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裡
有不少已經懷孕了,或者是正在備孕的人,都在糾結到底是順產還是直接剖了,網友們也有很多建議,有的說順產好,有的說剖腹產好。
經歷過順產的人都會說自己這輩子再也不想生孩子了,因為從宮縮到陣痛再到把孩子生下來,整個產程真的是難以言喻。有一些剖腹產後的人也說如果重新選擇的話,一定會選擇順產,因為剖腹產後的恢復狀態太遭罪了,刀口不容易長好,每天都疼;而且還要堅持在疼的時候給寶寶餵奶,真真是苦不堪言。
那麼作為一名順產和剖腹產都經歷過的媽媽,對於這兩種生產方式可以說是很有發言權了。大家糾結於如何選擇順產和剖腹產無非以下這幾點內容,但可能我的回答會讓你有點點失望哦。
關於疼痛
雖說順產和剖腹產都各有利弊,但要做媽媽經歷疼痛都是在所難免的,無論哪一種都會以不同的疼痛方式教你「重新做人」。
關於恢復
如果你是順產但經歷了側切/撕裂,那麼順產和剖腹產的後期恢復基本上大同小異,都需要傷口恢復,甚至側切傷口可能經歷感染的風險會更大,恢復更慢。
盆底肌,腹直肌的恢復更是基本沒有差別,無論是剖還是順,胎兒都會入盆,盆底肌都會鬆弛。腹直肌都會分離。所以無論是哪種生產方式,產後恢復的步驟都是一步都不能少的。
那麼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在生產時採用哪種生產方式,主要是看生產當時,你和寶寶的具體狀況。
我們先來看看官方是如何建議順產和剖腹產的。
「在孕婦精神狀態好,產道、產力合適,胎兒胎位正,不是巨大兒的情況下,可以選擇順產。如果胎兒是臀位、橫位等,胎寶寶做B超檢查比較大,骨盆窄,孕婦精神狀態不好等情況下,就要選擇剖腹產,以免危及母嬰健康。」
「大部分的孕婦還是適合順產的,不要因為害怕疼或者是怕導致私處鬆弛等而選擇剖腹產,所謂瓜熟蒂落,順產是一個自然過程。」
也就是說經過產前各項檢查後,身體方面都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建議順產,如果檢查發現各項指標顯示不建議順產,或者順產有風險的情況下,需要選擇剖腹產。
在這裡小編認為還需要加一條:
在檢查指標允許的情況下,產婦有意願選擇「剖腹產/順產」時,尊重產婦自己的意願。
還記得榆林發生的那起悲劇,一名產婦兩次跪求家屬剖腹產無果後在待產時跳樓自殺。
這位準媽媽的跳樓無疑是一場悲劇,而這場悲劇的後面小編看到的是為什麼產婦在生產時沒有自己的話語權?
在國內生孩子,最讓人糟心的一件事就是,家屬有話語權,醫院(及後面的衛生部醫保局)有話語權,但是正在經歷生產的產婦本人沒有多少話語權。
家屬可以拒絕剖腹產————「看看還能不能堅持一下,沒準堅持一下就生出來了」。
這麼做的理由很多:想省錢,希望不影響後續生育,意識不到拒絕後可能產生的後果,認為順產對產婦和寶寶更好,家屬不會痛。
醫院可以拒絕剖腹產————「看看還能不能堅持一下,沒準堅持一下就生出來了」。
這麼做的理由也很多:剖宮產率是醫院考核指標之一,順產的產婦比剖腹產的產婦出院快。剖腹產需要麻醉師,醫院可能人手不夠。
總之,大家都有充分的理由叫產婦堅持一下。而需要忍痛堅持的產婦自己,沒有什麼決定權。痛得要命這種事,不算充分理由。
對的,醫生會因為你的孩子和產婦健康受影響而給你剖腹產,但堅決不會因為你疼而給你剖腹產。
可是誰又知道這位孕婦在生產時最絕望的是什麼嗎?除了疼痛本身,還有人無法決定自己的身體和命運的那種無助感。
關於剖腹產和順產真的各有利弊,順產未必對孩子有多好,剖腹產也未必就會對孩子不好,但在這裡小編希望大家都能夠尊重產婦自己的選擇,因為畢竟生孩子的是她,不是嗎?