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沒有永遠的一帆風順。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在突發事件面前,我們要學會鎮定,只有靜下心來,思考事情的前因後果,分析事情的虛實變化。才能恰當而合理的處理事情。
在突發事件面前,我們不能驚慌失措,也不需要大吵大鬧,更不要輕舉妄動。如果輕舉妄動就會喪失主動權,將自己的虛實暴露在對方的眼皮底下。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一個農民牽著一匹馬到外地去,中午他準備到一個小飯店吃飯,於是就把馬上在飯店附近的一棵樹上。正好這時來了一個紳士,他也將馬山到農民三馬的那棵樹上。農民說:「我的馬還沒有被馴服,會踢死你的馬的。」紳士不聽,還是將自己的馬和農民的馬拴在了一起。然後二人都進飯店吃飯去了,不一會兒就聽到可怕的馬的嘶叫聲,紳士的馬被踢死了。於是,紳士就拉著農民去見法官。要求農民賠償自己的馬。在法庭上,農民對法官提的任何問題都閉口不答。法官說:「他是個啞巴,我不能做出判決。」紳士忙說;「他剛才還和我說話了呢。」法官問紳士,農民說了什麼?紳士就把農民剛才說的話重複了一遍。法官聽後對紳士說:「原來是你沒有理,農民已經事先警告你了,可你不聽,農民沒有責任賠償你的損失。」
這位農民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不動聲色,讓紳士自己說出農民對他的警告,這樣遠遠比自己說出來,更令法官信服,並得到法官的支持。
面對突發的事情,他能沉著冷靜,不動聲色,讓對方自亂陣腳,將事情不攻自破,達到了以靜制動,以靜待譁的效果。
從前有兩個鄰居,一個姓張,一個姓陳,老張的山坡在老陳家的後面。每次老張去山上幹活都要經過老陳家。
有一次,老陳剛買了一隻漂亮的大公雞,覺得很滿意,所以到處炫耀。有一天,老張剛好經過老陳家便順路進去看了一下,然後就上山去幹活了。正巧,就在這一天,老陳的大公雞弄丟了。他思前想後,發現只有老張一人知到他關雞的地方,並且自己兩道門的鑰匙放哪裡,也只有老張知道,所以斷定是老張將他的雞偷走了。老陳心想,兩人是這麼要好的鄰居,自己一直以來都視他如親兄弟一般,竟然連自己的雞也要偷。於是他非常生氣,一直在家門口坐著,等候老張。
眼看天快黑了,老張終於回來了,老陳衝動的說道:「虧我還把你當兄弟一樣看待,想不到你是這等小人,竟然把我的雞偷走了,馬上把雞還給我。」面對老陳突然的攻擊,老張驚慌失措,一股衝動湧上心頭,兩人便大吵了起來。
不一會兒,就引來很多人的圍觀,可他們互不相讓,越演越烈,這時,一位老人走到他們中間勸導說:「你們雙方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但是都沒有證據,我看你們還是先停下,相互給對方5天的時間,去尋找證據證明自己。到時再來理論行嗎?」老人說的話很有道理,喪失理智的他們根本聽不進去,便動手打了起來,最終老陳被老張打得頭破血流,才肯罷手。最後經村委協調,醫療費用均由老張支付,而可憐的老陳卻躺在病床上。
在第5天的時候,老陳家發出陣陣臭味,經尋找才發現,原來是老陳在餵雞時,忘記把雞舍門關掉,雞自己跑了出去卡在樓板下面死掉了。
由於他們遇到突發事情,不夠鎮定才導致事態進一步擴大,造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