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狗、寵物豬、寵物貓大家一定見得不少,養得不少,但你見過養寵物甲蟲嗎?
在位於嘉興海寧的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有位正讀大二的大學生竟已養了9年的寵物甲蟲。現如今,他不僅在多項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榮譽,還註冊了自己的商標,將寵物甲蟲營銷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作為一名廣告專業的在校大學生,他的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
童年時期結緣甲蟲
瘦瘦高高的個頭,內斂樸實的面容,戴著一副黑框眼鏡……乍看去,誰都不會將眼前這個大男孩同寵物甲蟲聯繫起來,但他的的確確是這方面的絕頂高手。
他叫沈喆斌,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2014級廣告專業1班的一名在校大學生,卻已是校園裡的一位「甲蟲達人」和一名有了9年飼養經驗的「骨灰級」甲蟲愛好者。在他的工作室裡,各種各樣的寵物甲蟲標本會看得你眼花繚亂。
「我和甲蟲的緣分應該從讀小學時就開始了。」據沈喆斌回憶,小學五年級的一堂閱覽課上,他第一次看到甲蟲,便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從各種渠道了解甲蟲,「每次到外面玩,我都會尋找它們,觀察它們,每尋找到一個新品就非常高興,當我漸漸地發現有些蟲子的品種開始變少了,我就有了飼養甲蟲的想法。」
不斷摸索擴大養殖
剛開始,沈喆斌飼養的是「獨角仙」和「中華扁揪」。他還記得,第一次飼養時,他對它們吃什麼都不了解,「後來通過網絡了解到甲蟲吃木屑,便在網絡上買了木屑,雖然都能存活,但個體很小。」
在養這兩種甲蟲的同時,他便有意收集相關蟲子餵養的資料,「首先想到了木屑,但一般的蟲子不喜歡吃木屑,這些木屑必須經過發酵,於是我就自己配飼料,但是一開始並不成功,有些蟲子反而死掉了。」
對此,沈喆斌沒有灰心,他又重新開始摸索怎樣把蟲子在野外生存的環境複製下來,「最後我選擇了朽木,先鋸木,再發酵,加一點微生物的添加物,比如糖,麵粉之類的,效果不錯。」 發現了蟲子喜歡吃的食物,沈喆斌養蟲子的數量也從幾十隻發展到現在的幾千隻。
面對自己喜愛的蟲子,沈喆斌還為此專門騰出房間做飼養室。「看到每隻蟲子從幼蟲羽化成成蟲,都有一種自豪感。」沈喆斌說。
運用所學製作標本
在甲蟲養殖取得較大進展後,沈喆斌還將廣告專業與昆蟲標本相結合,「甲蟲的成蟲壽命很短,我想通過製作標本來延續它的美,我想這也是一種方式……」
「廣告這個專業會不時地接觸藝術品,這也讓我對標本的製作更加有興趣。」沈喆斌說,第一次製作標本,他只是用到了身邊比較簡單的材料,如泡沫板、昆蟲針、鑷子和一個容器。
漸漸地,他開始將廣告專業中所學的廣告創意融入到昆蟲標本的製作中,在外觀設計上加入了各種流行元素,打破原來原有人們對於標本的定義,更多的是將昆蟲標本製作成工藝品。
此外,他還將廣告專業中所學的攝影也發揮得淋漓盡致,在他的「養蟲蟲人」淘寶店內,每張賣家圖片都是沈喆斌的作品,從自己攝影到後期圖片製作,都是沈喆斌所學所用。
別樣詮釋廣告專業
「對於一個廣告專業的學生來說,廣告文案也必不可少。」「養蟲蟲人」這個品牌的意圖表達、主題表達、形象塑造都有離不開廣告文案的寫作。
憑著飼養甲蟲的濃厚興趣,沈喆斌也將廣告文案運用到比賽中。在校園裡,他帶著他的團隊分別參加了浙江財經大學創新創業與職業規劃大賽、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第二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分別榮獲三等獎、二等獎和全國四百強。
據了解,除此之外,沈喆斌還與浙江自然博物館達成合作開展甲蟲主題科普講座,大一時便通過了《昆蟲標本類工藝收藏品推廣策略研究》相關課題。「如果說廣告文案是紙上談兵,廣告專業中的市場營銷便是用兵之時。」沈喆斌說。
去年7月,沈喆斌參加了杭州武林夜市首期創意昆蟲標本工藝品的展銷與銷售以及赴台州參加暑期昆蟲科普教學實踐活動,9月開展了杭州下沙創意集市展銷與銷售,10月就帶著他的甲蟲入駐了東方學院大學生的創業園區基地。
期待穩步實現夢想
作為一名骨灰級甲蟲愛好者,沈喆斌現已擁有9年的甲蟲飼養經驗,飼育的寵物甲蟲品種大致涵蓋揪甲、兜蟲、彩虹揪甲、花金龜等30多個品種上千隻,隨著品種累代數量的擴充,年銷售量大約每年30%以上的幅度上升,毛利已有10萬元左右。
目前,沈喆斌已經開始註冊他的「養蟲蟲人」商標。「預計近幾年內會在杭州首先開始試點嘗試實體店模式的運營。」沈喆斌說,未來的一年,他還將開展野外科普夏令營組織活動和杭州武林夜市第二期的創意昆蟲標本工藝品的展銷與銷售,並準備註冊一家公司。
對於畢業後的打算,沈喆斌說:「畢業後我不會直接著手創業,也不會把這個項目擱置不管,因為通過比賽,我發現創業不是一本簡單的商業計劃書就能達到目標的,即使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好項目,但作為一個應屆畢業生,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時間段再好的資源也利用不好。所以我會先從事一份簡單的工作,並打理我的淘寶店,等時機成對了,再將之作為夢想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