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赤峰地區曾是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其兩大都城遼上京和遼中京分別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寧城縣境內。
01赤峰站
赤峰站,原名赤峰西站,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赤峰車務段管轄的一等站,建於1977年,1980年交付使用。是京通鐵路、赤喀高鐵上的一個車站,也是京通鐵路、赤大白鐵路的接軌站,並有三條企業專用線接軌,設有到發線11條,貨場1處,站臺五座。自2019年12月1日,赤峰西站更名為赤峰站。2020年6月30日,赤峰站正式開通運營。
赤峰站站房建築面積為3.2萬平方米,共分東、西站房和高架候車廳三部分。整個站房建築立面立意為「繼往開來」,靈感來自於動感十足的高鐵動車,建築利用流暢的線條象徵鐵路交通運行的動感,裡面兩側頂部的洞口象徵著高鐵速度,象徵著赤峰市將像高鐵速度一樣快速發展。
赤峰站站場布局為5臺11線,其中高速場在西站房側,3臺5線。普速場在東站房側,2臺6線,出站綜合通廊一座,綜合作業地道(行包地道)一座。共設置3處售票大廳,每處售票大廳面積為248平方米,分別設置於西站房站臺層C區、高架層C區、東站房站臺層A區。
赤峰站站房布局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布局模式,高架候車大廳橫跨於線路之上,方便旅客快速乘車以及離站,地下通廊連接東西廣場,方便步行旅客往來,西廣場為下沉式商業街,旅客購物後可以利用騰飛大道(306國道)便利的公路出行條件通達赤峰全市。高架候車大廳設置落客平臺,方便市民乘車直接進入候車大廳。自助驗證閘機能讓旅客快速進入候車大廳,營造良好出行環境。
02赤峰南站
赤峰南站,原名赤峰站,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是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赤峰車務段管轄的二等站,始建於1934年,是京通線上的重要中間車站,也是葉赤線的始發站。自2019年12月1日,赤峰站更名為赤峰南站。
赤峰南站規模為3臺10線,其中一、二站臺有藍色復古雨棚覆蓋,旅客進出赤峰南站採用上進下出的方式,進入車站需經過人工安檢和自助人臉識別票證核驗閘機。
赤峰南站站房建築面積10000㎡,共三個候車室,分別為兩個普通候車室和一個軟席候車室,去往二、三站臺的旅客一般在二層候車室候車,去往一站臺的旅客在一層候車室候車。
赤峰南站站房外牆面鑲嵌體現當地「紅山玉龍文化、草原青銅文化、蒙元文化、契丹遼文化」的四個巨幅石材浮雕,是赤峰市的標誌性建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