的家。胡忠以志願者身份來到塔公鄉,300多元生活補助是他每月的報酬。
2003年,在丈夫的召喚下,妻子謝曉君也帶著女兒也來到這裡支教。支教初期,學校環境不好,幾間板房和帳篷就是他們的教室和宿舍,師資力量嚴重匱乏。作為音樂教師的她開始硬著頭皮學做實驗,學圖書管理,學做「媽媽」。在家從未踩過縫紉機的她學著給孩子們做鞋墊,冬天撿柴給孩子們燒水、做飯。
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遠、條件更艱苦的學校「木雅祖慶」創辦了。謝曉君也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調進甘孜州工作,並把7歲的女兒也帶來讀書。而在這期間,胡忠一直在西康福利學校默默工作著。12年間,他僅回過5次家,和妻子也只能兩三個星期見一次面,更別說孝敬自己的父母。12年中,胡忠不僅教給了孩子們知識,還給了他們一個溫暖的家,更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感染著這些孩子。如今,長年的高原生活,使謝曉君落下了背痛的頑疾,而剛剛40歲出頭的胡忠已是滿頭銀絲。
2012年2月3日晚8時,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1年度人物頒獎典禮」舉行,胡忠、謝曉君夫婦當選「感動中國人物」。
「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他們是高原上怒放的並蒂雪蓮。」故事會後,李玉亭校長動情地說,「正如'感動中國'頒獎辭所言,也許作為一個平凡的人,我們無力去做感天動地的事,但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和熱忱無悔地堅守,未來,我們也將成就不平凡的事業。」
胡忠、謝曉君夫婦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感染著我們每一個八一人,鼓勵著我們。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指引我們在新時代黨的教育事業路上繼續前進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